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大唐的村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来到大唐的村官- 第6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承乾决定跟他们一起完善这旗令,当然,还有那灯令,用来晚上用的。

但是刚研究半天,李承乾听到了水军中有消息,说下游的地方,有五艘大船进了内河了。

五艘,还是进入内河的,那么这船是哪来的?

他一下子想到了海船,那些去欧洲的船回来了。

他脸上一喜,不再在这里呆下去了,要回长安里看一看情况怎么样!

于是他把旗令的事情,扔给了颜将军自己去办,自己回长安去了。

和程雯筱还是不舍的,从东莱到齐州,这段路慢慢走,走了半个月,送程雯筱到了家,李承乾他们才快马往长安而去。

本来船一定是比马慢的,但听说,大船进入内河,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了,那么船应该早到了,并且东西也是送到了长安了吧。

这是第一次航海,李承乾倒是有些儿期待会带来什么。

用比上次过来的时间少了十天,李承乾他们终于到了长安。这一路跑来,还真是风尘仆仆。

在离长安最近的一个城住了一晚上,洗好了自己的脸,才风光地进城,回到了芙蓉苑。

虽然昨晚活过了,但他们还是被一路的尘沙弄得跟土匪一样,把芙蓉苑里一群人给吓了一跳,然后认清了李承乾,大家都高兴了起来。

出去是盛夏,回来是晚秋了。

到了长安了,事情就不用急了。先让人去各家报个信,自己回来了。

皇宫,程家这些儿家族,王家这样的合作家族,还有于志宁,朱胖子这些儿属下,当然还有桂娥这个情妇。

先报个信,后面再去每个需要去亲自上门的,再去看看。

本来想要明天再去见皇后,但是皇后听到消息后,就先过来芙蓉苑了。

她进门的时候,正看到李承乾正抱着他的儿子,小李象此时看着这个胡子渣渣满脸的陌生人,哇哇哇地哭得响亮,但是这哭声却没有唤来亲爱的妈妈的救援,也没有得到两位亲亲的阿姨的帮助,她们反而在那边嘻嘻嘻地笑个没完,还有这个陌生的土匪也在高兴的笑。还是这奶奶好,进来后就抢救了自己,然后拍打了一下土匪,终于让土匪远离了自己了。

土匪太可怕了!

感谢奶奶!

“母后,这孩子不跟我亲,你打我做什么?”李承乾委屈地说道。

皇后没好气地说:“你回来也不刮一刮脸,看这脸毛,都跟毛人似的,还好意思说……”

……

第940章 分钱

……

好不容易才长出了胡子来,就是舍不得刮。

但却没想到会被母亲给嫌弃了。

而且她还逼着自己马上去刮掉。

几个女人一起动手,李承乾终于把胡子渣渣给去掉了。

弄好后坐下来说话,小李象似乎不那么怕自己了,看来这胡子留下来,是天怒人怨啊!

皇后问东问西,一直到回答得满意了,她才停了下来。

这时候李承乾关心起海船的情况如何,问了起来。

皇后脸上似乎带上了一股笑意,但是却说帐本放在了宫里,自己忘了数目了。

那忘了具体数目,总会记得这钱是赚了是赔了对吧!

但是皇后就是没有说,说要想知道,自己明天过来看就知道了。

得,这等于什么都没有说。

皇后呆了很久才离开。

她一离开,李承乾就使眼色,让苏宓把孩子放给奶妈。

苏宓脸上一红,虽然觉得那啥那啥,但是最后还是把孩子放给了奶妈。

然后,李承乾拉着三个女人一起进了房间了。

……

第二天,生活恢复到了离开前的轨迹。

河马大姐早早地起来,高兴地去上班了。

之前说要去山东,就是想要给河马大姐散心的,现在看来,这是有效果了。

苏宓看在眼里,捅了捅李承乾,示意了一下,李承乾笑了笑,也没有说出来。

他吃好后,也进宫里去,在路上遇到几个来见他的朋友,也挥手表示先进宫里,回来再说。

进了宫,给老李和皇后请过安后,再去皇后宫里看一看帐目。

李承乾是急着看一看帐目如何,而皇后却是一点儿都不急,慢慢来。

终于,皇后肯把帐目给拿出来了,翻开里面的帐目,看了看,李承乾眼睛直了!

这个数目,得有多少位数啊!

他感觉自己强大的心脏,也忍不住的被揪了一下。

皇后像看笑话一样地看着他。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之前也出了这样的丑,所以现在报复来了。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自己踩了牛粪后,看到别人也踩到了,那是一种觉得公平的爽感。

太坏了!

不过,这种超前,跨地域的商贸,确实是暴利,而且两边的文明发达程度不一样,欧洲那边只能被这边给收割原材料了。

想想后世,东印度公司的帐目报告,不也同样把股东给吓得心脏病发作,给死掉了。

李承乾这样的心理,算是强了,只是傻了两秒,没有出现心脏病的。

“那,那我能分到多少钱?”李承乾有些儿颤抖地声音,问道。

这么大的一块蛋糕,分到自己的份上,不少啊!

