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元灭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破元灭明-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三!你给我回来!”赶出来的是方国珍的母亲周氏。

方国珍此时已是怒火冲天,听得周氏的话,虽然有些迟疑,但片刻之后已然抢着往门外去,却被陈仲达和方东海拽得动弹不得。他忍不住大吼:“娘,蔡乱头欺负我们头上了,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啊,我去跟他拼了,让他给大哥偿命!”

周氏被方国珍气得全身颤抖,喝道:“你给我住口,你大哥已经送了一条命,你还要去送死么?”说罢放声大哭,老年丧子,周氏怎么能不痛彻心扉?

这时方国珍的二哥方国璋也赶了过来,帮忙按住了还要再往外冲的方国珍,道:“老三,你冷静点,大哥的仇我们不能不报,可是你也不能恃勇斗狠啊,那蔡乱头手下几十个泼皮无赖,就算你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咱们还是先到官府去告他去,天网恢恢,还怕他蔡乱头跑了不成!”

方国珍此时已经有些精疲力尽了,原本身体就没有好,刚才又在陈仲达和方东海的阻拦下死命挣扎,基本上已经耗尽了力气,此刻听得方国璋的话似乎是颇有道理,又看到周氏哭得伤心欲死,只得罢了,扶着周氏回了房间。

方国珍将周氏劝慰了一番之后,也没有去灵堂,而是回了自己的房间,方国馨的死给他敲响了警钟,让他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必须靠着自己的武力、权势才能保护亲人的周全奇QīsuU。сom书。他想到现在距离历史上方国珍至正八年起义还有五年,而距离郭子兴起义更是还有九年的时间,因此想要获得更大的权势,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了,那自己这段时间内只能勤练武艺,靠着自己的武勇来保护家人了。方国珍想到大哥活生生的一个人就那般没了,心中着实有些难受,便走出了家,向着村外走去。

原本热闹的盐场,今日却因为方国馨死了,而一个人也没有。方国珍走了进来,看到那煮盐的大锅旁还散落着蔡乱头一伙丢弃的盐袋,不禁紧了紧自己的拳头,却是在心中下定了要让蔡乱头不得好死的决心。他看到那张平日里大哥用来记账的破桌子,忍不住走了过去,用手摸了摸被磨损得光滑的桌面,上面似乎还有着大哥的体温和气息。方国珍心中一紧,眼泪似乎就要落下来,却被他强自克制住了,他转身走进了那间给守夜的人休息的小屋。

小屋里只有一张木榻,和一张桌子,而那张桌子上放着的一件东西却让方国珍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悲伤,嚎啕大哭起来。那桌上放着一只粗瓷的大海碗,碗中的肉似乎还冒着缕缕热气——那正是方国珍让陈仲达和方东海代替自己给方国馨送来的虎肉!

第七章 贪官古来常见事

“二哥,官府真的能给咱们做主么?”方国珍问方国璋道,其实他心中根本不相信,前世的他看过太多的古装电视剧中有贪官冤枉好人的情节,只是他见大家都对告状这事表示支持,也不好提出反对,只得随了方国璋上了县城去,实际上,在他心中已经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起义后一定要把蔡乱头的脑袋拿来祭奠方国馨。

“当然,刘大人可是咱们黄岩县的父母官啊。”方国璋理所当然的答道。方国珍听了却是不以为然,心道:天下乌鸦一般黑,难道这黄岩县还能例外?

黄岩县城不大,夯土砌的城墙也不高,大概才一丈有余,方国珍和陈仲达方东海随着方国璋进了城也无心理会黄岩县城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街道两边的摊贩,径直朝县衙走去。不一会儿,便到了那门口有两尊石狮子,放了一架大鼓的县衙。

方国璋上得前来取了鼓架上的鼓锤,击了鸣冤鼓,不多会儿,就有衙役来将方国珍四人带进了县衙,只见那县衙大堂之上,挂了一块大匾,上书四个大字“明镜高悬”,方国珍心里暗想:这镜恐怕不那么明吧。而这时,一个四十多岁将近五十岁身穿官服的略有些肥胖的官员从后堂走了出来,两旁站班的衙役一起低喝道:“威武!”方国璋陈仲达和方东海见那官员出来立时跪倒,而方国珍却在毫不客气的打量那官员,暗想:这就是黄岩知州刘亨晋了。这时方国璋见方国珍没有跪下反而还在那儿左顾右盼,心下大惊,急忙拉扯方国珍的衣服,方国珍本来实在是跪不下去,但是一想到得罪了这当官的恐怕没什么好果子吃,只得委委屈屈不情不愿的跪了下来。

那从后堂出来的官员正是刘亨晋,他到得大堂之上,原本见到有个年轻人见了自己不仅不跪下反而还肆无忌惮的打量自己,心下不禁就有些生气,也对这年轻人产生了些好奇,毕竟黄岩县境内的那些升斗小民哪个见了自己不是股如筛糠啊。他拿眼去瞧方国珍,却见方国珍脸膛虽然有些黝黑,但是一张国字脸却有一种不惧一切的昂然气势,浓密的眉间透出一种大气,端得不凡,刘亨晋心下微惊,暗想,哪里来的这么个出色的后生,怕是日后必是个人物,但这念头只在他心中一现,便没了踪影,因为他看见方国珍穿的衣服明显是打渔煮盐的普通百姓打扮,心想:我先前一定是眼花了,一个普通打渔的,日后还能有什么大出息?

