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山变- 第3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间,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西马了一**上的军装,接过副官递过来的军帽戴好,第三次到了船舷边:“请你上复贵国大人阁下,我,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与法兰西第三帝国联合远征军海上编队统帅,班尼迪克埃德门g西马爵士,向贵国大人阁下请降。”

等刘铭传身边的通译把这番话用嘹亮的嗓音向两岸的兵士呼喝一遍,轰天的喝彩声响彻了大地

清军战士把道路让开,目送着英、法、印度士兵双手空空的走过去,有人引领着他们,暂时到山坡后的一处空地集结,暂时不提。

另外一边,刘铭传、鲍、曾国荃几个带着亲兵卫队,护持着西马、里戈等将校一级的英法军官,步行到了缓坡后的中军大帐前,赛尚阿几个人已经等候在了外面,远远的等英国人走近了,西马上前半步,举起了手中的佩剑:“这是英国女王陛下赐予鄙人的佩剑,代表了我的家族的荣誉和我个人的光荣,今天,我将这柄剑交予中国大人阁下,请阁下接受我的请降。”

赛尚阿接过佩剑,转交给一边的亲兵,神情间一片得意的微笑着,“爵士先生,您能够不以个人荣誉为第一考虑,而顾全大局之举,便是身为敌人的老夫,也深感钦佩啊。来,请到帐中说话吧。”

西马自然知道,所谓说话不过是一个托词,还要有一份正式的投降文件要自己签署呢

文件分中英文两份,赛尚阿和西马代表双方各自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交由军中的文案妥善保管——这可是第一份由英、法两国签署,向中国人投降的正式文件哩居然是由自己作为一方的总代表,留名青史,日后传扬出去,是何等的荣光?

把毛笔放在一边,赛尚阿兴奋的脸色通红,倒如同喝醉了酒一般:“将军阁下远来辛苦。请您放心,我国皇帝陛下英明神武,更且言出无改,各位暂时委屈几日,待大事一了,定会让将军等人安然无恙的返回祖国。来人”

“喳”

“请西马将军及僚属下去休息,不可有半点疏忽。明白吗?”

“喳”帐中的戈什哈暴雷般的应诺一声,将西马几个引领者,到另设的帐中休息去了。

赛尚阿长身而起,难掩欣悦之情,向曾国藩和奕山拱拱手:“涤生老弟,竹修老弟,此番能建功朝廷,留名万古,全是两位老弟帮衬之功,老夫在此多多谢过了。”

“不敢当。”曾国藩和奕山赶忙还礼:“这都是上承皇上用兵如神,下靠山东百姓忍辱负重,方有今日收功大成。我等不过从中以供趋走之役,大人的话万不敢当。”

“正是如此,正是如此。”赛尚阿赶忙改口说道,“一切都是皇上圣明,龙见万里之下,早知有今日英夷婉然低头,甘心归降,我等不过是出了一份力罢了。哈哈,哈哈”

正在说话间,帐外有人挑起门帘,进到帐中:“列位大人,皇上从京中来急电。”

一听到英国人决定投降的消息,赛尚阿立刻命人用电报通传北京,估摸着时间,此时也该有回电到来了。三个人不敢怠慢,把电文接过来,放在案头,行了君臣大礼,方起身阅看:“犁庭扫穴,正其时也。不可让一员联军兵士深入直隶,力求于山东省内,全歼来犯之敌。”

第39节二鸦之战(9)

第39节二鸦之战(9)

中英两国因为鸦片输入的纠纷在东南沿海的一场恶战,是引发国际关注的极大事件,虽然英国人保证,不会因为这一场战斗,影响到在华其他欧洲国家的利益,更加不会因为英国人本身,对在华的各国侨民造成身体上的损害,但如果真的打起仗来,士兵还能有何顾忌?最后的结果,还不是无端的遭了池鱼之灾?

因此之故,战争初始,各国在华的侨民纷纷选择了规避,不过这些人舍不得就此离开,便从东南各省,转道北上,聚集到了京中,在这些人想来,英国人就是再有军事实力,也不能一夜之间就打到北京来的吧?

谁知道战况的发展出人意料,十月初的时候,英军在广州城外盘踞多日之后,突然掉头入海,放弃了所有取得的成果,转向北方而来,这一下,不但京中的外籍侨民害怕,大清治下的百姓更是心头恐慌,乱成一团。一天之内,米粮的价钱就涨了8成。

幸好朝廷采取了严厉的干预措施,对于那些哄抬物价,乘机发财的不法商贩狠狠地抓了一批,总算是止住了这股风气的蔓延。

随后,就是前线的消息传来:英国人投降了北京、直隶省内的百姓欢呼雀跃,临近京师的数省,得到消息之后,纷纷上章朝廷,向皇帝庆功。

虽然有了英法联军舰队全面投降的好消息,皇帝仍自不敢大意。和舰队困在河中动弹不得,只能让清军像打靶一般的轰击比较起来,额尔金、格兰特带领的两万余陆军兵士,才是心腹大患

故此,面对军机处和得到消息,赶来请旨庆贺的内阁臣僚,他反倒大发脾气:“瞧你们那副得意的样子?不过是捞上来一网死鱼,也值得你们全数脱了痕迹了?”

