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大家把这个字连起来用了。 所谓“权”就是政治上讲的统治,也就是霸道。 春秋末期王道衰微,霸道因此起来了。 其次是“术”
,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用手段。 不讲传统文化的道德和理性,就是用手段。 以手段而取天下,就是“权术”。因此,我们要了解当时的政治变乱,一定先要了解一本书——《春秋》。
《春秋》是孔子著的,像是现代报纸上国内外大事的重点记载。 这个大标题,也是孔子对一件事下的定义,他的定义
150
八 佾 第 三731
是怎样下法呢?重点在“微言大义”。所谓“微言”是在表面上看起来不太相干的字,不太要紧的话,如果以文学的眼光来看,可以增删;但在《春秋》的精神上看,则一个字都不能易动;因为它每个字中都有大义,有很深奥的意义包含在里面。 所以后人说“孔子著《春秋》,乱臣贼子惧。”为什么害怕呢?历史上会留下一个坏名。 微言中有大义,这也是《春秋》难读的原因。孔子著的《春秋》,是一些标题,一些纲要。 那么纲要里面是些什么内容呢?要看什么书?就要看三传——《左传》、《公羊传》、《縠梁传》。这是三个人对《春秋》的演绎,其中《左传》是左丘明写的,左丘明和孔子是介于师友之间的关系。他把孔子所著《春秋》中的历史事实予以更详细的申述,名为《左传》。因为当时他已双目失明,所以是由他口述,经学生记录的。《公羊》、《縠梁》又各成一家。我们研究《春秋》的精神,有“三世”的说法。 尤其到了清末以后,我们中国革命思想起来,对于《春秋》、《公羊》之学,相当流行。 如康有为、梁启超这一派学者,大捧《公羊》的思想,其中便提《春秋》的“三世”。所谓《春秋》三世,就是对于世界政治文化的三个分类。 一为“衰世”
,也就是乱世,人类历史是衰世多。 研究中国史,在二三十年以内没有变乱与战争的时间,几乎找不到,只有大战与小战的差别而已,小战争随时随地都有。 所以人类历史,以政治学来讲,“未来的世界”究竟如何?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学政治哲学的人,应该研究这类问题。如西方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所谓“理想国”。
我们知道,
151
831论 语 别 裁
西方许多政治思想,都是根据柏拉图的“理想国”而来。 在中国有没有类似的理想?然有,第一个:《礼记》中《礼运。大同篇》的大同思想就是。 我们平日所看到的大同思想,只是《礼运》篇中的一段,所以我们要了解大同思想,应该研究《礼运篇》的全篇。 其次是道家的思想“华胥国”
,所谓黄帝的“华胥梦”
,也是一个理想国,与柏拉图的思想比较,可以说我们中国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从另一面看,整个人类是不是会真正达到那个思想的时代?这是政治学上的大问题,很难有绝对圆满的答案。 因此我们回转来看《春秋》的“三世”
,它告诉我们,人类历史衰世很多,把衰世进步到不变乱,就叫“升平”之世。 最高的是进步到“太平”
,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太平盛世”。根据中国文化的历史观察来说,真正的太平盛世,等于是个“理想国”
,几乎很难实现。我们《礼运篇》的大同思想,就是太平盛世的思想,也就是理想国的思想,真正最高的人文政治目的。 历史上一般所谓的太平盛世,在“春秋三世”的观念中,只是一种升平之世,在中国来说,如汉、唐两代最了不起的时候,也只能勉强称为升平之世。 历史上所标榜的太平盛世,只能说是标榜,既是标榜,那就让他去标榜好了。 如以《春秋》大义而论,只能够得上升平,不能说是太平。 再等而下之,就是衰世了。国父思想中所揭立的三民主义最后的目标是世界大同,这也是《春秋》大义所要达成的理想。
152
八 佾 第 三931
秉笔直书 罪罪恶恶
又怎样从春秋《左传》看得出它的“微言大义”呢?如果读懂了《左传》上第一篇的《郑伯克段于鄢》,就大概可知《春秋》的笔法。郑伯是一个诸侯,(春秋时,王道衰微,五霸崛起。 五霸中郑庄公是第一个称霸的,接下来有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等)在本篇中,孔子的“微言”在哪一个字呢?
