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力以赴-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把整个气氛都破坏了。失败者不管要做什么事情,处处碰上他们自己设下的牢笼,处处都应验了他们自己那些消极泄劲的话。
  失败者怎么可能得到任何欢乐呢?肯定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对产生活前景的看法是消极的,你就不可能欢乐。
  我曾经为许多患者咨询过,他们一开始接受治疗的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事情的阴暗面。不管他们的处境究竟如何,他们总是一件一件地品味每一次失败,算计每一次倒霉的事,琢磨每一个有缺陷的地方。他们极难得高兴得露出笑容。他们不管处在什么地位,总是觉得不对头,不自在,不理想。他们要是在北方,就想着去南方;如果是晴天,他们就盼着下雨。
  当他们的配偶对他们爱抚关怀的时候,他们非要对他们更加关心不可。但是,如果他们的配偶说了个“不”字或者太忙没有时间,他们又抱怨受到了冷落。总而言之,从来没有一件事情顺心。
  失败者从来不觉得满足,总是不满意。人们是怎么成为这种样子的呢?消极的“情感磁带”
  在我们发育成长的时期,家庭是我们的第一个课堂,父母亲是我们的第一副样板,第一任老师。他们反复播放的“情感磁带”便是我们仿效的榜样。如果他们播放的总是消极的节目,我们便养成了非常根深蒂固的消极模式。由于早期受到这种熏染,我们在成年时期也不能过得快活。常常只有在摆脱这种影响之后,才能品味到生活中可能得到的报偿。
  假如你坐在那里苦思苦想自己错过了什么良机和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你就是在反复重播你那些消极的“情感磁带”。这样,你就全无休止地感到烦恼和不幸。
  同情绪消极的人相处,是有可能受到感染的。情绪消极的人不仅自寻烦恼,还常常使他周围的人“扫兴”。情绪积极的人会“鼓你的劲”,因为他们的情绪也是有感染力的。你同情绪积极的人相处的时候,你会觉得精神比较好,而且比较有乐趣。“可怜太太”和“热情先生”
  我在英国的时候,曾经为一对夫妇提供过咨询,我把他们俩人称做“可怜太太”和“热情先生”。在给他们作心理治疗期间,我对他们俩人在观点上截然相反有很深的印象。即便是他们俩人一起遇到的事情,两个人的看法也大不相同,很难相信他们谈的是同一件事。
  譬如说,他们去参加了一个晚宴,两个人形容起这一晚上的情况,评价和感觉都显然不同。
  “可怜太太”会详详细细把他们参加的那次“槽透了”的晚宴讲上一番,抱怨吃的不好,客人们没意思,主人冷落了她,一晚上很无聊。一听就知道,她当时特别难受。
  她的丈夫“热情先生”会在自己一个人来找我的时候,也把那次晚宴的情况对我绘声绘色地讲上一番。他兴高采烈,连说带比划,讲的情况同他太太形容的完全相反。
  “我当时开心得要命,”他喜形于色地对找说,“那次晚宴好极啦,痛快极啦!那么多客人都很有趣,菜非常出色,主人也周到极了!”
  他们讲的可能是同一次晚宴吗?显然,这对夫妇在基本态度上的倾向性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问一个社交场合的感觉才出现了戏剧性的分歧。他们一个人把精力集中在挑毛病、发牢骚和吹毛求疵上,于是看到的都是毛病;另一个打定主意去开心,于是过得很高兴。他们俩人参加的晚宴的确不是一回事,而且各在自己的天地里生活。
  你喜欢同哪一个人相处,是“热情先生”还是“可怜太太”呢?你觉得自己如何呢?你常常觉得倒霉和恼火,还是能够抓住生活当中可能得到的机会去欢乐和发展自己呢?
  总是不断地表白消极的想法,就要使人疏远。我接待过一个患者,她的问题就是这种有害的习惯,使她发愁的是没人同她订第二次约会。“他们都不同我订第二次约会”
  埃米找我诊疗的时候是30岁。她“很想结婚”。由于岁数越来越大,却“还没有意中人”,所以很担心。
  埃米在工作当中不断遇到一些新结识的男人,他们约她出去玩。问题是,没有一个人约她第二次。
  我请埃米详详细细讲一讲她最近一次约会的过程。她把详细情况一讲,我马上就明白了为什么没有人再约她玩——从埃米的男朋友按她家的门铃开始,她就喋喋不休地说那些消极的看法,对周围的一切挑剔个没完,一直到男朋友开车送她回到家里才住口。
  她一打开房门就这样说:“嗨,你可不该穿这件运动衫。咱们要去的地方是个比较正式的场合。但愿不是你一个人没打领带!”接着,她—边跟男朋友往汽车走一边命令地说:“你可别忘了把车窗玻璃都摇上来。要是风吹了我,我的头发可就难看得要命啦!”
  等她的男朋友把车门一打开,她又喊了起来:“唉呀,我的新衣服非搞脏了不可,座位上怎么这样脏得一塌胡涂呀!为什么不抽点功夫弄干净点呀?”
