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汝宁军的成功有着幸运的成分,而现在也是强敌环顾四周。但龙椅就是龙椅,只要吴世恭一坐上去,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天子。
而吴世恭身后的将领们也都在窃窃私语,他们的脸上也都是兴奋的表情。当吴世恭登基称帝以后,这些汝宁军的老人都将有着从龙之功。那高官厚禄肯定是免不了的,而且能把福泽传承下去,福及自己的整个家族。所以现在这些将领们也都盼望着吴世恭早日披上龙袍。
可是当时的风气,皇上登基可是要大臣们劝进三次,以显得皇帝的谦卑态度。所以这些将领们就在商议着:是否现在就要劝进一次?
有些老成的还想到:吴世恭会不会先立太子朱慈烺为新帝,接着挟天子以令诸侯平定四方。等到瓜熟蒂落,再逼着新帝禅让,这样从程序上来看,会显得名正言顺得多。
吴世恭听着身后将领们在低声商议,他就转过身,微笑道:“我就知道,你们这帮混小子等不及了。”
“哈哈哈——!”大殿中顿时爆发出一阵畅快的大笑声。
吴世恭拉起身边薛呈麟的手,一步一步等上了走向了宝座。当走到髹金漆云龙纹宝座跟前,吴世恭看了看宝座后七扇雕有云龙纹的髹金漆大屏风,又看了看椅圈上缠绕着十三条金龙的龙椅,接着毫不犹豫地坐了上去。
坐在龙椅上,吴世恭对身边站立着的薛呈麟是微微一笑,说道:“等以后,这里也是你坐的。”
一个、两个、三个……,殿中的人都纷纷跪下,向着吴世恭行那三跪九叩大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第9卷 王者霸业
第893章 新朝相位
暖冬的太阳晒得人懒洋洋的,提不起什么精神。通往京城的官道却打扫得十分干净,积雪也都堆积到了官道的两旁。
可在官道上人烟稀少,没几个走动的行人。而当这些行人走到十里亭,想要在此处歇歇脚的时候,却立刻被十里亭的亭吏驱赶开。今天的十里亭中,有着些大人物,他们正在此等候,等着迎接三位进京的客人。
终于,远处出现了一队人马,而且在那队人马的身边,更有着两行骑兵在护卫。而当十里亭的亭吏,他一接到那队人马派出的先头信使的报信时,他就立刻跑进了后厢房,并且在房外跪禀道:“周阁老!诸位大人!衍圣公、颜巡抚和刘总兵就快要到了。”
于是在后厢房歇息的周延儒他们立刻整理了一下服饰,并立刻出了屋。接着周延儒笑着对随从的官员说道:“诸位!与老夫一齐去相迎吧!”
当吴世恭准备建立新朝,登基为皇的时候,他首先就要面对明朝覆灭时,因为朝廷的消失而产生的权利真空。于是吴世恭就要在第一时间建立起自己的中央政府。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当然是任命作为文官之首的内阁成员。
而吴世恭为了让新旧朝顺利地交接,就采取了兼蓄并取的开放政策。他把在京的原明朝内阁大学士全部留用,而汝宁军方面也只任命了邓启帆、张之恒和马士英这仨位,当然,还包括了交出兵权的余子琏。而且在以后,吴世恭的内阁成员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充。比如还在湖广的侯恂,还有以后投诚汝宁军的,够资格的原明朝官员,吴世恭都将会安排其一个超拔的官位,包括在内阁的相位。
而作为原内阁中资历最老,官衔最高的——首辅周延儒,他就理所当然地被吴世恭任命为新朝——次辅。意外的是,新朝的首辅竟然就是——吴世恭本人兼任。
吴世恭之所以采用了君权、相权一肩挑的极端做法,就是要采取独裁的方法,尽快地统一全国,理顺新朝的机构和政策。
这次吴世恭的称帝建国,其实也有取巧的因素。而在南方,有着残明遗留的大批官吏和军队。而在西部,有李自成的大顺军残部和在四川的张献忠大西军。更在北方,有着实力根本未损的满清,而且残破的长城防线也挡不住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山海关更是在满清手中,这就使得吴世恭的新朝面临着一种四面为敌的窘境。
而明朝建国了二百多年,确实建立起了一个成熟的封建政权体系。可是因为祖制的限制、时代的发展、某些明朝皇帝的不作为和古代人目光的局限性,确实有些朝廷机构和政策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了。再加上吴世恭是从现代社会穿越过来的,他总有些先进的理念,而且汝宁军重商的政策也向着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因此,吴世恭就想在新朝建立伊始,就修改不适宜的朝廷机构和政策法令,定下新朝机构和政策的框架,便于新朝蓬勃发展和千秋万代。
