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派人去和郑芝龙谈判,以获得西方在明国的贸易垄断权。
第二,联络郑芝龙的对头,一旦谈判不成,就组成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以雷霆之势彻底灭了郑芝龙。
普特曼斯相信,有这两手准备之后,荷兰铁定能垄断明国的贸易权,并在明国南海为所欲为,再无敌手。
不过很快他就收获了第一个失望,因为郑芝龙根本就不鸟他,把他派出去的使者剃光了头,割了两只耳朵才放了回来。原因是普特曼斯提出的八二分成,让郑芝龙大为恼怒,扬言要让荷兰人滚出大明海域,一毛都不让红毛鬼赚。
普特曼斯暴怒之下,其实心中也明白,这是因为自己的舰队实力未全部展现在郑芝龙面前的缘故。他让使者只是隐约透露他手中有庞大的舰队,以迫使郑芝龙达成协议。没想到最终是这一结果。既然这样,那就灭了郑芝龙。
另外一方面,因为郑芝龙的强势,使得他那些结义的海盗兄弟越来越少生存空间,普特曼斯派出的使者一说明来意,就纷纷和他达成协议,愿意和他一起攻打郑芝龙,以便以后能在荷兰人的手下喝口汤。
这些海盗从来就不知道节操为何物,与投靠建虏的汉奸一样,只要有利可图,管谁是爹娘。
当年明国和荷兰的澎湖之战时,就曾企图出兵攻打明国水师后方,以帮助荷兰人打赢澎湖之战。
只是可惜荷兰人当时答复的太慢,这些海盗还没来及行动,就已被明国水师解决了。
此时才是崇祯四年,历史上大明海盗和荷兰达成协议,一起攻打郑芝龙是在崇祯六年。也因此,此时的海盗还远没有历史上的那么窘迫,比历史上五十余艏还多了一倍的船只驶向台湾,准备联合荷兰人对付郑芝龙,对付明国。
第六百五十四章 御前军事会议
京师虽然繁华,可在冬雪刚化,气温低得吓人的时候,街上并没有多少闲人,有得只是为生计而奔波的路人。
天近中午时分,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忽然在通往紫禁城的主干道上开始戒严。有经验的行人一看,便知道是有封疆大吏要到京师了。
昨天是登莱巡抚到京,今天又有封疆大吏赶来京师,这是咋了?
这些路人中如果不是有急事的人,本着一颗八卦的心,好奇地找个避风的地方看看是哪路神仙,竟然在这种天气进京。
没过多少时间,一队骑士便从城门那边飞马而来,呼啸着往紫禁城而去。
有眼尖的路人看到为首那人,不由惊呼道:“是孙阁老!”
“他老人家不是在镇守山海关么,难道建虏有大动作了?”
“切,建虏的都城都被中兴侯打下来过,还能有啥大动作!”
“话不是这么说,建虏的主力不是未损嘛!”
“怎么不能说,奴酋都死了几个,依我之见…”
“……”
京师的特色,哪怕每日为油盐酱醋操心的人,都有一颗替紫禁城操心的心。
再说孙承宗到达午门之后,城门处就有内侍在等待,见他来了,马上便领着他往文华殿而去。
看孙承宗那精神奕奕,腿脚有力地迈着步子,如果不是他那花白胡子,谁都不敢认为孙承宗已有六十八岁的高龄了。
一进文华殿,孙承宗就看到不少熟面孔已在了。他也不管,直接上前拜见崇祯皇帝,嗓门一如既往地大。
崇祯皇帝笑着抬手示意道:“孙师傅辛苦了,来人,赐座。”
内侍很快就搬来一条凳子,让孙承宗坐下。
等孙承宗一坐定,崇祯皇帝就带着点疑惑问道:“孙师傅,辽东巡抚不跟你一起来么?”
“陛下,辽东巡抚在动身来京师前一日,感染了风寒,因此不宜再冒着严寒赶路,正在锦州休养。”孙承宗一边说,一边从袖子里拿出一份东西,然后继续说道,“此乃辽东巡抚的告罪书和军医出具的诊断,请陛下过目。”
一边的内侍上前接过孙承宗手中的东西,然后转呈御前。
崇祯皇帝并没有去翻看,只是有点担心地问道:“病情如何,严重么?”
