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生平全此四事,虽死无憾!”
碑文很地道,之前也没请示下皇上,但大家居然把这几句话当成皇上的心思给转载了,呵呵,平白无故的又得到一个好名声。
但小朱的名声这么好,却未必是好事儿,因为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既然皇帝是勤勉节俭宽仁文睿的好皇帝,那么就是说天灾与皇帝无关喽?既然皇帝好坏都和天气无关,那么!!!
皇帝真的就是天之子吗?
要知道,皇权天授,这可是横亘古今的一个天理。一旦皇帝和上苍失去了联系,必然导致皇帝权威的下降。这可是一干文人士子们所不敢想像的一层窗户纸。第一挑头捅破它的人,必然要被传统势力所碾杀。于是,一群脑筋有些单调的士人们,开始选择了另辟蹊径。
这些不良文人们,竟然根据《水浒传》中的情节,充分展开了想像的翅膀,义不容辞并且毫不脸红地开始了造谣生事儿。
夏商三兴三落,无非是天道对皇族的考验,现在上天用迁延数十年的天灾降临在大明,无非是要将大明复兴的重任落在了当今君臣的肩上,连绵天灾是考验华夏民族的方式之一,呵呵。
同时,因为蒙古人曾盗掘过汉家的陵墓,致使汉、唐、宋等皇族的龙脉外泄,这些外泄的龙气,被一些宵小之徒所利用。就如同《水浒传》开篇中提到的那块石碑,石碑一偈,108颗天罡地煞全然涌出,早就了108条梁山好汉。
呵呵,如今的大明形势,与《水浒传》中何其相似,正因为汉、唐、宋的历代王陵,被蒙古人掘开,以至于现在的天罡地煞,来的更为凶悍!比如后金的皇太极,比如陕西的李自成。还比如那个自称八大王的张献忠,和自称闯王的高迎祥。李自成是现在流寇中上升极快的煞星了。
后金那边自古就是相对汉家的邪门外道,屡次入犯中土,这回也依然是跳梁小丑。
这些牛鬼蛇神闹腾完之后,自然会回归正朔的。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咱们大家可说好了,一旦平定辽东,一定相约过去大挖那里的祖坟,将那边的恶龙之脉,尽根除去。
这都那儿跟那儿?但却是现实。其实,知道21世纪,人们也宁愿去庙里烧香拜佛,也不愿意多背一个单词,希翼借用鬼神的力量,来帮助自己通过雅思,嘿嘿,更何况17世纪的现在呢?于是小朱,只好捏着鼻子认可了这些奇谈怪论。
随后小朱便惊喜的发现,认可这些自欺欺人的论调,对现在的大明政权是非常必要且及时的。如果这个时候搞个百家争鸣,让大家坐下来共同探讨皇权与人权的问题,就中国这一亿多人,还不谈出花来?
能谈明白也好,但小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正所谓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决定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如今大明这么个烂摊子,皇商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远远没有发展成熟。奢谈什么皇权天授还是民授的观点,无疑于自己给自己埋地雷。
“皇上,臣妾有要事禀告!”
阿萝娇娇柔柔的声音响起,打断了小朱的思路,不过反正这思路也是乱的,索性不想了。
“阿萝,你怎么来啦。”
不光阿萝来了,炯儿也来了,小家伙如今四岁多了,远远没有慈?稳重,蹦蹦跳跳的就跑到小朱的书案前,嘿呦嘿呀的往案子上爬。胖胖的两只小爪,拍的书案砰砰的响。
“炯儿,你快下来,怎么这么顽劣!”
阿萝连声的呵止着。
“不妨,不妨,小孩子嘛!淘点好,淘点好啊!来让爸爸亲亲。”
“哎呀,父皇,你的胡子好扎人啊!”
炯儿奶声奶气的嚷嚷着,逗得一边的绯儿、筱筠、曹化淳等人哈哈笑出声来。
等忙活完这小煞星,小朱才想起来,阿萝这个时辰来找小朱,一定有事情。
“阿萝,你找朕什么事情啊?”
“回皇上,臣妾想请皇上移步西学院,我们将火药进行了一项改良呢!”
有了田家南洋的实力,阿萝的身子如今算是好差不多了,中气虽有不足,但气色、精神都比前两年可好太多了。
“哦!”小朱没当一回事儿,转身又逗了逗炯儿,才站起身。
“也罢,今日没什么事情,绯儿,大伴,还有筱筠,你们都随朕一起去趟西学院吧。”
去的路上,小朱和阿萝共坐在御辇上,炯儿被绯儿抱在后面的车架上。炯儿谁都不怕,唯独怕绯儿。
“炯儿太顽皮了,你看慈?,如今被皇太嫂她们调教的,俨然一个小大人的模样,筱筠的性子太柔,看来还是应该让绯儿多调教调教他才好!”
小朱搂着阿萝轻声的说着。
“咦?皇上,您刚刚不是还说小男孩淘点好吗?”
阿萝一边和小朱温存,一边有些奇怪的问。
“傻丫头,那是在宫里,我这么说其实是说给杂人听的,免得他们又去苓芷那里嚼舌头。”
“哼!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炯儿年纪最小,将来又只是王爷的身份,喜欢玩,如今也成那些嚼舌根子的话柄了!”
