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和石头制造地雷,制造石雷的炸药是缴获的黑火药配上少量从地雷和手榴弹里取出来的硝化甘油炸药。另外将缴获的元廷钱钞全都留了下来,银两也留下不少。于辉和游济只要了十二匹战马,包括他们俩原来的马匹,但驴子和骡子都要了。在大山里驴子和骡子的驮运能力比马强的多。
出发返回时贾迩冶遵守诺言,带走了于辉十三岁的小妹妹于姬和十二岁的小弟弟于煌。临行时贾迩冶忽然想到一件事,给于辉和游济写了一张任命书,证明游击队是皇上任命的贾都督的部队,以免与宋军发生误会。另外给他们留下了十只三倍瞄准镜、四只八倍望远镜和两个三十倍望远镜。这是光学小组两个月的产量。贾迩冶叮嘱于辉和游济一定要经常派人联系,两人送行一直送到沟脑,在贾迩冶的命令之下才止住了送行的脚步。
贾迩冶原本打算迅速返回基地的,可是在随州就发现有大量战争难民,于是开始收集难民,雇船雇车运载难民。到汉口时难民已经达到三千多人,然后分水陆两路东进,到达建康时难民达到一万多人,其中孤儿五百多人。各地官员对贾迩冶的队伍大开绿灯,他们主动动员无处投靠的难民跟贾都督的队伍走,不用官府破费一文钱就解决了不少问题。
到达建康后兵分两路,贾迩冶及警卫班、开合和无忌及其部属带着五百多孤儿沿秦淮河到达庄园,将孤儿交给钱总管和宝钗安置。参谋班子、茗烟排和虎威排以及三十名新兵带领一万多难民和缴获的四百多匹马沿长江开往浏河,那里已经储备了大量粮食和其他物资。他们到达浏河后的首要任务是组织难民盖房过冬,生产自救。
贾迩冶回到庄园时 已经是十月下旬了。
【第一卷“未雨绸缪”终,下卷“武装割据”】
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一章 宝岛台湾(一)
1—1
从桐柏山返回建康后贾迩冶在庄园只待了半天一夜,这半天的时间是在杨大侠那里度过的,一夜的时间都被古丽独自霸占了。第二天上午出发时郑芙和郑蓉很不高兴,对古丽横眉瞪眼。这对本家姐妹现在对付人的本领大了,而且身上还藏着小手枪,贾迩冶真有点担心如果她们知道古丽的真实身份,很可能会把古丽做掉。贾迩冶满脸赔笑地对两姐妹说过些日子要到浏河去,到时侯一定带他们姐妹回去省亲,这样两姐妹才展开笑颜。
出庄园三里多路,南宫燕云和小岹在路边等待。昨天傍晚南宫派小雨请贾迩冶到她的住处密谈,告诉他训练姐妹队的情况,还将贾迩冶从浏河水贼那里缴获的奇书要了去,她知道这本书的事是杨大侠托龙女侠告诉她的,杨大侠没有忘记请南宫指教小兄弟的事情。最后南宫要求贾迩冶将小岹带到新基地去,免得成天为了躲避古丽的视线不敢出门。南宫说小岹心地善良,她已经给小岹传授了一些武功,可以将小岹看作自己人而放心的使用。
到达牛头山新基地后军人们回到军营,贾迩冶将小岹交给晴文,让她安排小岹和四位旧识见面,并安排她们住在一起,暂时一道跟郎中学习护理。晴雯知道这几个人以前都是佛爷间谍组织的人,都是无辜受害的姑娘,对她们充满同情。当晚贾迩冶跟袭人和晴雯又发扬了连续高强度作战的精神。战后还洋洋自得地跟她们讲了在薄山打仗的故事,并要求袭人和晴雯格外照顾好于姬和于煌。
光学小组研制成功一台六分仪样品,他们用两台望远镜共用一个目镜,解决了将两个物镜中的图象合成一个图象的问题。虽然六分仪有些笨重,但已经具有实用性了。贾迩冶让光学小组降低三倍瞄准镜的生产能力,以便提高八倍望远镜、三十倍望远镜和六分仪的产量,另外让金工车间制造水力驱动的磨镜抛光机器,成功后可以大力提高光学设备的生产能力。
在将六分仪样品的目镜改成可替换式以及制成一个用暗褐琉璃做成的目镜之后,贾迩冶从庄园要来六名刚过十五岁不久的学习优秀的孤儿男学童,将这个小组命名为领航小组,大家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贾迩冶让他们每天午时,也就是日影最短的时候测量太阳的高度角,子时测量北极星的高度角,其它时间可以跟随湘云的亲卫队参加军事训练。
用六分仪定纬度需要日期配合,寻找关系需要长期准备测量数据。学童们在学校学习了历法知识,但贾迩冶给他们传授了一种不同的历法。这种历法每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分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和十二月为大月,各有三十一天。四、六、九和十一月为小月,各有三十天。二月只有二十八天,每四年增加一天。旧历和新历的对应关系是每年旧历的夏至日是新历的六月二十二日,旧历的冬至日是新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其它日期的对应关系可以据此推算。
