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凄凉。
然后宝玉轻声道:
“是谁?”
这句突然而至的话顿时令彷徨忐忑着的顾意都觉得一头雾水。宝玉接下来补充的话马上给了他答案。
“是谁杀了那几名杀手,救下了宝琴,袭人她们?”
从这句话中,顾意立即判断出了三件事。
第一自己得到的情报没有错,贾宝玉派在那只楼船上的人手确实不足,第二在暗中还有一个潜伏得连贾宝玉自己都不知道的势力在暗中窥探着一切,第三贾宝玉话中将杀手称为那几名杀手而不是二皇子麾下的杀手,这表明一切事态的发展都还远未到山穷水尽之时。起码,还不是若自己设想的那般坏法。
没有人回答宝玉的话。
……这表示没有人知道。
盏茶工夫后,第三张朱色情报绑在信鸽的脚上又飘然而至。上面揭晓出了令顾意的安排功败垂成的人的名字。
……清虚。
……原漕帮供奉,后被宝玉收服的武当派高手,清虚道人。
“他怎会来这里的?”
这是横亘于在场中人尤其是顾意心中的疑问。而情报上给出的回答也是很正常,清虚乃是奉了陈阁老之命,携了一封密信前来京师,经过薛,林二女所暂居之处的楼船,顺带将新炼制的“冷香丸”递送给黛玉。
于是一切都水到渠成地顺理成章了。那六名杀手虽然也是千里挑一的人才,可是一来顾意知道船上的防卫力量薄弱,在选取他们的时候看重忠诚多过武艺,二来清虚以及随行人员这等高手的实力确实也比他们高出太多,一网打尽确是意料中事。
与此同时,顾意更是以一种商人独特的敏锐感知道,情报里始终没有提到那位本就若风中弱柳,此时更是中毒垂危的林黛玉的消息。
是不能提,还是不敢提,亦或是根本不用提?
于是一切的谜团就被寄托在了即将到来的第四张朱色情报身上。
只可惜第四张情报却始终没有到来。至少,在顾意离去的时候没有。
他还是如同来的时候那样被恭恭敬敬的送了出去,没有人敢于无礼,只是在言谈举止中多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冷漠隔阂。
……这只因宝玉在思索了半晌后发了一句话:
……“送顾先生出去,不得无礼。”
…… …… …… ……
装载着薛林二女连同袭人,晴雯的楼船次日下午便日夜兼程地抵达了京师。宝玉率了典韦,赵云面色凝重的将众女接入府中,一路行来的风尘仆仆,旅途辛劳,也无暇顾及,都化成了对尚且昏迷不醒的黛玉的眷顾挂念。
当今世道,雪中送炭的义举未必有人肯做,锦上添花的美事倒是人人争先恐后。不多时候,便纷纷有人上门慰问,有荐上名医的,有送出偏方的,还有慨赠灵药的。宝玉一一彬彬有礼的出门应对,依然是往常那样从容不迫,恬然洒脱,看不出任何慌忙的迹象。
其实这世上的事大多都不若表面那般,慌忙的未必就真的慌忙了,镇定也未必是真的就是泰山崩于面前也不改色。而真正有效有心的援手,并不在于来的早晚,而是在于及时。
二皇子遣人前来探问病情以后,托元妃转赠而来的一只并蒂红景天便当真做到了及时二字。
黛玉乃是被人在药中下毒,绝非什么病,宝玉手下浪迹江湖,精通此道的人手比比皆是,均知道她中的这毒乃是百年前的一名大智慧之人,采集百种毒花精华所制,名为红颜。寓意其毒入体,便若如红颜那样一般令人难分难舍。
而要解这道毒的主药之一,便是要一只产自天山的并蒂红景天。弘毅此举当真是雪中送炭,只可惜仓促间种种原料一时难以齐备,而按照黛玉的身体状况,实在又等不到将解药完全配齐的那一刻,只有仓促行事,饮下以红景天为主药的药汤之后,黛玉的命是保住了,但毒性终究没能去尽,她什么时候醒,究竟会不会醒,却只有天才知道。
…… …… …… ……
依旧是那间书斋。
四下里依然燃着几点跃跳的烛焰,二皇子弘毅正在桌前临帖,他身上的赭黄色衣袍,头上的发,眼里诡秘洪炽的光芒被烛光一映,都现出奇异的幻彩,他的面前摆着一张纸柬:
“一切如计划中事。”
从弘毅嘴角旁流露出的那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潇洒自得的表情,就可以知道他对这计划很是看重,而计划的顺利实施无疑令他的自信心更加膨胀起来。
其实,早在顾意提出这个要对宝玉身边的亲密之人下手计划之前,高瞻远瞩的弘毅便早已开始着手准备有关这方面的事宜。在弘毅设置的这个计划中,不仅仅是顾意,哪怕六皇子也成为了他手中运筹帷幄的棋子。
这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清虚。
既然当年宝玉能用清虚之子的安危与升官发财将之收买,那么前程更远大,还有希望问鼎九五至尊的二皇子自然是清虚更好的选择。在这弱肉强食的世上,谁不愿意拥有呼风唤雨的能力?谁不愿被上位者信重,谁不愿将浑身本事,一番本领作全力以赴的投注?
