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杨家将同人 四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年杨家将同人 四郎-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柳青叶从出现开始就顺风顺水,一路升到现在的位置,看皇上的意思,丞相的位置迟早是他的,不过是过度而已,所以他们很有眼色的把很多重要的事情让柳青叶过一遍,柳青叶也学到了不少,柳青叶很欣赏寇准,觉得这个人一定会是个能臣,所以,和皇上沟通之后,也对寇准青睐有加。
  
  很多人都动过心思把女儿妹妹什么的嫁给柳青叶或者仇木易,这两个是皇上面前的新贵,但是可惜的是他们的试探谁也没同意,也没说想要什么样的,很多人找佘赛花说仇木易的事,结果佘赛花也推,让人很是纳闷,当母亲的怎么就不着急孩子的婚事呢,佘赛花也很无奈,只能说仇木易的师父说了,命中不能娶,否则有祸。柳青叶一听也找了个差不多的理由。让所有人无可奈何。
  
  不久之后,辽军悍然扣边,目标直指雁门关。
  
  雁门关和边疆诸关早有准备,虽然辽军的大军数目恐怖,但是边疆也不会就这么不堪一击。皇上的意思边疆早就都知道了,所有人都很振奋,这是这么多年来,朝廷对辽国最为强硬的态度,前段时间他们还很担心朝廷和谈,要知道他们和辽国可都是仇深似海。现在,总算有了可以报仇的机会了,抵抗异常激烈。
  
  耶律斜总觉得不对劲,他们的准备很秘密,但是大宋的反应不像是遭受突然袭击,好像早有准备一般,难道泄密了?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除了给萧太后传了信息回去让彻查,也专心指挥攻城。如果大宋真的有准备,这就是一场异常难打的仗,更何况,杨家军一得到消息一定会赶来的,尽管在几十万大军的情况下,一只杨家军并不够,但是,以杨业的声望,大宋的军队统帅不会有别人,杨家众郎也一定会都出现,杨家,真是噩梦。
  
  耶律斜拼命的想在杨家到达之前攻破雁门关,雁门关的反抗却异常激烈,双方死伤无数,城墙都染成了血色,护城河早就被尸体填满,每天都有无数的人消失在世界上。双方的攻防都在城墙上了,宋军拼命的打退辽军一波波的攻击,但是自己也疲累不堪,辽军就像是不休不眠一般,雁门关虽然危如累卵,却始终坚持。
  
  等到有一天耶律斜看到了城中竖起了杨字大旗,频繁的攻城总算是告一段落,很遗憾,大宋的援军赶到了。
  
  大宋真的是早有准备,杨家众郎也不仅仅都在杨家军,仇木易除了杨家军的先锋,还率领着几个部队,他们会是大宋最锋利的刀刃,撕开敌人的胸膛。
  
  战争不是向以往的那种试探着,或者快速的攻击,而是长久的持续的战争,双方都打出了真火,但是笑到最后的却是大宋。
  
  谁让大宋的国力好呢,这个时候的大宋还米有靖康之耻,还没有逃亡南方,所以,国力是顶峰,在一场饥荒袭击辽国的时候,大宋却有余粮支持。要知道大宋的粮食新的堆在陈的上,都蔓延出去了,穿钱的绳子都烂了。可辽国却是苦寒之地,突然的饥荒让他们惊慌不已。
  
  坚持了两个月之后,耶律斜也支持不住了,杨业可不仅仅守城而已,仇木易和杨大郎他们经常主动出击,袭击耶律斜,耶律斜的大军甚至不得不慢慢后撤,杨业一改以往只是守住就好的态度,慢慢的前进压迫,目标明显,趁病要命,直指燕云十六州。被夺走的疆土,终究是要夺回来的。
  
  这一场战争,以大宋的胜利结束,大宋占领燕云十六州之后就停下了脚步没有攻击辽国,辽国认输,战争结束。
  

END
  
        
番外一
  
  战争结束,皇上的腰板挺的直的很,大宋立国这么多年,他大哥也没有他这么威风啊,这场战争,虽然艰苦,但是胜利的果实可以让人忘记一切,燕云十六州啊,多少年都没有听到过这个名字了。
  
  那是所有大宋军民心里的痛,被辽人夺去,却一直都没有夺回来,眼睁睁的看着国土被辽人占据,辽人在那里统治,修筑工事,奴役那里的汉民,剥削他们的钱财,可是朝廷身为天下人的朝廷却没有半点方法帮助他们,还要让自己忘记,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这么多年了,自己都没有想到,大宋居然还有这么一天可以夺回它,那已经不仅仅是土地的意义了,大宋再也不是被动挨打的国家了。他才正值壮年,虽然没有扩张的意思,但是他完全可以再好好的治理国家,让国富民强,再加上夺回燕云十六州,他将是大宋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皇帝。这怎么能不让他开心呢。
  
  皇上如今的心境不同,那是大为开阔,衷心的臣子还要防备,那就太让人寒心了。
  
  一个人的忠奸可以从平时看出来,杨家人,那是忠贞不二的臣子,柳青叶那也同样的。还有寇准,等等,虽然朝中不可完全由忠臣占据,也确实需要有那么一两个奸臣,这叫皇帝的平衡之策,朝廷里都是忠臣,皇上的决定就不是那么重要了,这是皇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他实现的,柳青叶完全明白,所以,对有那么几个大臣并不在意。
  
