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吧,我会象照顾英士的孩子一样照顾他的。”李国勇认真地说道:“他会过得比我的亲生子女更加好,他会接受最良好的教育。对了,你还明天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字呢。”
“孩子,我的孩子。”陶自强的话中是那样的幸福:“不管是男孩女孩,都取名叫‘陶盾’吧,希望他将来能象一块坚实的盾牌一样保卫着这个国家。”
“陶盾。”李国勇默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然后问他道:“还有呢,还有什么事我都答应你。”
陶自强的表情有些犹豫起来,几次张口却又把话咽了回去,在李国勇的一再催促下才说道:“我知道这是您最大的秘密,也是帝国最大的秘密,本来我不应该问的,可是,可是我不想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如果您不愿意说也没有什么。”
“你想问西施是谁,对吗?”李国勇看穿了部下的心思。
“是的。”陶自强眨了下眼睛:“如果我还活着,我一定不会问的,这也不是我应该问的问题。”
李国勇站了起来,在病房里来回走动了几圈,这才重新回到了陶自强的面前:“我可以告诉你谁是西施,你是整个帝国除了我以外唯一知道的人,就当是为了表彰你这么些年来对这个国家的忠诚和贡献吧。”
象是所有的病痛一下子全部从身上消失,陶自强的眼睛里明显流露出了兴奋。
“你还记得发生在奥斯曼帝国的达达尼尔大海战吗?”李国勇又坐了下来,慢慢地说出了这个隐藏在他心底多年的大秘密:“那个竭力主张战争的英国海军大臣就是帝国在海外最神秘、影响力最大,也最有权利的中国超级间谍西施!”
“温斯顿·邱吉尔!”陶自强惊呼了一声,他完全忘记了自己已经是一个垂死的病人:“怎么可能是他,这怎么可能!”
“在这个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李国勇平静地说道:“我可以把事情的全部经过都详细的告诉你。你还记得我的爷爷李鸿章李中堂大人吗,这个故事要从他开始说起。”
于是一个西施的故事在李国勇的缓慢的语气述说中,完整的出现在了陶自强的面前。
温斯顿·邱吉尔的祖先约翰·丘吉尔和莎拉·杰宁斯在英国宫廷中都有较高地位,每年的收益也相当可观。他俩每年可得到64325英镑的薪俸,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约翰受封马尔巴罗公爵之后,每年又可以得到5000英镑的俸禄,加上国王给予的巨额赏赐,丘吉尔一家已拥有巨大的财产和大量珍宝。但是经过几代人的消耗之后,丘吉尔家族的经济状况已日见困窘。丘吉尔的祖父由于子女众多而负担沉重,窘迫的经济状况不仅使他养成了拘谨、吝啬的性格,也逼着他开始变卖家产。
邱吉尔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生于1849年,是马尔巴罗公爵七世的第三个儿子,按照英国法律,马尔巴罗公爵的爵位和领地应由其长兄乔治·丘吉尔继承,伦道夫自己只能在政界、军队、殖民地行政当局或者宗教界寻求出路。伦道夫在牛津大学毕业之后,决定向政界寻求发展。在进入政界之前,1873年8月,伦道夫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美国百万富翁伦纳德·杰罗姆的女儿珍妮。两人一见钟情,很快便确定了婚姻关系。
珍妮的父亲伦纳德·杰罗姆是一位曾经在中国做过生意,并且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他是《纽约时报》的老板之一,同时还做房地产生意。对于珍妮和伦道夫的婚姻,他一开始并不十分满意,因为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美国人与英国人的观念格格不入。但由于当事人双方的坚持,他最终不仅同意了婚事,而且还答应每年提供2000英镑给女儿、女婿补贴生活。
但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这个伦纳德·杰罗姆早年在中国经商失败落魄的时候,偶然结识了李鸿章,并成了李鸿章的洋幕友之一,更加在后来得到了李鸿章经济上的资助才有了翻身的机会,为此杰罗姆一直对中国的李大人心存感激,并且自愿加入了李鸿章组织的情报组织中。李鸿章当时也并没有太重视这个洋间谍,在他看来自己这么做,只不过是多了一个外国朋友而已。
但是杰罗姆却不是这么想的,他感念李鸿章对自己的帮助,并且终生把李鸿章当成自己的老师,甚至在关于女儿的婚事上,他还专门发了一封信件征求李鸿章的意见。
老谋深算的李鸿章,很快从“丘吉尔”这个在英国颇为显赫的姓氏上嗅到了一种不同于寻常的气息,他让杰罗姆同意了女儿的婚事,但做为唯一的条件,就是要伦道夫加入自己亲自组织的情报组织,对外号称中美友好商业团体的“道义社”,并为此写下效忠书。
处于热恋中的伦道夫·丘吉尔没有考虑太多,爽快的答应了未来岳父杰罗姆的条件,在他看来加入一个商业团体,老丈人完全是想利用自己的身世来牟取商业上的巨大利润,而且中国离自己是如此的遥远,鬼才相信那个落后的国家会来要挟自己什么事情。
这被李国勇后来称之为“丘吉尔的第一次效忠”。
1874年11月30日凌晨1时30分珍妮·杰罗姆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
