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你懂你的世道,知你的世民,走你的路,写你的书,总结你悟出的准则,却没有诉说你自己的悲欢。
我知道,你是骄傲的,所以你高贵的沉默着。
而我,痴望和所有伟大的灵魂沉默的交谈。
如果我的鲁莽,打破了你的安宁,请原谅我的情不自禁。
我不知道,是什么气息触动了我的心绪,追随而来,来到你的面前。
如果是你的呼唤脉和了我的血流,激荡了我的情思,我欣然从命,奔赴你的召唤。
清风明月,垂柳澹泊,若是时空能互通,或许你我能相对谈一宿,然后各自好好归去。
而如今,我只能我笔写我思,我推演你的过往,却无法测算你的眼量,你拒绝诉说。
你拒绝诉说,只留下一个婉约朦胧的背影在恢弘壮美的大唐长卷上,余韵袅袅
七彩的浓烈长卷里,你却水墨般雅淡,明润湛透的人儿,却非冰雕般清冷,温暖如春回大地,酝酿了炽华盛唐。
我不知道我究竟猜对了几分,隔岸观花,总是一场美丽的误会,但我想,你不会烦忧,最多也就是一声笑叹。
几千年,纷纷扰扰,尘埃从未定,我不过是又扬了一手沙,应该没什么关系。
最严肃最顶真的当然是史家。
后世史家,为唐太宗和清康熙谁是千古一帝争论不休。
但对皇后的评断却是惊人的一致:
长孙,文德圣皇后,千古第一贤后。
所谓盖棺定论,这大概算得上是最铁板钉钉的了吧。
可这些,真的很重要吗?
回首时,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心底里,我们珍藏的是什么?情牵处,我们在乎的又是什么?
煌煌盛唐,流金溢彩光华熠熠。
多少中国人仰首凝望午夜梦回,热泪滚过玉颊,映在阳光里滴在暗夜中。
大唐,是中国人的精魂,是中国人的信仰,是中国人的丰碑。
长孙去了,李世民去了,都没关系。
大唐永在,在人心。
这就是永恒。
后记——兼答文友
终于,这部小说完结了,阖卷长思,心中无言,感慨太多时就是一片空白。
谢谢红袖的推荐,谢谢文友的支持,是你们的耐心和鼓励,使我坚持着写完了这部小说。
真的谢谢!
一些文友问我下一步写作计划。我下一步要写的是《最后的神》,一部剑走偏峰的武侠。这两个月不会写,大概八月份开写,但是,若无意外,这部小说很快就能写完的。
索性,我把我的所有的书目都亮一亮吧,请大家坚强的听我解释:绝大部分是纯书目啊纯书目,也就是说,还只有书目,但我有生之年一定会把它们写完的,相信我,我还年轻^_^
《惑之三部曲》——任性系列(3部):风惑月(已完成)、空惑情、明惑明;
《女主系列》——乖乖系列(5部):长孙之正、武曌之奇、吕雉之阴、刘娥和萧绰的碰撞、君王后的风流别致(纯属个人爱好^^);
《临水照花(澄花集)》——随心系列:怀素、王阳明、谢道缊、茜茜公主、叶卡特琳娜
《风中的歌》——涤心系列:白尾尖的眼睛、最后的神(将写)、擦身而过一中国版、擦身而过二埃及罗马版
现在,我回过头来说长孙皇后,就文友的批评和疑惑做一个总的答复。
一、煽情和诛心;
真正出色的煽情能拨动人心底最脆弱的那根弦,就像戴高乐总统的二星军装,令所有法国人泪流满面。而要做到这点,是需要丰厚的底蕴的。拿破仑时的辉煌和纳粹时的屈辱,法国的尊严和骄傲被践踏碾碎,伟大的法兰西已沦陷,暗无天日。这时!那个年轻的名不见经传戴高乐准将威严高贵的声音响起:勇敢的法国人,战斗吧!伟大的法兰西民族必胜!而最后,也正是这个二颗星的戴高乐将军带领法国人拯救了祖国。所以,后来的日子里,无论多危急迷惘的时刻,只要戴高乐将军穿着他的二星准将军装出现,整个法国都会流泪,都会信仰,都会追随。这才是最上等的煽情(我们这儿只论情感不论政治),煽情不是洒狗血外加眼泪机器。而我的小说,总共也才十万字,并没有铺下厚重的基石,实在是不适合煽情,强要拉高调子,徒惹人笑而已。
诛心的典范当然是张爱玲,张爱玲,绝对是解构人心的大师。当我为长孙皇后定基调时,我也曾想过,要不要用诛心的笔法。完全可以设计以下几种情节:新婚夜后就撞见一双或谄媚或阴怨的眼睛,那是前来请安的庶子,旁边是讨好强笑的小妾;或者蜜月过后,面对丈夫要娶妾;当然,还可以写些妾妇之道渲染气氛。这些,都可以正面工笔写。要不要这么写?我举棋不定。然后,我就静下心来想,长孙到底是怎样的。长孙的雍容大气当然来自于自幼的良好教育,但是她婚后并没有陷入妾妇争宠,而是公认的贤惠,那么,除了自幼的教养外,还需要两点保障:她具有超然的不可动摇的地位,她本身的正室地位和她的家族对李世民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保障这一点;还有,李世民对她是有情份的,这从李世民对她的褒扬、对她家族的信赖、对她影响力的放纵、以及她生孩子的数量和时间都可以看出。对一个那个时代的女子来说,这已经相当完满了,无论是她的教育,还是她的环境,都告诉她这已经很好了。而长孙本身也是个雍容高贵的大家闺秀,不是尖酸刻薄之辈。当我定下长孙的基调后,我就觉得,没必要为渲染而渲染,那反而显得做作了。所以,我最后放弃了。
