《但为卿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但为卿顾-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难得有那么几个HOLD不住的,不是被这“门”给推了,就是被那“门”给推了,能好好地存活下来的,不都是低调的人么!
  李老听到老师母的话,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这破车,也太闪眼了,一个老头子,就这么赌着气,上楼了。
  张刀刀手捧着从海南带回来的礼物,小心翼翼地跟着,她真想告诉李老,我家是官商勾结啊!                    
  作者有话要说:  周末放假好欢乐的有木有。
  小剧场
  吃过晚饭夫人递给本君一把药,请注意量词——“一把”,本君傻呆呆地吃了,才觉得有问题。
  本君:“这么多,你没弄错吧?”
  夫人:“感冒的,抗过敏的,支气管炎的,喉咙消肿的,长智齿牙龈消肿的,口腔溃疡消炎的。”
  本君:“。。。”
  夫人:“年纪轻轻一身病,你打算让我做寡妇么?”
  本君:“我还没死呢!”
  夫人:“你有本事就死给我看,看我下辈子不投胎成你女儿败光你的家产!”
  夫君:“。。。”


☆、同门

  要说张刀刀是李博言的关门弟子也不为过,以李博言的教授身份,他每年都会有很多新弟子,不过,人的心总是偏的,人与人总要讲个缘分不是。学校的学生是一回事,真正让李博言悉心教导的又是另一回事。
  李博言对张刀刀,在学校时就青眼有佳,谁让这娃聪明呢,不聪明的也不敢学数学啊!她又是李博言亲自教导的弟子中年纪最轻的,自然偏疼一些。可惜张刀刀那时太年轻,一来二去的,最后还是辜负了李博言,让得他老人家伤心了很久。
  李博言的伤心,在重逢张刀刀后,就消失了,他发现,经过了社会历练的张刀刀,更得他心意,栽培,大大的栽培!
  张刀刀这次终于没再犯浑了,让去青海就去青海,让吃苦就吃苦,高规格的完成了任务,这下李博言更喜欢了,自然是越发的上心。
  谁想这货又犯浑了呢!
  李博言想,这不能啊,张刀刀他爸爸可是他们市的公安局长啊,怎么也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他老人家哪里知道,人家张刀刀不只有亲爸,还有亲亲媳妇呢,人家媳妇左挑右挑才挑了这么一辆在她看来低档次适合张刀刀的车,真是煞费苦心了!
  要说张刀刀,真不愧是学数学的,贼精贼精,把工资卡往海色那一交,得了个爱妻爱家的好名声,她媳妇能看得上她这点小钱?人家海色干一年,抵得上张刀刀干五年了好不!
  这是典型的包小白脸哪,哦不,现在张刀刀是小黑脸。要不人家海色为啥说生了娃她养来着,就张刀刀那点微薄收入,孩子能不饿死就不错了。
  可叹沈志飞,这要多败家,才能把如此有吸金能力的老婆给逼走,真是修练的好功夫!
  三人到了李家,李博言一声不吭去了书房,张刀刀把礼物交给了李师母,在李师母鼓励的眼神中,硬着头皮跟了进去。
  “给你的书都看了吗?”李博言沉着脸问张刀刀。
  “看了,这是读书心得。”张刀刀从包里拿出一沓订好的纸,恭敬地递给李博言,自己则地站在一旁,等着李老的教导。
  李博言见张刀刀功课做足,脸色这才有所缓和,随意翻了翻,脸色就变得严肃起来,然后不再是只看头尾,而是戴上了眼镜认真看了起来。
  张刀刀见李老脸色不对,有些紧张。在张刀刀去青海之前,李老就给她布置了功课,介绍了十几本书让她自己研读,并且写成读书心得。
  张刀刀在青海的那些日子里,除了忙工作,还忙学习,这些东西,是她喜欢的,所以学习起来特别认真。只是,很多东西她都看不懂,而青海那边条件极为恶劣,她也没有地方去查资料,只能通过信件的方式,让李老给她指导,不过,这也是有限的。
  在无法得到外界帮助的条件下,张刀刀有时想某个问题都能想得不吃不睡,反复的读书,一本本地翻,公式推理整页整页地写,真真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对于张刀刀来说是再适合不过了。
  两年的时间里,张刀刀也想通了很多地方,自然心得是少不了的,一点点地记下来,很多地方还注上了自己的想法和推断,别说,张刀刀自己还挺满意的,只是李博言的脸色过于凝重,她有些心慌,想着:不会都错了吧!
