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绳文集(1979-19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胡绳文集(1979-194)-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17

    胡绳文集79

    了。比如说,一个人在学生中煽动闹事,尽管讲的好像是一篇学术道理,但当然是一种政治行为,就要按政治行为来处理。如果是学术行为,那么即使涉及政治问题,也不能简单地把它作为政治行为,而要当作学术行为来对待。这就是要经过讨论,辩论,开展学术、艺术批评。这种批评应当是充分说理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应当有利于增进不同学术、艺术观点的相互了解,相互借鉴,有利于澄清是非和共同提高,力戒简单和粗暴的做法。这个原则,我想大家都会赞成,但是做起来的确不容易,还会发生很多问题。现在政策既然明确了,问题就在我们学术界怎样努力做到。应当看到,在我们学术界中,“文革”

    大批判的遗毒还是有的。

    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是简单宣布一下就完事了,而要靠我们大家的切实努力。

    我认为,学术讨论应该真正是一种相互切磋、探讨、借鉴式的讨论。我过去有个经验。大约在三十多年前批判胡适思想的时候,在一次学术界的座谈会上,我对某位同志批评胡适的一篇文章的一些说法提出了不同意见,大家觉得好像不大协调;虽然我并没有因此遇到麻烦,没有说我就是“包庇胡适”

    ,但是这样的不同意见的讨论,在当时的空气下毕竟没有能推行。过去我们有一种错误的说法,就是只要“大方向一致”

    ,怎么说都行。你只要批判胡适,怎么说都行,谁也不敢提不同意见。在这方面,鲁迅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1932年左联办的一个文艺杂志上发表了一首长诗,是针对胡秋原的。胡秋原先生现在台湾,当时他标榜自己是第三种人,所以左联的杂志就用诗来狠狠地攻击他。鲁迅对这种做法很不

 118

    89胡绳文集

    满意,写了一封信给这个杂志的编者周扬,周扬把它发表在杂志上。这篇文章的题目叫《恐吓与辱骂不是战斗》。当时是把“第三种人”看成敌人的,这个看法是否恰当,还可以研究。我这里要说的是,鲁迅提出对敌斗争也不能靠恐吓和辱骂,认为这样做不对。这种精神我们现在都不大有了,搞成只要“大方向一致”

    ,随便怎么说,怎样上纲上线都行,别人都不能提不同意见。这不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深入批评同资产阶级自由化有联系的各种错误的思想倾向,如资产阶级腐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这就涉及到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各方面的问题。到底某种思想观点是否同资产阶级有联系,有怎样的联系,应该认真研究,可以有不同意见的讨论。对于被认为错误的东西的批评,要进行分析,要讲得有道理,有分寸。也可能有的人说得不适当,有的人说理不够,那么大家可以来讨论。虽然你在批评资产阶级自由化,但你的批评不大完善,怎样说才恰如其分,这是可以商量和讨论的。不能说我是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谁对我说三道四,谁就是反对反资产阶级自由化。采取这样的态度,我们的学术就不能进步,就不能发展。

    我提出上述意见,我以为是有利于深入进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的;同时,也可以表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不妨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二者间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我们如果把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区分开,把学术行为和政治行为区分开,把握好政策界限,我看“双百”方针是可以贯彻执行的,但这要靠我们的

 119

    胡绳文集99

    努力。我们学术界本身要真正显示出我们能够很好地贯彻执行“双百”方针,促进学术的繁荣发展。

    190年9月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局级干部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120

    01胡绳文集

    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我们党在历史发展中吃过教条主义的亏。

    60岁以上的老同志几乎都有过这样的亲身经历。我们党在民主革命中,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而遭受很大的损失。后来,毛泽东同志纠正了这个错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了社会主义时期,又有一段时间吃了教条主义的亏。比如,搞计划经济,就以为越包罗万象越好;搞公有制,就以为越大、越公、越纯,越好;讲阶级斗争,就以为无时无刻不存在尖锐的阶级斗争,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

    我们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着手纠正这种错误,针对不顾中国的具体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理、原则教条化的倾向,着重提出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要求。从抽象的概念、教条出发,不顾实际,怎么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从实际出发,固然是产生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一个必要的前提,但并不是充足的前提。就是说,并不是只要从实际出发,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有正确理论的指导。

    1978年

 121

    胡绳文集101

    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并不只是说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句话。他说:“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号召全党重新进行一次学习,“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邓小平文选(1975—1982》,143页)。

    这是全面的说法。

    我们党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教条主义只讲原则,不看实际情况,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公式化。但是,以“从实际出发”为理由,否定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作用,也是完全错误的。这就很容易变成狭隘的经验主义,得出各种错误的结论。总的说来,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上,我们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经验主义,这两种倾向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都是有害的。在教条主义是主要倾向的时候,我们要强调从具体实际出发,就是一定要把普遍原理和具体实际结合。当前,我们仍然要讲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但为了反对狭隘经验主义的倾向,有必要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作用。

    近几年,世界上兴起一种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思潮。

    我觉得其思想方法,基本上是一种狭隘的经验主义,是片面地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苏联斯大林时期,确实在理论上、实践上有许多错误是教条主义性质的。

    有的同志说,苏联一些人提出“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

    ,是针对30年代以来的实际情况,总结历史经验提出来的,因此似乎只能肯定这种提法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我认为,苏联一些人的提法虽然有它的针对性,但这是不是正确地全面地总结实践经验

 122

    201胡绳文集

    而得出的结论是值得怀疑的。不能说,因为它从某种实际出发就是正确的而应得到肯定。因为对实际情况的掌握有全面和片面之分。考察同一实际情况,由于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里就讲过,“社会生活现象极其复杂,随时都可以找到任何数量的例子或个别的材料来证实任何一个论点”。

    美国人布热津斯基讲,20世纪是共产主义大失败。他也是根据一些实际材料,但他的这些实际材料并不是当代世界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全部实际情况。中国的资产阶级自由化论者也提出某些个别的、零星的事实材料来作为他们的论据,他们实际上是抱着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优越的教条,但他们的思想的表现形式是狭隘的经验主义。

    我们说,必须把普遍原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不能依靠狭隘的、个别的经验。为什么必须这样?因为人们的认识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每一时代的人总是要参考总结前人的实践经验所得到的正确知识,甚至以此为依据,再来认识新的事物。

    比如设计一座长江大桥,当然必须掌握有关的水文、地质的具体情况,但还必须有造桥学、力学、材料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已往的经验的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当然比造桥这样的工程复杂得多,但基本道理是一样的。人们必须结合对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认识来辨明一枝一节的经验,并且通过成功和失败的新的实践经验来补充、纠正、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规律性的认识。

    通常我们认为“就事论事”

    是不可取的。

    “就事论事”好像也是从实际出发,但是完全不顾这件事同有关的其他事的联系,不顾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也

 123

    胡绳文集301

    不顾与这件事有关的一般规律,是不可能对这件事作出正确的评论的。说“就事论事”不可取,也就是说,狭隘的经验主义不可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但不能据此而认为,好比说,如果建筑长江大桥有两个不同的设计方案,就必须造出两个不同的桥来,才能评定这两个设计孰优孰劣。人们可以事先评论,是因为已经有许多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知识为依据。如果一概否定已有的科学知识,那只能陷入庸俗的、狭隘的经验主义。

    恩格斯说过这样的话:“必须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

    ,他在说这话的同时,反对庸俗的唯物主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