每天的记录内容是格式化的,包括新旧历法的日期、地点、午时太阳的高度角和子时北极星的高度角、节气和天气。仍然使用旧历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传统,关键是旧历是几千年农业文明的结晶,旧历与农业的节气也就是气候变化关系密切。贾迩冶启发这个小组观察日影的长期变化,自己研究历法。
时钟小组制成了一个样品,钟表盘直径为二十厘米,有时针和分针。时针刻度有十二个,转两圈为二十四个小时,代表一个日夜循环,两个小时与一个时辰对应,一个小时分六十分钟。时钟的精度大家都很不满意,用日影最短标志的午时做基准,一个日夜的误差接近一个小时,而且时针和分针的同步性很差。尽管索师傅他们很不满意,但贾迩冶很满意,对他们的制作构思很佩服。
贾迩冶猜想误差大的原因是手工制作众多的齿轮和转轴所至,要求金工车间配合,做两个一样的大时钟,所有零件都主要用机器加工,再加以手工配合。一个多月后两个大时钟制成,表盘直径为一米。连续十天用日影为标准记录误差,发现一台时钟每天快三分多一点,另一台每天满三分多一点,刚好可以用来相互矫正误差。同步性的问题也得到解决。这两个大时钟有了名字,分别叫快三分和慢三分,由领航小组保管。贾迩冶让索师傅的小组再做十台这样的时钟。
罗师傅的小组按照贾迩冶制作了十个导航罗盘,样式和地质测量罗盘一样,只是去掉了测量坡角的部分,而且制作了专用的支架,可以在海上航行不让罗盘掉下来,而且可以方便的调节保持水平位置。导航罗盘做的比地质测量罗盘大的多了,表盘直径有一尺,里面的水银水平泡有眼球那么大。做那么大是为了考验罗师傅制作人工磁化磁铁的水平。导航罗盘每制成一个都交给领航小组保管。
无缝钨钢钢管的加长长度和加大内径的加工问题没有突破性进展,主要困难是加工件加长后由于机器的精度较差,加工件的摆动幅度大,平动的刀具位置也难以保持直线,以致车出的钢管不仅内径不一致,连外径都不能保持均匀。金总管和师傅们想到一个方案,制造一台新车床,尺寸大一些,各零部件都用机器加工,以便提高车床精度。另外要造的新车床将加工件两头都夹住,两头同步转动。
腊月初八这一天,贾迩冶在屋里躲了一天懒。晚饭时将湘云也请了过来,吃饭时贾迩冶给湘云敬酒,感谢她这几个月训练少年预备士兵的辛苦,而且别的女教师们都放假回家了,湘云还在基地工作。
湘云早已听说贾迩冶在北方打仗的事,这时她说道,“二哥哥,下次你去打仗的时候我也要去,至少我可以给你当参谋呀。”
贾迩冶笑笑说道,“最近没有打仗的机会,现在要忙的事是部队扩充的事情。浏河那边已经组织难民替换了士兵,而且已经训练了将近一个月了。部队要正式改编,顾不上打仗的事情。”
“那,二哥哥,我的亲兵对也参加改编吗?”
“他们还是孩子,过几年再给正式编制吧。哦,湘云,你的三十个小兵都是孤儿吗?”
“是啊,二哥哥,你问这个干什么?”
“过年后不久我要组织很多人到台湾去,这里的人以后都要撤退到台湾去。我想让你的小亲兵先撤过去,你愿意去吗?”
“二哥哥,台湾是哪里呀?”
“台湾就是大琉求岛。在福建东面,大约有四百里。”
“哦,干嘛要到那里去啊。”
“过几年江南也会打仗的,到时候我们不得不撤走。”
“二哥哥,元人真的能打过来吗?”
贾迩冶犹豫了一会,“如果没有重大变故,他们是会打过来的。元兵不仅仅是骑兵的战斗力强悍,攻城战和水战的能力也超过宋军,而且他们在战略上积极主动。”
“二哥哥,你带一百六十几个人就消灭了一千多元兵,你要是有一厢人马,至少可以抵挡十万元军吧?”
“这个,湘云啊,你不能仅凭传闻做推断。我们虽然只有一百六十几个人,但有三百五十名民兵和游击队直接参加了战斗,还有一千多老百姓帮助做后勤,总人数超过敌人。我们出的是精锐,有先进的武器和战术思想,敌人是二线部队,没有装备火器,特别是没有装备杀伤力很大的远程攻击的回回炮。我们是有备而去,精心设计,麻痹和引诱敌人,将之一口口吃掉。敌人以为他们要对付的只是几十个土匪,才中计分兵前来一批一批的送死。如果是几万或十几甚至几十万军队抗衡,情况不会这么简单。而且我们没有办法大量制造火器和钢弩,我们的火药比敌人少的多。”
“哦,二哥哥,你有空的时候给我详细说一说吧。刚才你问我愿不愿意带小亲兵和你到台湾去吗?”
“你愿意吗?”
“愿意呀。”
晴雯拍手叫好,“太好了,我和袭人姐姐也要去,所有的难民和孤儿也要分批过去。以后形势紧张了,所有的人都要过去。可是湘云姑娘,过去后恐怕一年只能回来一两次,府上的老爷和太太恐怕舍不得你过去呀。”
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