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欢-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门上按了大锁,钥匙收好了。”方茹把钥匙交给顾春芽。

    “谢谢茹姐了!”顾春芽连忙致谢。

    顾冬儿则问道,“大婶也知道了?”

    “是啊,还是我娘跟我一起去的呢,这样在你爹娘面前也好说不是?”方茹笑着道,“我还有事儿做,先走了,你们要搬坛子的话,可以来叫小景。”

    “这哪能行,小景也要考试呢,可不能打搅他。”顾冬儿忙道,“我们自个儿可以的。”

    方茹也就走了。

    两人赶紧把好消息告诉了顾应全夫妇。

    “哎哟,这不好罢,他们租了放杂物的,怎么能把这些坛子搬进去呢?”顾应全摇头不同意。

    “那这样放在这里,万一真把爷爷跟奶拌了一跤,咋个办?”顾春芽反问,“上回二婶都在说咱不孝顺,这坛子占地方,走路也不好走,要再放下去,其他人还得有意见,爹你说咋个办?现在有现成的,不正好么。”

    杨氏起先也觉得不妥,但想到这每日挣来的钱,心里就活络了。

    虽然顾春芽没有详细告诉他们赚了多少,可看这腌菜一斤一斤的卖出去,肯定是少不了的,但这坛子一直摆在院子里,早晚得出问题,这会儿就算打搅了方家,但到底方茹是未来的儿媳妇,总归会成为一家人,就先暂时放着,等以后有法子再移。

    “他爹,柳大妹子一番好意,咱们就先把坛子搬过去,春芽说得对呢,要是真让老人摔了可不好,年纪大了,禁不起摔的。”

    听杨氏也这么说,顾应全自然就不反对了。

    顾明瑞更不消说,立即就去借了平板车来搬坛子。

    这一番动静很快就惊动到了徐氏。

    “咋回事呢?”徐氏跑出来问,“这都搬去哪儿呀?”

    “奶,咱这些坛子占着院子不好,咱们搬到隔壁方家去,他们那儿有空的地方。”

    “啥?”徐氏变了脸色,她从来都精明,哪里看不出来这腌菜是挣钱的,坛子本来就在家里,她还能估摸算一算,他们大房挣了几个钱,这下可好,要搬到别的地方去,谁知道他们腌了多少呢,这就完全把她蒙在鼓里了!

    她皱起眉道,“哪个叫你们搬的?方家是方家,你们搬去那里像什么话!”

    顾春芽奇道,“奶不嫌这坛子挡了道了?二婶还说咱不孝呢。”

    “挡了道是挡了道,不过你爷爷让着你腌的,那说话算数,奶也不说你。”徐氏声音软下来,“就放院子里罢,放人家去像什么话?”又看杨氏,“两家又还不是亲家呢,别人会说闲话的,到时候连累方家大闺女的名声。”

    哟,还来替方茹着想了,顾春芽听得想吐!

    杨氏本来就对徐氏不准相公去方家提亲,故意拖延甚为不满,当下说道,“没事儿,娘,也不是放在方家的院子里,他们家是另外租了库房,摆在那儿的,有啥好说闲话呢。”

    徐氏愣了愣,她想继续阻止,可却发现找不到适合的话来了。

    既然是摆在库房,又不是在家里,她能说什么?

    “明瑞,快些搬,等天晚了,路要看不清。”看到徐氏气恼又没法子的样子,杨氏忽然感觉到了一丝快慰。

    这些年,她体贴相公,对老二称得上十分的恭顺,可原来,要反抗他们也并不是难事,只要占了理,她也许就该理直气壮!

    谢谢弦听君的粉红票票,may妹妹,旺鸡蛋,冬寒月的打赏~

 第057章第一笔大单生意

    到了六月初,顾应麟便同顾应全雇了马车去苏县考院试了,隔壁的方景也一样。

    天气这会儿已经酷热无比,到下午,包子铺的生意几乎是没有。这种天,好些人都热的恨不得每时每刻都扎在冰凉的水里,哪里还想吃包子呢,也只有早上的生意好些,所以中午做得几笼包子,都够卖到晚上的。

    铺子冷清,顾应全便一个人看铺子,叫顾明瑞先去休息,两个人轮流。

    顾明瑞擦了把汗,回到卧房搬了块竹板就往外走。

    他们这里到夏天都睡竹板,是那种做得工工整整的竹板,大小跟床一样,天热了就搁在床上睡,也可以直接放在地上。

    顾春芽正从厨房倒了碗凉水出来,奇怪的问,“大哥你搬这去干啥呀?”

