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传之云淡风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群英传之云淡风清-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着还有批强盗埋伏着没出现,晏平朗声说道:“甘宁,你且留下。管亥,你带一半人马冲击敌阵。”
  晏平话音刚落,忽然就见百姓当中一道人影冲了出来。
  贾清离的较远,看的还不是很清楚,只看见了那个人的背影。还是一名十三、四岁少年的模样,一身白衣,衣衫破旧,手持着一柄最寻常的短锥枪。
  但是少年却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直直的插入了强盗当中。
  手中长枪如梦似幻,矫健的身影如同蛟龙戏水。
  管亥对于上次被甘宁压过一头一直耿耿于怀,嗷嗷叫着举起象鼻刀带领众家丁也杀了过去。
  众强盗一开始被少年杀了个措手不及,不过他们都是玩家,并不是那么怕死。等到他们反应过来以后,一个个恼羞成怒,杀向少年。
  少年虽然枪法不错,但毕竟年幼,力气和经验都不是很好,在强盗们的夹攻下很快就有些顾此失彼、捉襟见肘。
  好不容易挡下了一名强盗的大刀,但动作太大,露出了破绽。边上一名强盗抓住机会,一剑劈了过来。
  少年下意识的歪了下头,却听见兵器格挡的声音。
  “小子,你很不错,我很喜欢。”却是管亥杀了过来,把少年护到身后,“退到后面去吧,这里交给我了。”
  “不用,我还可以的。”少年强打起精神。
  那边贾清恢复了些精神,不知道为什么对那名少年有些莫名的挂怀。看着他落入险境,心中一紧,下意识的对着少年施展出“命疗术”。
  少年察觉到自己恢复了些体力,回头打量了下那名站在马车上的青年,脸上悄然的挂上了一丝微笑。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好吧,应众位的要求,小云出现了哦~~~
少年赵云,是需要慢慢养成的~~~




