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欢-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顾春芽见顾芩进去的时候提的竹篮是半空的,拿出来时倒是堆满了,上头盖的布都得被顶出来。
  洪玉珠看到顾春芽,冲她笑笑,“春芽你长胖了呀。”
  顾春芽跟她也不熟,只打了声招呼,不说什么。
  “你头上戴的花儿真好看。”洪玉珠羡慕的盯着瞧。
  那莲花做得极好,跟真的一样,大冬天里可是惹眼的很,要是春天漫山遍野开花了,又不新鲜了。
  徐氏听见了,就叫顾春芽摘下来,“给你表姐罢,反正冬儿会做,你再叫冬儿做一个就是。”
  顾春芽满头黑线。
  这徐氏得有多看不顺眼他们这房的人啊,不管谁要,也不管有没有道理,就叫他们大房的人都顺着。
  她才不干!
  “上回给春竹做了,没布了,要不奶给两块?”
  徐氏一瞪眼,“冬儿之前的布哪儿来的,叫她还哪儿去要。”
  原来徐氏竟然知道顾冬儿的布是从方家得来的,顾春芽不打算跟她讲道理了,讲了也白讲,索性拔腿就跑。
  “一点不懂礼貌!”徐氏骂道,“也不知怎么教的。”
  “算了,娘,玉珠是随便问问。”
  “玉珠是该打扮打扮了,你这做娘的也不……”徐氏忽然想到一件事儿,小声道,“你过几日记得再来,有好事儿呢。”
  “啥事?”顾芩眼睛一亮。
  “总是对玉珠好的,你就一个女儿,不过还没定。”
  顾芩就不问了。
  一家三口去了前头铺子。
  顾春芽刚才就是溜到那里去了,见到他们来,还当是什么事儿,谁知道就拿起包子来,刚刚出炉的包子全给他们拿了。
  都是好卖的那几样素包子。
  顾芩叫顾明瑞拿大荷叶包了又包,足足要了二十几包。
  跟蝗虫一样……
  顾春芽偷偷掀开顾芩那竹篮看,只见是些红糖,枣子,糕点,咸肉,其中还有他们家买了孝敬顾老爷子跟徐氏的,结果跑这儿来了。
  看来徐氏不是一二般的疼女儿啊,啥东西都往她女儿那里贴!
  “哎呀,都没发现呢,居然拿了这么多。”顾芩拿完了,很不好意思的对着顾应全笑。
  顾应全道,“没事儿,你们也不常来,这包子啊是几个孩子想出来的,确实好吃,你多带点给妹夫家里人尝尝。”
  顾芩就笑起来,“大哥整天忙活,得注意身体呢,不要累坏了。”说着又叫顾明瑞包了六个肉包。
  一家子两手拎得满满的走了。
  顾明瑞“啪”的把一叠荷叶甩在桌上,“每回就跟抢劫似的,不拿完不罢休呢!”
  “哎,难得一次,是你姑姑呢,拿一些有啥,还不再做点出来。”顾应全去里面拿发酵好的面团。
  顾明瑞皱了皱眉,只好去揉面。
  顾春芽在旁边看着他做,一边问,“姑姑到底常不常来啊?我看奶给了她很多东西呢。”
  “两三个月总会来一次。”顾明瑞问,“她还拿了别的?”他倒是从未注意过顾芩随身带来的篮子,只晓得她每次来总要来拿好多包子馒头的。
  “是的,我刚才偷偷看了。”顾春芽心想,也不知徐氏有没有给顾芩体己钱。
  就她看来,徐氏这么精明的人,铁定是藏了不少私房钱的,她那么疼女儿,瞧见他们一家这样的打扮,会不会就拿点钱出来补贴一下?
  天底下,一碗水端不平的父母多得是,更何况,徐氏还是顾应全的后母。
  顾明瑞眯了眯眼,“只要不是拿咱的东西给她就行。”
  这话说得没错,可这家里,有啥东西是他们的啊,顾春芽扶额,徐氏发的五十文零花钱吗?
  不,这太少了,她觉得,是该提高每月“工资”的时候了!

第041章 挖地菜
更新时间2013…6…23 16:34:46  字数:2174

 开春了,顾春芽又把地菜包子也纳入了计划内。
  这种野菜是非常有季节性的,又很鲜美,到时候做出来肯定受欢迎,顾应全几个人也一致赞同,杨氏早上就去买地菜了。
  回来后,却是两手空空。
  “怎么没买?”顾应全问。
  “死贵死贵的,又不是啥山珍海味,居然跟山笋一个价,这哪能买,咋这包子也才卖两文钱,不值当!”
  顾应全挠起了头,“前些时间也不咋个贵的,要不就算了罢。”一边看顾春芽,“咱们也得赚钱的,这太贵了,不能买。”
  这种道理顾春芽当然懂,成本都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她问道,“这地菜哪儿挖的,要不咱自己去挖?”