温斯顿出生后不久,伦道夫夫妇便带着他前往伦敦居住。他们在伦敦生活得很舒适,除了伦纳德·杰罗姆每年给2000英镑外,老公爵每年也给伦道夫1000英镑,每年3000英镑的收入使他们足以应付必需的开支。但是夫妇两人都过惯了富贵日子,花钱如流水,经常在家设宴款待社交界朋友;而伦道夫又是一位狂热的赛马爱好者,所以他们总是感到手头异常的拮据。
这时李鸿章的密使出现在了伦道夫夫妇的面前,并答应资助给他们每年高达1500英镑的生活费用。
当然这不是没有条件的,李鸿章提出的条件是当时身为议员的伦道夫必须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中国在因为“马嘉理案”导致的中英间的严重交涉,英国公使威妥玛以宣战为要挟下的情况下,为中国政府尽力周旋,并妥善的解决这一事件。
伦道夫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这一要求,但李鸿章的密使却拿出了“道义社”的名单和伦道夫的效忠书,并告诉英国人“道义社”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如果伦道夫不答应的话,那么很遗憾的这些东西第二天就会出现在各大报纸上。
伦道夫吓坏了,他明白这些东西一旦公布,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甚至是整个家族都会身败名裂,伦道夫被迫违心的答应了中国人的要求,并重新签署了一份效忠书,正式加入了“道义社”,这称为“丘吉尔的第二次效忠”。
在伦道夫的努力下,中英顺利签署了《中英烟台条约》,保护了中国在外华工的利益,并阻止了中英间险些就爆发的战争。中国还为此向英国派出了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
伦道夫此后的日子一直是在提心吊胆中渡过的,但还算好的是,李鸿章其后象是忘记了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再也没有来找过他。伦道夫此后的仕途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先后担任过“樱草会”的党魁、英国驻印度事物大臣,最后等到保守党在大选中大获全胜,索尔兹伯里再度出任首相后,伦道夫达到了政治生涯的巅峰,被索尔兹伯任命为仅次于首相的最重要的大臣职位财政大臣,同时担任下院保守党领袖。顺风顺水的日子让伦道夫逐渐忘记了中国人在他心中留下的阴影。
1895年1月24日,伦道夫·丘吉尔去世,终年46岁。
其实李鸿章并不是不想找他,只是当时中国国内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李鸿章已经无暇再去顾忌“道义社”的发展,渐渐的,失去李鸿章支持的“道义社”终于被迫宣布解散,一些知道内情高层情报人员也死的死,失踪的失踪,这一天大的秘密就这么被历史掩盖了。
在李国勇赴任江苏巡抚之前,在那晚的长谈中,李鸿章除了为孙子安排好了到达江苏后的一切大小事物,并且还亲自交给了李国勇一个泛黄的盒子。
李国勇起初并没有重视这个东西,当他实在无聊的打开盒子后,他发现里面全是一些大清国的最高机密,这让他起了兴趣。当他翻到最下面的时候,他看到了当年“道义社”成员的名单,并且在里面惊讶的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伦道夫·丘吉尔”,以及两份效忠书。
当他证实这个伦道夫·丘吉尔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温斯顿·丘吉尔的父亲后,一个大胆绝伦的主意在李国勇的脑海中形成了。
他在第一时间向英国派去了自己的特使,邀请他参加中国的情报组织,成为李国勇安插在欧洲的一名特工。
温斯顿·丘吉尔认为中国人发疯了,竟然劝说自己成为一名间谍,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中国特使的建议,为准备叫来警察把这个疯子抓走。
但当李国勇的特使拿出了一些东西的时候,丘吉尔整个人都象是傻了一样,他无法相信自己的父亲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第448章 秘密的结束
当丘吉尔看到父亲的两封效忠书后,他的整个人象傻了一样,他太熟悉父亲的笔迹了,何况那上面不仅有父亲的亲笔签名,还有他按上去的鲜红得触目惊心的指印。
丘吉尔明白这两封效忠书会带来什么,这将会给整个丘吉尔家族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会让整个家族几百年来的辉煌化为泡影,会让自己的前途彻底毁灭。
他可以不在乎金钱,可以不在乎威胁,但他不能不考虑整个家族的名誉和自己的政治生命,在那一瞬间,丘吉尔整个人都象是傻了一样。
丘吉尔心里非常明白,只要自己一拒绝,那么1900年才加入保守党并且在选举中获胜的自己将立刻落入身败名裂的境遇。
中国特使始终如一的微笑丘吉尔决定很不自然,他很想干掉这个人,但特使却告诉他,这样的效忠书总共有五份,只要他无法平安地回到中国,那么很快全英国都会知道这件事情。在这个时刻丘吉尔犹豫了,他请求中国特使给他几天时间考虑一下,特使笑着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