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味道。
闹腾了一会儿,宋辞又觉乏力,毕竟是多日未曾进食,体力不支。我陪她躺了一会儿,两人约定了接下来的计划。我叮嘱她好好修养生息,待放了榜就上门来求亲。她也让我放宽心,不要被市井流言哄骗,只要两人心心相印,终能敌过一切牛鬼蛇神。
两人共诉衷肠,几多海誓山盟。直到天色将晚,我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宋府。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原本也打算今日结文的,本就是个短篇小文,拖久了反而累赘。
不过应上面两个童鞋的要求,就拉长那么一点点,(我真是善解人意、有求必应的作者菌呀)希望大家不会觉得乏味。
因为无聊,手上零零星星又挖了几个坑,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点我的专栏查看,喜欢哪个开头的,也可以留言或者收藏,因为精力有限,最后只会留一个继续,其他择日删除。
谢谢大家支持,如果没人看的话,那我就打好铺卷继续渣剑三去了~~~
话说有没有一起渣剑三的童鞋呀,如果写点基三的百合小段子,会不会有人看?
第25章 得瑟的唐二
就在客栈里住下,总觉得在杭州城里,就离宋辞进上几分,心里也安定几分。闲暇时间,也经常会去街上逛逛,买一些玩具、饰物、香粉、话本,日日去宋府后门报道,托看门的婆子转交了。宋辞也会回我一些手帕呀香囊呀,看不出来,她还做得一手的好刺绣。听婆子说宋辞的精神渐好,吃的也挺多了,放心了不少。但又恐宋辞痊愈了,宋老爷又逼着她嫁人,那就麻烦了。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心都快操碎了,只能日日板着指头算日子,盼着能早点放榜,赶紧把宋辞娶到自己家里才放心。
这日里百无聊赖,兜兜转转来到状元楼,忆起昔日经常同宋辞前来吃喝,都是她请客,自己白吃白喝,还老是看她不顺眼,真是白眼狼呀。信步上去,点了几个宋辞喜欢的小菜,瞥到楼下押注的牌子上,居然好像有个唐诗。难以置信呀,揉揉眼睛,没有看错,火速奔过去一瞧,还真是,在一大串杭州书院里有名的才子末尾,挂着两个名字,一个是唐诗,一个是宋辞。不消说,宋辞那一百两是我下的,那我的呢?谁这么能掐会算,知道我这个朽木也有高飞的一天,虽然是借了别人的东风。
连忙唤了掌柜问询,因是女装,又梳理打扮过,掌柜的居然也没认得出来。说到榜尾的两人,不由吐槽道:“你说这两个小子呀,还真是好笑。俩人整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偏偏对对方还信心满满、寄予厚望,互相押了银子赌对方高中。我看这银子呀,啧啧,八成是流走了。姑娘要下注吗,这届乡试已毕,怕是迟了。你看看,这次的第一大热门是太白书院的柳庄柳少爷,平素也经常来我店里吃饭的。还约好了高中了,就帮我店里重写招牌呢。哎~你还别说,我这小店虽不大,状元公可没少出呀……”
怎么掌柜的今日如此聒噪,真讨人厌。随口问道,“你说这两人下注赌了彼此,那比率是多少呀?”
“我看小姐对着二人倒格外上心呀。宋辞宋少爷虽然顽劣,可听闻也写过几篇不错的文章,所以比率为1:7,只是这唐诗唐少爷嘛,可就真是纨绔子弟,一无是处,除了画画的不错以外,字能不能写的周全都是个谜,所以比率是1:13。我说小姐呀,你不是看上这两位少爷了吧。虽然他们长的是一副好皮囊,可也耐不住,这里空呀。”说罢还在腹上比划了一下。
我真是气竭,平素里来大吃大喝,付银子给他的时候,叫得别提多亲热了,就跟他亲爹一样,如今背后就如此诋毁我与宋辞,太差劲了,当下决定以后再不来此楼吃饭了。窗前生了一通怒气,回头仔细思量,似乎掌柜的说的也没差,自己可不就是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嘛,也就宋辞能看上我了。可宋辞那么好,又怎么看上我的呢。满腹疑虑的下楼,瞄到自己的牌子,下面孤零零的只有一注,凑过去一瞧,乖乖隆迪东,那是五百两!五百两,翻翻就是六千五百两呀,我心里的小算盘噼里啪啦,突然就乐开了花。什么坏话什么诋毁,都不如银子实在,我为我有这么一个聪慧无双的好娘子而自豪骄傲呀。
左也盼右也盼,放榜的日子终于到了。一大早我溜回了家,吩咐全府上下好好打扫,穿的喜庆一点,就差张灯结彩准备庆祝了。辰时过后,遥遥听得城里鞭炮噼里啪啦,断断续续的响个不停,那是各方报喜的到了,我家门口却依然没个人影儿。
老爹看我兴师动众,不由劝道:“诗诗呀,你肚子里有多少墨水呢,老爹最清楚了。这中不中的不要紧,关键是宋知府那家的小姐,唉!可怎么办呀!”
有这么灭自己威风的老爹嘛,当下我决定要给他一个大惊喜,左右也没告诉他,他娶了个才高八斗的儿媳妇。
眼看日头就要正午,我快要将门口的条石踏穿的时候,依稀听得远处唢呐喇叭奏着欢庆的蟾宫折桂,慢慢朝这边行来。不由大喜道:“来了来了,快准备鞭炮赏钱!”
