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医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好医生-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济生堂。

被称为成神医的成济生出诊,直到半夜才回来。他已年过五十,但依旧精力充沛,这于平时保养有关,他相貌出众,留着漂亮的胡须,光看外表不象是五十多岁的人,倒有些象刚刚四十出头。

一回到济生堂,便见堂上仍亮着灯,坐堂医生守在店内。成济生奇怪地道:“你今天倒是勤快,这么晚了还不回家睡觉。”

坐堂医生满脸的苦笑,道:“先生,今天白天出事了,我一直等你回来,哪敢先回去睡觉!”他便把白天的事如实说了一遍,并递上那个药方。

成济生听完他的话,眉头已然皱起,再接过方子一看,登时显出怒色,他行医半生,只扫了一眼药方,便知不妙。他气道:“你真是糊涂,这种药也敢开给王家,难道你不知王家少年得的是热痢疾吗,吃了这种药岂不是要他性命!医者父母心,你怎可如此不负责任!”

坐堂医生一脸委屈,道:“该说的我都说了,还特地告诉王家老爷,我们只卖他药,却不是给他开的方子,他家公子有个三长两短,可跟咱们济生堂没有半点关系!”

成济生更加生气,呵斥道:“只知推卸责任,却不顾病人死活,这是医生该做的事吗?平日里我是如何教你的,你都忘了吗?还有,为什么不等我回来,眼睁睁的你就让王家人走了,你这不是害人吗!”

坐堂医生知道成济生的脾气,真是个好医生,如果不是这份负责任劲,他也不能得到徐州百姓的爱戴,也不可能被人称为神医。医生不仅仅要有医术,更要有医德!

坐堂医生道:“先生莫急,我不是派个伙计跟去了王家吗,要是出事,伙计会回来报信儿的!”

成济生哼了声:“人命关天,耽误不得!”转身就走,快步出了药铺,连夜就要赶去五里村。

坐堂医生追了出来,叫道:“先生,先生,这时城门都关了,你出不去的呀!”

……

附:白果腐竹淮山粥(养胃药膳)

原料:粳米60g,白果仁15g,腐竹皮1张,山药30g。

做法:将粳米洗净,白果仁用净水浸泡片刻,山药去皮,腐竹泡软,上物入锅煮熟,可常食。

功效:健肝养胃,敛肺益阴。

第七章 辨证

成济生心急病人,别看他年纪不小,可跑得却挺快,竟然一口气跑到了城门。一到城门口,看到紧闭的城门,这才想起来,城门已关,不到明天早晨是不会开的。

成济生浑身大汗,就在城门口找了块石头,坐在上面喘气。有守门的卫兵认得他,忙过来打招呼,问成神医你这是怎么啦,大半夜的跑到门口来干什么?

成济生并不隐瞒,将事情说了。从这点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如果换了别人,甭说不会大半夜的跑来急着出城,就连抓错药的事都不会提。但成济生却一五一十的全说了,并还请卫兵通融,能不能把城门开个小缝,偷偷放他出去。

卫兵哪敢放他出去,却对他心急病人的事很感动。一个卫兵上来道:“成神医,其实城外面还有一个人,和你一样也是跑得浑身是汗,进不来城,我们看着好象是你家的伙计,不知有什么急事。你要是不来我们也没把这当回事,你一来我们就想起来了,那小伙计现在还在城门外蹲着呢!”

成济生听他这般说,猛地站起身,脑中一阵眩晕,心想:“坏了,看来王家少年出事了!”他连连跺脚,道:“我家伙计定是来找我的,让我出城去给王家小公子看病,那小公子……唉!”

“这也不能怪你呀,是他们自己乱吃药的!”卫兵道:“开城门我们不敢,但让你上城去说几句话,那还是可以的,要不你问问你家伙计,那小公子到底怎么着了?”

成济生忙道:“多谢这位兄弟!”跟着卫兵上了城墙。卫兵扯着嗓子向下吆喝,把城墙根儿底下蹲着的小伙计叫起来,和成济生讲话。

城底下的小伙计正是从王平安家里出来的那个,他一路紧赶慢赶,到了城门口,城门却关了,他只好等候在门外,打算明早一开门就赶回药铺。这时见他家先生亲自来了,忙跳起身,直着嗓子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成济生手扶城垛,听过之后大是惊疑,心想:“不可能啊,我的方子岂有不好用之理。那可是成方,从汉朝开始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治热痢疾绝对好使,我这些年没治好一百人,也有八九十人了,半次失手都无,这次怎会不好使?”他心中存有疑惑,一时间便没说话。

然而他不说话,别人说了。守门的卫兵在旁边听着呢,其中有一个卫兵叫道:“我说那个谁,你看那个姓王的小公子能下床了,可是不是呼呼喘粗气,说话又急又快?”

下面的小伙计一回忆,喘粗气倒是有,可说话又急又快却是没有,他道:“好象是喘粗气……”

上面的卫兵没等他把话说完,就叫道:“这就对了,这叫回光返照,当初我爷爷过世时,就有过这事儿,这是交待遗嘱呢,姓王的小公子肯定也是这样!”