“堂下何人,为何击鼓鸣冤?”刘亨晋甩开了脑中那些纷繁的思绪,坐到堂上,一拍惊堂木,气发丹田,中气十足的喝问道,竟然也颇有一番威势。没办法,这句话他都说了上十年了,已然练出来了。

方国璋带头回了话,说了方国馨被蔡乱头指使手下所杀的事,又叫陈仲达和方东海做了证,只等刘亨晋的宣判。

方国珍跪在堂下,暗暗揣度这刘亨晋会如何宣判,心下也是毛毛的,在他想来,这刘亨晋大概不会宣判蔡乱头有罪的,但他又隐隐的有这种渴望,这种矛盾的心理,当真让他觉得刘亨晋思考的那段时间简直是度日如年。

刘亨晋听得方国璋说了事情经过就有些踌躇,他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因为就在昨天,蔡乱头亲自给他送来了三百两银子,只是现在方国璋说的有凭有据,他倒不好直接为蔡乱头开脱,那毕竟有损他青天大老爷的名声。他顿了顿,清了清嗓子道:“方国璋,你说的倒是有理有据,可是我这里却有证人证明蔡元一昨天晚上在他路桥家中,根本不在盐场,你告蔡元一指使人打死你哥哥,恐怕不成立啊!”说罢,不等方国璋争辩,就对一旁的衙役道:“带证人上堂!”

片刻之间,衙役便带了一个人上得堂来,方国珍拿眼偷瞄过去,只见那人三十岁左右,衣着朴素简单,看起来倒是老实的模样,他一到堂上就噗通一下跪下,对刘亨晋道:“小人王三,参见知州老爷。”方国珍没想到这汉子看起来老实,说话倒是顺溜。这倒是方国珍想当然了,毕竟,看起来老实的人未必真的老实。

刘亨晋见王三上堂,不动一点声色,只是道:“你说说昨天晚上看到的事。”

那王三也不含糊,竟然口若悬河的把昨天晚上蔡乱头在家中和人喝酒吃肉的情形说了个一清二楚,要说这王三为何这般清楚,却是这蔡乱头和人喝酒正是在路桥镇上的酒楼,而这王三正是酒楼中的小二。方国珍听了一点都不意外,他自从刘亨晋说要带什么证人的时候就猜出了这知州恐怕是个贪官,贪了蔡乱头的银子,因此对打赢这场官司根本不抱什么希望,因此他只是冷眼旁观,想看看这刘亨晋能玩出什么把戏来。此刻听得王三的话,方国珍忍不住在心里叹息:靠,做假证的都搞出来了!

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和方国珍一般想法,所以方国璋和陈仲达方东海听得这王三的话,顿时大怒,怒火冲天的斥责这王三撒谎,只是那王三却是不为所动,并不反驳,静等刘亨晋的宣判。

那刘亨晋也没有兴趣在跟方国璋等人浪费时间了,猛地一拍惊堂木将方国璋几人吓得噤了声,宣判道:“方国璋告蔡元一指使手下杀人,并无确实证据,现真正的杀人凶手已逃之夭夭,本官定当全力缉凶,为死者讨回公道,鉴于蔡元一管理盐场盐工不力,着其赔偿死者安葬费纹银五两!”

方国璋和陈仲达方东海听得刘亨晋这般宣判自然是不服,在堂上大呼冤枉,那刘亨晋面色一冷,喝道:“退堂!”顿时示意几个衙役将方国璋几人叉了出去。

方国璋拿着五两银子,钢牙几被咬碎,他忍不住咒骂道:“狗官!”猛地发力,将那五两银子扔了出去。

方国珍却是冷冷一笑,赶开几个抢上来的乞丐将那锭银子又捡回来,道:“二哥,这可是大哥的安葬费呢。”看到方国璋就要跳起来将自己暴揍一顿,连忙又道:“二哥,你放心,终有一日,我要蔡乱头给大哥赔命,让刘亨晋这狗官跪在我们兄弟面前。”方国璋看着方国珍冷如寒霜般的脸,听得他说出这般大逆不道的话,忽然觉得自己的这个三弟似乎变了,变得自己都有些认不出了,他哪里知道,现在的方国珍已经不是小时候围着他转的那个调皮的小鬼了呢。

……………………………………………………………………………………

《太祖本纪》:昔德亲王薨,太祖与成亲王(方国璋)往告元吏,黄岩县知州刘亨晋者受蔡乱头贿,袒护不法,太祖愤而出,谓成亲王曰:贪官横行,此非大乱之世耶?吾日后必亲取贼人之首,以慰吾兄之灵也,然此仅小道耳,吾日后必除尽贪官,以靖天下之大道也。

第八章 起点

几天后,洋屿山上多了一座孤坟,本来方国馨应该被葬在方家祖坟的,但是方国珍却提出将他葬在离自己家门口不远的洋屿山上,那样,自己出门就能看见,好提醒自己日后不要忘了给方国馨报仇。方伯奇老年丧子,自然也是悲痛万分,听得儿子的解释,也不反对,于是洋屿山上便立起了一座小小的墓碑。方国璋跪在坟前,烧着纸钱,方国珍端着一只大海碗从家里走到了方国馨的坟前。

“娘怎么样了?”方国璋开口问道。

“还能怎么样,我刚刚劝过娘了,娘已经好多了。”方国珍苦笑了一下,答道。这周氏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