那就是这个“克”字。“段”是郑庄公的亲兄弟——共叔段。 对兄弟是不能当敌人看待的,“克”字有敌对的涵义在内,打败了敌人就是克敌,结果他对待兄弟用对待敌人的办法——事先不肯教化,不止恶于其先,而且还故意培养罪行,最后又故作仁义。 因此春秋的笔法,就在这一个“克”字的微言上,定了他千秋的罪状。左丘明写这段历史怎么说呢?大家也许都读过了,我们也不妨温习一下。郑伯——郑庄公是老大,他母亲姜氏生他的时候是寤生——迷迷糊糊在昏迷中生的,作母亲的受了惊,害怕了,于是心理学问题来了,姜氏因为这次受惊,从此对庄公没有好感,始终心里不高兴。 由此可知,现代研究青少年思想问题的人要注意,有许多青少年的思想,主要都是在小的时候受到环境影响而形成的,环境上每一件事,影响他们的心理很大。 譬如从小贫穷的人,尤其是孤儿,他们大多容易产生偏
153
041论 语 别 裁
激心理,我也曾栽培过好几个孤贫的少年,并告诉他们,穷苦出身、孤儿出身的人,最后只走两条路,没有第三条路:一种是他将来成功了,对于社会非常同情,他有办法时,同情别人、同情社会,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从苦难中出来的,就非常同情苦难的人。 另一种人成功了,对社会非常反感,对于社会上的任何事、任何人都怀疑、都仇恨。 他认为自己当年有谁同情?社会?社会上哪有公平?他心里始终反感。 这两种相反的心理,同样是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至于为什么同样的原因而产生相反的结果,这又牵涉到遗传本质及教育等等问题了,如参照上文“学而不思”这段,便可思过半矣。 所以有许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办孤儿院,办得无论怎么好,孩子还是有反感。 对自己的孩子骂了以后,孩子虽然生气,但过了一会儿就忘了。 假如孤儿和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挨了骂,他不会生气,可是他永远不会忘记,因为他天生有反感。 所以研究社会、研究政治,这多方面的学识,一定要注意。讲到这里,就知道郑庄公的母亲姜氏有了心理偏见,而孩子在这种环境之下长大以后,就产生不正常的心理了。 后来姜氏又生了一个孩子段——次子。 在中国古代,长子是继承官位的,将来继承诸侯的当然是郑伯。 中国有句老话:“皇帝爱长子,百姓爱么儿。”就因为长子是继承人,而老百姓则往往喜欢年老时生的孩子。 可是姜氏生了第二个孩子后,告诉丈夫,希望将来由次子继承王位,但基于传统习惯是不可以的,所以后来还是由郑庄公继位做了诸侯。 姜氏就要郑庄公让弟弟段到“制”这个最好的地方去做首长。 而郑庄公对
154
八 佾 第 三141
妈妈说,“制”这个地方并不好,是艰苦之地,没有发展的价值,既没有经济价值,又不是政治重心,把弟弟派到这样一个地方去不太好,还是换一个地方好,叫妈妈另外选一个地方,结果把弟弟封到“鄢”这个地方去。 实际上“制”在当时郑国,是军事、政治上的重镇,他不敢养痈贻患,因此,郑庄公用了权术,说了一篇假仁假义的话,骗了母亲。 孔子写这一段,这是说郑庄公没有用道德,而用权术。后来,母亲姜氏和弟弟“段”要起来造反,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已经有了反叛的明显迹象,左右大臣都向郑庄公报告,郑庄公明明清楚了,但说没有问题,姑且等等看吧!意思是说,他的狐狸尾巴还没有露出来,要培养他把狐狸尾巴露出来,再处理他。这就是政治上古代奸雄权术中的一套,道德的政治,绝对不可这样。 两者的差别也就在这里。 尤其对亲兄弟,应该感化他,把这件事情坦然地告诉母亲来处理,不应该像培养敌人罪行那样培养他,最后母亲与弟弟通同造反,郑庄公出兵灭了这个弟弟。 所以历史上有人说,曹操培养了刘备和孙权,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手段是效法郑庄公的,因此便指历史上第一个奸雄是郑庄公。孔子著《春秋》为什么用这件事开始呢?这就是说明社会的变乱,并不是普通人能够引导的,都是权臣、有地位的人变坏了风气,所谓乱自上生,所以上面讲到季氏旅于泰山的故事,孔子说:“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也就是这个意思。
155
241论 语 别 裁
承让 领教
现在下文是孔子讲的原则: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这是讲人类文化基本问题,孔子用“举一隅”的教育方式来讲。中国文化的所谓“君子”
,是与“小人”对立的名称,等于是个符号,怎么叫君子?怎么叫小人?很难下定义,等于说好人、坏人很难下定义一样。尤其站在哲学的观点来看,更是如此。 好人对某一件事情好,有时在好里会变坏;坏人一切都坏,但有时在某一点上会变好。 所以好人与坏人很难下定义。 可是在社会、政治的立场,不能以哲学观点来讨论,好与坏是对事功而言。 现在孔子所讲的君子,是站在哲学的立场讲,是一个抽象的代名词。中国文化所讲的君子是无所争的,不但于人无争,于事也无所争,一切是讲礼让而得。 无所争就是窝囊吗?
不是的,孔子以当时射箭比赛的情形,说明君子立身处世的风度。 射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这个射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