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天改明- 第4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崇祯皇帝听了一点也不生气,他也笑了下,向钟进卫解释道:“不是这个意思,朕只是觉得这条路的价值不高,可能没有多少人会出钱。”

“不会,臣以为民间的踊跃程度不会低。”钟进卫摇摇头判断道。

崇祯皇帝一听,就不明白了:“这是为何?”

杨鹤早就听闻中兴侯的经济头脑发达,朝廷很多赚钱的措施都是出自他的脑袋瓜子。现在身临其境,不由认真地倾听起来。

只见钟进卫胸有成竹地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因为有之前修路的示范作用在。最关键的是,之前很多人都没有在那修路工程中占到好处。臣后来建议发行的修路基金又少,很多人因为没有买到而有怨言。现在又用同样方法修路,虽然百姓对这路的经济预期比较低,但因为朝廷已规定了其利润,是稳赚不赔的,只是收回本钱利润时间的长短而已。”

“如果那些大商贾不愿意出钱也没关系,可以由为民银行为这条通往山海关的路发行对应的基金,不足之处由国企补足。另外,有一些人是知道这条路必然会繁荣的,他们就一定会出钱。”

钟进卫最后这番话让崇祯皇帝很是好奇,连忙问道:“谁?这路怎么会繁荣了?”

温体仁却已明白过了,但崇祯皇帝在问,他就没说,让钟进卫来回答,否则就显得皇上好像有点那啥。

“藩王宗室封建海外之事,之前有规划过一条陆路,因此等灭了建虏后,这条通往山海关的路乃是必经之路。现在开始用水泥修路,一则可以用于往山海关运输物资,二则为将来做准备,对于朝廷来说,乃是一举二得。那些知道情况的藩王们定然是会掏这个钱,现在投资,等他们大举前往北美的时候,差不多就是来钱的时候,正好用上。”

崇祯皇帝听钟进卫说了个头的时候,已是想起来了。等钟进卫一说完,他就转向温体仁道:“温卿以为如何?”

“臣以为可以,反正朝廷行使得乃是监管之权,没有钱粮上的压力。路修多了对朝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温体仁微笑着回道。

他说到这里,从袖子里取出几份奏章说道:“另外,内阁刚收到几份地方上的奏章,要求朝廷允许在当地也仿效京师进行水泥修路。”

一边的内侍见了,连忙上前从温体仁手中取过奏章,呈献给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当即把几个奏章都翻了一遍,了解到这几个奏章基本上是江南地区的。那边雨水多,受道路泥泞之苦也比较严重,因此在了解到了京师水泥路的情况之后,便动了这个念头,上了奏章。

这时温体仁看崇祯皇帝好像看完了,就又提醒道:“臣估计两广、福建等地在后续也会有类似奏章到。”

崇祯皇帝点点头,他转向钟进卫问道:“钟师傅怎么看?”

钟进卫略微想了一下才回答道:“陛下,基建之事,对于拉动大明内需是有极大好处的。而且路修好了,物流发达了,大明的百姓生活也会更好。只是有一点需要注意,这种基建工程最容易出**问题,朝廷一定要监管好。”

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在去年末始发的**一案,让深居宫中的他也是感到触目惊心。要不是情况不允许,他正想学太祖皇帝一样,把他们的皮都剥了。

他略微一想,就对温体仁道:“地方上所请修路之事,可以参考张家口之路实行,只是一定要做好监督,敢有伸手,一律发配海外去建大型补给站去。”

“陛下英明。”温体仁自然是会做人的,马上送上一个马屁。

“好,朕也会让都察院、锦衣卫和东厂都盯着这些修路工程。”崇祯皇帝又说道。他想着有内阁牵头的各部核查,再加上几个监察机构的监督,有明有暗,相信会有效果。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大概是坐得久了,在几个亲信臣子面前伸了个懒腰,然后说道:“陆路修了,核查补给点的船也出发了,一切都在有序准备之中,朕希望能一帆风顺。。。”

钟进卫听了稍微一愣,马上问道:“陛下,您刚才说前往北美航线核查大型补给点的船已出发了?”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道:“是啊,昨日由兵部和工部等出人,六个海盗领航出发了。”

“是用臣来回登莱的那三艏海船?”钟进卫再问道。

崇祯皇帝看钟进卫好像比较紧张的样子,不由也有点紧张起来,他连忙问道:“怎么,有什么不妥么?”

第五百六十章 计划抢粮

钟进卫一听崇祯皇帝误会了,就赶紧解释道:“不是,臣以为那几艏海船要明年出发了,因此想着回头新军拉练的时候再征用。那几艏船的水兵都不错,船开得又快又稳。”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笑了起来,原来是自己敏感了。

温体仁也在一边笑着给钟进卫解释道:“时不我待,就决定让他们先去了。只要不往极北,问题就不大。”

钟进卫点点头,他对那三艏海船的人有信心,都是常年在海上的熟手,小心点应该没问题。

不过他因此也想到一个问题,就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之前决定了在辽东粮食收获之前,拉新军去搞搞破坏,加剧建虏的钱粮短缺,顺便锻炼新军。刚才臣想到一个问题,计划可能要变动下。”

一说正事,崇祯皇帝马上就正了正身子,看着钟进卫问道:“如何变化?”