为此,吴世恭就难以容忍与文官群体的扯皮,因此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定下新机构和新政策。而君权和相权的统一,就能使得吴世恭畅通无阻地颁布一项项新政令,以此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当然,吴世恭在做出这个惊世骇俗的决定之前,也取得了内阁各位阁老的谅解。他郑重指出:正因为吴世恭本人尊重文官集团的权利,尤其是最重要的相权,所以他才会这么一肩挑。如果像明太祖朱元璋一样完全取消内阁,吴世恭根本不需要担任首辅,就可以做到大权独揽。而现在这样的特殊情况,是暂时的,吴世恭早晚会把首辅的位置交换给文官们。
并且吴世恭还承诺:首辅的位置,吴世恭只是担任三年,在之后将交还内阁;而在整个新朝中,这样由皇帝担任首辅的特殊情况也将不会再有。此点也将定为新朝的祖制。
不过吴世恭还说明:在三年后新内阁的阁老将缩减为七人。而现在人数之多的阁老们,到时候或者因为年老致仕,或者就挂衔降职使用,肯定不会全部留任。
而到了那时候,吴世恭也将从重臣推举的阁老名单中挑选出十位,再让重臣们差额选举,再在选票最高的三位阁老中指定首辅和次辅人选。而每次内阁的任职期将会固定为五年,首辅将最多连任一次,最多任职十年。
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吴世恭这位皇帝也不能随意撤换内阁阁老,而阁老的任期内替换将有一定的程序(这里不详叙了),也将采取替补的原则,从落选的那三位候选人中顺补。
也就是说,吴世恭的承诺,将大大增加内阁的权利,并且保障了文官们的政治安全性。是做出了君权对相权的重大让步。
所以这一切对于现在的周延儒来说,是相当满意的。他现在的这个次辅,其实就相当于原来的首辅。而且在三年之后,周延儒还是有机会成为新朝的首辅。就是不能如愿,周延儒也将以新朝事实上首位首辅的身份返乡,总能保个家族富贵和“青史留名”。
那队人马终于来到了周延儒他们的跟前。领头的三位纷纷下车、下马,向着周延儒等人行礼。而周延儒连忙还礼,他看到了颜继祖和刘泽清还要大礼参拜,就立刻让随从阻止了这俩人,只让他们行了个半礼。
这次这仨人进京,是参加新年元旦,新朝成立的开国大典的。作为吴世恭名义上的老师和孔圣人的后人,衍圣公的身份当然是万分高贵。而颜继祖此次进京也将入阁为相,刘泽清也将被授予新朝侯爵。
当八月间,吴世恭占领北京以后,他首先就面临着一个战略上的选择,要先解决四面哪一支敌军。而与吴世恭有着交情,实力也最弱的山东原明军也就成为了第一个选择。
而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吴世恭就认为鲁军可以争取,因此就派出了使者,要说服山东巡抚颜继祖和山东总兵刘泽清这俩人。而这次谈判的焦点就是:吴世恭要求鲁军全面接受汝宁军的改编,而刘泽清等将领要放弃军权,将不能再指挥鲁军。
当然,为了防止谈判破裂,汝宁军也做好了攻打山东的准备,在北直隶和河南方向,汝宁军也集中了四万大军,准备一旦谈判失败,就立即出兵。
而谈判的结果就让吴世恭相当满意,听取了吴世恭开出的条件,再加上在重兵压境的威胁之下,深知汝宁军实力的刘泽清决定放弃抵抗,而山东宣布归顺吴世恭的新朝。
与此相对应的是,颜继祖就入阁为相,而刘泽清放弃军权授予侯爵,并且新朝也将同样补偿刘泽清这些鲁军将领一大笔补偿费。而这次山东的归顺,就让吴世恭的新朝没有了东面方向的威胁。而且取得了大运河的控制权和东海的入海口,对汝宁军将来的作战,就取得一个较好的态势。
“周阁老!这新朝为何名?”衍圣公孔衍植问道。也只有他的身份可以如此随便地问这种问题。
“平朝,大平朝。取既和且平之意。”周延儒答道。
“这字不错!”衍圣公点点头道,“劳烦周阁老远迎,本公不甚惭愧!”
“应该的。”周延儒笑得很客气,“天寒地冻,不在路边多说了。就随老夫快些进城。城中已备薄酒,要为公爷和俩位洗尘。”
“那皇上会来吗?”衍圣公孔衍植又问道。
“正是皇上让老夫先迎各位。不过各位可能要稍待一会儿,皇上正在相送秦太后。”周延儒笑道。
“秦太后?”衍圣公孔衍植等人顿时是一头雾水。
“就是率白杆兵的秦将军。她是皇上义母,已被封为太后了。今日她要离京,皇上正出城相送呢。”周延儒答道。
“这个时候?”衍圣公孔衍植就有些奇怪了,“元旦就是开国大典,那秦太后为何不多待上两天,要在现在离京呢?”
“哎——!一言难尽。”周延儒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接着说道,“诸位,还是与老夫一起边走边聊吧!”
……
在京城西面七、八里的地方,建有着一座军营,而军营中驻扎的正是吴世恭干妈——秦良玉所率领的三千白杆兵。
当李自成席卷西北,之后剑指京城的消息传到秦良玉的耳中时,这位忠心耿耿的老太太,就集合了残留的三千白杆兵,长途爬涉去京城勤王。
可是当秦良玉风尘仆仆地来到北直隶境内时,早已是风云变幻,她的干儿子——吴世恭,已经击败了各路强敌,开始准备建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