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
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
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
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
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至
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
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明上似乎富于进
取心,实际上是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为了习惯于失去,有时不妨主动的失去。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照我的
理解,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
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
首,即从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桥梁。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寺庙
靠布施敛财致富,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我始终把佛教看作古今中外
最透彻的人生哲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不以为然。佛教主张“无我”,既
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
于自己,何况财物。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
当然,佛教毕竟是一种太悲观的哲学,不宜提倡。只是对于入世太深的人,
它倒是一贴必要的清醒剂。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的深处一
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
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
损失。其实,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时又叫
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的面对死亡。
另一方面,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
我失去了的东西,不能再得到了。我还能得到一些东西,但迟早还会失去。
我最后注定要无可救药的失去我自己。既然如此,我为什么害要看重得与失呢?
到手的一切,连同我的生命,我都可以拿他们来做实验,至多不过是早一点失去
罢了。
一切外在的欠缺或损失,包括名誉、地位、财产等等,只要不影响基本存在,
实质上都不应该带来痛苦。如果痛苦,只是因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
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伤不了。
守财奴的快乐并非来自财产的使用价值,而是来自所有权。所有权带来的心
理满足远远超过所有物本身提供的生理满足。一件一心盼望获得的东西,未必要
真到手,哪怕它被放到乐球上,只要宣布它属于我了,就会产生一种愚蠢的快乐。
大损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对小损失不再计较。
“无穷天地,那驼儿用你精细。”张养浩此言可送天下精细人做座右铭。
数学常识:当分母无穷大时,不论分子为几,其值均等于零。而你仍在分子
上精细,岂不可笑?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8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