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春-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人听了这话自然不服气,就说:“季疯子,你这话说的,好像就你是条好汉。”

“俺季风自觉也算是条好汉的,反正,俺是要那两百石的地的,俺光棍一条,有了两百石的地,日后再娶个听话的婆娘,说不准,小茂才提拔俺,日后也能混个把总什么的。”这旗兵显然是打定了注意抱乖官的大腿,“你们想回去吃糠咽菜的,可别挡着俺的道。”

如果不远处的乖官听到他们如此吵吵嚷嚷没个准主意,说不准就要感叹,果然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在这个年代当真还是有用的。

季风这句话一说,本来还有些嘴硬的都沉默下来,跟小茂才出海不就是因为在卫上没好日子过么,百户千户们都肥了,瘦的是他们,这里头的汉子,一百个有九十九个都是光棍,连老婆都娶不上。

这时候曹老三就打圆场,“诸位,听我老曹一句话,大家都想想清楚,小茂才也说了,随我们,是要两百石的地,还是要五两银子……”

“老曹,你选哪个?”有人忍不住问他,显然,他平日威望人缘都不错。

曹三咬了咬后槽牙,他自觉也算有本事的,可在卫上,那真是苦日子,平日里头一丁点儿油花儿都见不着,有时候钟将军出海剿匪了,把千户们召集起来,这才能打一打牙祭混上顿猪肉,拼死拼活出去剿匪,回来以后千户老爷百户老爷们也不过赏一把铜钱了事。

说实话,这些军户汉子虽然日子比较辛苦,可跟扶桑的农民一比,还是幸福多了,但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的正常心态都是要和比自己强的去比,却绝不肯和比自己混的差的去比较的。

“我也要两百石的地。”曹老三豁出去了,“钟离钟将军不怕,小茂才也不怕,咱们怕啥,砍头不过碗大个疤,再则说了,大不了,咱们不回去就是了,树挪死,人挪活,有了这两百石的地,子子孙孙传下去,这辈子也算能交代了。”

众人闻言先是想了想,正所谓财帛动人心,两百石的土地诱惑实在大,就有人说道,可不就是了,在国外讨生活的多了去了,咱们从祖上开始为大明卖命卖了两百年了,也该为自己考虑考虑了。

“就是。”那旗兵季风这时候大声叫好,“谁自问回去能混上小旗的?如今跟了茂才老爷,一个人没死,就是按照平日里头的操典放了一通炮,就能升官发财,这上哪儿找这般好事去?你们非要一个个哭丧个脸好像茂才老爷带你们造反似的,不就是抢了扶桑人一点儿地么,算个球囊啊!”

几句极为煽动性的话一喊,众人心中的天平顿时就往乖官那边大幅度倾斜过去,就是嘛!一个人没死,大家一起升官发财,这等好事哪儿找去,自己还不敢要,真是傻了。

“可是,万一朝廷到时候说俺们占了扶桑人的地不合祖宗规矩,扣俺们一个叛逆怎么办?”不管什么人群,肯定都会有胆小的。

“去他娘的祖宗规矩。”有人愤愤说,“张阁老搞一条鞭法,结果不收粮食改收银子了,原本缴纳的粮食如今还得被黑心的粮商刮两道皮,这难道也是祖宗规矩?俺姐姐原本嫁的一户人家,原本还算殷实,这些年一条鞭法搞下来,姐夫家日子也不太好过了,如果祖宗规矩让人越来越穷,老子就不要祖宗规矩了,胆小废话的滚蛋,老子打定主意了,日后就跟茂才老爷混饭吃了。”

众人一阵吵闹,有嗓门大的,声音自然传到了乖官耳中,他这才忍不住舒了一口气,看来,太祖的法子还是管用的。

众军户这顿纠结和吵嚷,也算是一种升华和脱胎换骨,这时候他们才算是忘记了自己原本那个背在身上两百年的身份,死心塌地跟乖官混饭吃。

既然打定了主意,曹三又作为代表去和乖官说话,不过,这次他走过来,走路的姿势却没有那么拘束了,毕竟,他们日后都是郑乖官的人了,以前叫做寄人篱下,如今却算半个主人了,这种心态,就好像女人没和男人上床之前千万般遮掩,上了床以后,有了'老娘都是你的人了'那种心态,光着身子来回走也不在乎了,大抵就是这么个意思。

乖官听了曹三说话,顿时大喜,以前全是借来的势力,可从这一刻起,他郑国蕃也算是有自己的势力了。

然后,五百多号人,重新就站好了给乖官见礼,这么一来,他们个个都算是一个最小最小的武官,可以自称卑职了,夕阳下,看着五百多号人单膝下跪,那种满足感当真叫人神清气爽,当下就决定趁热打铁,快刀斩乱麻,掉头就往平户城去,要开始划分土地。

等这五百多人把土地牢牢占住,他就算是完全在九州岛立足了,这么一来,即便他回大明,也不愁扶桑人闹事,毕竟有五百多前军户占着十万石的土地,万一有人闹事,这些人会为了自己拼命保护土地的,这就是长远占据扶桑的根本,而若是没有这五百多军户,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141章 白龙鱼服