  “可远呢。”顾应全皱眉道,“也不是非得做这一种,挖这个也累得很。”
  “也不是很远,从中古桥过去,走半个时辰就到了。”顾明瑞抬起头来,“那靠河的山坡上,地菜很多呢。”
  “你咋个知道?”顾应全奇怪了。
  他们家是住在镇上的,很少去那边。
  “我听小景说的,他们家经常去挖地菜吃。”顾明瑞道。
  一听也才走半个时辰,顾春芽立马坚决的要去了,“我反正闲着没事做,正好去玩玩,那里从来没有去过呢。”
  顾应全向来不太会拒绝孩子们,就只看着杨氏。
  “娘,就让我去罢,我找方茹姐一起去!”她扑过去摇杨氏的胳膊。
  杨氏拗不过,答应了,但担心她年纪小,便叫顾冬儿也去,又叮嘱她们早些回来,别弄得太晚。
  两人提着大篮子就去找方茹了。
  方茹正在家里洗衣服,听说她们要去挖地菜,就放下了手里的活儿,“不早说,早知道你们要,我就多挖点儿了。”
  “那也不够的,咱们是要做包子呢。”顾春芽指指两个大篮子,“得要好多。”
  “是啊,主要咱们没去过,才来问你,以后熟了,咱们就自己去了。”顾冬儿一挽袖子,“我给你一起把衣服洗好,咱们再去,不能耽搁你的事儿。”
  柳氏听见了,从里头出来,“我来洗罢,小茹你带她们去,那路也不太好走的,早去早回。”
  方茹就去擦了擦手,提个篮子带她们去了。
  沿途果然路过那中古桥,一直往西走。
  桐平镇下面有三个村,那西边是七条村,有地菜的那个小山坡已经离七条村不远了。
  春日,鸟语花香,虽然天气还没有变得温暖,可是地上青嫩的草都已经冒了出来,路边的树上,也长出了绿芽。
  “就在那里,看到没?”方茹一指前面。
  只见那山坡上长满了野草野菜,还有些不知名的野花。
  有几个妇人已经在那里挖了。
  顾春芽跑过去一看,竟然好些野菜都不认识,她虽然是个面点师,可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并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
  “这都是啥?”她好奇的问,“也能吃吗?”
  顾冬儿答不上来,她没挖过野菜。
  方茹一笑,耐心的一一讲解,“这是地菜,这是拘牙子,这是牛甜草,这是地马菜……都能吃的,就这么炒炒,也能煮汤。”
  顾春芽跟听天书一样,这些名字对她来说实在太陌生了,叫方茹说了好几遍,又对照了样子看,这才全部记得。
  “你们在这里挖罢,这里地菜比较多,我去挖点儿地马菜。”方茹笑着去另外一边了。
  “茹姐姐咋晓得这么多的?”顾春芽问。
  顾冬儿叹了口气,低声道,“你小孩子不懂,我听娘说,方大叔去世后,柳大婶饭也不吃,绣活也不做,跟没魂儿似的,都是茹姐在照顾一家子呢。那会儿也没钱,我估摸他们经常吃野菜,茹姐肯定啥都认识了,后来柳大婶又好了,到底过去了好几年呢。”
  生离死别,那确实是人间最惨痛的一件事,顾春芽也叹了口气,“怪不得茹姐比一般的孩子还懂事些。”
  这话听着不像是小孩子的评价,顾冬儿好笑的看了看她。
  “柳大婶咋没有再找个相公呢?”顾春芽又问,“找个相公,日子可能还好过些。”柳氏的样貌是不错的,找个男人,应该也不难。
  “我也不知道。”顾冬儿的声音更小了些,“我有回听娘说,有人要娶柳大婶的,可柳大婶不肯。”
  可能是为了几个孩子,顾春芽心想,找个好的后爸的确不容易。
  山坡上野菜很多,三个人挖了不到一个时辰就把篮子都装满了。
  不过这些菜看着多,缩的很,挑挑拣拣,再一炒,肯定就没多少了。
  “下回得叫大哥也来,咱们多带几个篮子。”顾春芽道,“要不弄辆小车来,不然做不了几个。”又招呼方茹,“等会来咱们家吃地菜包子呀。”
  “你都说做不了几个,等多了我再来,咱们家那几个肯定也馋。”方茹笑。
  “那也行。”顾春芽也笑起来。
  三个人提着篮子欢快的回去了。
  这会儿天还早,街上依旧很热闹。
  正如顾应全说的,一到春天,这儿就会来很多商人,顾春芽果然看见了一些,还有车队呢,不由心想,有空她得去渡头瞧瞧,是不是真的停满了船。
  “咦,这不是二叔么!”杜小鱼左看右看的,忽然见到了一个眼熟的身影。
  二人就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发现果然是顾应奇,也不知要去哪儿。
  说起这个二叔,整天神神秘秘的,除了采办铺子的东西外,不太着家,顾春芽看到了,就多了几分心思。
  “咱跟着去看看。”
  “为啥?”顾冬儿一愣。
  “姐不想知道二叔成天在干啥么?”
  “不想。”顾冬儿摇摇头。
  顾春芽不管了,反正今儿正好遇到,她就想去看看,便把篮子往顾冬儿手里一塞,“我看一下就回来,或者你们先走。”说完,眼睛盯着顾应奇的背影,飞速的跟着跑了。
  “越来越野了。”顾冬儿无奈的道。
  “总比她那会儿好。”方茹笑道,“以前那样,你又急。”
  “倒也是。”顾冬儿道,“那咱们先走罢,这丫头指不定啥时候回来呢。”
  二人就先回去了。
  顾春芽跟着顾应奇,一路来到桐平镇的北边。
  那里的民房比较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