  皇上在战果稳定之后,在燕云十六州一带集结重兵,一个是防备辽人,一个就是燕云十六州已经被辽人统治多年,不说这里剩下的汉民对朝廷有多少的向心力,对朝廷有怨气都不奇怪,谁让大宋让他们被异族统治这么多年呢,朝廷有苦,但是这些百姓可不会理解这些,朝廷还得花大力气安抚。
  
  燕云十六州需要大批清正廉洁的官吏,决不能是那种酷吏,否则官逼民反就是辽人得利了。想来想去,把尚且年轻的寇准派了过去,寇准虽然比柳青叶来说大了不少,但是,年不过三十,尚且年轻,让他去主政,也是高升,谁都知道,只要他为朝廷经略好燕云十六州,高升是必然的,皇上总不可能把柳青叶派过去吧。当然一个人不可能够,正好朝廷科考之后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刻得到职位,还有不少进士等待机会呢,皇上下令寇准可以从中选人,一定得眼光好才行。
  
  寇准想来想去,除了言行文章,还得思想不迂腐,干脆就办了场文会,召集这些人,出的题也不是经史子集,而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比如,如果辖下的百姓不满辱骂朝廷怎么办?
  
  不少人都有点愣,这问题,辱骂朝廷是重罪啊,这还有什么问的,所以,回答重罪,以儆效尤的人,都被刷掉了,这些人不满,你寇准什么意思,藐视朝廷即使重罪,不问罪,还要怎么样,你寇准明明是臣子,难道心怀不轨不成。
  
  寇准在皇帝面前也许没那么重的分量,但是不代表皇上不重视他,皇上心里的想法也是能够猜上一二的。笑眯眯的回答这些进士“很简单,选择的官吏去的是烟云十六州,不是普通的在大宋通知下多年的疆土,那里被异族统治多年,对朝廷认可本来就不够,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分析发生的事情,谁错罚谁,而不是在言语上追究责任,等到大儒在那里宣扬儒家道德,那里的人自然感沐天恩,心向朝廷,比手段粗暴,要强多了。” 
  
  那些人无语,很多人心下感悟,回去了,打算再认真研究过燕云十六州的情况,再想办法去那里任个一官半职。
  
  剩下的人,大多都是温和之人,但是,燕云十六州,是边境,不禁需要温和,手段也不能缺,对待那些顽固的人,也不能手太轻,否则朝廷的威严树不起来,麻烦就大了。
  
  寇准又提一个问题“如果有汉民,却认为辽人的统治更好,要怎么办。”
  
  经历过上一个问题的进士们,有点犹豫,叽叽咕咕半天也没什么统一的答案,有的说跟刚才一样,有的说要严惩。寇准让人记住每个人的答案之后,请那些回答宽和的人回去了。
  
  寇准解释道“百姓对朝廷不满,有可能是不适应朝廷的政策,但是只要是为了百姓好的,百姓迟早会明白,所以,第一个问题需要温和的手段,但是,身为汉民却认同辽人,这是背祖忘宗,这种人温和只会让他们以为朝廷无能,所以,要严惩,以儆效尤,这样才能树立朝廷的威信,作为主政一方的官员,手段不可以只有一种,或许在别的地方没有问题,但是在燕云十六州是绝对不行的。”
  
  仅仅就两个问题,寇准已经差不多定了下来,但是,还有别的步骤。
  
  等这些进士离开之后,寇准进了个小隔间,里面的人物如果出来一定会让这个酒楼震动,谁呢,皇上,柳青叶还有仇木易。
  
  其实本来没仇木易什么事,但是柳青叶就是想拉上仇木易,时时刻刻在知情人面前秀恩爱,皇上看着牙疼。但是和仇木易谈话也总能有所得,也就一边捂着腮帮子一边听。寇准问的两个问题就是柳青叶和仇木易出的,这种大胆的问题,寇准的单子再大也不敢用这来试探进士们啊,当然是当朝最大的人就在这里呢。
  
  寇准被皇上允许坐下之后,摇了摇头“现在的人,读书都读傻了吧,百姓懂得什么之乎者也啊,能够办事的官员才是能得百姓认同的官员,虽然人少了点,但是已经不错了,还烦请柳大人帮忙考察下人品,免得有那浑水摸鱼之辈。”
  
  柳青叶看了看皇上,得了允许才点头,在这方面他从来不觉得麻烦,臣子越俎代庖是最忌讳的,所以他甚至把很大一部分探子都主动交了出去,除了他自己发展的一部分很是隐秘的,也是不得不留下的探子,其他的都交出去了。只留下一些在明面上,皇上也是默许的。
  
  皇上已经升了柳青叶为丞相,虽然年近三十,但是毕竟还不是三十,但是朝中的官员却没有反对的,从一开始柳青叶就是一个奇迹,这几年,柳青叶一直代行丞相职,如今不过是名正言顺而已。
  
  杨家人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