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歌- 第4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在这点上,他与卢象升属于同样的激进派。但也相应照顾了官僚的情绪。

不过现在的黄宗羲理论,则是一种大国民、小政府、大官吏的体制。整个推窗之论的理论体系中,全部资源其实掌握在国民(草根+精英)手中,只不过以国家的名义投资而已,整个精英阶层包括官僚、乡绅、贵族则处于经营者的地位,多数草民只拥有所有权和使用权,经营权和分配权则归于庞大的官、绅、贵体系,虽然其结果是让所有的草根拥有一份美好的生活,但整个过程中,政府和草民参与操作的机会很少,更多的是已经沿袭几千年的精英阶层。

这是熊文灿最反对的。

大熊的理论是,什么都可以花钱买,大家赚钱就是了,何必非要争个名分?大家和气生财不好嘛,只要国家税制完备,然后通过财政下拨投资、经费、薪酬、奖励等方式,官僚们可以悠哉游哉的混混日子,然后享受国家放开经济之后的税收成果,何乐不为?

“哼,这些个死脑筋,不就是嫌这样赚钱来得慢嘛!”

熊文灿又自言自语起来,一份钱,分十年定额收取;或者一次性拿到。如果让他选择,他更喜欢前者。因为他是福建出来的官员,商业发达地区的人们,思维中都有了既定的概念,那就是收入越大,风险越大。如果将高额收入分成了十年,那么分摊到每一天的风险,则可以完全归零。死罪被分割成3650份,那还能死吗?

毫无风险的获得收益,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怎么那群家伙就想不明白呢!

熊文灿的这个理论,从他当初力主招抚时,就已经逐渐成型了,他始终认为,国家差点被变民军给搞崩盘,就在于缺钱,不仅国家缺钱,百姓也缺钱。而缺钱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官僚们下手太毒,非要一次捞个够本,结果酿成了“穷山恶水出刁民”的险境。所以当初他力主招抚的理由就是,把吃进去的吐一点儿出来给那群刁民,变民军的乱子何愁不定?因为如果刁民不穷,那么山水有佳音,不闻恶与罪了。

而现在沿江六省的叛乱这么大规模,国家居然还可以从容应对,根源就在于有钱,不仅国家有钱,老百姓也有钱。有钱的人,通常就丧失了勇气,活着可以享受生活,死了就什么都没了,这样的人越多,国家就越安定。多好。

除了这些颇有道理的观点之外,大熊这家伙还有一个潜意识里的想法:如果所有人都不缺钱了,那自己贪污的事情,也就不算事儿了。所以不仅全体官员要有钱,老百姓的钱袋子,也最好多一些。

而且最好这些钱都是老百姓创造的,这就好比地主老财,自己不用干活,只要把田亩出包给长短工人,然后通过税赋、财政的形式来坐享其成。官僚永远悠闲,只是负责记录帐目,就可以拿到合法的高额收入。百姓则忙碌的幸福快乐,手里有余钱给自己置办新衣服、新房子,这才是大同社会嘛!

“授民以渔,授…民以渔,”熊文灿下定了决心,“既然太子也有为民争利的心思,但却要专注于这个“授”字,也罢,也罢,推窗之论,我便也支持吧。”

第四十章:桃花丙榜

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卫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想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那只是因为他们确实一事无成。

……

就在熊文灿定下自己的政治立场时,南衙门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只不过现在这个时节里,除了少数隆臣(诸如杨嗣昌、熊文灿等人)之外,大家每天的工作就是吵架。

当纷乱的叫骂声传了进来,熊文灿知道,今天的早朝肯定停了。仿佛为了印证这个判断,熊全一推门行了进来:

“老爷,宫里王公公刚走,今日早朝罢停。诸分议大臣若有急重,可入上书房。”

“?,知道了。”

熊文灿得意的点点头,现在有资格入上书房言事的只能是分议大臣。他刚好是其中一员。

“熊全啊!”(老爷)“黄得功的女儿,长得漂亮吗?”

“呃,小的这就打听去。”

说完,熊全就想出去,但被老熊叫住,

“不用,不用,这事儿不着急。”一边招手把熊全叫到近前,一边用右手抚摸着自己的胃部,天天一个凉梨,养尊处优的他,还真是有点儿吃不消。熊全连忙过来帮忙,一边还在努力的回忆关于黄得功的事情:

“老爷,您怎么忽然想起虎山大帅了?他可是多年没回来了,黄大娘的二锅头,如今也算小有名气,只是本利都少得很,而且还要兼着抚养战殁袍泽的遗孤,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对了,虎山大帅的小姐,已经与孙阁老的重孙结成了娃娃亲,大帅公子今年4岁,但身体一直不好,虽说申领了军户,但好像看见刀兵就哭闹不已。”

“行了,行了,”

熊文灿连忙摆手制止了熊全的话头,好家伙,自己的管家如此“能干”居然连这事儿都了解,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但两个人在一起已经好几十年了,这样的缺陷早就成为可以容忍的优点。老熊沉吟一会儿,再开口,已经定下了章程:

“这样,我这就写一封手札,你去送给杨嗣昌。就说我说的,让他按此办理。”

“是。”

