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疯狂- 第5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次在朝廷调令中,是征调汝宁军的七千人马,而马匹也是以一千匹来计算的。而依照明朝的规矩,出征的部队不管人数有多少,都将以调令上的人马数为准供应粮草。如果带的人太多,那就要带兵的将领自己想办法解决了。

而汝宁军此次出动了一万七千人,马匹更是超过了一万匹。尤其是马匹的草料,那一匹马需要的分量足以相当于三至五个人,所以汝宁军的粮草供应相当紧张。

虽然洪承畴确实很照顾吴世恭,在他的手令中,给予了汝宁军一万人的半年军饷,再给予了一万人一个月的粮食、二千匹马一个月的草料,可这些都不满汝宁军所需的半数。

所以吴世恭就想要使用携带的银两购买上一批,补充粮草的供应,再增加军中的储存。可这人生地不熟的,根本不知道去哪里购买这么多的粮草,因此趁着这机会,就想请教常驻本地的刘肇基。

“那吴总兵所需多少?如果少量,在下军中可匀出一些。”刘肇基客气道。

“粮五千石,草料五十万束。”

第721章 有烦恼有动力

“这么多?”刘肇基惊讶道。

“不为难刘总兵,就按市价购买,现银交易,绝不赊账。”吴世恭说道。

“吴总兵为人在下肯定相信。可是告诉你一句,这辽东虽然军粮不缺,但都是军中所需。虽然在市面上能够流出一些,但绝没有吴总兵所说的这么大的量。如果你想要,只能从本地军将手中购买了。他们都拥有关内外大量的军屯,还有军户为他们耕种,手中都有巨量的粮草。”

“那太好了。如果不麻烦的话,刘总兵能否给在下牵个线?在下也绝不会忘记刘总兵的好处的。”

“这样啊!”刘肇基犹豫了一下,接着对吴世恭说道,“那你要到祖家或者吴家购买了。”

“祖家?吴家?”吴世恭牙花一酸,真是冤家路窄啊!

看到了吴世恭的为难,刘肇基笑道:“吴总兵!您也莫把那些事放在心上。那些粮草放在库中也是等着发霉,咱们辽东又是兵多民少,没这么多人去买粮,所以祖家和吴家不会拒绝,就是那粮价折扣不了多少。”

其实刘肇基说这话还是有把握的。毕竟就是与吴世恭关系最糟糕的吴世恭,他也只是与吴世恭有些私怨,完全称不上是生死大敌,因此,在巨额的利益下完全没有斗气的可能。

再说,不卖给汝宁军粮草又对关宁铁骑的那些军将有什么好处呢?除了把汝宁军逼成死敌以外,各方毕竟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汝宁军饿死。

之后,要么总督洪承畴再拨发粮草,使得关宁铁骑的粮饷补给减少了份额。要么索性在吴世恭一怒之下,带着汝宁军返回汝宁,不过这样一来,难道让关宁铁骑单枪匹马面对清军?在这个时候,他们怎么样也不会把事做绝,把一支得力的友军给活生生地逼走的。

而吴世恭看到希望,倒也不能再拂了刘肇基的好意。于是他连忙笑道:“在下惭愧,只有麻烦刘总兵一顿了。在下还有许多问题要向刘总兵请教。”

“休得客气。贵客盈门,不胜欢喜!”刘肇基立刻欢迎道。

……

吴世恭连续第二夜较晚回府。而在酒桌上,吴世恭的所得甚多。

除了更了解两军情况以外,吴世恭基本上确定了,在辽东,只要有银子,从市面上获取粮草的难度不大。因为辽东一直有着朝廷供应着充足的粮草,而且关宁铁骑的这些军将又在辽东开垦了大量的军屯,而那些军屯收租上来的粮草根本没地方消耗,所以那些军将的家中就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其实他们正愁着想要找买家呢。因此,辽东的粮草根本不是紧俏商品。

至于刘肇基今天宴请吴世恭的目的:希望两军在去宁远途中守望相助,并在以后的作战中也相互扶持。而吴世恭也正有此意,所以俩人就一拍即合,立刻达成了攻守同盟。

不过在回府途中,吴世恭又想到了一个问题:看眼前的情形,明军统帅洪承畴明显是想要把清军拖入持久战。就是情况一切顺利,顺利地把粮草、补给运送进了锦州城,那清军的主力也根本没有损耗,他们威胁也没有得到消除,很可能会造成汝宁军长久地滞留在辽东。

如果那样的话,不提长期购买粮草的巨额费用,只说粮草的供应一直把持在外人手中,那也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很容易被外人掐住脖子。要知道,就是最善战、最精锐、装备最先进的部队,只要没有了粮草,那也只是个任人宰割的下场。

真是烦恼不断啊!到了现在,吴世恭也有些后悔自己来到辽东。本以为是一场速战速决,没想到变成了长期滞留,这又是一次判断失误。不过也怪不得吴世恭判断失误,因为谁也料想不到,明军的目标是要去救援锦州,他们却能够慢吞吞地耐住了性子,这救人如救火的俗话在这里就不再起作用了。

不过现在再后悔也没什么用了,吴世恭已经来到了辽东,也只能够既来之、则安之了。而冷静下来的吴世恭立刻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