他的嗓门奇大,城门口守卫的兵丁足足有两哨人,本来也没几个人注意这边,听他嗷嗷这一叫,便都过来,纷纷问发生了什么事。这卫兵挺爱嚼舌头,把事情添油加醋,加入不少自己的想象,如此这般的一通述说。卫兵们听后,七嘴八舌地安慰起成济生来,都说这事并不怪他。

成济生对自己的药方极有信心,心想没准真的是回光返照。一想到这个,他更急了,非要出城不可,那是一条人命啊,他去得及时些,没准能救回来呢!

卫兵们拗不过他,只好找一个大筐,用绳子将他顺了下去,小伙计在外面接住他,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连夜往五里村赶。等赶到五里村时,已是月过中天,到后半夜了。

来到王宅门外,成济生松了口气,道:“还好,咱们走得快,来得及时。”他没听到宅内传出哭声,便估计着王平安没事,否则他是王家独子,一旦死去,那王家非得哭个震天动地不可,那可能如此安静。

小伙计上前拍打门环,大门吱嘎一声打开,里面探出个人头,正是守门仆人。守门仆人见成济生来到,吃了一惊,忙将他请了进来,自己飞奔到后宅通报。

过不多时,王有财出来了,他早已安歇,儿子病情大好,他的心情也是大好,这晚睡得格外香甜,忽被仆人叫起,说是成济生来了,他便出来看看。这一出来便看到成济生坐在门房里,全身衣服湿透,原本漂亮的胡须也乱蓬蓬的。

王有财老于世故,哪能不明白成济生为什么这么晚的跑来,心中倒也感动。本来他对成济生印象大坏,恨他给儿子开错了药,可眼下成济生漏夜前来,责备的话也便说不出口了!

成济生见他出来,忙道:“王老爷,我怕你家小公子出事,连夜赶来,是被卫兵从城门上用大筐顺下来的,来得匆忙,还望您不要见怪!”

王有财唉了声,道:“成神……成先生一片好心,我哪能见怪呢!”本想称他神医,临时改口,改称先生了。

成济生道:“我想看看小公子,现在方便吗?”

王有财想了想,点头道:“你随我来吧!”这要换成杨氏出来见客,肯定说不行,这么晚了不许打扰儿子,可他必竟好说话些,便带着成济生去了书房。

王平安早就睡下,丁丹若睡在外间,听自家老爷来了,忙把门打开,将王有财和成济生一齐让进书房。屋里亮起灯火,王平安也醒了。

成济生也不客气,快步走到床边坐下,从被中轻轻拿出王平安的一只手,号起脉来。王平安心想:“这就是成神医吧?这人倒也不错,怕我有事,竟大半夜的赶来。”对成济生好感顿生。

成济生皱着眉头,号完一只手,又号另一只,好半天才松开,忽然间打了个喷嚏。擦擦嘴角,撸撸胡子,道:“怪了!”

王有财忙道:“怎么怪了,可是病情又有变化?”

成济生点了点头,满眼疑惑地道:“是变了,变好了!这这,这是怎么回事啊?”

王有财这才松了口气,心想:“你说话大喘气,可把我吓了一跳。”得意地道:“成先生不知,我儿平安久病成医,自己从书上看到个方子,按方抓药,一剂见效,这病已然好……好得差不多了!”

成济生哦了声,道:“王公子,你真的是服了那个方子上的药,所以才好的?那方子我看过了,乃是固涩之方,对你的病情大是不利啊!你看的是什么书,可否借成某一观?”

王平安坐起身来,心想:“我上哪儿给你找那书去,你想看我却没有书让你看!”他道:“前些日子胡乱翻书,记的一个方子,现在却忘了是哪本书了。”

成济生看了眼书房里成千上万卷的书册,一皱眉头,道:“凡是药方,必有指导如何用此方之法,想必小公子看到了。而你这方子和我开的方子南辕北辙,功效绝然不同,你可否愿意与成某辨证?”

王平安心中一喜,他在现代时极少有机会和人辨证,而辨证却是中医治病极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分析症候,明确诊断,通过辨证,可大大提高医生的医术。在现代时这种能和人当面锣对面鼓的辨证机会极少,不成想到了唐朝,却有个神医愿意与他辨证,他自是求之不得!

他当即点头道:“好,不如请成神医先行辨证!”

成济生摇头道:“我没治好你的病,神医二字实不敢当。前几日我来给你看病,见你脉来弦数而促,舌苔满布垢厚,额头烫手,高温不退,是以我断此乃伏热郁湿互阻肠胃,近因表感新凉,内夹食滞触发,伏邪来势险重,当防昏闭变端。可对?”

王有财在旁听得一头雾水,没怎么听明白,问道:“成先生,你是说平安他吃完饭后不消化,所以得的这个病吧?”

成济生眉头大皱,想摇头,又想点头,感觉大有对牛弹琴的意思。用眼看向王平安,心想:“这孩子就算看过医书,估计也只是随便翻翻,能听懂我的话么?”

却见王平安微笑着点了点头,道:“不错,成先生说得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