好家伙,熊文灿这范儿可是真不小,他是户部尚书,虽说品秩上高于杨嗣昌的内阁大学士,但从权力上,他是人家杨嗣昌的下级。这么张扬的说话,其实是很少见的,但熊全可不管这个,在他心中,老爷是天。于是答应一声之后,立刻准备笔墨纸砚,老熊闭着眼睛再酝酿一下,立刻提笔行文,字不多,所以写的极快,极工整。

“调得功入京,任参谋总部后勤局正使。”

“嘶,”熊全看到这一行字,先是吓得一抽冷气。但被主人瞪了一眼之后,立刻恍然大悟,连忙收拾好信纸,放入一个户部信封之中,高捧着走出了房间。

在户部尚书的手下当了这么多年的管家,这人绝不可能是笨蛋。相反,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熊全也够资格成为历史人物!

因为老熊的本行是理财,其理想也是经理天下财税。但让他得以实现抱负的却是两大英雄:郑芝龙;李自成。这两个人都曾经是国家叛匪,一个在陆地,一个在海上。但巧合的是,两个人先后受招安,都是拜熊大人那舌灿兰花一般的惊世口才所赐。

能够单刀赴会,劝动英雄投诚,这本身就是传奇,两大英雄,两段传奇,成就了熊文灿的一世英名。熊全作为贴身书童、仆从、管家有幸全程参与了这两次盛会,也算是英雄身边的配角了。

所以熊全很快就猜透了熊老爷的用意:

政治家要想成为控制事态的主角,就需要同时制造多重假象,让自己真实的目的隐藏在烟雾弹的后面,当所有人都被纷乱的表象给迷惑之后,政治家才更容易掌控全局,并且顺利完成工作。

以黄得功这样身份的人,虽说入京供职或者解甲归田,都是早晚的事儿,但堂堂咏归城虎山大帅,被强行安排在参谋总部后勤局正使的位置(在吴三桂、周定方手下听令),那可是绝对的侮辱。如果又是杨嗣昌出面颁布的工作议程,则一定会遭来言官的口诛笔伐。

而言官一旦开骂,就正中熊文灿下怀,因为他刚好可以借此机会转移矛盾,让外面那群“愤怒的老青年”都把精力用在如何安顿武将这个问题上,这样一来,才能顺势腾挪出时间,尽快完成改革大业。

而且,杨嗣昌为人是从来不顾及别人感受,如此“欺负之举”在杨黑子这里一定会被通过。那么接下来他老熊再添点儿油,加点儿醋,让杨嗣昌在这件事儿上彻底被言官困住手脚,那么这变革之功劳,也就轮不到杨黑子喽。

一箭双雕,顺水推舟。正是熊文灿的手段!

果然,一切皆如熊文灿所料,杨嗣昌根本不觉得这事儿有什么不对的,反正黄得功的军职不降,只不过把地方军队的领导权,变成参谋总部的后勤调配权,这根本是个肥缺,黄虎山一生清贫,能在这个位置干活计,摆明一个好安排嘛!非但如此,因为是熊文灿的建议,杨嗣昌还专门破例,动了几分温柔,提请国家赠黄得功十万两银票。

这个计划,当天就被公布出来,因为杨嗣昌虽是内阁辅臣,但他不分管六大部,因此他采纳的这个建议,必须要公开递交到黄景?、范景文、熊文灿这边。其中兵部黄景?是杨嗣昌推荐的,所以问题不大,直接给照转了;户部熊文灿这里,当然乐得装个好人,十万两银票又不算多,于是也立刻照转。可到了吏部尚书范景文这里,可就乱了营喽。

“老爷,老爷,您快听听,范大人开骂啦!”

熊全很兴奋的侧耳听着门外的嘶吼声,辨认清楚后,连忙扭头献宝:

“还有兵科给事魏大人……”

“嘘,”熊文灿竖起食指,他要仔细听听外面的指责内容。

“黄虎山尽忠两朝,先帝在位时,便征战平叛。今上继统,先受君命随满桂夜袭白甲军,尽毁后金红衣大炮;八年兴隆山一战,以一营人马,挡十五万大军三昼夜急攻,世人皆称山军,取意不动如山;十年,领军征北,十二年,决战宰桑泊,十三年,建堡咏归城,镇守至今。为国征战二十载,二十载啊!”范景文的声音里透出了哭腔和抖音儿,

“其老母至今还要沽酒为生,膝下仅仅一双冲龄儿女,且有胃痛痼疾,屡次呕血。这样为国辛劳若此的万古名将,你杨嗣昌竟敢如此捉弄,本官一定参你……”

“嘿嘿嘿嘿!”

熊全一脸愚钝的傻笑起来,引得熊文灿一皱眉头,熊全立刻垂手站好身位,表情严肃。

“哼,”熊文灿很不满的白了熊全一眼,随后背起手走回书案前,既像是自言自语,又好像在跟熊全解释着:

“现在形势微妙,南衙门都快成东直门集市了,范景文这家伙,整天不干正事儿,就知道跟着那群言官吵架骂人。这里那还有旧值房的样子!现在国策既出,不想着如何打理国家,偏偏要停滞国事,真真迂腐不堪!杨嗣昌能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