  “这些都是你自己的想法?”李博言花了半个小时,才粗粗地看完。
  “是的。”张刀刀忐忑地应着,手心都冒汗了。
  “不错,不错。”李博言喝了口茶,一边不住地点头,庆幸张刀刀没丢了根本,毕竟工作这么多年,大部分人都会丢了大学里学的东西,还好,张刀刀没丢,不仅没丢,反而比以前研究得更深刻了。
  张刀刀得了表扬,这才松了口气,她导师虽然不会像她爹那样生气了家暴她,不过,导师冷着脸也是很可怕的,关键是,这是她的心血,若是被否定了,那怎么受得了。
  李博言此时也顾不得张刀刀那辆破车了,拉了张刀刀一起对论文里的重点部分进行讨论,张刀刀按着自己的理解一一解答李博言的提问,师徒两人一问一答,都是乐在其中,直到李师母在外面叫有人来了,两人才意犹未尽收住了话题。
  李博言到底是疼张刀刀的,这次他特意叫上了一些张刀刀的同门师兄师姐们,给张刀刀引荐,以后,张刀刀要在省里混饭吃了,多认识一些人很有必要,这其中,就有张刀刀以后的顶头上司,省教研室主任,高文基。
  同门师兄弟姐妹来了六人,五男一女,女的排行老四,高文基排行老五,都是在本省甚至全国学术届有些名头的人物,因为他们年纪比张刀刀大好多,所以张刀刀都没见过,不过他们的大名张刀刀到是听过的。
  李博言将张刀刀一一引荐给自己这几个得意门生,众人对张刀刀这个小师妹态度都很和善,张刀刀参加的“春雨”计划名声很响,而且是自家导师领头干的,大家都特别关注,对于小师妹在其中优异的表现,很满意。
  张刀刀一个个地敬茶,喝了这杯茶,就定下了名份,以后,咱就是真正的师兄妹了,是同门了。
  众师兄弟也明白导师的意思,很开心地接茶喝了,这年头,日子难混,当官的就更难混了,大家是同门,自然相互帮衬着,谁还没个难事急事。能有个年轻能干的小师妹,大家都挺开心的,她年轻,年纪和资历摆在那里,不会和大家抢饭碗,而她能干,好啊,以后前途一片光明,到时自己老了,有她帮着,孩子们也少走些弯路。
  这年头你也别想着人家一味地付出,既不是你爹也不是你娘的,谁还能高尚到只讲付出不讲收获,能混到这份上没人是傻子,互利互惠才是硬道理,猪一样的队友,狼一样的对手,都是极为可怕的事,能有个狼一样的队友,才是真正的好帮手。
  师兄师姐们心里亮堂,张刀刀心就更亮了。
  众师兄弟们吃过李师母的爱心午餐,便一起到书房与李老说话。
  这时,李老拿出张刀刀刚才给他的读书心得,让大家传阅。众人在学术上都有不小的建树,一看张刀刀的书稿,脸色都变得很凝重。
  这小师妹,有才啊!
  数学有多难读,从古至今,能在数学上有点建树的,都是大能。数学一旦有所突破,对于社会的贡献,就是大到令人发指。
  卫星怎么发上去的,高楼大厦怎么建成的,汽车怎么产生的,从石器到铁器,从手工业到机器化大生产,没有数学的支持,一切都是白搭,每一次生产力的重大突破,都是数学的支持,都伴随着数学知识质的飞跃。
  当然,张刀刀不可能有这种能量,她只是个普通人,在她勤奋好学的努力下,外加比常人灵光一些的头脑,做出比常人多那么一点点的成就。
  众师兄们看的,就是张刀刀的这点东西,很小的一点点,但在内行人的眼中,真心了不得。
  现代数学已经发展到了瓶颈,短时期内基本不会有重大突破,能人们能做的,就是小领域小范围的进步。
  李老主攻近似代数方向,弟子们自然也对这个方向有深入研究,看着小师妹的心得,众人感叹,后生可畏!
  等大家都差不多看明白了,李老说道:“你们说说自己的想法。”
  众师兄们相互看了看,推了老大说话:“导师,这篇论文尽快发表吧。”
  四师姐是全国学术月刊的主编,她想得比较多,说道:“刀刀年纪太轻,也没什么名声,要发表,得加上导师的名字,不然,人家会以为她是剽窃的。”
  “没错。”老二点了点头,说道。
  “瞎说,我都一把年纪了,还能和一个小孩子争名声!”李博言听了生气,虽然这是事实,但确实太伤尊严,堂堂大教授,怎么能和学生抢功劳呢。
  “可以把刀刀的名字放前面,后面加上导师的名字,这样,大家都会知道,刀刀是导师指导出来的,没人会说闲话,而且,若是刀刀独自发表,别人就会扯皮,这嘴仗一打下来,没个一两年也没定论的,到时,别人早拿了刀刀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发展了。”高文基到底是做惯了行政工作,对于这种事,他看得太多,他提出的意见,既考虑到了现实情况,也照顾了李老的感受,众位师兄弟都表示同意。
  “还有,这篇文章,必须在全国一级刊物上发表,不然,太委屈它了。”四师姐追加意见,她是真欣赏张刀刀的科研能力。
  “刀刀,你自己有什么想法?”李博言缓和了语气,问道。
  “我?我没想法啊,我听导师的。”张刀刀一直站着,她最小,哪有她坐的地儿,刚才大家都闷声不响看论文,她就自己在一边神游,突然被问到了,只能睁着两眼很无辜地看着大家,她离开学术界太久了,哪有什么想法啊,关键是她根本不明白自己写的东西有多能耐。
  李老对于这样的张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