奕脸色通红的跪了下去:“臣等糊涂。只是,臣弟以为,使英军舰队全数归降,不但是我皇上用兵如神,决胜万里之功。更且一雪先皇之耻,想来,先皇、列祖列宗有灵,亦当含笑天上矣。”

皇帝没有接他这样的话题,转而下旨:“电传赛尚阿、曾国藩、奕山、僧格林沁。朕不允许一员联军士兵进入直隶省境,就在山东一地,要全歼这股远道而来的敌寇”

“……还有,电告椿寿和劳崇光等。暂时被安置在省内的英法联军,不可过于委屈。总要彰显我天朝气度于外域才是的。英法两国的军官,士兵饮食习惯大异天朝,告诉椿寿他们,能够为之解决的,尽可能解决,实在不行的,也要和英国人说清楚。”

奕有些不以为然,这哪里还是俘虏,简直成了对待英国来华使者的规格了,不过皇上的话就是圣旨,当下碰头,“皇上圣虑周详,臣等自叹不如。更有一番于英夷的怜惜之心,更是仁厚之君,想来英法夷人但有人心,亦当感怀圣恩。”

“恭王,你是不是认为朕这是在屈己从人?”

“臣弟不敢。”

“也难怪你会有这样的心思。其实,英法两国,终究是文明之邦,数年前派遣技师、工程人员到天朝来,为铁路施行、海防构建,总算是出过力。朕将心比心,总要有以为报,更且说,如今朕善待投降的兵士,日后于招降其余的联军兵士,也是大有好处的。”

奕说:“只盼英人能够领悟皇上的一片苦心,放下武装,投降天朝。”

“朕和你心有戚戚,只是啊……”皇帝苦笑着挠挠头,继续说道,“有些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舰队的失败,尚可归结为天朝巧计百出,而陆军,总要硬碰硬的打上几场,方能有最终的结果。”

“那……”

“怎么了?担心赛尚阿他们会打败仗?”

“臣弟只是以为,英夷初初犯我疆土,如新硎初发,我军不可不避其锋芒,赛尚阿等所练新军,若是能够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法,当可……”

“老六,你的话不能说不错,只不过,自朕命曾国藩天津演练新军以来,已历三载,每年数以百万计的银子花出去,朕不是要养一群如当年在天津所见的那样的孱弱兵士的。正好相反,朕要在陆地战场上,堂堂正正的胜过英国人也免得给列夷耻笑,以为我天朝武备不修,只会以一些诡计百端,输给这样的国家,人家心中怕也是不服”

皇帝说出这样的话来,奕还能说什么?只好碰头领旨,跪安而出。

见过了朝臣,皇帝起身,进到寝宫中,屋中烧着大大的炭火盆,一室和煦,踩着软软的,绣有五福捧寿图样的地毯,来回走了几步,“六福?”

“奴才在。”

“传谕,大阿哥载澧自入上书房以来,学识精进,甚慰朕心,晋封为勇武贝子衔。一切仪制,着奕会同礼部,具折呈报。”

福等了片刻,见皇帝没有旁的吩咐,转身出殿而去。

在殿中批了一会儿折子,皇帝起驾,到了瑾妃所居的储秀宫,阿鲁特氏不想天降大雪,御驾会突然而至,整理一番仪容,跪在门口迎驾:“奴才恭请皇上圣安。”

“起来吧。”皇帝微笑着望着她,红润的脸颊,一排整齐雪白的牙齿,“可用过午膳了吗?”

“是,门g皇上垂问,奴才已经用过了。”

“朕接到你阿玛从山东发来的奏报,英军舰队已经如朕所期的那般,正式向天朝投降了。这其中,你阿玛立功匪浅啊。”

阿鲁特氏离座而起,恭恭敬敬的听皇帝说完,庄重的跪了下来:“奴才的阿玛门g皇上不弃,于重谴之后,另行启用,本就是抱着上慰主知的心思,投身新军演练。这一次能够在山东建功,也全是皇上指挥若定,士卒用命,方有微功。”

“朕倒是不知道,你还有这样一番奏答呢”皇帝似笑非笑的摇摇头,对她说,“这样的话,朕在朝堂听他们每天说得太多了,你就不要说啦——起来吧。”

鲁特氏又碰了个头,站起身来,垂手肃立。

自从江南巡幸回京,到两国战端骤起,皇帝已经有多日不曾翻牌子侍寝了,如今眼见清军初步建功,大涨了国威、军威,心中欢庆之下,又升起了旎念,不过现在日正当午,如何能够行那白昼宣yin的荒唐事?强自压抑着火气,和阿鲁特氏说了几句话,方才转身出宫。

到了第二天,京中所有的各国驻华使领馆均得到了这个哄传天下的消息:英国远征军海上编队,在中国山东省的一条名叫大汶河的河面上,为清军包围,西马中将下令,向中国方面投降,并举行了正式的投降仪式。现在,这些人正在山东省内被暂时关押拘禁,人员伤亡及投降之后的俘虏处理情况不明。

美国公使哈利。赫尔曼第一个赶到总署衙门,向中方打探消息的真实性时,李鸿章对他说:“是的,公使先生,您的消息没有错。英国舰队已经于咸丰七年的十月二十六日,向大清政府投降了。只是,正式的投降文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