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水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弹水浒-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代武侠小说中,有个人物能和史进相媲美,他就是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的红花会二当家“追魂夺命剑”无尘道长。无尘道长也是个情圣,当年为了心爱的官家小姐一句话:“你要爱我就斩一条手臂送给我。”无尘道长此时变成无脑道长,一言不发就砍下自己的左臂。可惜这只是个陷阱,官家小姐一声招呼,埋伏已久的捕快顿时将重伤的无尘绑了个结结实实。红花会救了无尘后,夺了官家小姐给无尘,大家都在想:要么杀了她,要么娶了她。但是无尘做了谁也意料不到的事:叹气后放了她。既然不爱,何必强求? 
无尘是个现代武侠人物,相对比无尘,史进没他那么伟大,当宋江破了东平府以后,史进毫不犹豫杀了李瑞兰全家――怨不得史进,他已经尽力了。 
史进因他的举动,毫无疑问获得“梁山第一情圣”金腰带。 
梁山好汉,并非个个是冷血动物,他们有感情,也懂感情,只是这种行为在强盗团体中看来,是比较不上台面的,所以多数人将自己的感情深埋在心底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在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生存是第一需求,春花秋月终究是有钱人的游戏,当大家为温饱工程终日劳碌的时候,即便有感情,也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其实《水浒》完全可以写成一本铁血与柔情并重、战争与和平同生的巨著,只是考虑到施耐庵所处的那个年代,要实现这个愿望实在是遥不可及罢了。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 
《水浒》是一本介于传统演义小说和旧派武侠小说之间的文学巨著,既然是演义类武侠小说,就难免有血与火交融的宏大场面,而且战争此起彼伏,交替出现。 
从第一回史大郎率先出场到七十回百八英雄聚义,战斗贯穿全剧始终,男人天性就是喜欢和崇尚战争的,正如女人生来好装扮自己。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既然无法满足金戈铁马的梦想,只能将爱好转移:男性多数喜欢看激烈的世界杯足球赛,这正是应证了一句话“足球是和平年代的战争”! 
《水浒》中大大小小的战争、战斗乃至于仇杀斗殴,不计其数。本篇着重讲聚义前晁盖和宋江领导的大型战役。 
先说晁盖,如我在《晁盖篇》所说,晁天王可以做我们的好朋友,但是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晁天王年过不惑,由于一直单身,竟然依旧青春焕发,属于热血男儿一类。热血男儿给我们的印象,多数是冲动大于理性,而晁天王正是这么一种人。 
七星劫了生辰纲,事发逃难于石碣村,济州观察何涛率领五百捕快兴师问罪,七雄倚靠天时地利和水军优势,打赢了开篇第一仗。但是此仗晁盖和吴用基本没有参与:三阮率领水军伏击;公孙胜利用天气预报迎风放火,晁盖只是大声吆喝加油助威而已。 
上了梁山后,爆发了著名的“逼宫战役”,然而此次战役,立头功的是林冲,其次是吴用,依旧没有晁盖什么事。 
江州劫法场是晁盖领导的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深的战役。这一仗,晁盖尽遣精锐,大闹江州城,火烧无为军,从而将梁山知名度扩大到全国范围。然而晁盖差点为他的疏忽付出昂贵的学费――他没有安排断后的路径!一行人跟着莽夫李逵乱走直到江边,面对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一筹莫展,要不是张顺率领揭阳镇水军及时前来接应,梁山好汉难免全军覆没。可以说,这一仗虽然胜了,但是侥幸的成分很大。 
晁盖这个人,对自己过于自信,我们看到,江州一战,吴用、公孙胜两名军师,他一个也没带。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攻打曾头市,晁盖带了二十个头领远征,但是依旧没有带吴用、公孙胜、朱武三名参谋长中的任何一名!而这次,晁天王的运气就不那么好了,中了“无间道”,惨死在史文恭箭下,成为聚义前唯一一名牺牲的高级将领兼领导人。 
晁盖不是个优秀的战争指挥员,宋江也不是。宋江领导的战争,虽然最终都胜利了,但是过程相当曲折,运气占了很大比重:有些是先输后赢,譬如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有些得贵人相助,譬如攻打高唐州、乔装破华州;有些是下属建功,譬如呼延灼诈降关胜、青面兽游说索超;有些是陷阱立威,譬如绊马索捉董平、护城河陷张清;有些是里应外合,譬如时迁火烧翠云楼、人质大闹曾头市等等。 
宋江比晁盖能笼络人心,运气也好得多,一直到百八英雄聚义,他都有惊无险地度过种种难关,不得不说厚黑专家的本事,岂是热血青年所能比拟的! 
梁山大团圆后,由于实力已经隐隐和大宋政府分庭抗礼:将军一百零八人,士兵近十万。所以包括陆战两败童贯、水军三胜高俅,都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因为宋末禁军本来就是一支豆腐军,不足为惧。征大辽完全是虚构,抛开不提。但是南征方腊可是真刀真枪的试金石,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同样是以贫苦农民为主的起义军,双方实力就不相上下,宋江虽然最后也侥幸胜利了,但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梁山好汉十去其八,伤亡惨重。 
所有战役里面,我想详细表述的是攻打曾头市一战。因为这一仗是唯一一场晁宋两位指挥员都参与的战争,是聚义前唯一一场有梁山将领死亡的战争,是唯一一场枪口朝外的对敌战争,同时也是确立宋江――梁山新一代领导人身份的战争!意义可谓重大! 