  最后,我打断她的话说:“埃米,假如是我,我也不会再约你第二次出去玩了。谁愿意听你那些扫兴的话?车还没有开起来,你就成了一个挑三拣囚的老太婆,用你那些揭人短处的话让人家寒了心。一晚上老听你挑毛病,可不是什么乐趣呀。”
  我跟埃米商量,在她迎接男朋友的时候可以说那些比较积极一些的话——“你穿这件衣服真漂亮,”“这个颜色配你太合适了,”或者“你收拾得这么干净,我真喜欢”等等。
  我还鼓励埃米跟男朋友在汽车开着的时候讲一些讨入喜欢而又老老实实的话(譬如:讲这辆车怎么不错,今天晚上怎么安排,她觉得多么高兴,等等。)
  假如你现在说“这种话我听着太做作了,太显得巴结了”一我是能够理解你的。不过。我一点也不担心埃米会觉得过分。她需要的是矫枉过正,结果就会正好恰如其分。
  埃米还有一个问题,跟她那种消极的表现也是有密切联系的:她不知道怎么笑。她每当想笑的时候.总是不露门牙,样子跟别人不一样。我表演给她看,怎么样把上下门牙一齐露出来,就象一匹马“嘶叫”时那种样子。我给埃米做这种样子,学马那样笑的时候,埃米觉得太逗乐了,一下子就格格地笑了起来。
  她一笑起来,我就对她脱,“好,看见你这么开心,我很高兴。你要是赴约会的时候能够这样,那就妙极了,记住马笑起来露出所有牙的那种样子。一想到这样一匹马,你也会开起心来。得爱说爱笑才行。”
  埃米总是使劲皱着眉头,可是自己连知道都不知道。她解释说,她特别担心男朋友脑子里怎么想,所以心里要踏实下来都很难,更不要说露出笑容了。
  “他也担心你在想些什么!”我对她肯定地说,“你跟他都有这种担心的情绪。你说些什么,他会跟上来的,然后你们两个人就都比较放松了。”
  我喜欢给患者留一些练习,让他回去在家里做。所以,埃米离开之前,我跟她在诊所里一起作了好几遍学马笑的练习。她每次一学马嘶的样子,就大笑起来,还说她觉得自己非常天真幼稚。
  “好嘛,”我说,“你大部分时间都绷着脸,象个老太婆。变变样子,表现得象个孩子,正好是一种可喜的调剂。”
  我还告诉埃米,每从一面镜子或者一扇窗户旁边经过,都朝镜子和窗玻璃笑上一笑。我希望她了解,当她脸上显得热情洋溢的时候,是多么有魅力和使人容易接近。
  两个星期之后,埃米又来诊所找我。“我现在笑得太多了,连腮帮子都痛了。”她说,“可是我发现了怪事——别人也冲着我笑了。人们看着我的时候如果显得很高兴的话,我总觉得出乎意料。现在我就提醒自已:‘人家显得高兴,是因为我先露出笑容的缘故。’”
  埃米这种待人接物的新方式使她的形象焕然一新。她同男朋友约会的时候用上了这种学来的热情、积极而友善的本领。你猜结果怎么样?人家又继续同她约会了。你现在就应当面带笑容。
  当你一开始采取比较积极的态度对人的时候,你的家人和朋友们也许会有些疑心,但是,你要坚持下去。要设法找一些高兴的、乐观的事情来谈论。这样,他们会认识到这是你的新作风,会相信你是很诚挚的。迪尔德丽的母亲是个情绪积极的人
  失败者一般都认为,各方面的条件必须都很理想,情绪才能积极。他们坚持认为,任何一方面差一点都不行。
  荒唐!
  成功者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寻找事物好的方面,而且能够找到。即便在遇到有很多痛苦的挫折和倒霉事情的场合,他们也是如此。迪尔德丽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
  迪尔德丽有一个有利条件——她是由一位情绪非常积极而且又非常善于解决问题的家长抚养成人的。在我咨询过的患者当中,具备这种条件的还不多。在这样一位给人鼓舞的家长教育之下,受到这些有利于取得成功的品质的熏陶,是有很大好处的。
  迪尔德丽26岁的时候,母亲突然在一次车祸中死去,她便来就诊,希望在心理上得到帮助。
  她在叙述过去情况的时候对我说,她刚刚6岁的时候,父亲还很年轻就因心脏病去世了。当时,她的母辛只有27岁,带着两个孩子,又没有钱。突如其来的厄运给她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使她一度差不多陷于绝望。伹是,她终于振作起来,故足勇气活下去。
  迪尔德丽告诉我,她的父亲死后的好几年里,她们家非常穷,怎样勉强填饱肚子都是担心的事。可是,她的母亲没有为家境贫穷烦恼,而是想出办法去挣钱,在家里为一个当律师而雇不起全日秘书的邻居作打字工作。迪尔德丽也找到一个贴补家用的门路。她8岁的时候,就教邻居一些还没上学的孩子识字。那些孩子的父母亲很感激,便供给她的食宿费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