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猜想在脑海里沸腾着,白玉堂只要一触碰到就会像是被烫到了一样收回手。隐约好像听到展昭在叫自己,白玉堂连忙回过神来,就对上了展昭的双眼。
白玉堂努力克制才没有后退,但是脸上却感觉到一阵阵的热,在他的极力克制下才平息下来,否则他就差点在展昭的面前闹红脸了。
展昭没有注意到白玉堂的变化,只是歪歪头,“白玉堂,我问你呢?”
“啊?”白玉堂傻傻地回了一句,就像是上课走神被老师抓住的孩子一样羞涩。
“我是问你是想要包拯一生的记录还是其他的什么?”展昭又问了一遍,顺便伸出手在白玉堂眼前晃了晃。
白玉堂下意识地伸手握住了展昭的手指,示意他别胡闹,“不是。我想知道的是包拯供职开封府时开封府的情况。”
“是和你的梦有关?”展昭不是傻子,能够让白玉堂如此在意又如此确定的范围,除了这个没有其他了,“你到底梦到了什么?”
白玉堂犹豫着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应该怎么跟展昭说?说自己梦到了一个跟他同名的人,还有公孙策,还有包拯?说在自己的梦里面,那个展昭与一个叫做白玉堂的人相爱,却天人永隔?
展昭并没有想到自己的提问会让白玉堂如此为难,“不方便的话你可以不用说的,我不是非知道不可。”虽然他是真的很感兴趣,但是他也不希望白玉堂为难。
“不是。”白玉堂摇摇头,捏了捏手掌中展昭的手指,“只是还有点混乱,什么时候等我理清楚了我就告诉你。”
原来没有为难到他。展昭这才安下心来,闭上眼睛休息,并在脑中构想过会儿要给白玉堂挑些什么书。
白玉堂不得不承认展昭的胃很强大,特指消化功能这方面。因为十分钟前这家伙还半死不活地赖在长椅上,现在却已经活力满满地带着他继续逛书市了。
“要去哪里?”显然展昭是有明确目标的,白玉堂知道。
“带你去一家旧书屋,里面的书都不错,甚至有很多杂本。老爷子人很好。”说着说着,展昭就带着白玉堂走过一条巷子,最终停在一幢颇为古朴的房子前。
展昭推门而入,迎面而来的就是带着一种时空感深沉的古朴气息,白玉堂有点茫然地站在展昭的身后。
“小展,这次带朋友来了?”一个苍老却平和的声音传来,白玉堂朝着声音的来源看去,是一个老人家,看起来年纪不小了,但是却挺精神的,带着一股子儒雅的感觉。
“猫,你确定老爷子能帮上忙?”白玉堂有点担心。展昭点了点头,撞了撞白玉堂的肩膀让他看着。
展昭很尊敬这位老人家,立刻上前扶着他,白玉堂也跟在另一边,三个人慢慢地朝着院子里走去。
这是一个四合院样式的屋子,展昭扶着老人在石凳上坐下后就去泡茶,剩下白玉堂和那位老人对视,白玉堂莫名地有点尴尬,甚至不知道怎么开口称呼对方。
老人家倒是很随和,“叫我沈老爷子就好了,小展也这么叫我。”
白玉堂乖巧地喊了他一声“沈老爷子”,并告诉了他自己的名字。沈老爷子满意地点了点头,“你还是小展第一个带到这里来的朋友。”
“难道公孙没来过?”白玉堂有点奇怪。
沈老爷子摇摇头,“那倒不是,比起小展我更早认识公孙,最初也是公孙带着小展来这里的。不过呢,公孙这孩子风风火火,喜欢满世界乱跑。小展倒是容易安静下来,平时闲下来就会来这里看看我,就像是多了一个孙子一样。”
白玉堂不禁想,那是因为老爷子你没见过展昭活泼起来的样子。正这么想着,展昭泡了壶茶回来了,给白玉堂和沈老爷子一人泡了一杯茶。
沈老爷子慢悠悠地喝了口茶,这才开口,“小展,这次带朋友来,又是想让老头子我帮你什么忙啊?”
又?白玉堂好奇地看着展昭,展昭不太好意思地吐了下舌头轻声解释解释说:“沈老爷子家藏书多,而且他都看过都记得,就是本活动百科全书。”
“所以你就经常来沈老爷子这里检索?”这是把沈老爷子当成数据库了?白玉堂调侃道。
“我这是为了谁?”展昭冲白玉堂翻了个白眼,白玉堂连忙举双手投降,两个人这才重新看向沈老爷子。
“这次是想知道什么?”沈老爷子也就等两人说完悄悄话才开口。
“包拯在职时开封府的事情。”白玉堂开门见山,沈老爷子好奇地挑眉,饶有兴趣地问:“比如什么事情?”
白玉堂有点犹豫,展昭伸手戳了戳白玉堂的手,点了点头。白玉堂深吸了一口气,“比如说当时开封府除了包拯,还有谁!”
白玉堂和展昭怎么都没想到,沈老爷子在听完白玉堂的话后整个人都颤抖了起来。白玉堂惊慌地看着展昭——我说错什么了?