二、哲理化和心理描写;
这是极少一部分文友提出来的,但因为误会太大,我不得不慎重说明一下。首先,我喜欢哲理化,尤其是泰戈尔的哲理化散文诗。太适合在花园里架一张吊床晃荡着看了,悠哉游哉,看到会心处,笑一笑。虽然我没有吊床更没有花园,最多也就是窝在沙发里看了^_^但是,让我感到误会太大的是,一些文友说我的“哲理化句子”不够放之四海而皆准。您误会大了,我写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哲理化句子,不过是心理描写,尽量揣摩着还原角色那时那处的心境。如果当时人物心里激荡点,我就写得激荡点;人物心灰些,我就写得心灰些以此类推。没有哪个人的一时心理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就是哲学家也不能。而且,我向来就怀疑,这世上是否真的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们都知道,真正严谨的哲学著作,都是先设定前提的。好了,说到旁边去了,打住打住。
三、自然主义和美学。
这是我自己走不出的一个困惑。首先,我是信奉自然主义的,虽然,我对自然主义的看法可能与经典定义有些出入。可是,我又真的不能也不愿拒绝美学的诱惑。所以我想,我能不能用自然主义作文章的骨子,然后,给它披上一件漂亮的衣裳。于是,就有了长孙皇后和风惑月。其实,真的,就是自然主义经典代表作——左拉的《金钱》,不还是有一顶高贵完美的白发皇冠在那儿晃来晃去吗^_^
最后,再次谢谢红袖和文友!喜欢我文章的朋友们,祝你们看文愉快,生活如意!希望你们也能喜欢我的其它文章。
第一章 凤初啼(定稿版)
凤初啼
长孙稚,一个显赫的名字,留存在泛黄的族谱上,大丞相,冯翊王。
只是,再显赫,也是高祖了,蒙上了岁月的尘埃。
就象高祖亲建的府邸,依然富丽气派,可是经过了风霜的侵蚀,终究陈旧了。
并没有什么险涛恶浪,只是默默的,再显赫体面的也失了辉煌了。
不过官宦世家的底子仍是在的,长孙晟,骁卫将军,娶的自然也是名门之女。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的过着。
夫人又要生孩子了,一切都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因已有了男孩,所以整个过程紧张却不紧绷,稳妥小心。
“老爷,老爷,夫人生了!”
一个脸蛋红扑扑的小丫环兴奋的举起手中的孩子,递给老爷。
“好漂亮的女娃!真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女娃!
老爷快看,她冲你笑呢!老爷,她认得!”
长孙晟接过小身子,软软的,含笑望去,果真正冲着自己甜甜笑着,眼睛黑白分明,温润如玉。
漂亮可爱得象小仙女。
此时此刻,长孙家只是迎来了一个讨喜的小女娃,高兴得很单纯,没有人意识到一段新的辉煌已拉开序幕。
也许,成仙的高祖抚着长髯欣慰的笑了,只是肉眼凡胎的子孙没有看到。
众人眼里,这是一个命运眷宠的小女娃,应有尽有。
天生丽质,玉雪敏睿,绫罗绸缎,钗环坠镯,父疼母爱,众星捧月,高门深院,大家闺秀。
不过,小姑娘的眼界可没给宅院隔断。
美丽的大眼睛,清亮晶莹,是最上等的黑宝石,蝶睫扑闪,顾盼凝视,折射出七彩的光泽。
娇美聪颖的小女儿,是父亲心头的宝贝,带她游历,引她思考。
缤纷的世界,映在澄澈的黑瞳里,心中疑惑与矛盾撞击,火花四溅璀璨。
父亲,为什么?
为什么昼夜替换,为什么黑白轮回?
为什么春光难留,为什么寒暑煎寿?
为什么光怪陆离,为什么悲喜交加?
父亲,这个世界很好很有趣,可为什么漏洞百出?
我们为什么不构建一个完整美满没有缺憾的世界,父亲?
长孙晟笑了。
“我的女儿,心比天高呢。”
“不好吗?”
小姑娘仰起头,一双眼清灵明亮,纯净的灵性,明亮的慧心。
长孙晟抱起小女儿,软软的,香香的,小姑娘率直的热情刹那触动了九曲幽深的心肠,百感交集。
不好吗?
每个少年都这样真诚的问过。
当然好。
每个成人都这样辛酸的答过。
然后少年开心的笑了,纯美如花颜。
然后少年开始成长,美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