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己的名字由“克勒”改为“恩伯”,以示奉陈仪为自己的恩师。
在北伐战争期间,陈仪归顺了蒋介石,把汤恩伯推荐给蒋。蒋介石见了汤后,觉得汤仪表不凡,随之命其到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担任大队长。汤恩伯虽然是由陈推荐,且又是蒋的同乡,但由于不是蒋亲自选拔的人,所以开始对汤并不太重视。后来陈仪予以点拨,说蒋介石最喜欢《步兵操典》一书,建议他写文章以引起蒋介石的重视。
汤恩伯早年在舞文弄墨方面擅长,写文章对于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当即写了一篇《步兵中队操练之研究》,送给蒋介石。
蒋介石看了汤的文章,觉得是一个人才,但还要考验考验。当时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是张治中,蒋介石成立教导师的时候,张治中推荐汤担任教导师的团长,请示蒋介石,却遭到蒋的拒绝。蒋说汤不会管钱,表示对其能力没有把握。实际上这是在考验他,看其反应如何。
几天之后,蒋介石召见汤恩伯,劈头就问:“前次文白提你做团长,我不同意,你是否有意见?”汤挺直身体回答道:“军人自当报效国家,至于个人进退那是委员长的事情,不是我应该问的。”汤恩伯顺势而应,正说到蒋的心坎上,于是越级将他提拔为教导师第一旅旅长。此后,汤青云直上。
蒋介石除了从小事观察识人外,还特别注意第一印象和谈话,他认为谈话可以看出人是否有条理,反映是否快。
对于谈话对象,蒋介石最讨厌的是对方胆怯、惊慌失措,因此见蒋介石最重要的是要冷静,切忌慌乱。曾经有一个旅长被蒋介石召见,竟然吓得浑身发抖,蒋介石问的话一句也答不上,蒋介石很奇怪地问:“你是不是穿得太少啊?”此人竟然号啕大哭,蒋介石很尴尬,拂袖而去。其次,如果对方对蒋介石的发问含糊其辞,不能回答,就可能要倒霉了。一次,在前线,蒋介石问一位团长,他的部队减员多少?还剩有多少粮食?这位团长虽然回答不错,但用了很多模糊数学的概念,如“大概”、“不少”、“也许”之类,很多人了解蒋介石的脾气,以为这位团长要倒霉了,但蒋介石看对方答得很快,以为对方思路清晰,工作负责,给予褒扬。
在与蒋介石谈话,他还特别注重是否稳重。在谈话结束后,应该注意蒋介石的表情,如果他有结束谈话的意思,应该马上走,而且不能回头。据说,有一位师长在被提升之前,受蒋的召见,谈完话后,该师长不知是激动,还是见了蒋介石害怕,在下台阶时摔了一下,蒋介石认为此人不稳重不沉着,准备要下发的委任状被扣了下来。
蒋介石虽然喜欢用相面术识人,成功的也有,但也多错失栋梁之材的。徐向前在黄埔军校的时候,有一次蒋介石找他到办公室谈话,徐向前生性腼腆,不爱说话,蒋介石问一句他答一句,没有更多的话,加上一口山西口音,使蒋介石听起来很费劲,又见徐向前的背不直,人长得也不太“威武”。蒋介石见了之后,没有说几句话,就让他走了。待徐向前离开办公室后,他对属下连声说:“不可用也。”而后来,这位不被蒋介石重视的徐向前,在以武装反抗这位叛变了革命的校长的斗争中,展示了自己的雄才大略,创建了鄂豫皖根据地,随后又创建了川陕根据地,把昔日的校长指挥的国民党军队打得惨败。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对蒋家军作战,更是摧枯拉朽,成为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这是蒋介石所想不到的。
评析:
知人善任,对于领导人和领导机关来说,是根本大计。中国古代伯乐相马,广为流传,并被引申到识别人才上。那时,科学不发达,主要是沿用巫术的相面术,凭直观及其好恶选人。有如同伯乐慧眼识高才的,而埋没高才错用庸才的事更是屡见不鲜。近代人曾国藩习惯采用此术识人。当然,像曾国藩这样的儒学大家,不会照搬巫术的套路,但他凭感觉识人,也确有其事。所谓凭感觉识人,主要是通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看人的气质、精神风貌,然后凭自己的经验作出判断与抉择。
蒋介石很重视对人才的识别,而他识人才,基本上沿袭相面术。其理念原始、独特,但做起来十分讲究,首先,寓识才于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机会发现人才,从小事、细微之处,留心观察。其次,考察讲究“认真”二字,询问、调档案卷宗查阅有关资料,设情景难题考验,等等。第三,对提拔对象亲自谈话,作进一步考察。第四,相中即用,在实际岗位上培养、锻炼人才,更重要的是,能使被提拔者怀着一种感激之情,忠于自己。
