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露出光膀子到外面的雪地里拉练拉练。”
于是那些官员们都闭上嘴了。
谁和狗熊到雪地里拉练啊?
不过他们嘴上不说,背后的不满却是一点儿都没有减少。
但是有一处庄子,却一点都没有不满,反而老实了下来,而且还主动配合。
李承乾这天去下马陵,听说的。
长孙家的庄子,不但配合左武卫拉练,而且还对皇庄这边的人特别的客气,这时候要是吐一口痰到他们脸上,他们都会自己擦干净后再伸过来让你再吐一口。
李承乾摸了一下下巴,只对欺负爽了长孙家的朱刚烈说了一句:“知道了。”
他吩咐完后,就去王家庄了。
“楚真,你来了!呵呵,你送来的棉被,真是暖和!”桂娥笑着说。
李承乾见下人都不在,抱住啃了几下嘴,才说话:“那是棉花做的,保暖能力不错。”
他想起今天来的正事,说:“这两天乱了一点,你要注意一下,如果有官兵欺负上门来,忍让一下,如果太过分了,那去皇庄找朱管家帮忙一下。不要让自己受伤了。城里的鸡蛋店,若是有什么摩擦,就先退让一下。”
桂娥听到这样严肃的事情,一下子认真了起来,连嘴角带着的李承乾的口沫都没有擦掉。
她说道:“你说起来,我还要和你说呢,附近有好多士兵都在到处乱走,有好几个庄子被他们经过,手里都拿着刀,怪吓人的,在庄子里转上几圈,才离开。虽然没有做什么事情,更没有抢东西,但是也让人心惶惶。”
李承乾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他们进庄子来,不要冲动,让他们转,家里有什么刀器的,全都给藏好。不要让他们看见了!”
桂娥认真地点头。
她关心地问:“最近听说外面很乱,你要小心点!”
“嗯,没事。这里的事不能和你说,我在太子身边,很安全的。”李承乾安慰道。
为了扫除两人间的沉闷气氛,桂娥说起了她们的复蛋的热销情况。
只是到了冬天,鸡都像是打了蔫一样,不太勤生蛋了,这倒是麻烦。
而且蛆虫那边的产量也减少了很多了,都快跟不上鸡吃了。
李承乾一想,这是温度降低的情况,他随即想到了一个办法。
……
第705章 盘炕
……
炕,是北方人长期与寒冷天气做斗争而凝结出来的智慧结晶。
而在唐朝这个时候,还没有人发明炕这种东西。
李承乾在秋天进入冬天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这东西。
他有些儿怪自己,只记得给桂娥送棉被,却没有想到这个更加保暖的东西。
虽然他最近忙着搞侯君集的事情,心思什么的都放到了这上面了。
如果刚才不是提到了鸡和蛆,他还真没有想到这上面来。
“我给你做个东西。它叫炕!”李承乾对桂娥说道。
刚才她刚说到鸡蛋,李承乾就说要做东西,所以她很容易就想到了这个鸡蛋相关的上面来了。“你能让鸡在冬天里下蛋吗?”
李承乾之前做的很多事情,都让他感到震惊。心里对李承乾已经有了一个伟大的形象,不管什么样的事情,在李承乾面前都是能实现的。
“是。”李承乾回答道。
听到期待中的回答,桂娥高兴了起来。
“什么是炕?”桂娥好奇地问。
“一种床,下面可以烧火,把床和房间给烧暖和了。人可以在上面睡,也可以在鸡棚里弄一个,让鸡棚里暖和起来,就可以让鸡住得舒服,鸡蛋自然就能比寒冷的时候生得多了。”李承乾给她解释。
只是因为太冷了所以才不生蛋,生火了那就能生蛋了!
这样浅显的道理,桂娥一下子想明白了。
李承乾撸了撸袖子,说:“周叔呢,让周叔准备一下。”
桂娥叫来方娘,让她去叫周叔。
李承乾问桂娥:“你住在这个房间,那有没有其他空房间?”
“有啊,西厢房一直空着。”桂娥好奇地看他:“你问这个做什么?”
“刚才不是说了吗,炕是给人来当床睡的,冬天里暖和得很!”李承乾说,“我当然是给你盘个炕,然后过去那边睡。”
听到这话,桂娥眼睛水水,亮亮的,像是两颗星星在闪一般!
在她感动了好一会儿后,平静下来,才带着李承乾过去看西厢房。
李承乾选择了一个床位,让人把那里的东西都给搬掉,这时周叔来了,李承乾把需要的材料告诉了周叔,让他去准备。
他想了想,让方娘叫一个下人,过去皇庄那里找鲁工头,拉两个有经验的泥瓦工过来。
他懂得盘炕,但总要有两个打下手的吧!