“登莱的海岸线够长,建虏无论如何是防不过来的。只要以新军为打击主力,加上登莱友军的配合,给建虏一个沉重的教训应该没问题。但在这之前,需要情报的支持,以决定于何时何地打击为好。”

崇祯皇帝听了钟进卫的话,有点不明白钟进卫所说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他的眉头习惯性地微皱,鼻翼微张,反问钟进卫道:“钟师傅不是已让登莱巡抚去做这事了么?”

钟进卫马上笑着回复道:“陛下好记性!不过九台把消息传到京师,新军再出发的话,可能有些消息就会失效。毕竟到辽东沿海有一段海路,而且新军扩编,队伍更庞大,行动也就会比之前更慢。”

崇祯皇帝听了一想也有道理,他当即问道:“钟师傅是想提前过去?”

钟进卫点点头回答道:“是的,提前过去,有情况也能及时反应,另外和友军也可以磨合下,避免到了战场上出意外。”

崇祯皇帝心中已是同意了,但他还是习惯性地问下在场的兵部尚书:“杨卿,你以为如何?”

杨鹤已在心中打定了主意,只要中兴侯不是说那种很明显的馊主意,他是不会去反对的。现在听崇祯皇帝问他,就马上答道:“陛下,臣以为中兴侯此举深得兵法之妙!”

钟进卫在一边听了,心中反而微微有点不好意思。深得兵法之妙,敢情自己还变军事家了!

崇祯皇帝却在那边点头,因为有钟进卫的过往战绩做背书,他对杨鹤这话是深有同感的。

他却没想钟进卫在后世并没有打过仗,来到大明后,根据自己的历史知识,以及对这时期敌我人物的了解,并倚重名将,加上运气,才赢了几仗。

不过有一点也不能否认,钟进卫自己也很努力地在学习。平时有学兵书,并向孙承宗等人请教,加上一些后世的经验,现在又有了实战经验,军事方面确实是有一把刷子的。

“如此,钟师傅就先行前往登莱吧,希望钟师傅能给朕一个惊喜!”崇祯皇帝看着钟进卫,充满希望地说道。

这时,温体仁在一边提醒道:“陛下,联系不便,不如授予中兴侯临机专断之权。”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道:“温卿说得是。”然后他叮嘱钟进卫道:“钟师傅,此去能建功最好,否则以自身安危为重。就算不为大明着想,也要为你未出世的孩子着想,千万不可冒险。”

钟进卫一听,心中一阵感动。此时的崇祯皇帝,让他感觉到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反而更像是一位情深意重的基友,哦,错了,是朋友。

“臣一定会安然回来的,臣还没当过爸爸呢!”

钟进卫的话一下让文华殿内的几个人笑出了声,气氛轻松了不少。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内,钟进卫就开始着手安排新军前往登莱一事。他心中暗想,这次出其不意的过去,一定要在秋收的时候,狠狠得打击一下建虏,至少要把拉练的成本找回来。

而此时的奴酋皇太极,也和钟进卫一个打算,正开始着手计划从明国抢粮了。

因为辽东大地还是和以往一样干旱,收成并不是很好。不过就算收成好了,皇太极也一样要去明国那边去打劫。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派往日本的使者马光远刚好被明国使者孙传庭撞见,并被杀了个干净。

皇太极也没操心联盟日本之事,那只是他走的一步闲棋而已。如果有成效最好,没有的话他也并不是很在意,因为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当前他最关心的是趁着登莱明军遭受重创的机会,怎么样再去明国发财。

皇太极自己一个人坐在崇政殿内,想了好久,忽然叹了一口气。

他发现晋商的毁灭,对他的影响,或者说对大金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以前的时候,他有什么计划了,就直接找晋商一问,就能得到相关的情报。

可现在,皇太极还想绕道蒙古去打劫明国,却对明国的情况两眼一抹黑。大金已经从明国遵化一线破关了一次,明国应该有所防备了。如果大金再绕道过去,能不能破关是个问题。

如果那些晋商要是还在,皇太极就知道明国就算有所防备,那防备的程度如何,也会做到心里有数,从而衡量出攻破明国防线的代价。

就算遵化一线无法再攻进去,那么再绕远一点是否可以?这也需要情报的支持,否则不可能两眼一抹黑就先撞过去。

皇太极想着想着就烦躁起来,不顾身子肥胖,站了起来开始在殿内踱步。

这么一来,虽然汗是滚滚而下,可却无助于他想出什么好办法。

皇太极实在没办法,只好传令,让范文程前来见他。

但没想他的旨意还没出殿,就听到范文程前来求见的通传。

纳闷之余,皇太极传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