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歌- 第3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来这个小组是他们左兵地精中之精。

一名杀手看见阎应元站在台阶上发呆,微微一笑,丘慧荣转头回望,眼见是他,也是一笑。随后带着四名亲随慢慢走来,边走。边低声吩咐:

“这个配方要尽快送回去,玉帅那边我已经写信知会过,无论用什么手段,都要让宋应星尽快做个一万枚出来。必要时,以其子女为质!”

摆摆手。一个亲随转身离开。丘慧荣迈上一级台阶。

“阎兄,你可是问我。你等怎样离开南京吗?”

阎应元沉默,他是办案出身,几次接触,他已经做出判断:丘慧荣很聪明,很自负。同时他们并没有作好战前准备。

一语道破自己的来意,聪明!

当着自己的面儿,交待手下尽快生产烟雾弹,证明这个人自负到,不怕让对手提前获悉底牌。

临战之前,还要尽快安排武器,可见他们这次是临时起意,所谓秋后再战,既是他的本心,也是条件所迫。

“嗬嗬,”眼见典史无语,丘慧荣又笑了一下,身后三个亲随,居然也以一种老朋友地眼光注视着阎应元。这样从容的团队,还真是令人头疼。

“阎兄,你放心,我丘慧荣言必信,行必果。堂内诸位大人,我绝不强留。你们随时可以离开,车架、马匹、盘缠,尽管提出来,不过嘛…”

丘慧荣忽然卖了一个关子,他希望阎应元能问上一句不过什么?。但阎应元紧咬牙关,始终不发一言。不得已,丘慧荣只好借着再走上一级台阶做掩饰,然后才继续说下去“如今北面已经断路,邮路、驿路、漕运,全部停止。沿途应该会有匪患,所以我劝你们,更换布衣,牵骡马而行!”

“不可能,”阎应元立刻反对,“堂中尚有女眷,各位大人地家眷老小,也要随行,车架、马匹、盘缠绝不可少。”

“哦,这倒无妨,”丘慧荣刚想再说下去,忽然远处传来砖墙倒塌的巨响,随后爆出一片喝彩之声,

“找到啦,找到啦!”

丘慧荣脸色一变,立刻扭头吩咐,

“阿一,你快去,万不可因为争夺金银,起了争端。让咱们的兄弟尽快聚拢过去!”

“是。”阿一立刻跑开。丘慧荣扭头冲着阎应元再一笑,

“南京刑部,近几年屡兴土木,我们之前以为是为了修建证人房这些劳什子,却不成想,竟然是宗业司的金库所在,审案大堂越建越宽敞,其他的房间越来越憋闷,果真是藏银的好地方。”

“丘将军,”人家对他毫不避讳,阎应元也只好用敬语了。

“为了金银这些身外之物,你就杀人拆墙,这跟盗匪又有什么区别?”

“唉,阎兄有所不知,我与这些小卒都是从苦日子里熬出来的,穷怕了,苦怕了。有了金钱,更稳妥一些。”

正在两个不同阵营的对手,居然像朋友一般倾心交谈时,姜世襄从大堂出来,阎应元一个人出来,外面又爆发巨大声响,姜襄理赶紧跑出来接应接应。听到后半句,姜道长厉声喝骂:

“丘慧荣,这些钱本不是你们的,强求非份之财。小心天谴!”

“姜大人,晚辈一直仰慕您的大名,善友天才、蟾衣影纸、柳江车架、妈祖祭舞。人生再世,成就其中一样。便不虚此行。今日失礼,还请先生见谅!”

“…”寥寥数语。把姜世襄气得一时语塞。转而眉头一皱,

“知道金库所在地,南京城只有五个人,两个被你杀了,一个是我,另一个是史大人,还有一个,难道说?”

“是,宗业七襄理,姜道长剑法无双。孙姑娘、朱贵子对皇家丹心一片,至于史大人,我们又不便打扰。那只好去问南京钟匠吉坦然了,因为只有吉襄理,最熟悉机关造作。”

“他现在怎样了?”

“不是我下的手,但我想,人已经不在了。请见谅!”

说道死讯之时,姜世襄剑已刺出。说完最后三字,叮叮叮叮,刀剑已经相撞四次,是丘慧荣身后两名亲随动手接下。

刀剑不断,丘慧荣话语却依旧从容。

“阎兄放心。诸位大人家眷,有我丘慧荣在。可保无虞。你等最好今日便走,车架绝无可能,但军马,一人一骑。”

本作品1??k小说网独家文字版首发,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摘编,更多最新最快章节,请访问。……k。cn!说完,丘慧荣转身离开,两名亲随,收刀后撤,姜世襄尽管怒气勃发,却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目前最重要的,是保护众人平安离开…这是马世奇的原话。再纠缠意气,万一左兵急了,大家就都走不出去了。

阎应元看着姜世襄柱剑茫然,心头不忍,宗业司七大襄理同气连枝,如今连续死了三个,道长地心情,不难理解。但又没法劝,两个人一时间都有些痴了。

这真是一个滑稽场面,台阶上站着两个发呆的英雄,台阶下则人来人往,好是忙碌。宗业司地金银,只有一小部分炼化成金银双铤,尚有多数是散碎状态,阿一带着几个红蓝战袍的左兵,抬一个大木头箱子,放在空场,不顾姜世襄地怒目,公开叫嚷:

“代传钧旨,赏诸友,五十万散银。大家莫要心焦,今夜纵酒逍遥!”

