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赫鲁晓夫传-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晓夫的汽车,一片叫骂声??全靠苏联司机的高超技术和冷静的头脑才冲出了困境。特里萨饭店旁喧声鼎沸。这里有黑
人、波多黎各人和古巴的反政府分子。一部分人高呼欢迎口号,另一部分人则大声咒骂。赫鲁晓夫的保卫人员在人群中
“打开了”一条狭窄的通道,簇拥着赫鲁晓夫进入了宾馆前厅。电梯把他送到卡斯特罗住的楼层。那个不大的房间挤进
去许多人,不要说坐下,连站的地方也没有。
    赫鲁晓夫与卡斯特罗热情拥抱。一个体态矮胖,秃顶的四周是一圈白发;一个身材高大,浓浓的黑胡须和松软丰厚
的头发。这是一对忘年交。
    拥人房间的人群愉快而激动,他们闪出一块地方让赫鲁晓夫和卡斯特罗单独交谈一会儿。窗外传来饭店前广场上群
众的口号声:赫鲁晓夫!卡斯特罗!
    赫鲁晓夫对哈菜姆之行很满意。当他在船上远眺美洲大陆时,一个想法已在他脑中形成:他要把古巴作为制约美国
的前沿阵地,他要在美国的后院点一把火,让它“食不甘味、寝无安席”。卡斯特罗向赫鲁晓夫表示要同苏联建立亲密
的友谊,并要求提供军事援助。赫鲁晓夫对卡斯特罗的评价是:“他会成为一个好共产党员,不过这是一匹没驯过的小
驹子,性子烈,所以得小心。”
    纽约当局通知苏联代表团,为安全起见,赫鲁晓夫不能到曼哈顿以外的地方旅行。这令赫鲁晓夫感到是受了侮辱。
他原来计划在没事的时候到长岛的格伦科弗小住。格伦科弗是苏联政府在 1948 年买下的一处富丽堂皇的庄园。庄园很
大,有花园、游泳池、喷泉和雕像。庄园的主楼是按苏格兰城堡的样式在20世纪初兴建的,是当年庄园的主人为新娘送
上的结婚礼物。后来这对夫妇殉情而亡。人们传说新娘的阴魂时常在庄园出现,因此无人敢住,售价不断下跌,让苏联
政府拣了个便宜。经过修缮,这个庄园成了一个很好的修身养性的地方。恼羞成怒的赫鲁晓夫终于发作了,他把对他行
动的限制变成了政治问题。他在联大讲话时指责美国和美国当局没有为会员国代表创造有利条件,限制和侵犯了他们的
权利。
    他说:“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问题:难道现在不是应该给联合国总部另选一个地方,一个将更有效地促使这个国际
组织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的地方吗?举例而言,这个地方可能是瑞士或奥地利。我可以最负责地宣布,如果人们认为把
联合国总部设在苏联是可取的话,我们将保证为它的工作提供最有利的条件,并保证所有各国代表的绝对安全。”
    赫鲁晓夫这一番话言不由衷,只不过是泄泄私愤而已。事实上,莫斯科最不希望联合国搬迁。在莫斯科或在“波罗
的海”号船上为这次大会进行准备时,都没讨论过联合国总部的迁移问题。赫鲁晓夫关于把联合国总部迁往苏联的“负
责的”宣布,是特别不负责任的。在莫斯科成立这样一个机构,会使苏联当局感到恐惧。当时,在莫斯科设立的联合国
新闻中心尽管规模很小,苏联政府仍明令禁止雇佣一个外国人。其次,国家安全委员会也不会同意这一动议,联合国迁
出纽约意味着在纽约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谍报网将付诸东流。
    赫鲁晓夫在联合国会议上,逢会必有发言。其中一次会议期间,他发言11次,从而打破了以往各国代表在联合国发
言次数的最高纪录。对他来说,不存在什么规矩。
    在 1960 年 10 月 1日的联大会议上,议题是“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但赫鲁晓夫决定利用
这次机会对西班牙的佛朗哥进行攻击。赫鲁晓夫指责佛朗哥“建立了血腥的专制政权,并砍掉了许多西班牙最优秀儿子
的脑袋”。
    大会主席爱尔兰人弗雷德里克。博兰认为赫鲁晓夫的讲话太过分了,便打断他,要求他不要对联合国其他会员国的
国家元首恣意进行人身攻击。赫鲁晓夫受到如此对待,一下子火了,便继续谩骂佛朗哥。
    他发言后,西班牙外长费尔南多。卡斯铁利亚针对他的发言回敬了他。赫鲁晓夫暴跳如雷,不顾一切地对这名西班
牙部长破口大骂。他一面骂,一面用拳头重重地敲座位前的小桌子,苏联代表团的全体团员学着赫鲁晓夫的样一起跟着
敲。这时,赫鲁晓夫的手表掉了。他便开始在桌子下面摸,他那大肚子妨碍了他。他骂了几声“见鬼”,一腔怒火无法
发泄。这时他的手忽然触到了皮鞋,他顺手脱了下来在桌上敲得噔噔响。葛罗米柯坐在赫鲁晓夫旁边,一开始还保持着
斯文,后来也攥着拳头,使劲地敲打桌子??