“不急,这么多钱,还要分到好多人手上呢!而且也舍不得分给别人,先放手上吧!”皇后说道。

皇后的想法,他倒是明白,这么大的钱,要是分了,虽然也是很庞大,但是还是让人舍不得把它们给瓜分了。

这是病,但李承乾才不会给皇后治。过几天皇后自己自愈就好了。

接下来,李承乾和皇后说了一些儿关于第二批海船的出发事宜。

现在是赚到钱了,那么第二次要出船,就心里更有底了,大家有这么多的钱,都不用招别人,都能自己搞定了。

不过之前已经先把海船的投资先发出去了,现在也不能食言了,所以第二批,还是要把他们给拉上来的。

话说到了最后,皇后表示,这赚来的钱,可能暂时会挪用一下,给老李用。虽然她话说得含蓄,但是李承乾却联想到了山东那边的情况,于是说了出来。

皇后点头,倒是没隐瞒,对于要打高句丽的事情,向李承乾透露了一些。

高句丽自从有了火药之后,就已经被大唐列为必须灭掉的国家。

不然让他们的火药发展得像大唐这样强大,那大唐就危险了,大唐可不能让高句丽发展下去。

所以,从去年的时候,朝廷已经在准备了。

现在大唐的国力还很弱,能保护好自己,并且挡得住外敌,就不错了。

但是这一次是必战之战,所以,大唐是要拼上国本去打了。

这一战打下来,只怕国家会出现短时两三年的软弱,但是朝廷都下决定了,非战不可。

这是百年大计。

国家的钱不够,现在皇后和李承乾这边,赚到了钱,那么当然是应该先拿去支持一下了。

李承乾虽然爱财,但是对此,倒是很支持。

接下来的时间,是海商的股东们分钱,然后让长安的其他家族们都眼红得不行。

接着是筹备起了新一次的海船,在十月时出发了。

朝廷紧张并且默默地准备着对高句丽的战争。这个时候,倒是对李承乾的一个好处的插曲,东莱的水军总管颜将军,送过来了一个军报,把旗令给上奏给了李承乾,说这个法子很好使,请朝廷推广。

里面有李承乾教给他们的旗语,还有灯语。

另外一些是他们补充的,在夜晚打战时,在起雾打战时,视线看不到,旗令就失去了作用了,这时候原来鼓声命令,就起了作用了。

所以,以鼓声配合旗令语与灯语,一起在水军中使用。

混合法并不是李承乾提出来的,他们明明是自己想到的,却都冠在了李承乾头上了。这功劳算下来也是李承乾的啊!

看来,他们真会拍马屁。

李承乾也没有捅破他们,虽然程老货听到李承乾独白说过,但是他们军方的人都去研究这旗令了。因为对高句丽开战,可以从山东这边派战船打过去的,所以水军也是特别的重要。

现在要是在这旗令上取得好效果,那么水军的做战能力,也会相对地高了起来。

很快,朝廷认同了旗令语了,然后表扬了李承乾,赏了李承乾不少的空款。

啥叫空款,就是先赏个数额,钱和东西以后再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在朝廷需要把钱都用到北方去。

进入了十一月,陇右那边收获了一季的棉花,然后工部的工坊,开始紧张了起来。

工部的工坊,有了前一次的棉花经验,已经形成了棉花的生产流程,这一次有了棉花后,马上就投入了高效的生产军工品中了。

……

第941章 温和

……

农业学院,是一个比较温和的学院。

说它是温和的,是因为它里面的工作,都是周期很长的。

要做个实验,都要三月半年,甚至是一年,才能知道当初做的猜想的结果,是不是对的。而不像是火药局,说加多少药量会有多少爆炸效果,马上加上火药就可以试出来。

所以,这也就让这个学院,一直很安静。

从而李承乾当时危险时,进入这个学院,老李就不管李承乾了。

但是这个秋天,却让这个学院变得有些儿火急。

一个重要的技术骨干,突然淋雨病了。

要是普通的病倒是没什么,谁被这秋天冰冷的雨淋到了不病啊。

但是,莫包子这个技术骨干,却是在抢救实验的庄稼而淋的雨的!

听到这件事后,李承乾气得急了,跳去数落了那个莫包子一顿。

对于学院还有他来说,技术骨干才是最重要的,一颗被雨淋着的菜,根本不值一提,竟然这样为了一颗菜而牺牲了,真是有病。想想当年,有个白痴在海南为了多种一棵橡树,冒着雨出去了,一道雷下来,就人和树一起没了。

后世白痴有,现在白痴也有!

骂完之后,还得叫太医来给他看病。

随后感冒了一大场,一个月后才好过来,都已经入冬了。

听说他抢救的那棵菜,还真留了下来了。

看他高兴的样子,真的要认他是个傻子了。

进入了冬天,李承乾都是闲得出奇,啥事都没有,倒是工部的尚书段伦常来找他。问一些关于棉花上的事情。

李承乾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