这事从头到尾,弘毅就没打算过要宝玉身边之人的命……他也知道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愿将事情做得过绝,把一切都搞得毫无回旋的余地。再说就算眼下所有事情都被暴露出来,还有一个顾意挡在前面作替罪羔羊,弘毅的计划可谓滴水不漏!
顾意派出的人乃是被自己人刻意出卖的,他们从一开始出发,行动计划,路线就被送到了清虚的手上,这些人注定了是牺牲的棋子。其中一人的身上还刻意被放上了能够暴露自身隶属身份的信物……因为有六皇子手下的载淳袭击宝钗在先的先例,这种明目张胆的暴露反而更是清清楚楚的反馈出两个字:
栽赃!
然后在这个黛玉危在旦夕,即将香消玉陨的紧要关头,弘毅就站出来,慷慨解囊,将那枝难得一见的并蒂红景天拿出来做个天大的人情,他将宝玉有恩必报的脾性摸得一清二楚,这样一来,两者的联合岂不正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这才是弘毅心目中的真正计划,从头到尾,他真正信得过的人,
只有他自己。
顾意看似他手下的头号人物,在弘毅的集团中有极崇高的地位,极显赫的功绩,极亲密的关系。弘毅其实也只将他当作一只棋子。
充其量不过是一只分量较重的棋子而已。
…… …… …… ……
京师里暗流涌动,可是最不想见到这一切的人……雍正皇帝却无暇顾及此事。边关上元人的攻势日渐猛烈,南方诸藩似达成了什么协议,蠢蠢欲动。眼下更有准确情报显示:来犯的木华黎的本来目的只是想来劫掠一番,平息麾下部众子民因为赤老温之死的群情激涌,不知怎的,忽然产生了一个极大的变数,使得他都作茧自缚,难以抽身。
于是这些纷乱复杂,千头万绪的冗杂国事实在已将这个皇帝的所有精力都占据了去。对于当前这种外忧内讧的情况,哪怕是雄才大略的雍正都只能暂时采用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他不是没有能力阻止自己的几个儿子的内斗,却是惟恐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本就复杂的朝局上再添波澜,连他也惟有寄希望于即将到来的那场盛大的春祭,一来由此安定下动荡的人心,二来就此考察列位皇子的品行才干,将迟迟悬而未决的太子之位定将下来。
第二部 征战边塞 第八十章 敌意
天色已全然破晓。
正好太阳出来了。
开始只是蛋黄般的一个,沉沉的,润润的,十分文静彤红着,但是突尔一蹦,就跃上云气旋弥的云层上来,朝气蓬勃的喧闹欢笑着,射出夺目的金光,醒惊着人们的眸子。
阳光是公平的,它一视同仁的耀射着所有的人,温暖着他们的面。诺大的广场上,群蚁排衙的密密麻麻着只怕不下三四千人,却是鸦雀无声。四下里远远的有不下数万人围观着,争先恐后的无视着维持秩序的兵丁的皮鞭,意欲一睹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的模样。
雍正着一身隆重威严的明黄色龙袍,凝肃无比的立于汉白玉的高阶之前,他的身后陪侍着盛装的皇后,十余位皇子,两边是各位重臣依照品级,俸禄依次排下去。
同样的阳光照在不同的人的身上,带来的感受自然也不大一样。
似离此处不足三里,蜷缩在广场胡同旁睁大眼睛看热闹的一名乞丐,便觉得太阳暖烘烘的热得他分外舒服,连带盘踞在他身上的虱子都蠢蠢欲动了起来。
就他而言,只盼不得太阳时时都晒在自己身上才好。
可是雍正却在内心中很有些厌恶这将人晒得头昏脑涨的太阳。阳光过分绚目了,这使得他连近在身前数丈的官员面目都有些辨识不清。身上的衣服太多太厚太密太重,这使得虚汗已从他瘦骨嶙峋的身体上渗出,令得这位九五至尊浑身上下很不舒服。
可是他面上还得露出一副英明神武、雄姿英发的表情。为了自己的江山基业的稳固,哪怕是皇帝也得做一些不愿做的事情来。
礼部侍郎似乎也读出了雍正眉宇间的那丝慵懒与不快……官职能做到他这个位置上,揣摩上意自然是修得滚瓜烂熟的功课之一。于是一应的大典都被有条不紊的迅快执行,展现给了那些远远围观的市民们观看。
一阵地动山摇地高呼万岁以后,便是文武百官的一一朝贺。在刻意的烘衬之下,皇家独有的威仪森严自然令人叹为观止,那种受万人瞩目膜拜的成就感,连见惯了荣华富贵的宝玉心中,一时间也砰然心动涌现出一个“大逆不道”的想法:
“大丈夫当如是也!何不取而代之?”
在这一刻,宝玉更恶意的想到:身旁这些表面上必恭必敬诚惶诚恐的臣子中,只怕抱着与自己相同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数吧?
百官朝拜完毕以后,就是特意加上的一个宣扬军威武力的巡演,目地就是为了平息动荡的人心。一排排身着重铠,刀枪寒光闪闪的禁卫军大踏步巡行而过。行至雍正面前三呼万岁,其声震天!那些寻常百姓自然惊呼感叹军容鼎盛,本来因为元人寇边的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