    卡斯铁利亚发言结束后,回到大厅里他的座位上。事有凑巧,他的位子正好在赫鲁晓夫位于的前面。这名西班牙部
长走近他的位子时,肝火正旺的赫鲁晓夫控制不住自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挥舞拳头,向矮小的卡斯铁利亚冲去。这
个西班牙人急忙摆出极生疏的防御架势。会场工作人员赶忙过来把他们分开。
    会后,大家都感到很难堪。素来以行为严谨、循规蹈矩著称的葛罗米柯为自己的“超常发挥”激动得嘴唇都发白了。
但赫鲁晓夫却若无其事。他放声大笑,还说些悄皮话。他说有必要“活跃一下联合国的沉闷气氛”。他似乎没有意识到,
他的这种不体面的行为会给其他国家的代表们留下什么印象。
    10月中旬赫鲁晓夫离开纽约时,美国的大选即将开始。赫鲁晓夫在公开场合声称对选举结果满不在乎。他把尼克松
和肯尼迪这两个候选人称为“一双靴子”,并解释说,“说不上哪只好点,是左脚的还是右脚的”。
    但是,在私下里赫鲁晓夫态度就不同了。他认为尼克松“是麦卡锡主义的典型产物,是美国最反动人物的傀儡。我
们和他永远找不到共同语言”。
    他认为肯尼迪比尼克松要好些,尽管肯尼迪的看法常常是矛盾而含糊的,但他显然害怕战争,因而向苏联提出改善
关系。这正是赫鲁晓夫所期望的。
    第十二章
    与肯尼迪的初次较量约翰。肯尼迪在总统竟选中获胜令赫鲁晓夫感到高兴。赫鲁晓夫的这一态度有其历史原因。首
先,苏联领导层和社会舆论一直对民主党人更有好感,这一传统来自对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好感。罗斯福不仅于 1933
年在外交上承认了苏联,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三巨头”中最可靠的盟友。其次,美国的黑人和其他低收入阶层
在选举中普遍投民主党人的票,而这一点从评价国外事件的传统的“阶级观点”来看是一个好的因素。最后一点,约翰。
肯尼迪本人比尼克松更能引起赫鲁晓夫的好感,特别是在他与尼克松之间发生了世人皆知的“厨房辩论”之后。赫鲁晓
夫在 1956 年访问美国时曾与肯尼迪有过短暂的接触。肯尼迪要求美国政府对苏联“表现出明智和成熟,并建设性地交
换看法和谈判”。赫鲁晓夫对这段话做了符合自己喜好的解释。肯尼迪批评了U -2 事件,并在一次讲话中宣称,如果
他是总统,他“就不会批准这种飞行”。赫鲁晓夫认为这些都是清醒和现实的态度。肯尼迪在讲话中多次表示美国“不
希望进行一场核战争”,这也博得了赫鲁晓夫的好感。
    但是,蜜月的时间不长。古巴问题引起了赫鲁晓夫和肯尼迪之间的第一次公开冲突。赫鲁晓夫知道美国企图颠覆古
巴革命政权,但他没料到肯尼迪就任总统后这么快就采取了行动。
    1960年初,艾森豪威尔批准在中央情报局的指导下,训练和武装一支旨在颠覆卡斯特罗政府的雇佣奉。1960年总统
选举前不久,他又决定将这支队伍升格成一支常规的战斗部队,而不是一支游击队,并且急剧地增加了它的人数。
    约翰。肯尼迪在 1960 年 11 月 29 日第一次从艾伦。杜勒斯那里听到这个计划。肯尼迪就职后两天,杜勒斯和参
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莱曼。兰尼兹尔就向新政府成员——腊斯克、麦克纳马拉、罗伯特。肯尼迪——作了汇报。1 月 28
日,肯尼迪在就任总统一周后召集了第一次白宫会议,讨论雇佣军的问题。这是一支挂着另一国旗子、在危地马拉秘密
基地接受高度训练的部队。肯尼迪对这个计划的庞大和大胆感到惊讶。他刚上任,需要时间把这件事仔细掂量一下。但
中央情报局说时间紧急,如果错过眼前的机会,这支训练有素的部队就永远没有希望了。首先,卡斯特罗不久后将从苏
联得到一些装箱运去的米格飞机。一到 6月 1日,卡斯特罗就会拥有一支强大的喷气式空军。在捷克斯洛伐克受训的古
巴飞行员不久将返回古巴,这对登陆作战的流亡分子将是灭顶之灾。此外,危地马拉伊迪哥拉斯总统捎话来说,那些受
训人员到 4月以后就不能再在危地马拉呆下去了。其原因一是由于政府受到压力,公众舆论一致要求关闭这个日益公开
的、政治上引起争议的训练营;二是雨季就要来临,训练营所在的马德雷山区将成为一片大沼泽,不可能再在那里进行
训练。中央情报局还报告说,训练营的古巴流亡分子已经一切准备就绪,渴望战斗,很难加以阻拦。
    肯尼迪仍然犹豫不决。艾伦。杜勒斯直率地向他提出,他如果不批准这一计划,就等于听任卡斯特罗随意在西半球
搞革命,就等于不容许那些流亡分子从共产党独栽政权下解放自己的“祖国”;它还将给 1964 年的总统选举带来麻烦,
因为遭到解散、感到失望的流亡者将会在共和党的资助下散布流言,说肯尼迪出卖了他们推翻卡斯特罗的计划。杜勒斯
问总统,他是否准备告诉这批“只求能在自己的国家中恢复自由政府”的“优秀的年轻人”,他们“将得不到美国的支
持、同情和帮助”。
    肯尼迪问成功的机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