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沙皇陛下是个糙人,经常烂醉如泥、整日稀里糊涂、长期鼠目寸光、永远胸无大志!但太子爷就不一样了,这位皇帝目前还只是订婚而已,过了十八岁,也就是后年前后,才可以正式完婚。但少年太子的政治眼光,是超过他老爹的。当初为了避免同中国人无限期的打下去,果断决定不与中国人抢夺北海南岸地控制权,目地就是希望及时止损。
这是他们几个俄罗斯真正的“大脑”共同商议地结果,如果战争打下去,北海的损失只会越来越大,而人类的天性是好逸恶劳,如果和平降临在北海南岸,则除了望海堡、采莲堡、布里亚特城之外的地区,俄罗斯在将来期间内,仍然保留机会。
在一个月前的谈判中,托尔斯泰巧妙的利用中国人在文字表述上追求“简雅、洗练”的文言文风格,为俄罗斯谋求了很多后手,还通过留在北京等候山东战役的消息,来达到继续索取更大利益的目标。
然而这就是双刃剑,自己逗留的时间越长,对方的机会也逐渐显现。既然双方已经提前迎来了外交谈判,那就谈下去吧。提前20年地谈判,未尝不是一种惊喜。
想通这些关键,安德烈…托尔斯泰开始专研起中国人的宗教政策了,三坛大会留下了很多文献,国家也公开刊发了很多书籍。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他甚至开始学习写汉字了!
就在这位精力过剩的使节,做好一切谈判准备的同时,大明君臣。也在紧张的忙碌着:
首先,立刻安排人手,组成理藩分议大臣(亦即外交委员会):郑三俊(主笔)、杨嗣昌(划界)、卢象升(法理)、熊文灿(财税)、吴三桂(军事)、梅道嘉(商事)、刘惟敬(出面)。
托尔斯泰的出现,让中国人对国际邦交的认识,有了质的提高。之前地派使,大多是宣扬天朝上国的威严。再就以出使为借口,去寻找直接开打的理由。但现在全变了,通过谈判来完成战争才能达到的目标,正是一种提高。
所以中国古代选派使节的模式,渐变成外交谈判,人员选派的两大标准“气节、博学”。也将增补第三、第四条:利益、知兵。本次即将开始地谈判,将包含多重目的:重商主义、文化侵略、资源勘察、地形考证、情报搜集。
其次,托尔斯泰的三条报告,中国人当然给拆阅了,托议前三条。也是中国人可以迅速接受的条款。至于托尔斯泰没说的潜台词,大家也做了推演。以杨嗣昌、吴三桂的阴损性格,很多比较见不得光地条件,也已经想好了。
往返路途需要七个月,完全是因为俄罗斯境内普遍存在哥萨克匪帮,而且还是在民间自行探路的基础上(一路摸过来。中间还有冤枉路);一旦新丝绸之路的路线选好。沿途有兵卒护送,目标清晰。则往来的时间将缩减到4个月左右;而海路来回,时间最快也要一年;
那么为了保证“新丝绸之路”的顺利搭建,就必须保证信使安全!着令李定国选派精英骑兵200名,随行护送。并且把“托议”给誊抄了五份:一份留在北京,供分议大臣参考;一份留在望海堡,让李定国会同哈伊戈尔参考;三份由护送地骑兵携带,一旦梅家仆人殒命,则仍可以保证信件送达莫斯科。
第三、时代变了,该是中国人拿出一个“固定形象”来面对世界了,每个优秀民族都有其固定地标签(尽管是虚假的),像法国人的浪漫、意大利的奔放、英国人的保守,只有形成约定俗成的面孔,才可以形成特有地民族认知。并在将来地谈判中,不会因为误解而激怒对方。
那么中国人的形象应该是什么?从容。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泰山变火山,面不改色沏杯茶。
当然啦,从容就意味着推崇按部就班,因而有时候显得效率低下;浪费大量时间来针对各种程式细节、盖章环节来制定出一个“万世规范”;即便这个规范灭绝人性、忽略个人情感,但仍然可以被中国人忠实执行;服从忍耐、愚忠愚孝、勇于牺牲、谦恭得更像是忍气吞声;基层人民乐于将属于自己地权力奉献出去,而拥有这种白来的权力的人,通常会变得狡诈贪婪,并展现出高超的政治手腕;从内心中敬畏上级的命令,但很多时候都会夹杂进自己的私货;全部中国人还自以为是的认为他们的儒家文明是最好的文明,并总自认为别人应该跟他们一样,对儒家产生痴迷。
等等吧,这种种侧面构成的立体形象,将使得中国人正式成为世界性的民族,而不是传说中的童话之国。
当这种形象原则树立好之后,刘惟敬才再次出现在托尔斯泰的面前,此时,托尔斯泰正打算找死呢,因为他来到了香山脚下,并不顾劝说,准备一瘸一拐的硬闯。
“呔!哪来的番夷?”一名身着飞鱼服的大太监,手里举着个千里镜飞马而来,身后还跟着一小队锦衣卫,“你们几个难道没告诉他,这里不能来吗?”
“啊,是是。”六个雇佣随从点头哈腰,能穿飞鱼服的太监,他们可惹不起,“好叫公公知晓,我们都跟他说了,可他听不懂!”