而且他盘一个就够了,鸡棚和蛆房的炕,就让这两个师傅去弄就好了。
方娘出去了,李承乾拿来纸和笔,在空房间里走动,一边着计算着炕的大小。
李承乾前生是个南方人,说起炕似乎和他没关系。但是他前生却娶了一个北方的老婆,所以有缘见识到了炕。而且在有一次回老婆娘家时,被大舅子拉着一起盘了一个炕,所以知道盘炕要怎么做。
炕是一种宽约一米七到两米三左右,长可随居室长度而定的砖石结构的建筑设施。搭建炕在北方称为盘炕,其内是用砖建有炕间墙,炕间墙中有烟道,上面覆盖有比较平整的石板(或者大城砖),石板上面覆盖以泥(一般为黄土添加碎麦秸和石灰混和而成的特种黄泥)摸平,泥干后上铺炕席,有的地区上面还铺一层厚羊毛毡,毡上再铺一张专用油布,之后就可以使用。
炕都有灶口和烟口,灶口是用来烧柴,烧柴产生的烟和热气通过炕间墙时烘热上面的石板产生热量,使炕产生热量。烟最后从火炕烟口通过烟囱排出室外。在中国北方一般炕的灶口与灶台相连,这样就可利用做饭的烧柴使用火炕发热,这样就不必再单独烧炕。
火炕邻近灶口的位置称为“炕头”(山西土语“火火头”);邻近烟口的位置称为“炕稍”。一般“炕头”都留给供家中辈分最高的主人或尊贵的客人寝卧,而男人或年青人都在“炕稍”寝卧。
这个西厢房,是桂娥的卧室,当然不能连着灶台了。
李承乾准备在炕头弄一个烧水的,这样一来,这房间里就一直有温水可用了。
这时,周叔已经准备好了材料,进来向李承乾汇报。
方娘亲自去皇庄,也把泥瓦工给带过来了。
只见吊着白纱布的鲁工头,拿着工具的大黄。
这两个就是方娘说的泥瓦工。
李承乾还没说话,桂娥先拉着方娘问了:“这位师傅都受伤了,你怎么叫来了?”
方娘脸色也有些儿为难,这自己去皇庄那边,是去求人的,人家派了这样一个伤残的,自己能推了吗?
她们却不知道,这两个可是皇庄的工程队的最主要的人物,是精英中的精英。
反而到了方娘眼里,这是一个不能推掉的泥瓦工。
鲁工头自然是看到桂娥的小声说话了,能猜到是说什么,嘿嘿一笑,说道:“桂夫人,你放心好了,我老鲁虽然一只手吊着,但我另一只手的力气,能当另人两只手来用!”
桂娥一听,立马有些尴尬了。
人家来帮忙的,自己却暗地里说他,这使得她有些儿羞愧。
“这位师傅,我不好意思了,我知道你能行,不过你手吊着,就让我安排两个下人给你做下手,你在旁边指挥就好了!”桂娥歉意的说道。
大黄嘿嘿一笑,说:“桂夫人,不用,我们俩配合起来就好了!能够完成大师傅的任何要求了!”
李承乾摆了摆手,说:“我会照顾好的。现在不多说了,干活!”
听到李承乾这样说,桂娥也不多说了。
李承乾开始在房间里拉线,定下了炕的大小,然后让大黄出去搬材料,开始干起活来。
做到了下午,终于把炕给盘好了。
房间里的边角料被清理干净,鲁工头和大黄都主动告辞了。
李承乾摸了摸结实的炕,心里忍不住有些儿高兴。
这是自己盘的啊!
桂娥这时送掉了鲁工头和大黄,走了回来,看到李承乾已经爬上了炕,像个小孩一样高兴,不由笑了笑。
“这炕晒到明天早上,就可以放柴火进去烧炕,烧上一两天,潮气没有了,就可以睡了!”李承乾吩咐道。
桂娥点头,然后看着这个占了房间里一半的空间的炕,说道:“这炕可真大!”
“嗯,两个人睡都能打滚!”李承乾随意地说道。
两个人?桂娥瞪大了一下眼睛。
她是寡妇,家里就她一个人,哪来的两个人?
她脸上一红,这李承乾不是在暗示着什么吗?
她脸上再次一红,这次的红和上次不一样,这是生气了把脸给涨脸了。
她走上前去,伸手一拧。
“啊?——”李承乾耳朵一疼,喊道:“我耳朵疼,拧我做什么,快放手!”
“叫你憋着坏!”桂娥气没消,怎么可能放手。
……
李承乾离开王家庄时,不得不把帽子拉得下来一些,把耳朵给捂住了。
今天虽然大半时间都在桂娥那里盘炕,但是却给了李承乾一种放松。
最近他都是在处理侯君集的事情,那些调查都是要在暗地里进行的,李承乾一直呆在那样的气氛里,心里也忍不住变得压抑和阴沉了。
今天用了大半时间来盘炕,盘炕又是他前生做过的,能让他怀念一下前生,心情一下子从阴沉里抽了出来。
现在离开了王家庄,他的心里感觉是这一个多月来最爽的一次。
不过他就算是喜欢这种轻松的心情,他应该做的事情还是需要去做的。
程老货也成了间谍院里的常客了。
他加进了李承乾,李孝恭,李靖三李班了,每次过来商量事情,他也会过来。
于是三李班变成了三李一程。
程老货来到长安后第一件事做的,就是扫荡一下长安的外郊,把那里有可能存在的暗党的人,都先给赶跑了,然后方便李承乾接下来的工作。
自从李承乾在放鸽子时受刺,又在一次行动中在庄子里抓了不少暗党的人,所以谁也不知道这外郊的村庄里有多少个暗党的人。
现在要除掉暗党的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