等舰队回到平户,这一来一回其实也就两天,但乖官赫然发现,平户居然井井有条,路上还时不时有挺胸叠肚的汉子三个人一组跨刀走过,胳膊上套个臂章,乖官一眼看去,差一点儿晕倒,上头写着两个汉字,巡检。

叫来菅野信,乖官问他这是怎么一回事情,这个前少林寺长老摸着脑袋一脸的憨笑,“小老爷,俺们少林寺武僧就是这么干的,九州岛民风彪悍,一个人太单薄,两个人要防着他们串通,三个人却是将将好。”这话中倒是颇有些道理的,看来和尚们对组织学还是有点精通的。乖官这时候才想起来,和尚们为何要练武,要组成武僧团,盖因为寺庙是有庞大的田产的,而且这些田产不给朝廷缴租,租给农民收来的都是和尚们自己的。

说白了,和尚们练武是为了对付那些抗租抗税的刁民的,就像是大明的百姓口头说的,贼秃贼秃,不贼不秃,至于什么弘扬佛法除魔卫道,只能当口号听,谁信谁就傻了。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毁佛,原因全都是因为和尚们太有钱,连朝廷都眼红了。

至于为何叫巡检,大约是因为菅野信觉得巡检比捕快听着威风罢!

听了菅野信这么一解释,乖官倒是觉得,这等小事,以后自己要学会放手,让手底下人自己去做好了,总不能事事躬亲,T800机器人也吃不消啊!

于是他也就放手让这假和尚去干了,只是略问了问,这商税征收的如何了。菅野信就原原本本把征收商税的事儿说了,他原以为,小老爷逢五抽一的税太重,怕是商户们要闹腾,结果商人们都是记打不记吃的货色,说白了就是贱骨头,铁甲船在海上发威把松浦家的城池轰成稀巴烂,这些人全吓住了,要知道,想在九州岛做生意,海路是必走的,这么多铁甲船,他们哪里还敢闹腾,等菅野信抱着慢慢和大家打商量的心思去第一家收税,人家二话不说,赶紧就把钱给送上来,搞得菅野信一肚子的话没说出来,差一点憋死。

第二家第三家,几家一收,这假和尚也明白了,阿弥那个陀佛,俺本来以为这是天大的苦差事……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商人的眼光都是毒辣的,有些大商人的眼光甚至可以说有阁老的水平,一看那铁甲船就心知肚明了,而此刻的商人们大多会组成类似行会组织,由几个大商人做领导,凡事共同进退。就像当年织田信长打造出一艘铁甲船,近畿的商人们乖乖地就送上巨款,如今乖官可是有十艘,如果这些商人敢闹事,那才真是小瞧了这些商人,当然,并不能因此就说这些商人心甘情愿被收税。

至于农民税收的四公六民,却是出乎意料的,没有乖官想象的那般感恩戴德,毕竟,松浦家在这块地盘上传承了二十代人,所谓人心向背,一时间却是没那么快就能收心,如果乖官真的搞十一税,或许这些农民倒要立刻拜倒在乖官的脚底下,毕竟,一年收成的一半交给领主老爷和一年收成的十分之一交给领主老爷,这个区别很大,就像是乖官手下五百军户的两百石土地和五两银子一般。

听到菅野信的说话以后,乖官冷笑,旁边胡立涛更是直接就对眼前的假和尚说:“和尚,你尽管放手去做,谁敢造反,老子船上的佛郎机炮正好发个利市。”

也是,被征服者哭爹喊娘上赶着巴结征服者这种事情不太可能,不过,他可不怕,英格兰不敢把爱尔兰打成稀巴烂,不代表他郑国蕃不敢把九州岛打个稀巴烂。

大明朝不缺仁义,只缺铁血,这可没什么正义和邪恶的说话,就像隋唐的时候远征高句丽,十万府兵的脑袋被砍下来筑成京观,可如今的朝鲜却是大明朝的附属国,随后朝鲜更是差一点亡国,靠着大明朝这才挽回,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反正,让他动手杀人或许他不太敢,让他看着自己认识的人死在眼前或许他看不下去,可若是真有九州农民闹事,他可不认识那些人。

往地上吐了口唾沫,胡立涛就跟乖官说道:“茂才,末将建议,要是真有人敢造反,咱们砍了那些人的脑袋叠成京观……”

“这不是没人造反么,不过是下面的人对换了主子的一种不熟悉感罢了。”乖官还是笑着开导胡百户,他到底也不希望有那种事情发生,换了大明的文官,听了胡立涛的话,肯定要唾骂一番然后讲个仁义之类的话,乖官倒是觉得没什么好说的,武夫不杀人,那还要武夫干什么?难道要武夫去吟风弄月诗歌酬唱不成?

胡立涛闻言就有些悻悻然,嘀咕了一句,“到时候不叠京观就是了,这也算是小茂才对那些敢于造反的人的仁义了。”

不过,菅野信的话还是让乖官有些警惕,就想着赶紧检地然后每人两百石给分出去,等叫来立花玄贺等人,他把这话一说,立花玄贺顿时就提出一个疑问,这言语不通怎么办?

被他这么一问,乖官愣在当场,千想万想,居然把最简单的问题漏掉了,这怎么办?

一众家臣下人在下面,郑国蕃居然就窘立当场了。不过,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