32

32、张松取名 。。。 
 
 
  “狐狸老大,点子扎手,我们该怎么办?”却是在车队的后面,还埋伏着一小队的强盗,他们虽然人数较少,不过都是精锐,实力一点也不比前方的强盗差。
  被强盗们称为“狐狸老大”的是名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个头一般,但身体健硕,单眼皮配上一对浓眉,坚毅挺俊,一头短发,而眉眼之间隐约透着邪气,神色桀骜,目光懒散。
  也就是这名青年一手组织起了这伙强盗,在这一片倒也是混的风生水起。
  本来,按照他的想法,先用弓箭射乱车队的阵脚,再通过喊话扰乱他们的心智,他们这些埋伏在后面的人猛然杀出来,让车队产生腹背受敌的形势。这样,车队必然大乱,想不胜利都难。
  可没想到,先是一阵箭雨基本上没起到效果,再来就是喊话的人刚喊一句就被对方给击毙了,反而弄的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甚至还被一名少年给打乱了阵型。
  看着车队仍然还有一半的人马按兵不动,狐狸老大就知道对方是在防备他们这些埋伏的人呢。
  心里暗骂了一声,这次看来是碰上高人了。“还能怎么办,叫兄弟们杀过去,但是以骚扰为主,造成混乱让前面的弟兄能撤下来!”
  这次强袭显然是失败到家了,但狐狸老大还是要把兄弟们给拉回来。
  看着后面埋伏的强盗也杀出来,晏平瞥了一眼,大大的打了个哈欠,“行了,该出来的都出来了。清儿,这里就交给你了,为师要回去补个觉。”
  显然晏平根本没把这些强盗放到心上,就这么大大咧咧的进了马车。
  贾清苦笑了下,还是把甘宁叫了过来询问下。
  “子奇呀,根据我的观察,后一伙强盗他们看上去凶悍,但大多是一触即退,显然目的不在杀敌。估计他们的头领萌生撤退的心思,大局已定。”甘宁以前好歹也是带领锦帆贼纵横各郡的人物,眼睛一扫便把情势看的清清楚楚。
  “恩,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贾清的判断和甘宁一样,心中有了底气,反正他们也不是朝廷的军队,犯不着和那些强盗死扛。
  双方既然都不打算拼个你死我活,自然没过多久,强盗们便退了出去。
  百姓那边自不必去说,车队里面也出现了些伤亡。晏平要当甩手掌柜,自然这些善后处理全部都压在了贾清的身上。
  “来,小哥,到这边来包扎下。”张松负责救治伤员,对那个白衣少年他也印象极佳,倒是为少年准备了不少上好的伤药。
  管亥武艺高强,仗着一口“象鼻刀”在强盗中如入无人之境,倒是没受什么伤。
  有管亥的关照,少年虽然一身白衣被染成了血衣,看着吓人,不过大多都是强盗身上的血液,而他自己不过是受了些轻微的皮外伤罢了。
  晏府当中,倒是不缺管事的人。贾清在老管家的辅导下,很快就拟定了个章程出来,至于具体的方案,那自然是有下面的管事来处理的。
  忙好了手边的事情,贾清才有功夫去张松那边。
  白衣少年涂好了伤药,身上的衣服已经换成了新衣服,而那件血衣他也没有丢弃,仍然被他放在一边。
  贾清打量少年,就见他面如冠玉,星目朱唇,俊朗的面孔上有着一股英武,稚气中还夹杂着些许粗犷,更可贵的是还透着一股清雅高洁的气质。
  少年也偷眼打量贾清,刚才贾清救助众人,给他的印象极好。现在近距离的观察,更能看出贾清性子温和,气质出众,虽然也好奇他脸上的瘢痕,不过少年却什么也没说。
  “这位小哥,你叫什么名字呀?是什么地方的人呢?”张松笑眯眯的问少年。
  “我是常山真定人,姓赵,自幼父母双亡,家中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一名兄长,所以村里的人都喊我赵二。”少年虽然面色淡然,但眼眸中却带着一缕淡淡的忧伤。
  古人中起名,不少都是按照家中排行,比如大、二、三、四这样的。有些则是按照伯、仲、叔、季这样排下来的,连汉高祖刘邦原名都是刘季。
  张松也没想到这少年竟然是个孤儿,心下颇有些难受,至于他为什么小小年纪就在外漂泊,好吧,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呀!“这样啊,赵家小哥,你要是不嫌弃我学识浅薄的话,不如让松来为你取个名字吧?”
  少年仍然还是孩子心性,显然也想有个好听的名字,忙不迭的点头答应了下来。
  给人起名那显然是件大事,张松本来就是个仔细的人,现在为了想个好名字更是摸着下巴绕来绕去。
  张松手指不断掐算着,同时嘴里面也念念有词。贾清凝神听了一会,张松正在背诵诸子典籍,想必是想从典籍里面找出个好名字。
  张松眉头越皱越紧,一抬头看见天上的云彩,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当日刚到洛阳时天上浮现的那条云龙了。
  “有了,我送你一个名‘云’,还有表字‘子龙’,如何?”张松笑着问少年。
  “《易经》中,‘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赵云、赵子龙,不错,这个名字和表字起的很不错呀!”贾清也没细想,话刚出口就愣住了,什么,面前的这个少年就是赵云?而且竟然还是张松为他起的名!
  那个少年嘴里面默默的念诵了几遍“赵云、赵子龙”,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显然对这个名字感到很满意。
  贾清再上上下下的看了少年几眼,觉得头有点晕,“我好像听见老师叫我了,我这就过去啊。”
  对于面前这名活生生的赵云本尊,贾清还没想好和他怎么相处,只能说了个拙劣的理由,逃一般的回了马车。
  之后的一段时间,贾清都有些心绪不宁,晏平只当他是被之前那伙强盗惊到了,倒也没太关注。
  “什么,你们准备带着赵云和我们一起走?”本来贾清以为翻过大山,赵云也就要离开了。谁知道张松、管亥以及甘宁都很看好小赵云,再加上赵云又是个孤儿,正四处流浪,便想带着他一起走。
  “这样恐怕不好吧,还是请示下老师吧。”贾清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太敢和赵云相处,也许是因为对《三国演义》里面的那个赵云太过喜爱了吧。骤然间遇见了现实中的赵云,贾清还有点无法接受,也许他怕的是发现现实中的赵云没有他想的那样完美吧。
  张松他们带着小赵云去找晏平,给老人恭恭敬敬的行礼磕头。
  赵云的衣服已经换回了他原来的那一套白衣,而这套衣服早已经洗得有些褪色了。
  貌似是因为张松给他起了名字的原因,小赵云看上去精神了很多,甚至就连面对晏平,一举一动中都流露出了些许自信。
  “这样啊,想跟着我们?”晏平看着面前的少年,语调缓慢,“也不是不行,不过张松呀,你可要负责照顾好他呀。”
  晏平的同意让众人都欣喜不已,唯一的例外恐怕就是贾清了。
  
  颍川书院在颍川城外倚山而建,书院坐落在城郊。本来是颍川豪门荀氏的一座别庄,当年以荀家为首的几大家族,为方便自家子弟能更好的学习,在原来各家私塾的基础上合并而成,书院成立后就被捐出来做为学堂。
  这颍川书院的学风很好,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因此书院中除了各世家子弟以外,也还有很多的寒门子弟。
  颍川靠近都城洛阳,因此不光有各家的名流,就连各地的士大夫中也有不少来此常常讲学,这真是颖川多名士,往来无白衣。
  经过多年的发展,颍川书院名扬天下,学子们都以就读颍川书院而自豪。
  晏平为人诙谐,可自从进了颍川郡以后,这脸就一直耷拉着,就跟谁欠了他几万两黄金似的。
  在晏平的催促下,众人也不休息,直接奔赴城郊的颍川书院。
  而令贾清意外的是,这赫赫有名的颍川书院,没有高大的围墙,没有烫金的匾额,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低矮的围墙刷得雪白,一扉显然年深日久的木门开启着,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上面书着大大的四个字:颍川书院,落款:水镜先生。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