府里上上下下都沸腾了,丫头小子们忙个不停,老爹不可思议却也兴奋异常:“这是真的吗,真的吗?难道我唐家祖宗开眼了?”
不多时,一大群红装的差人们吹吹打打到了门前,“恭喜苏州府唐诗唐少爷高中辛巳年乡试魁首!”领头报喜的连呼三声,呼声明亮洪厚,几欲穿破这苏州城,四下里挤满了来看热闹的街坊乡亲,纷纷惊叹唐家公子年纪轻轻,便有过人之才,他日飞黄腾达,前途不可限量。老爹更是春风满面,喜不自胜,大声喝道:“赏!”便有府里的下人小厮们,端了满簸箕的喜钱,铺天盖地的洒出去,四下里欢天喜地,一片哄抢,倒也没人计较唐家哪里多出来个少爷了。
报喜的差人上前拱手道:“恭喜唐解元高中!”老爹连忙摸出红纸包好的一封银子,报喜的拎了一下,喜笑颜开。“唐老爷有喜了,这下唐少爷可给您老长脸了!”老爹恩恩的应了,拖着差官要进府吃酒,差官推脱说接下来还有几家要去,有空再叙也不迟。几下客套。管家已绑好了鞭炮,上好的浏阳长鞭,噼里啪啦炸翻了天,震耳欲聋,地上瞬间就像铺满了红毡。乐器又奏起欢快的曲子,周边道喜声不绝。老爹的胡子翘上了天,得意洋洋的跟邻人客套着。
至于我,除了欣喜,更多的是思念。这份荣耀本来是属于宋辞的,她却随随便便就放弃了,只不过为了能给我长点脸,有资本去迎娶她。回头再想想自己,还真是如同那酒店老板说得一般,不学无术,一无是处。那么宋辞她,又为了什么推却了无数青年才俊,只一心一意的要嫁于我,一个甚至不能给她后代的女子呢?想到这里,心又沉了下去。昨日种种,宋辞待我可谓情深义重,我却不停的添乱胡闹,还老是惹她伤心难过。当下决定要痛改前非,做个有为青年,好叫她也不亏。
曲终人散,报喜的叮嘱三日以后宋知府府上开鹿鸣宴,宴请本届乡试中举的举人们,要我务必前去。唯唯应了,想到那日便可再见到宋辞,心里满是期待。
接下来三日老爹连开盛筵,邀请全苏州城的父老乡亲们前来吃酒庆贺,看老爹穿着新衣,拎着酒壶,意气风发的招呼宾朋,被四周恭维道贺着,嘴都合不拢。或许此时,对他来说,九泉下的祖宗都是被光耀了,那是否没有后代,也就无所谓了?
为了掩人耳目,我已被宣称是唐老爷从远方过继来的继子。旁人家事,大家最多也就八卦几句,眼下我春风得意,着一身喜庆的大红袍,倒也仪表堂堂。所以道贺之余,便有几多人打探唐公子贵庚,是否婚配了。老爹打着哈哈一一推掉了,趁无人之时将我拉到角落里,试探的问道:“诗诗,眼下你考了功名,勉强和那宋知府也算上门当户对了,要不要老爹我,再请个好媒人前去提亲?不对,如今我也是举人他爹了,我要亲自前去,好给我儿长点威风。”说着说着得瑟的摸了摸自己的小胡子,倒好似我真的是个儿子一般。
这般闹哄哄的,三日一晃一过。想到晚宴时可以见到宋辞,心里还莫名的砰砰砰的跳,是激动,是感激,还是爱恋?之前已经打消了老爹上门提亲的念头,我决定要亲自开口,跟宋知府讨他的宝贝女儿做媳妇儿。房间里踱了半晌的步,盘算着晚上该如何开口,直到来接的差人叩响了房门,我不安的心才少许定了下来。乘了四人抬的官轿,心一摇一摇奔向我的幸福。
虽然不是第一次来宋府,却是第一次以客人和未来女婿的身份来宋府,心里多少有点小忐忑。后园里里稀稀拉拉也来了不少的同榜进士,三三两两的聚在一块寒暄着称兄道弟的互相恭维着,既然有了选官的资格,时下院子里每一个都可能是潜力股,还是趁现在赶紧来好关系为妙。
只听官差报道:“榜首唐诗唐解元到!”唰唰的所有的目光都聚拢到我身上,有艳羡的,有嫉妒的,有猜忌的,有疑惑的,但瞬间都转换成一个,那就是谄媚。日日读着圣贤文章,其实也不过俗人一群。不多时大伙一起涌了过来,什么“唐兄如此年少,便有稀世之才,他日定能拜相封侯,功德千秋呀!”(我还没死呢,还千秋!)
“唐兄不但才比子建,长的也是貌如潘安呀!”(这句受用,不过说的也是我家娘子吧。)
“唐兄才识过人,在下略备薄酒,想请唐兄指点一二,不知唐兄何时有空呀?”(喝酒呀,还是免了吧。)
“小弟这里有传家玉佩一枚,正好配唐兄这般风流人物,还请唐兄笑纳呀”(不是吧,我还没做官呢,就贿赂上来了,整的官场乌烟瘴气,还不是这些人给惯的。)
我一甩袖子,不理会后面一片嗡嗡嗡的烦人之声,往前走去,却看到柳庄里在一旁,温和笑道:“不想唐弟在学院整日荒唐,却是装傻,内里是这般锦绣乾坤,倒叫愚兄惭愧了。”说罢还施了一礼。
之前已打探到,柳庄本次是中了第二名,想到要不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