曾头市位于凌州西南,具体方位不详,但是离梁山路途遥远――宋江让神行太保戴宗刺探军情,戴宗去了四五日方回来,按照戴宗日行八百里的平均速度,曾头市大约离梁山直线距离一千里左右,可以说,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两地书信来往,快马需要两天。 
梁山和曾头市之间的梁子,起源于一匹马:照夜玉狮子马。 
宋江同众好汉军马,已到梁山泊边,却欲过渡,只见芦苇岸边大路上,一个大汉望着宋江便拜。宋江慌忙下马扶住,问道:“足下姓甚名谁?何处人氏?”那汉答道:“小人姓段,双名景住;人见小弟赤发黄须,都呼小人为金毛犬。祖贯是涿州人氏,平生只靠去北边地面盗马。今春去到枪竿岭北边,盗得一匹好马,雪练也似价白,浑身并无一根杂毛,头至尾,长一丈,蹄至脊,高八尺。那马又高又大,一日能行千里,北方有名,唤做‘照夜玉狮子马’,乃是大金王子骑坐的,放在枪竿岭下,被小人盗得来。江湖上只闻及时雨大名,无路可见,欲将此马前来进献与头领,权表我进身之意。不期来到凌州西南上曾头市过,被那曾家五虎夺了去。小人称说是梁山泊宋公明的,不想那厮多有污秽的言语,小人不敢尽说。逃走得脱,特来告知。” 
梁山上跑的最快的首推戴宗,但是四条腿的照夜狮子马比戴宗还要更胜一筹,日行千里,宋江不能不动心。况且这马还是遥远的金国王子的专用驾乘,属于独一无二的宝马。再兼之当年一丈青追杀宋江,宋江马驽,要不是林教头及时出现,宋江吉凶难卜。这三大原因让宋江食指大动,定下远征曾头市的目标。 
宋江在不在意自己的名声?当然在意!但是这在意是有交换条件的,如果曾头市不曾夺了宝马,哪怕曾家五虎天天在家痛骂宋黑厮,宋江也未必有兴趣劳师远征打没有油水的客场。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因为曾头市抢了宋江的东西,所以就不得不面临战争的乌云。 
曾头市是个很奇特的地方,说它奇特,因为它不属于大宋政府管辖,它的主权在大金国――也就是照夜狮子马的籍贯地。小说中借戴宗之口说: 
“这个曾头市上,共有三千余家,内有一家,唤做曾家府。这老子原是大金国人,名为曾长者(按:即曾弄),生下五个孩儿,号为曾家五虎:大的儿子,唤做曾涂,第二个唤做曾密,第三个唤做曾索,第四个唤做曾魁,第五个唤做曾升。又有一个教师史文恭,一个副教师苏定。去那曾头市上,聚集着五七千人马,扎下寨栅,造下五十余辆陷车,发愿说,他与我们势不两立,定要捉尽俺山寨中头领,做个对头。那匹千里玉狮子马,现今与教师史文恭骑坐” 
曾头市似乎更像是一个租界,宋、辽、金政府管不着的三不管地带,所以能毫无顾忌地发展军事。市内人口众多,曾家五虎和史苏两位教头,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加之两地距离遥远,在家门口作战的曾头市无疑占有相当大的优势。 
最重要的是,段景住盗的马,原本就是金国王子的,这宋朝人偷金国人的东西,作为金国子民,自然有责无旁贷的义务去洗刷耻辱。正所谓“师出有名”,曾头市在道义上,无疑占据了无可争辩的上风。 
然而曾头市还是算错了两件事:首先,他们没有把宝马连夜护送回金国,从而失去了金国政府的强力援助兵马;其次,不该编撰侮辱性的口号。 
曾头市不像祝家庄,祝家庄其实不想主动惹事,它只是个三村联防的地方武装力量。但是曾头市不是,同样作为地方武装,曾头市惟恐梁山大军不来,竟然教市上小儿们都唱道:‘摇动铁寰铃,神鬼尽皆惊。铁车并铁锁,上下有尖钉。扫荡梁山清水泊,剿除晁盖上东京!生擒及时雨,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尽闻名!’”这首歌的艺术水准很高,简洁明了,老少皆宜,但是侮辱之意,充斥其中! 
如此一来,宋江不想动手也要动手了,因为他也是“逼上梁山”。然而宋江还没有来得及调兵遣将,有一个人按捺不住了,他就是晁盖! 
晁盖能够力排众议去打曾头市,源于两点:一,段景住为了进身,宝马献给宋江而不是他晁盖!竟然还说“江湖上只闻及时雨大名”!是可忍孰不可忍!二,前番三打祝家庄,祝家庄没有叫小孩唱歌侮辱梁山,只是在庄门口挂了一副对联“填平水泊擒晁盖,踏破梁山捉宋江”而已,虽然也很无礼,但是比歌谣,还是文明很多,况且提及的两人是梁山的一把手和二把手,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