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时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后时刻-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一个系统集成的部门(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黄山就在那里做 programmer ,天天 coding ,老实孩子,呵呵。
  黄山静静的开着车,一个白色富康,这车是老爸给他买的。江浙这边和广东不同,这边是小康的多,但是大富的少。很多人的“终极目标”就是自己的子女,所以老爸死活要给他买辆车,“在上海别给我丢面子!” ^_^ 。其实黄山自己也买得起车,他是 90 级的,比我们大好几岁,联想工资虽然不是太高,但也不是太低,工作那么几年弄个米格车还是没问题的。但是他娃很“农民”(这话是他自己给我说的,不是老子嘴巴打人哈!),无论如何都要先弄套房子。那时候上海房价还没开始飞,比北京要低不少,他娃就想来个全款整抬。工作 7年,几乎可以说是节衣缩食,烟酒通通不沾,自尊心也有点强,虽然老头子在老家开厂,有钱,但是他娃根本不愿意开口春节的时候终于凑够了钱,一个人阴秋秋的抱了几十万跑到浦东去整了个套三。楼盘刚开始在打地基,周围三面都是田,还有一面在修路。他娃冲回来就给赵侠说“我买房子了!我们结婚吧!”赵侠假打“买个乡下房”但是马上就答应“行行,你说结就结吧!”哈哈黄山老爸在镇江知道了后,一晚上都没睡着觉,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厂里的司机杀到上海,立马买了辆富康给他“好样的!有志气! 8过还得有辆车才行,别给我丢面子!”呵呵
  方雅和赵侠在后座上叽叽呱呱,赵侠小声问“怎么样?”方雅假笑,不置可否,隔了半天嘀咕句“太老实了吧?”赵侠笑着埋怨“切,我哪能和你比,你是外企白领!”方雅也笑“你是财主女儿,我才不敢和你比呢!”边说边掏出中南海,轻轻拍了拍前座的黄山“有火吗?”黄山愣了一下,很不好意思的说“没有我不抽烟”
  赵侠住在静安寺,把方雅安置好后,她送黄山下楼,黄山阴秋秋的给她说“你同学挺那个”
  赵侠问“哪个?”
  “有点小资”
  “她一直就那样。方雅其实人挺好的,他们在外企上班的,可能都这样吧”
  “不会吧,我们公司跳槽去外企的那些女同事,怎么没像她那样啊一身都是名牌,还抽烟!”
  赵侠只好瓜笑一下“不同的生活态度嘛”
  第二天,方雅收拾整齐,一个人杀去人民广场,见工。当然“见工”这种说法,是广东 /香港那边的俗语,内地都叫面试。方雅现在的这个 level,应该也不能算是“工”了。
  她最早在三星做了一年的日文翻译,没学到什么东西,但是把外企里面白领的那一套,算是混得熟透了。外企 office 里面的勾心斗角,最厉害的是欧美公司,因为西洋人不是很懂这些道道,于是请来做事的中国人就在办公室整的你死我活,大家内伙子阴到整哈。日韩公司就要好的多,或者换种说法是更像工厂,要斗大家都明斗,玩阴的明显比欧美公司的中国人差。但是三星中国总部那种地方,其实和 IBM这种 big pany都差不太多了,养一大帮子坐办公室混日子的,“帮助中国政府解决就业问题” ^_^ 。方雅之所以在 2000 年春节的时候从三星辞职,倒不是因为混不下去,而是她认为没意思,不想混了。整个 dept 里面 20多岁的只有她一个,一天到晚死气沉沉。方 MM 可不想在这种地方呆一辈子。
  后来去了同在招商局大厦的一个美国公司的代表处。这家公司是三星的关系企业,主要业务就是为三星 /Sony/ 松下这些公司做本地化市场的一些玩意儿,性质上有点像营销公司。方雅在这里呆了两年,可以说是如鱼得水,最后走的时候已经是小头目级别的了, salary 过 W,名片上带 manager的哈。她的自身条件很适合作 marketing:
  1。本身就是学日语的,日语很溜,在三星呆的时候把韩语又弄的可以乱蒙下人,大学的时候英语也考了 6级,语言能力极强2。性格比较温婉,有亲和力,心思很细,很擅长事务性的工作3。学过舞蹈,半专业水平,或多或少还是有点艺术细胞,至少和广告公司 /设计公司打交道的时候不会乱开黄腔
  不过这三条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她知道“什么钱可以放心吃,什么事绝对不能打让手”。这个东西相信做 marketing的都懂得起,呵呵。这玩意儿很关键,很多做 marketing做栽了的就栽在这上面,做了 N年工资都还是小几千的,穷也就穷在这上面。
  上面这段话各位看了不要觉得我们有点“作”。这段话是写给小 P孩看的,我们还是不能忘了我们的初衷哈,《青春》和《最后》都是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呵呵。