“嘿!你瞧你!怎么说着说着,倒嫉恨起人了?炯儿再小,他也是男孩子,怎样也应该学一些东西的,你说呢?”
“啊,那就多谢皇上了。对了,皇上,听说慈?现在已经可以背诵诗经了,是吗?”
“当然,你以为都跟你的炯儿似的,整天跟个小胡子似的,到处捣蛋!你看看苓芷的慈?,跟炯儿同岁,现在整天跟哥哥一起耳濡目染的,将来也一定是小学究。还有清蔚为了她的慈?,也早早找了费力,准备再过个一两年,就开始教习数学和拉丁文了。你可要小心咱们的炯儿啊。”
“炯儿才两岁多,再说那个费力,明明是我的手下,竟然帮衬起外人了,回头看我不收拾他。”
呵呵,小朱听到这里,不禁哑然失笑,抬手替她整理一下发髻,将几缕发丝拢到她的耳后。
“你个傻丫头,什么外人里人的,都是我的儿子,我那个都不能不管。至于炯儿,我是最喜欢的,你切记,炯儿一定要文武全才。文不单要四书五经,还要把几何、天文、格物都要精通。明白吗?”
“我知道了,回头我就让周胤给拟个章程出来,看看我的炯儿比他们强是不强!”
周胤是徐光启的学生,因为金声、刘之纶等人被小朱外放做官去了,于是西学院的人就换成了周胤等人,也就自然算是阿萝的手下了。
望着阿萝紧紧的抿者嘴唇,一付少有的认真模样,小朱轻轻笑了笑。
“教育是教育,你可别给我搞出什么争执出来,知道吗?”
“知道了。臣妾的好万岁!”
说话间,他们也就来到了西学院了,原本以为这次就是陪阿萝出来玩,并且顺手交代她好好教育炯儿的事儿。不成想,阿萝给了小朱一个大惊喜。
“皇上,臣等将黑火药调和清水、油脂后,搅拌均匀,按民间晾煤饼的方法晒干,然后再用湿润的厚麻布包裹,用巨木碾压,得到粉末成品火药。点燃时,其爆炸威力竟然五倍于之前。”
周胤头一次直接跟皇上禀告事情,还略略紧张,声音颤颤的,不过口齿倒也清楚,小朱听的很明白,就是提高了火药的爆炸威力。而方法却异常简单,就是先用水调和,再晒干,最后再重新碾压成粉,这火药性能就大幅度提高了。真真怪事!
“快试验,快试验。”
试验的方式更简单,分别用原先的军用火药,新研发的粉末火药在地上摆成两条长线,然后用火媒同时点燃一头,看两条火药线,那一条先烧完。试验的结果完全符合周胤的说法,旧火药呲啦呲啦的烧着,还冒着青烟,而旧火药刚刚烧到五分之一处的时候,新火药已经烧完了。其燃烧过程,只是一道闪亮的火光。
小朱看完之后连忙鼓掌,炯儿见父皇鼓掌,也鼓着两只小胖爪啪啪的拍着。其余的人都附和着而已。
“周胤,你是怎么想到的?”
火药性能的提高,意味着小朱的火器性能的提高,原先同样的药量,产生了五倍的效果,射程和爆裂度都将大大提高。这绝对是好事情。
“回皇上,臣家住南方,北方祁寒,是以冬日取暖所烧煤炭的用量,远远超过京师子民。而小臣的邻居大婶,因买不起上好的煤炭,只能像用水合面一般,将煤渣制成煤饼来烧,前日小臣借其煤饼烧水做饭,发觉煤饼的燃烧热度超过整块的煤炭,是以,想试试火药是否也能这样。”
“哦?听你所言,我大明子民,即便京师之民也有贫困的吗?”
不知怎么了,小朱是一惯于好跑题儿的,人家说火药,小朱竟然想到了民生。
“回皇上,大明子民,贫寒困苦之人绝不在少数,但吾皇圣明,民众皆言,自吾皇登基以来,他们的日子,已经越过越宽裕了,只是我那邻家大婶一贯节俭惯了的。”
“呵呵,你不用夸朕,朕的民众有多苦,朕心里面清楚。你起来搭话,不用老这么跪来跪去的。”
“谢皇上。”
“周胤啊,朕问你,你这么碾磨火药,不怕遇明火烧伤自己吗?”
“回皇上,小臣熟悉火药性能,这火药碾压时,用湿布覆盖,并且用具皆为木器,断断不会出现明火引燃的事情,惟制成药饼的时候,容易被日光引燃,是以,小人都是阴干的。”
“噢,原来如此。现在是大夏天的,这么干还是危险了一些,这样吧,朕命你,到冬天时,再重新开始这样的试验,一旦果然功成,朕一定赏你。”
“谢皇上,然小臣怕等不及到冬天的,小臣一定谨慎试验便是。再则,小臣亦不求高官厚禄,只求能永远呆在西学院里。”
呦?!想不到遇到一位科学疯子!也是,对于痴迷科研的人来说,让他暂时放下新的发明,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至于高官厚禄,听他这么一说,小朱都觉得自己忒俗了一些!
“那好吧,但朕可不想咱大明的学者出任何状况,这样吧,宫里每日的用冰数量,就核减三成,通通运到西学院里归周胤试验之用。”
火药自燃是温度太高的问题,在冰窖里试验,自然要安全且稳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