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辛亥大军阀-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需要陈敬云亲力亲为的军队,财政方面,也是势头良好。国民军的七师规划正在稳步进行中,各部队的调整,编制安排等在国民军司令部三大总部的安排下正在有条不乱地进行着。财政有安华林在,暂时也不用太担心。

所以这几日陈敬云算是放轻松了待在后院,偶尔有人来求见的时候就见一见,更多时候都是陪着林韵,白天玩耍,晚上造人。

除了这个外,在陈俞氏的安排下,罗漓也在给林韵端了杯茶后算是正式入了陈敬云的门,只是陈敬云的身份特殊,这种事实在不能张扬,所以除了陈府内宅外基本没让外人知道。

林韵也是大家族里出身的,对这种三妻四妾的事情早就司空见惯,她父亲同样娶了好几个小妾,只是等他父亲一死他母亲立刻就把那几个未曾生养的小妾给赶出了家门。

当然了,虽说观念里认同这些,也知道罗漓早就已经被陈敬云收用,但是女人心里头总是有些吃味的,所以陈敬云这段时间里也尽量不去罗漓房里,过些时候再说。

陈敬云在福州里优哉游哉,过着新婚小日子,但是福建的整个体系依旧流畅地运转着,随着陈敬云大婚过后,前来祝贺的各地官员和将领纷纷返回驻地,而马成也在整合了第二师的主力部队后,第三日就率领部队出发前往浙江。

与此同时,归属于国民军后勤部下的一个特别筹饷处也向浙江南部地区派出了三十余人的专员,这些特别筹饷处的专员们将前往国民军控制下的浙江南部各县,利用协饷的名义向各地方政府收取军饷,也就是变相的向浙江南部大部分地区征收税款。

虽然说陈敬云目前不好大张旗鼓的把浙江南部纳入自己的行政体系来,但是用这种暗地里的手段收取税收还是可以办到的。当然了,这个过程中免不了要当地的国民军驻军配合,换句话说这年头有枪就是老大,有国民军的一两万人待在浙江,基本没有那个地方政府敢硬抗着不给。

这种情况并不只有浙江发生,几乎起义各省中都是差不多的模式,其中除了福建和云南这两个省已经完成统一外,其他省份都是兵荒马乱的,过境的或者驻扎的军队都会向当地政府收取金钱用以养军。

福建忙着,南京那边也没闲着,孙文一天到晚都愁着军饷,而黄兴则是整合南京附近的民军,可是缺饷太严重,整编军队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得到具体实施,表面上南京方面整编了二十六个师,除开福建的两个师外就是二十四个师,但是这些部队都是只有番号而已,多数部队中人数或许是有了,但是军械绝对是不齐的,别说重武器了,就连步枪子弹都没有多少。其中徐宝山的第二军要好一些,两个师的底子是黄兴的北伐军,也就是早先的南方联军,追根到底就是苏浙两省的起义新军。

第二军的11、12师人员装备都比较齐全,虽然也缺乏重武器子弹炮弹等所有物资,但是有着黄兴盯着,这两个月来多少官兵们多少还拿了些军饷,还有饭吃,要真打仗的话估计也能打一打,至于其他的部队就不用提了!南京的诸多高层对他们从来就没指望过,孙文都想着是不是把这些民军遣散算了。

可是现在是和谈的重要关头,孙文可不敢把这些民军一股脑的遣散的,前些时候就已经闹过兵变了,如果再说要遣散的话估计不用北洋动手,这些民军就能把南京临时政府给掀翻了。

南京方面不好多,北洋方面也过的不容易!

袁世凯虽然得到了隆裕的口头承诺,但是清帝一天不发布退位诏书这口头承诺就一天做不得数。

袁世凯心里急着清帝退位问题的同时,也同样为财政一事发起愁来。

北洋军原本就有十几万人,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又陆续招募了数万人用于给各部队补充战损缺员,另外他还准备从各部队中抽调部分老兵军官骨干,组建第七镇。加上张勋的江防军,以及其他一些杂牌军队,北洋系统下的军队数量高达数十万人。在武昌事发之前有全国养着自然不用他袁世凯操心,但是自从武昌事发后南方各省不可能继续给北方提供税赋,就连东北那边都有些拖拉,而单单靠着河北山东附近几个省的财政收入根本就填不满这个大窟窿。

隆裕以及其他满清权贵们眼看着天下都不是他们的了,索性也都不管了,反正都要退位了,自然没有再拿出银子来的道理。

清廷不管,但是老袁不能不管啊,这段时间下来袁世凯左腾右挪把近几年积攒下来的家底花费了个七七八八,眼看着这么下去不行,袁世凯就是派人加快和四国银行团的谈判,争取早日把贷款拿到手。

在这样躁动的大背景下,二月十二号,清帝正是颁布了退位诏书,并在各大报纸上公开发表。

一时间,全国群情奋涌,诸多人们走上街头相互庆贺着:共和了!