  最后离开北京,根本不是因为工作上的事,而是春节回哈尔滨,老爸哭着给她说“你都 25 了,你外公外婆年龄也大了,就只有你妈一个女儿,就你一个外孙女闺女啊,算我求你行不?你别一个人在北京了,还是回上海去吧我现在又有一家人要照顾,但是我也当了你外公外婆 20 年女婿,你叫我咋做啊?你老爹我难受得慌啊”
  方雅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老爸人很老实,她也理解老爸的难处。再说,自己一个人在北京,还有什么好留恋的?在北京三年,男朋友谈了好几个,没一个靠谱的(也应该包括我吧,老子也汗哈);朋友交了一打,都是工作关系,能交心的几乎没有;还有些所谓的“老男人”, office 的外面的都有,那些人最多只能混个脸熟,虾子些要想再进一步,把方 MM 弄上床,那就不得行哈!方雅在这上面还是很打得稳的。开玩笑,以为你几爷子多挣了几年钱就有“资本”了?本小姐到了你们那个年龄,不一定挣的比你们少哈。
  方雅和《羊城岁月》里面的许静一样,都是那种有点“精”的女孩子,不是一两句话就能骗到手的。不过他们也有很大区别:许静没读过多少书,本身也没有太大本事,只是性格泼辣而已,整体比较“市井”化,在和云峰结婚后就从南航走人了,安心当家庭主妇(这也是很多广东女孩子的老路);方雅不一样,她是上过大学的人,“外企白领”,心气要高的多,不说要找个什么什么样的人,就算自己一个人混,那也不见得比嫁了个有钱人的女孩子过的差哈当然,这也是很多外企姐们儿整成“老大难”的原因,以前在普华的同事,老子见过太多太多了共勉一句:努力,奋斗!哈哈
  出租车上,司机表情严肃,一言 8发。方雅还没完全从换城市的心情里面调整过来,还有点不太适应上海这边,包括上海的这种无语司机。北京那些出租车师傅嘴巴太他妈碎了,从一上车就要给你娃摆到下车,完了还来句“回见!”还见个 P啊见,下盘再能碰到都可以去抠彩票了,日时间有点来不及,她犹豫了一下,开口“师傅,能不能快点?我赶时间”司机仍然 8说话,点头,表示了改。
  结果就他妈一直堵,堵了老半天。到人民广场都快 3点,迟到了半个小时。她下车后就有点犹豫了:去,还是不去?
  如果换成了其它人,可能根本就不会考虑这个问题,绝对照样厚起脸皮去。但方雅现在的处境不太一样。她本来就没打算非要去欧莱雅,这仅仅只是一个面试机会而已。她主要目的是换码头,而不是换工作。说老实话欧莱雅这种公司,方 MM 还并不是很愿意去有点“降档”的感觉哈 ^_^
  5 分钟后就做出了决定,不去面试了,喝咖啡去!然后就打车,直杀外滩(难道人民广场喝口咖啡的地方都没有?)
  在早就听说过的某“格调”咖啡厅,一直坐到了华灯初上,发呆发了一下午。这种事情只有她才做的出来,“方小资”的确名不虚传。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在北京处的那 4个月,幸好老子工作忙哈,嘿嘿其间有帅哥企图过来同坐,方雅据之,假笑“没空”。帅哥真就转身走了。我靠!上海男拧这么干脆?看来下盘要学精灵点了。要在北京,“没空”说白了就是故意给男人接话的头子哈。
  快 8点,收到个电话,一个摩托上海公司的姐姐,乱摆两句,杀港汇,整晚饭。
  这个“姐姐”叫张然,我个人认为也是小资 MM ,和方雅有得一拼。她比我们大 2届,当时我还在北京见过她。她和方雅认识的也非常有缘分:某次到北京出差,某大学师姐召集周五晚在新买的大房子整入伙 party 。张小资头天晚上就溜到王府井,采购了一大包衣服,准备来个惊艳亮相。周五 6点下班后,旋了一会儿,某帅哥同事以为她在等搭车,就热情的说“回酒店吧?搭我车走啊”,张小资冷脸拒绝“有聚会,不耽误你了”。帅哥在电梯里对同行的哥们儿说“这些上海女人真他妈作!”
  旋到 6点半,时间差不多了,张然去卫生间,全副行头笼起,然后盛装冲出摩托大楼。结果,我日,打不到车!这下瓜球了,心头那个悔啊,早知道妈的该搭帅哥同事的车了到了 7点,仍然没空出租。穿成这个样子,不可能切挤公交三,太那个了哈。而且她也不知道该坐哪路公交才能到师姐的郊外“大房子”
  又旋了一会儿,实在没办法,给师姐打电话“打不到车!怎么办怎么办?”师姐说“你现在正在出城的道上呢,当然没车向西走,往左拐,那边回城的可能有空车”张小资于是立即向那边冲,刚跑过招商局大厦就瞅到个空车,马上招手。没想到旁边也有个盛装 MM 在挥手,于是两个人就堵上了。
  司机很大套“你们俩商量商量吧,要去的地儿离的不远就一块儿走得勒!”张小资和方小资异口同声“酒仙桥!”然后对视一眼,我靠,同去同去!
  两个人在车上都开始打电话。方雅先接通,张然就无论如何也通不了,一直占线。他妈都给一个人打,怎么打的通,哈哈!张然的师姐是方雅以前在三星的上司,确实有缘哈。
  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