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科技军阀-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一个官模样的日本人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对加藤高明低声说了几句,听了他的话,加藤高明和小池张造全都愣住了。

“看样子我还真小瞧了那位支那公使。”加藤高明若有所思地说道。

95年5月日,北京,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

“真没想到这位陆大公使还是个挺有骨气和心计的人。”杨朔铭苦笑了一声,放下了手的报纸。

报纸上的头版,刊载的竟是国驻日本公使陆宗舆自杀未遂受重伤的消息。

在日本内阁通过对国宣战的决议之后,国驻日本公使陆宗舆将日本强逼国的“二十一条”主要内容和两国交涉详情贴在了使馆门前,然后举枪自击胸膛自尽,幸为使馆工作人员所阻拦,枪击未要害,子弹仅从心脏旁边穿过,但陆宗舆本人却也深受重伤,目前正在医院抢救,并未脱离危险。

这位在“五四”时期被万人唾骂的“卖国贼”,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日本强盗野蛮侵略行径的最大愤怒和抗议。

“这算是情急之下的‘苦肉计’了,只是对他本人来说,代价有点儿大。这位陆公使素有亲日之名,这一回骂他的人可以闭嘴了。”署理北洋第五师师长的傅孝安点头说道,“不过这样也好,日本人这一回在外交上也是更加难堪了。”

在陆宗舆自杀未遂的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国的报刊媒体纷纷对日本野蛮侵略国的行径进了抨击和谴责,并对国的遭遇表示同情,日本在外交上一时间变得非常被动,但尽管如此,日本人却并没有收手的意思。

“他们这些外交官,可以说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接下来,就得看咱们这些军人的了。”杨朔铭看着傅孝安说道,“我这一次本来没打算带你们傅家的民团来,但和润兄非要坚持让他们陪着我来,我就把他们交给你吧。听和润兄说,你以前就曾经带着二百多族人北上?”

“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傅孝安摇了摇头,似乎很是难过。

杨朔铭有些奇怪地看着这位略显忧郁的北洋军官,没有再问。

在和江西的大族石桥傅家结为合作伙伴之后,杨朔铭了解到傅家的族长傅孝有一个弟弟傅孝安一直在北方担任军职,便要傅家帮他联系,为自己以后的展提供帮助(这一次北上抗敌,杨朔铭也得到了傅家的全力支持)在取得联系之后,傅孝安便成了杨朔铭在北京的联络人,这一次杨朔铭来到他并不熟悉的北京,多亏了有傅孝安在,他才得以迅和北京军界的大员们搭上了线。

但对于杨朔铭来说,这位傅孝安其实也是个颇有些神秘色彩的人物。

傅孝安岁投考北洋陆军学堂,9oo年初到德国柏林陆军大学留学,主修步兵科,9o年在学业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便提前回国,在老家拉走了oo多名青年人,他带走的这些年轻子弟全都是在家塾里肄业的年轻人,很多都是旁支的亲族,而他带着他们北上要做什么,却谁也不知道。

在现在这样一个民众普遍化程度较低的时代,想要在直系、旁系的年轻子弟当,集这么多“知识青年”。哪怕傅家有“诗书传家”的传统,而且男丁一向比较兴旺,这也是近乎伤筋动骨的大行动。而此后他和他带走的这些人全都再没有回家。

在辛亥革命期间,傅孝安作为唐绍仪的随员之一,还曾参加了南北和谈,之后便一直在北京任职,从此再未返乡。

对于傅孝安当年带领族人北上的往事,傅家人一直讳莫如深,曾经一度让杨朔铭感到非常迷惑。杨朔铭后来了解到,明末清初之时,傅家的大本营原来在山东莱阳,清军入关之时,傅家曾派出三千人的家军北上保卫北京。熟知历史的他由此隐约的猜到了傅孝安当年带领族人北上的目的,但现在的他,还无法证实自己的想法。

但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在这次抗击日寇的战争,又多了一个可靠的战友。

“你们傅家的民团一共来了一千二百人,有三百人用的都是‘五十响’,他们都在我那里轮训过,战斗力不比正规军差。”杨朔铭接着说道,“你署理的那个北洋第五镇,底子不厚,你又初来乍到的,这些人正好可以帮上你的忙。”

傅孝安苦笑着点了点头。

“你要去接手的那个重炮旅,也就是个空架子,有人没有炮,我已经安排好了,过阵子就会有五十门十八公厘重炮到达,你接过去就行了。”杨朔铭看了看在远处正吵成一团的陆军总长段祺瑞、陆军次长徐树铮和江苏将军冯国璋,平静地对傅孝安说道。

“什么?十八公厘重炮?你从哪弄来的?”傅孝安听了杨朔铭的话不由得大吃一惊,“难道也是老家那里造出来的?”

“老家那边儿现在上马这种炮还有困难。是咱们自己设计的,委托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厂生产的,前些日子刚刚到货。”杨朔铭笑了笑,说道,“没办法,为了抢时间,只能采取这种办法。”

“是咱们自己设计的?”傅孝安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杨朔铭,“一共有多少?”