“陛下,军医说只要多加休息,注意保暖,按时吃药,应该会很快好的。”
孙承宗的话让崇祯皇帝放了心,有没有袁可立,对于宁锦前线来说,是有很大不同的。
他接着转向一边的钟进卫说道:“钟师傅,那就开始吧。”
接到旨意,钟进卫就转身面对殿内的众多大臣,向他们说道:“今天的会,就是讨论反攻辽东的军事会议。因为这是从建虏造反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战事之一,很可能会决定今后几年内的辽东形势。因此,才邀请内阁、六部尚书和孙大人、辽东巡抚、登莱巡抚一起过来商议。”
原本按照钟进卫的计划,第一时间不会这么快,第二也没必要搞这么隆重。可当他把作战计划向崇祯皇帝一汇报,崇祯皇帝就兴奋了。
因为建虏和大明的战事,一直是建虏攻,大明守。虽然中兴侯在辽东取得了一次大胜,可那只是偷袭而已,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攻城略地。
现在按照钟进卫的计划,那是迈出了反攻建虏的第一步。从钟进卫以往的战绩来说,是很有可能会成功的。
因此崇祯皇帝一兴奋,便等不及了,又想让这次战事确保胜利,就开了这个扩大会议。
文华殿内的人差不多都和崇祯皇帝一样,脸上露有兴奋之色。谁都希望能早点反攻回辽东去,以结束这长达三朝的战事。
他们都看着钟进卫,静待他说出下文。
内侍在这个时候,已经推了一个屏风到殿中间,上面挂着一副大大的辽东地图。
钟进卫走过去,先从内侍手中接过一根细棍,然后说道:“目前各造船厂所完工的运输船,刚好能把五千新军都运到辽东去。下一批船只需要再等两个月以后,陛下的意思是不等了。趁着天气寒冷,建虏还不怎么活跃的时候发起战事。”
对于这点,殿内的人都没有反对。能早打就早打,他们都很期待。
钟进卫环视了下殿内众人,把细棍一指地图,然后说道:“此次战事的目标,经过斟酌之后,选定了海州卫。”
殿内众人看着海州卫所在,忍不住开始低声讨论起来。
孙承宗只是知道要对建虏发起一场大战,具体的内容并不知道。现在听钟进卫这么一说,他定睛看了下钟进卫所指地方,确信钟进卫没有指错,就大声地说道:“海州卫向西扼守辽西走廊,向北虎视辽阳,向南则可直航海上,朝鲜走陆路来大明必经过海州卫,因此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据估计建虏至少驻扎了五千精锐。”
他是大嗓门,又提高了声音说话,因此殿内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那些不懂兵事的文臣听了,都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中兴侯的第一战就定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
兵部尚书杨鹤也接着孙承宗的话,发言显示自己的存在道:“孙阁老说得没错,在历史上,曹魏大司马司马懿就曾在此灭了公孙一族;唐太宗征伐高句丽,在打下海州之后,兴奋之余为之赋诗。”
孙承宗等杨鹤一说完,便马上问钟进卫道:“中兴侯,就靠五千新军,能打下海州么,要多久能打下,万一还没打下海州,建虏主力前来救援怎么办?”
殿内的文臣一听,不由得都点点头。孙阁老是知兵之人,一张口就能问出这么多问题来。
他们听孙阁老的意思,这海州应该是很不好打。
钟进卫听了孙承宗连续的几个问题,却也不紧张,微笑着回答孙承宗道:“如果光靠新军的话,原先有七、八成把握,但卢大人带来的消息,让我调低了胜率,因此需要求助于孙大人。”
孙承宗一听,把目光转向他身后侧的卢象升,问他道:“是何消息?”
第六百五十五章 困难还是有不少
卢象升见孙承宗相问,连忙恭敬地回答道:“下官前去收复各岛屿的时候,发现建虏并未有占领岛屿,只是破坏了事。另外岸上的兵力有所收缩,并没有年前那么多了。由此可见,建虏把主力缩回去了。”
孙承宗听了,明白卢象升的意思是说,中兴侯攻打海州的压力将会增加。因为建虏缩回去的兵力越多,到时候救援海州的兵力将越多,这点毫无疑问。
“其二,下官在收到中兴侯的传讯后,就去辽河探过一回,发现辽河右岸有建虏修建的堡垒,放置了投石车锁住河道。”卢象升继续说道。
孙承宗点点头,这应该也是应有之意。建虏既然要扼守河道,必然不会放着辽河不管。因为从海上能通过辽河直达牛庄驿,而牛庄驿又离建虏重要的补给基地只有四十里路,骑兵半天可到的路程。
他见卢象升已说完,便转向钟进卫说道:“建虏兵力收缩,辽河一线又有堡垒扼守河道。如此一来,恐怕中兴侯的新军未到海州,建虏的救援主力就已到了。”
文臣们听到孙承宗得到这个结论,不由得面面相觑。虽然他们也认可新军的战力强大,但要是让五千新军去面对几万建虏主力,并且还在对方的势力范围,还有城可依仗的情况下打,这到底能不能打赢就是个问题了。
要是这样都能打赢的话,新军都可以直接杀去沈阳算了。但这个答案,就是再理想化的人,都会觉得不现实。
一时之间,文华殿内又响起了“嗡嗡嗡”地声音。那些文臣在互相交头接耳,重新评估钟进卫的作战目标。
崇祯皇帝在上面见了,便咳嗽了一声,才慢慢止住了那个“嗡嗡”声。
钟进卫一见场面静了下来,便回答孙承宗道:“孙大人说得对,按照建虏的布置,就使新军失去了突袭海州,甚至是突袭牛庄驿的可能性。没有这个突袭的优势,要想让新军打下海州,很有可能会和建虏的援军对上。这也是陛下想着趁早打,让建虏的反应没有夏日时候那么快的原因。”
殿内的人见钟进卫也同意孙承宗的观点,不由得对这战事又减了一份希望。
钟进卫看到了他们的面色变化,马上语气一转,给他们提士气道:“不过,就算是和建虏主力对上,新军也不会怕。在海州区域,离辽河登陆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