陈敬云得到这个消息自然要比普通人要早得多,实际上当清廷准备退位那会他就已经知道,不但他知道,孙文、黄兴以及其他实权人物基本都已经心知肚明,正是因为知道这个,所以谈判才能顺利进行,等的就是正式公布而已。唯一被蒙在鼓里的就是普通民众。

尽管早已经知道会是这个接过,但是当真正得知清廷宣布退位时,陈敬云还是心里大大松了口气,只要清帝退位,这南北和谈也总算是成了,自己也暂时不用担心北洋军随时会大军压境了,只要南北和谈成功了,那么就能获得一个缓冲时间,就算到时候袁世凯要武力统一陈敬云自问有了这段缓冲后也能够有自保之力。

清帝退位的诏书一颁发,几乎所有人都把袁世凯当成了共和之功臣,就连蔡锷都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文章称:袁公此举奠定中华之共和。

然而就在清帝发布退位诏书后,南京的孙文等人气氛却是有些沉重。

黄兴道:“当初我们是答应了的,而且是数次主动说,全国人都知道我们给袁世凯承诺,只要他把清帝拉下来,那么就让他当大总统!现今他做到了,我们难道要反悔?”

孙文皱着眉道:“虽然当初这样做是无奈之举,不过话既然已经说出来,自然是要承认的!”

一边的宋教仁也道:“我知道你担心袁世凯会倚仗权势行独裁之事,不过放心,我们同盟会也是有优势的,到时候等国会一开,我们至少也能拿一半的席位,到时候改内阁制又何须担心!”

孙文这时候站了起来:“明天我就正式宣布辞职!”

第〇〇九三章 定都之争

2月13号,孙文正式宣布辞去大总统之职,但是却向袁世凯提出了一点要求,那就是首都必须在南京,袁世凯必须到南京任职,袁世凯任职后他才离职。换句话说就是袁世凯要当这个大总统可以,但是必须要到南京来任职,同时孙文是辞职不离职!

袁世凯接到孙文的这份公开电报后,脸色阴沉的可怕。

一边的曹锟更是道:“我早就说过,南边的这些党人没一个是好心的,前些时候为了和谈什么都敢说,胸脯拍的叮当作响说是要推举我们大人为大总统,这才第二天呢,就他妈地反悔了,要我说,还谈个屁啊,反正我们手中有了太后的诏书,上面清清楚楚写着让大人组织共和政府!干脆就不搭理南边那些人,我们自己弄一个政府算了!”

曹锟这番话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就连冯国璋也是点头道:“南边那些人实在不像话,前些天还好好的,怎么一回功夫就变卦了,难道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嘛?”

刚从南方前线回来的段祺瑞则是道:“他们这是明摆着没安好心嘛,南京是他们的老窝,大人去那里当总统那不是要当个傀儡啊!”

一边的徐世昌却是笑呵呵地道:“其实去也可以,慰亭你完全可以带上两个镇去上任嘛!”

这话一出,众人都是哈哈大笑,曹锟更是道:“我说在天津直接弄另一个政府就够可以的了,你还说带着两个镇去上任,那些党人能答应了才怪!”

“唉!”袁世凯也是叹着气:“世事艰难啊!”

这几个月来,虽然事情还在按照他预想的在发展,但是袁世凯却总有种不能控制局势的感觉,比方说这一次孙文等人的为难就是他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转头看向杨度道:“南边几个都督怎么说?”

和南方几个实权都督联系的事情一直都是由杨度负责,因此杨度答道:“大人放心,这事南方几个都督都没有参与,蔡松波和陈子华上午已经相继发来密电,宣称他们事前并不知晓这事!”

“还有呢?”袁世凯再问。

杨度知道袁世凯要问的什么,当即回答道:“他们并没有公开支持孙文的主张,不过一时间也没有反对!”

袁世凯听罢点了点头:“这样看来,这事应该就是南京那帮人自己弄出来的了!”

袁世凯之前最担心的就是南方各省联合起来,之前拉拢陈敬云和蔡锷都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有着大义名分的南京政府和南方各省都督联合起来才是最让他担心的。眼下知道这事陈敬云和蔡锷陆荣廷等人都没有参与,他也就放下心来。

沉思片刻后道:“这事先不去管它,那帮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们自个办自个的事。”反正对于袁世凯来说大总统只是一个头衔而已,现在清帝已经退位,而且退位诏书上他也做了点手脚,加了句话明确指明由他袁世凯筹建共和政府,这样一来他就有了大义名分,这个大义名分还不是由南京的所谓国会啊什么给予的,而是前朝的统治者清帝赋予的,这名分在中国古往今来数千年都是最有分量的。

所以袁世凯也用不着看南京那些人的脸色了,退一万步说难道南京那群人不让他当大总统难道他就不当了,笑话。

此时对刚从上海回来,完成了谈判重任的唐绍仪道:“现在朝廷虽然没了,但是政府的架子我们还是要维持,少川,到时候你来当这个总理,帮我把政府的架子先搭起来!不管南京那边妥不妥协,但是首都必然是北京,政府一事也还得照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