展昭摇摇头,担心地上前。
“没事没事,我没事!好小子啊!”沈老爷子这才说道,脸上带着高兴的笑容,激动地说道,“小展,去我的书房把第三层第六个盒子里的书都拿来。”
“好!”对沈老爷子家里的摆设早就熟知,展昭很快就捧着几本书回来了。把书放在桌上,展昭坐在沈老爷子的对面,两只眼睛都亮晶晶的,等待着沈老师讲课。
沈老爷子摸了摸这几本书,“白玉堂,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对开封府的其他人感兴趣,显然也没多少人对这个感兴趣。”
“但是我想知道,而且看老爷子的样子,这里面也的确有什么值得知道的。”接近自己想要的东西,白玉堂也有点激动。
“对的。现在的史书里面记的都是大事,有很多事情人们觉得没必要几下,或者说是不需要记下,也因为个人的喜好等等而没有被记下。
比如史书里只记下包拯,却对他身边的人没有多少记载,当时其余人记载下来的散本到今天也没有留下多少东西。
据说,当时开封府有不少护卫,而包拯身边更是有一文一武得力助手,但是他们的名字都不得而知,只是当时有一散本写着包拯身边有一位擅长医术的主簿,作者似乎曾经向他求医,那一武更厉害,被封御前带刀护卫,除了他,当时开封府其他的护卫都被封官职,名气不小。”
“那为什么没有留下任何记录?”白玉堂不明白了,那一文,应该是指公孙策。那一武,也就是展昭。其他的护卫,是那晚在展昭床边的其他人?
“原因吗?对历史大事,史官都习惯记下带领的人,具体是谁做了什么,不必细说。开封主簿没有留名,大概是因为他平时行事低调,虽然他医术高明,但是并不喜欢他人多提自己的名字。
至于那些护卫没有留名,据说是因为他们都是来自江湖。江湖人入朝堂,总是会招来闲言碎语,执笔的史官如果对江湖人入朝堂并不待见,那么这些人物就不会被记下。其他的原因还有很多,总之经过了那么多事情,最后开封府留下名姓的也就是包拯,其他人,都散了。”
“江湖人……”白玉堂和展昭同时低喃。
江湖,开封,护卫,展昭,白玉堂,公孙策,包拯……沈老爷子说的那些虽然依旧不清楚,却大致地对上了白玉堂梦里的架构。
展昭和白玉堂在沈老爷子的家里又聊了许久,直到日暮西沉,他们才恍惚地意识到已经晚了。
告别了沈老爷子,白玉堂拿着从沈老爷子那里借来的几本书,和展昭两人沿着河边慢慢地走着。白玉堂觉得展昭的心情有点低落。
“你怎么了?”白玉堂拉住展昭。
展昭远眺昏黄的天,叹了一口气,“我不知道,白玉堂,我不知道。开封府的那些护卫,他们离开了自在的江湖投身公门,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惩恶扬善,但是,值得吗?”
没有什么,比最后什么都没留下来得更寂寞。
展昭这么问,白玉堂也有点迷茫。思绪不断地飘荡,他竟然想起了展昭死前的场景,耳中回想着展昭最后的话语。
“我展昭……一生投入公门,从不后悔……只遗憾从未与相爱之人执手共度。”
“说真的,猫儿,我也不知道这值不值得。”白玉堂忽然加快了脚步,往前走了几步,回头看着停在原地的展昭。
“但是他们宁愿放弃自在江湖也要投身公门,那么最起码他们这一生就不会为了自己的选择后悔。他们得不到历史执笔人的喜爱,但是他们会有伙伴,有支持,甚至有……”
有爱情,无论是不是白头偕老。
“但是他们总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是他们的目标。既然做了,那么就不会后悔。这点觉悟他们还是有的。”白玉堂从失落里回神,得出了这么个结论。
展昭眨眨眼,佩服地看着白玉堂,“没想到你这么坚定啊,如果是你,你是不是也会抛弃江湖投身公门?”
“那你呢?你会吗?”白玉堂反问,看到展昭想反驳他立刻说,“你回答了这个,我就回答。”
展昭沉默了一会儿,看看天,看看水,“会。如果投身公门可以除恶扬善,如果我的梦想就是这个,那么我会。”然后他挑眉,等待白玉堂的回答。
“如果是我啊……我是个贪图自在的人,我只求人生恣意,行走江湖也同样可以惩恶扬善,轻松自在。”白玉堂毫不犹豫地回答。
得到和自己完全相反的答案,虽然知道这很符合白玉堂的个性,但是展昭仍然有点失望。而白玉堂的话却没有结束。
“不过,如果我在乎的人想投身公门,那我就会陪着他一起。”白玉堂轻声说。
这句话就像是切下了暂停键,展昭和白玉堂只是站在原地对视。
“为什么?”展昭有些迷茫,不知为何,他觉得那么温暖,那么平静。
白玉堂没有说话,只是与展昭对视。看着展昭眼底的平静,温暖,坚定和喜悦。
当时的白玉堂,也是因此才留在开封的吧?
辽阔天地,恣意人生,只是展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