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殖民统治的一百多年间几近于灭绝。这不能不使他无限感慨。
这些爱国的先驱者为中国的命运而发出的警告,难道是多余的吗?也许有人说,把几万万中国人“灭种”
,是不可能的。这当然不大可能。但帝国主义像日本侵略时那样统治中国,中国绝大多数人都成为从事苦役、任人宰割的奴隶,哪里还谈得到什么文明和进步!
因为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统一的大国,人民富
571
胡绳文集15
有反抗外来侵略的传统,不断地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所以中国才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
在19世纪末年,帝国主义列强曾打算“瓜分”中国,但没有能实现。近代中国没有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这是中国的不幸。但是,如果中国被瓜分为一块块由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斗争会比我们实际上所经历的要艰难百倍,这是显而易见的。
帝国主义之所以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不自觉地充当了造成革命的工具,就因为它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它使许多落后民族在濒于灭亡的恐惧之下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它在这些民族和国家造成了少数人的天堂和多数人的地狱的强烈对比。因此,在殖民地世界中不能不产生各种形式的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并且产生反抗帝国主义的新的社会力量。
当然,能不能有效地进行反抗斗争,并且达到胜利,还要靠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自己的努力奋斗。
有些实际上是为帝国主义辩护的西方学者,竭力申述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起了“进步”
的作用。
但他们无法否认,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是源于帝国主义侵略的事实;也无法证明,中国不需要首先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争得独立自由,才能有进步与发展。在经历过旧社会的人看来,中国不能不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这是不言自明的事。这的确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问题。现在看来,还必须用大量的材料来说明,才能帮助许多不了解旧中国情况的年轻人认识清楚。
党的历史的发展是与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讲党史,必须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
572
255胡绳文集
联系起来讲。为什么要革命的问题,本身就是社会经济、政治问题。至于怎样进行革命,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来领导,是主要靠武装斗争还是靠合法斗争形式,是先从农村还是先从城市开始,这也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决定的。
党史如果脱离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就没有基础,就不能作科学的解释。
二、党的领导与统一战线。
我们现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
党史应该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决定的,而不是自封的;也不能把党的领导说成是天生的,好像党一产生就立刻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党的领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
党之所以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能起到领导作用,首先是由于它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是正确的,代表了人民的意愿。
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各个时期又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程度上赞成反帝反封建的。党的主张真正为群众所接受,逐步提高群众的水平,是经过艰苦努力的。比如,1925年的五卅运动是党领导进行的,的确把全国广大的群众卷了进来。但也要看到,那时参加爱国运动的人有不同的水平,有些认识甚至相差很远。所以不能把党的领导的形成说得那样简单,以为党一发出什么号召,立刻举国上下一致响应,全国人民都拥护。
1927年我们失败得很惨,能说那时全国都拥护共产党吗?不是这样。国民党还很有欺骗性,全国还有很多地方革命影响没有波及到,许多群众对革命恐惧、淡漠,中产阶级更是疑虑重重。八一南昌起义,也不可能是全国很多人都了
573
胡绳文集35
解,都赞成。
30年代,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使党与群众建立起最广泛、最深入的联系。最近,在纪念“七七”抗战50周年的时候,国外有人议论说,中国共产党现在承认一二九学生运动和那时的救亡运动是他们领导的,但又似乎有些夸大了自己的领导作用。我认为,那时的学生运动、救亡运动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必然产生的,并不只是因为有共产党发动才发生。共产党最坚决地主张团结抗战,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当时运动中的骨干分子都是共产党员或接近共产党的先进分子,所以的确是党起了领导作用。而且如果没有党的领导,运动不可能那样地发展壮大,坚持进行,斗争水平逐步提高。但我们也从不认为,参加学生运动、救亡运动的所有人都明确承认党的领导,所有主张都同党一样的水平。如果那样来描述当时的情况,当然是不正确的。
在中国这样复杂的社会条件下,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中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有平均主义、无政府主义、狭隘的报复主义、排外主义、民族自卑观念,以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等等,对共产党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看法。因为党提出了符合各阶级人民的要求的主张,所以能把群众发动起来,但要真正形成领导,使斗争坚持到底,还必须做大量艰苦的工作。如果说所有的人都能一下子接受共产党的一切主张,那共产党还要做什么工作?
整个抗日战争中,党不断做工作,克服群众中的许多思想障碍,提高群众的思想水平、斗争水平,直到取得抗战胜利。
党的领导的确立,在新民民主义革命时期并不是轻而易
574
455胡绳文集
举的。
说清这个问题对现实也有意义。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为充分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也还要作许多努力。所以邓小平同志说,要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在我们党没有取得政权时,党是靠做许多宣传工作、组织工作,一步步说服群众,还靠许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逐渐在群众中树立起党的威望,实现党的领导。我们今天也还是要这样,为了加强党的领导,更要改善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与统一战线是密切相关的。党在民主革命中反对“左”倾教条主义是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在党史中讲反对“左”倾,往往主要讲反对“城市中心论”。相对来说,比较少讲到统一战线。照毛泽东的说法,统一战线的中心就是同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他说,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者被迫分裂革命的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条是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又要武装斗争,又要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还同一部分大资产阶级建立了统一战线。
毛泽东说,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后来叫做“三大法宝”。
这的确是贯串整个民主革命时期的问题。
大革命时期,一开始就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但是当时放松了武装斗争,没有独立地建立自己的武装,在统一战线中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结果失败了。土地革命时期,党注意搞武装斗争,但是忽略了统一战线问题,甚至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还没有注意这个问题。遵义会议以后,解决了这个问
575
胡绳文集55
题。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抓住了民族矛盾居于首位的形势,把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结合起来,可以说是最好地把二者结合了起来。这个经验非常重要。
我认为,学术界对统一战线研究得不够。比如,近年来关于抗日战争领导权的问题,有很多议论,但恐怕不能说是很好地总结了经验。
《文汇报》7月10日的一篇报道说,在这个问题上有四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种意见认为,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第三种意见认为,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分别领导,共同进行的;第四种意见认为,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爱国华侨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这个报导中说,第四种意见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好像这样说就解决了领导权问题。
说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过于简单。总不能说共产党领导了国民党,领导了国民党的反共政策,领导了湘桂大撤退,等等。国共共同领导的说法也站不住。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要消灭共产党,它有一套方针。我们也有一套方针,与国民党根本不同。不可能也没有形成共同领导的局面。但如果把国民党和共产党,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统区和解放区看成各不相干,也不符合事实。因此,分别领导的说法也没有全面地说明事实。至于上述第四种说法,作为历史现象的描述,当然是对的,但是并没有说清领导权问题。
那么,到底怎样来说明抗日战争中的领导权问题?不妨
576
655胡绳文集
概略地看一下事实。在开始时,要同打了十年仗的国民党合作抗日,要承认它是全国政权,要改编我们的军队,党内许多同志在思想感情上是不容易接受的。
在抗日战争过程中,国民党的反民主的本质没有变,消灭共产党的政策没有变,对抗日采取消极态度。既然这样,是不是可以干脆分裂,各干各的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