又过了一会儿,刚才的两个亲随,用一根长索牵引着十几匹军马过来,

“阎兄,姜道长,这里只能挪出十五匹军马,还请各位将就一些,此外,”

一名亲随从怀里掏出一面红蓝双色小旗,

“这是吾等信物,有这面旗子,今晚酉时之前,无人敢阻拦你等。但过了这个时辰,就该宵禁并且询问口令了。”

说完,这名亲随无视姜世襄手中寒剑,把长索一头径直交给他,转身与同伴再次离开。行出几步之后,两个亲随扭头高喊,

“在下阿三(阿四),他日沙场再相逢,咱们可要痛快地打一场,不死不休!”

闲话少说,众人简略分配一下坐骑,就落荒离开了南京城。离开南京的,一共是20个人:

史可法、马世奇、姜世襄、阎应元、陈明遇、陆正先、范明昌、范海潮、朱怡、朱慈炯、冀乐华、董祖常、阮大铖、可馨姑娘、金方、黄道周,外加四个董府家丁。

奇怪了不是,20个人,十五匹军马,怎么安排的?

董祖常、朱慈炯、冀乐华三人是骑马而来,加上他们仨,就是十八匹,再安排两个身形瘦小地共骑一马,也就是了。可馨右手伤残,跟慈炯一组;两个董府家丁一组。

20人拍马离开南京城时,沿途倒是有不少人还躬身施礼,这次暴乱不同以往,属于上层内讧,跟小民没有太大干系,既然无关,那么这些百姓在选择中立地同时,稍微表达一下好恶,也无关痛痒。

所以史可法等人也不作嗦,仅仅拱手答谢,南京数百年的繁华富庶,没道理强求这些平凡地小人物,走上逃难的旅途。起码他们比那个保国公朱国弼,要强上一些!

朱国弼没有跟着逃难,就已经证明了很多东西,他掌管南京锦衣卫,是南京方面军事力量的代表,却非但默许了左兵、藩王、旧党人的四处游走,居然还容忍了丘慧荣全面接管军权。左兵可以兵不血刃、犹如天外飞仙般,在刑部大堂来去自如。当然离不开朱懦夫地纵容。这种种表现,只有一个词来形容…人渣!

但这个世界就是这般无趣,人渣总是会游刃有余,而坚守道德。却只能换来落荒而逃。尽管是军马很想奔驰,而骑手却不配合。刚到南京城北十五里的平光桥,就有人坚持不住了,天色也黯淡下来。

不得已,冀乐华只好引着众人,在一小片功德林中,停下来休息。

“来来来,你们两个,赶紧去林子那边的祠堂里,去寻些吃食,你们两个。赶紧收拾收拾,安顿好炯哥儿和几位大人。”

死缓犯董祖常,跟没事儿人一般,指挥着自己的家丁。这20个人,起码有一多半,平时根本就不带钱出门。阎应元三个,薪水微薄。手头拮据,有个2两的散碎银子。也就顶天了。所以目前这个逃难队伍中,最有闲钱地,自然是董大爷喽。

这真是一个奇妙的搞怪组合。

有犯人,而且是钦犯,董祖常被判死缓。朱慈炯被判幽禁。但慈炯身边带着丫鬟(可馨)、太监(金方)、师爷(阮大铖)、护卫(冀乐华)。董大也有四个家人。他们两组1个人。占去了整一半儿!

其中阮大铖、董祖常他们两个,当然不是那种。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变法事业,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地人物。

马士英的死,让阮、董两位认清了形势,留在南京,一定步马士英后尘,成为反面典型被刑杀祭旗。这才是他们跟着跑出来地原因所在。

冀乐华出身征北军名将,国家给他的命令是保护定王,虽说现在不是王爷了,但还是帝子。他自然要遵守尚未失效地旨令。

有一个道士,而且曾经是世界上最有钱,最传奇的道长姜世襄。姜道长虽说平日里荒淫奢侈,但他又一个是闲不住的人,当初在善友教,他干地就是反对当地政权,这次也算是习惯使然,帮着国家打地方。

有两个书呆子父子,而且是天下藏书最多地天一阁当家人。范氏父子完全是被动逃难,他们不比朱国弼,勋贵往往多败类,保国公可以跟叛军打成一片,不代表他们父子有这个资格。更何况留下为匪,出走成士,这样巨大的反差之下,范氏父子只是条件反射一般,选择了国士之路。

有三个义士,而且是义无反顾地士。阎应元、陈明遇、陆正先的社会地位很低,他们完全可以转身离开,走进沉默大多数当中,悄然隐没于茫茫人海。但他们依旧选择了一条铺满荆棘的险途。

还有一个贵子爷,朱怡选择离开,是因为他女儿成为这场政治风暴的祭品,灵儿是他地掌上明珠,然而这样一个聪明、美丽、可爱的少女,却被那些丑陋的人,伤害得极端彻底,至今生死不明。朱怡今日离开,是为了明天的归来,他要为了女儿去搏击。

最后是三位在职官员,史可法是南京吏部尚书,政界头面人物,但他却是最落魄的,之前有料到,不代表事到临头时就一定从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