“我订购了二百门。”杨朔铭想起了自己为此扔出去的大把金钱,心里不由得一阵肉痛。

杨朔铭设计的这种8o毫米榴弹炮准确的说并不能算是纯正的国化火炮,它实际上是杨朔铭利用“级电脑眼”基于斯柯达的8o毫米重炮基础上改进研制出来的应急产物。但和它的母型相比,有着更好的通用性,并且由于采用了“单肉自紧”技术,大大减轻了炮的重量。由于现在国工业基础的限制,这种火炮是由“人和”公司提供图纸,在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委托生产的,如今已经全部到货。

“这些重炮一部分在天津交货,一部分在上海交货,我都已经分配好了,给你的只有那么多了。”他转过头看了看还在那里争吵的段祺瑞、徐树铮和冯国璋,叹息了一声。

就在来北京之前,通过“级电脑眼”存储提供的历史数据,他对这个时期北洋军的状态已经了然与胸。现在的北洋陆军,因为种种历史原因,武器装备良莠不齐,军官和士兵的素质、训练和作战能力,也和这个时代的日军相差甚远。

而当他亲眼看到了之后,才知道实际的情形比历史记录的还要差得多。

远的不说,象段祺瑞辛辛苦苦调来拨给杨朔铭和傅孝安的两个精锐的重炮旅,却全都是有人无炮,而且缺员达百分之二十以上,一度令杨朔铭和傅孝安目瞪口呆。

如果不是杨朔铭一开始就做了准备,在美国预先订购了他自己设计的先进重炮,这两个重炮旅在以后的战斗,根本派不上用场。

尽管大敌当前,很多北洋军将领和段祺瑞刘冠雄等主战将领一样,在袁世凯面前表现得慷慨激昂,象是要和日本人决一死战,而当段祺瑞真的想要用他们上前线的时候,却一个个的都以各种理由悄悄打起了退堂鼓。真正打算为国出死力的,根本就没有几个人。象北洋第五师的靳云鹏,这个老土匪出身的家伙在接到段祺瑞的命令之后就“病重”了,致电段祺瑞他现在“重疾缠身,无力视事”,“乞让贤,免误国事”,段祺瑞无奈之下,才让参谋军官出身的训练总督察傅孝安接替他统带第五师的。

象进京参与布防的云南陆军两个师,向来以“武器最精,思想最激”著称,但统兵前来的唐继尧和一些云南将领走到四川便“感染时疫”走不动了,将部队交由部将带领,自己留在成都“养疾”,倒是真正有病的蔡锷反而丝毫没有退缩之意。蔡锷不顾自己喉疾加重身体虚弱,在云南陆军两个师到达后,他亲自视察部队,在士兵当演讲激励士气,并积极备战,让袁世凯和段祺瑞都感慨嘘唏不已。

第067章 胶州湾上空的初次见面

而另一位北洋军大将江苏将军冯国璋,也表现出了一个军人应有的本色,不但在本省积极布防,而且亲率一个师的兵马北上,协助加强北京方向的防务。

“京师防务如此空虚,你段芝泉平日里都干什么了?”冯国璋大声的向段祺瑞质问道。

段祺瑞的脸上满是怒色,他看着老战友冯国璋,强忍住了怒气,没有作。

“我们干什么了?看看你们都干了什么?”忍无可忍的徐树铮大叫道,“平日里各省应解之款,有几个实到的?政府还完了赔款,那点儿关余和盐余够干什么的?刚一借点外债,又让人指着脊梁骨骂,你们说我们能干什么?”

听了徐树铮的回答,冯国璋一腔怒气无处作,他喘了一口粗气,面色阴沉的在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

“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用了,还是想想怎么对付日本人的进攻吧。”绥远将军张绍曾有些恼火地说道,“芝泉有没有什么计划?”

段祺瑞点了点头,看了徐树铮一眼,徐树铮随即来到了桌子上的一张巨幅地图前,向周围的人们召了召手,示意大家上前来。

杨朔铭和众位将领一起聚集到了地图桌前,听着徐树铮的讲解。

“以目前形势来看,日军最可能采取的行动是从奉天和山东兵分两路向京师进攻,日本海军也可能掩护陆军一部在天津登陆,”徐树铮指着地图说道,“基于此种设想,我军也是沿此三个方向展开部署的。”

杨朔铭一边听着徐树铮的讲解,眼的光标也不停的在眼前的地图上作出标识。

由于在交涉期间,日本人为了向国方面施加压力,频繁的在奉天及山东地区调动军队,日本军舰也在天津及山东海面出没,对于日本人的步步紧逼,段祺瑞也暗进行了相应的军事部署,他一面全力加强京津唐地区及直隶山东等地的兵力,一面密令各省将军派兵前来参与布防。对于央陆军部的命令,不少省份的将军阳奉阴违,但也有不少爱国将领这一次摒弃了派系之见,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前来。

为了应付日本人可能动的进攻,段祺瑞先着手加强京畿地区的兵力,京畿地区原来驻扎有北洋陆军第七师第十师ooo余人,另有禁卫军6ooo人和拱卫军4第七师驻扎在南苑,第十师驻扎在北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