如果汝宁军要在辽东长期驻扎,那一定要解决粮草的供应问题。而像现在这样依靠朝廷的发放,那也只能够幻想那些大人们大发慈悲了,需要他们不扣克,而且按照汝宁军的实际人数来发放。而按照吴世恭对朝廷官员们的了解,除非他们立刻是雷锋附身,否则绝无可能。

那么汝宁军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力更生了。要做的事也很简单,同样建立军屯,保证汝宁军的粮草供应。

而到了这个时候,吴世恭发现自己以前的一个误区。他本来以为关外不是草原,就是不毛之地,根本没想到辽东有着优质的农田。这时候的他才回想起,后世的辽东,已经从北大荒改名为北大仓了。

而吴世恭的思维更加发散了一下,既然辽东人少地多,那么为什么不占有辽东的土地呢?要知道,关内中原地带,想要抢占一些土地就要花费九牛二虎之力。而在辽东,只要你胃口有多大,就可以圈上多大的土地。只要你能够在满清和蒙古的威胁中保住这些土地即可。当然,招募人手耕种这些土地也是个难题。

可是关内的人手这么多,流民成群结队,就是找不到一个就食的地方,无论是引诱,还是抓捕流民,都能够弄到大量的人口,无非是让他们迁移到辽东罢了。

至于辽东的天气寒冷,只能种上一季的粮食,那就多种上一些田吧!以数量弥补产量上的不足,这问题也是能够解决的。

而且这么一来,汝宁军借款得来的质押土地将会很快获得,最多土地的价格再放低一些,只要能够保证安全,那些债主也乐意获得这些田地,反正那些借给汝宁军银子的人不会亲自到辽东种田的。

更令人满意的是,汝宁军也寻找到了消灭满清的动力。

第722章 总算找到您

在以前,汝宁军与满清作战的目标,除了朴素地保家卫国思想以外,就是要完全消除掉长城以北和关外,满清和蒙古的威胁,不让他们有实力再侵犯中原。

而这个目标是与历史上的各朝各代一脉相承的。保住长城以内,放弃关外、漠北,以分化和贸易禁运来限制住满清和蒙古的壮大,消除他们的威胁。说实话,如果能把满清消弱到难以威胁的程度,可能汝宁军就不再斩尽杀绝。因为耗费大量的军费和兵力,在茫茫北方冰寒地带与那些游牧民族做迷藏,那也会把汝宁军给拖垮的。

可现在就不一样了。既然关外可以圈到这么多的土地,那就说明这样的战争就是有利可图的。完全可以依照垦荒商行的模式,通过集资募集资金和人员,商行护卫在前面进行开拓,而汝宁军进行必要的保护,这样就可以动用民间的力量来完全消灭满清。因为金钱的力量就是无穷的。

以此类推,为什么不能再去占有蒙古河套地区呢?为什么不能再去占有朝鲜呢?为什么不能再去占有日本列岛呢?为什么不能再去占有东南亚呢?为什么不能再去占有新疆和中亚地区呢?吴世恭完全发现了一条新的扩张之路。

不过现在这一切还只是梦想,现在就是送给吴世恭一块辽东的土地,他也不会把主要兵力放在辽东的。因为汝宁军的根在河南,目前最急需的是争取成为中原霸主,所以吴世恭绝不会把自己的兵力分散的。当然,万一天上掉馅饼,吴世恭也不会推之门外的。

不知不觉中,吴世恭就回到了自己的宅子中。见吴世恭归来,昨夜侍寝的大同妹子在丫鬟的搀扶下,来到内宅门口一福行礼迎接。

吴世恭挥挥手让丫鬟退下,接着在那大同妹子的服侍下更衣。

那大同妹子一边服侍,一边小心地打量着吴世恭。从昨天晚上到今天,吴世恭一直保持着一种很严肃的神情,这让那大同妹子心中十分的忐忑不安。

“老爷!要不要奴家给您唱上一曲?”终于忍受不了气氛的沉闷,那大同妹子就想要用老鸨教授的方式,来取悦于吴世恭。不过这话一说,那大同妹子就紧张得鼻尖上冒汗,生怕自己的话得罪到吴世恭。

吴世恭立刻看向了那小心翼翼的大同妹子,看着她那可怜样,脸上也和缓了一些。这时候的吴世恭才想起,直到现在,他还未问过那大同妹子的姓名呢。

“你叫什么名字?”

“奴家叫常柳琴。”

“哦!我姓吴。别陪着小心,我不会吃人。唱曲就不必了,有那功夫还不如陪我说说话呢。”

又看了看吴世恭的脸色,常柳琴大着胆子问道:“听说老爷是河南人,那里的气候怎么样?”

“其实我是京城人。”停顿了一下,吴世恭肯定道,“我早晚会回去的。”

……

在临睡前,吴世恭心想道:“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把那些女人当成了玩偶,已经漠视到不问姓名只逞欲望的地步了,这真的有些惭愧啊!”

那刘肇基说的果然不错,在他的一番介绍之下,祖家和吴家的管家纷纷来找吴世恭洽谈,很快销售给了汝宁军足够的粮草。而吴世恭索性也是大肆购买,除了保障军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