托尔斯泰经常装傻,太监和随从的这番对话,其实全门清儿!他只是好奇一名皇帝的妃子,被安排到这里幽禁。该是一种什么情形?眼见这个大太监拿眼睛翻自己,他立刻开始伪装,嘴里结结巴巴地说着简单单词。
“香山、红叶、红叶!”
“嘿嘿嘿,”这个太监正是张彝宪,浣衣局提督、皇庄总襄理、香山别墅监造。
“这倒是巧了,娘娘自从来这之后。就没一个番人过来尽孝心,你一个棒槌倒还真敢找死。来人啊!”
说到最后,张彝宪已经在叫自己的护卫了,托尔斯泰立刻觉得不妙,他忽然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然后抛过去。
“送,送您!”
“呦嗬!户部的官银!”
张彝宪也是有功夫的人,抄手接过银子掂了掂,就知道了出处,能拿这个行贿的番夷。目前北京城还真不多!但这小子主要是替礼妃抱不平。自从阿萝被发配到香山之后,原本那些整日围着她打转的西洋人,一次探望都没有。如此现实的社交礼仪,张彝宪这小脑袋怎么能想通?今天好容易瞧见一个,竟然是为了看红叶!!!可得好好整治整治,想到此。张彝宪扭头一甩下巴。
“甭废话,照打!打死算我的!”
“是!”
这些锦衣卫也是憋坏了。看管香山就不是什么好工作,这两年没少挨宫里探望之人的白眼,如今算这番子倒霉,打!
可怜地托尔斯泰,双腿还没好利索呢,就又要受伤,好在锦衣卫打人有技巧,准备先用鞭子抽陀螺,好好耍弄一番之后,再下黑手。所以正在见痛不见伤的关节,刘惟敬打马而来。
托尔斯泰每天的行踪,都有人汇报给刘惟敬,他虽说还是正六品的医官,但身为御前理藩分议大臣,这地位已经不低了。他很清楚,香山那边是块禁地,牛鬼蛇神山下游走,托使节一定会出事儿,这才迅速赶了过来。
“既然刘医官出面了,那就算啦。但咱家只数十下,要再睁开眼,还能看见有闲杂人等,别怪出手不留情面!”
说完,张彝宪闭上眼睛,开始数数!刘惟敬可不敢得罪他,连忙张罗着把托尔斯泰给运走了。当身后传来变态者的奸笑时,托尔斯泰惊魂未定:
“刘,谢谢您,您又救了我一命!”
“呵呵,那里,那里!我中国的规矩多,以后小心点
“是,是!对了,刘,你们有什么新地想法了吗?”
“这个…,”刘惟敬稍作沉吟,国家那边已经同意自己先行试探了,今天既然又见面了,倒是可以说一说:
“我因为给你诊病,已被国家任命为主议之人!”
“哦,太好了,只要我们两国能够谈判成功,我们双方的历史,都会铭记我们的功绩!”
“嘿!我说刘大人,这特么番子原来会说人话啊!”
还没等刘惟敬回话呢,旁边的六个雇佣随从急了,好么,这段时间可把他们给折腾惨了,连吃饭都要比划半天,这下倒好,全被骗啦!
接下来就是一通谩骂和殴打威胁,都被刘惟敬给制止了。但六个人立刻赶着马车把托尔斯泰给“解雇”了,没办法,刘惟敬只好让托尔斯泰坐自己的马,他反而牵着缰绳,开始步行。
“刘,您前后救了我三次性命,现在又把马让给我骑,真是不知道怎么感谢您!”
“好了,客套话以后再说,我先告诉你,从北京到贵国的莫斯科,往返路程是7个月,比海路节省了一多半地时间。我汉家君臣都很振奋!新丝绸之路的修建,势在必行。”
“谢谢!”
“不忙,”此时他们处在香山到北京之间,两侧的金秋麦浪,还有翠绿的果蔬点缀其中,再配上蓝天下的西山余脉。风景非常美丽。而这一切,都成为映衬着刘惟敬地背景,使得尽管他站在地上仰头看着托尔斯泰,却丝毫没有什么不平等地架势,
“将来的谈判地点,不能在北京了。因为根据我们的传统,绝不在首都洽谈土地问题。希望你能理解!”
“哦,我明白的,城下之盟。这是你们最不喜欢的成语,我说的对吧!”
“…”刘惟敬愣了一下,随即洒脱笑道:
“使节对我汉家文化,还真是了解。想来,我也该学学你们地俄语了。”
“哈哈!”托尔斯泰得意大笑,随后两个人一边走。一边把一些具体事宜,提前进行了沟通。
1。李定国守卫地北海望海堡,将成为两国谈判地正式场所。
2。两国盟议内容,将分为三个阶段:互相提出要求;针对可以迅速解决地条款,进行最终定稿;分歧较大的争议问题,商议出双方可接受的解决方法。
“嗯。不,不,不,这不公平!”托尔斯泰连忙摇头,“你们有七个月的时间提出要求。我们却最多只有谈判前期的14天时间。这不公平!”
“没关系地,”刘惟敬傲然一笑,“使节完全可以写奏报给你们的沙皇,把这些情况都说清楚,有什么要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