他用这种识人术识别、选用人才,有成功之处,选拔了到了他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且为他夺权、固权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种识别选拔人才的方式过于落后,难免错失良才。他在识才方面还有一个很大偏见,那就是被他相中了的,只要此人对他忠心耿耿,长久不变,他就会信任、重用到底,不管你是否有政绩。例如陈诚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指挥东北的战役,遭到惨重失败。蒋介石不怎么追究,而是把他安排到台湾任职,看似降了职,实际蒋介石把为他经营后退之路的重任委托给了他。
术篇第49节 赏给面子,胜过金玉
中国人讲究“面子”,所谓“面子”实际蕴涵的是尊严与价值认同。在世面上闯荡许久的蒋介石,也深知这种社会心理,他在“面子”问题上的见识和运用,可以说达娴熟圆滑的地步。
事例:
在蒋介石崛起的过程中,他几乎与全国的地方军阀都发生过冲突,双方彼此兵戎相见,几欲置对方于死地的武戏,在民国时期几乎天天都在上演。但在冲突的同时,出于当时的政治需要,蒋介石也还要做出一种亲热的态度,以拉拢、分化、瓦解对方。为了达到此目的,除了封官许愿,给予金钱物质进行利诱之外,蒋介石还充分利用他的“面子”功夫,同要拉拢的对象结成良好的私人关系。他运用“面子”功夫,调节与山西军阀阎锡山的紧张关系,就是一例。
阎锡山出身于一个地主兼商业高利贷者家庭。6岁丧母,为继母所不容,寄居外祖母家,常遭到别人白眼。成年后,帮助父亲做生意,于筐箧中物各色人物交往,在为人处世方面颇有心计。他的经历与蒋介石有些相似,但出道要比蒋早得多。在蒋介石为在部队争一个实职而奔波时,阎已经成为山西都督。他以山西为基地,先后与袁世凯、段祺瑞、张作霖斗过法。北洋军阀历届政府都对山西有过觊觎之心,但在军阀混战的漩涡中,很多地方实力派都只是昙花一现,只有阎锡山站定山西,由都督改称督军,由督军改称省长,岿然不动。逐步把自己的军队扩充到17个旅,成为独霸一方的山西王。1928年6月,南京政府宣布北伐胜利后,旧军阀被新军阀取代,但新军阀在抢夺地盘、鱼肉百姓方面与旧军阀并无多大区别。从1928年起阎锡山就发动了多次针对蒋介石的战争。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阎锡山成为反对蒋介石的核心人物,但是事与愿违,战争以阎锡山战败而告终,阎被迫逃亡大连。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阎乘机从大连回到山西,重新上台。
对于阎锡山的为人,蒋介石是再了解不过了,但是国内形势已经变化。常言道,春秋无义战。这也适用于蒋当政时的军阀混战。他们之间既不是永久的朋友,也不是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是敌人还是朋友,要根据政治利益来决定。阎锡山久居山西,手中实力可观,而蒋介石在华北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又在华南“围剿”红军的战争中损兵折将,拉拢阎锡山,或者至少让其保持中间,是蒋介石的唯一选择。所以,在阎锡山复职一年之后,蒋介石决定对阎展开公关斡旋,以拉拢阎锡山。
国民党宣布对阎锡山在中原大战中的“错误”既往不咎,取消了对阎锡山的通缉令,这就在政治上承认了阎锡山的复职的合法性。
1934年8月,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以与阎锡山共商国事的名义,对山西进行访问。蒋介石访问太原有两个目的,一是拉阎锡山,探听山西虚实;二是争取将“中央军”部署在山西周围,增加“中央”在华北的力量。
阎锡山十分老道,“面子”功夫也不错。对蒋介石的造访,心中虽然不是滋味,表面上又必须表示十分热情。为此,他大事张罗,在太原城内城外,清水撒街,黄土垫道,粉刷墙壁,即使是过去皇帝出巡,恐怕也莫过于如此了。阎锡山还做了一套军礼服,以便迎接蒋介石时显得庄重得体些。
蒋介石一行到达太原这一天,太原城一片喧腾。阎锡山命令各校长亲自带队,一律在小北外汽车道两旁欢迎。如此高规格的礼仪,显然是在为委员长做面子。
蒋介石对阎锡山用意自然领会,投之以李,报之以桃,于是,他决定还阎锡山一个更大的“面子”。蒋介石在阎的陪同下,在閰公馆刚一落座,寒暄完毕后,提出要到河边村拜望阎的父亲――閰老太爷。
阎锡山是五台县人,其父早年经商,时运不隹,失败后在河边村流浪,阎锡山发迹后,子贵父荣,阎锡山为其父在河边村盖了高大庭院,供其养老。当时,阎父已经瘫痪在床。
蒋介石要探望自己的父亲,对于阎来说,内外长面子,求之不得。而蒋介石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也是一举两得,既是对阎的心理战,象征着阎蒋的关系非同一般,两人已化干戈为玉帛,而且两人的关系业已从一般“同志”发展为“兄弟”,这对阎锡山在山西的地位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