    “去桥洞,那里凉快,你去不?”

    听说有凉快的地方,顾春芽岂有不去的,赶紧跟了走。

    元河在桐平镇的这一段,上头一共盖了三座桥,在他们家后面的那座桥叫德兴桥,在河的两边共有一个桥洞。

    顾明瑞把主板往桥洞里一摆,拍了拍道,“上来。”

    顾春芽就脱了鞋子往上爬。

    这儿果然比家里凉爽了好些,一阵又一阵的风不停的穿过来,驱散了身周的炎热。

    两人肩并肩躺在上面。

    “这里真好,咱晚上也睡这儿行不行?”顾春芽突发奇想。

    顾明瑞扑哧一声笑了,“倒不怕虫子咬,这里的蚊子到晚上可吓人,熏都熏不掉的。”

    原来是这样,倒是可惜了这样一个天然的空调地儿,顾春芽惋惜的叹了一声。

    “其实是咱房子没造好,要是横着几间造大一些。再隔两个房间出来,到了夏天,中间那两个屋子可凉快呢。”

    顾春芽扭过头看他一眼,“大哥还懂造房子呀?”

    顾明瑞笑了笑,“我哪儿懂,又不是学工匠的,只是见过人家家里那么造。”

    “那咱们以后也这么造,到时候就交给大哥了!”

    顾明瑞看她笑得如同阳光一样明媚的脸,心中也满溢了憧憬,用力点点头道。“再给你跟冬儿造个大一些的卧房,里头放个梳妆台,镶上一面大镜子。再做个大衣柜,那些有钱人家姑娘的闺房听说都是这样的。”

    “好啊,咱们再造两个大库房,里面放满坛子。”顾春芽两眼闪闪发亮。

    顾明瑞笑着拍她的头,“这会儿都不忘你的腌菜?姑娘家家该多想想别的。赚钱的事儿还得我来,这腌菜也不难罢,正好最近下午闲呢,你倒教会了我才好。”

    “咋的,大哥跟爹一样,也觉得我姑娘家以后做包子做腌菜不好?”

    “怎么会。只是这些费力气,你动嘴,我动手还不好呢?”

    顾春芽嘻嘻笑了。把头拱到他胸口,“还是大哥疼我,大哥最好啦!”

    顾明瑞脸一红,推开他,“不嫌热。拱啥呢!”

    顾春芽笑得更欢了,又要拿头拱他。

    不知不觉间。她已经把他们当成了真正的亲人,做起这些亲密的动作毫不违和且觉得快乐。

    两人正说笑着,顾冬儿蹬蹬蹬的跑了来。

    “姐,快上来乘凉!”顾春芽向她招手。

    “你们快下来,有人……”她咽下一口口水,“有人要买一百斤腌菜呢!”

    “啥?”顾春芽一激动,差点从竹板上摔了下来。

    顾明瑞一把拉住她,“急啥,小心点。”

    两人下了竹板。

    “谁要买呀?正在铺子里呢?”她忽然想到一个可能,急忙道,“爹知道不,有没有去告诉奶?”

    “没,被娘说了,爹没去。”顾冬儿道,“你快些回去,娘说这腌菜都是你的,卖不卖得你做主。”

    杨氏这是故意都推到她的身上,因为顾老爷子说过,腌菜赚得钱不用上交,当然,前提是顾春芽做得腌菜,至于别的,可不能保证,顾春芽现在就是一方挡箭牌,赚再多的钱那都是顾春芽的,别人谁都占不到一点儿。

    三人疾步往回赶。

    到铺子门口时,顾春芽出了一身的汗。

    杨氏拿起手头一块汗巾给她擦了擦,“看这热的。”

    “娘,那人呢?”顾春芽急着问。

    “在里面喝茶呢。”杨氏笑道,“是卫大夫的朋友,说他有回去卫大夫那里吃饭,就吃到了这腌菜,觉得好吃。”

    看来上回送卫大夫腌菜还带来好运了!

    “春芽小姑娘回来了?”那人听到声响便走了出来。

    “大叔好。”见这人四十左右的年纪,方正脸膛,顾春芽很有礼貌地行了礼。

    “听说这腌菜是你做主的?”

    “是的,大叔,听说您要买一百斤呀?”

    “没错。”那人微微一笑,“刚才还没来得及自我介绍,鄙人姓赵,叫赵真,在镇上刚开了一家红霞楼。”

    这啥红霞楼,顾春芽没听说过,不过既然是刚开的,也许是名头还没有打响,她笑着道,“先恭喜赵大叔了,希望您酒楼的生意蒸蒸日上,财源广进。”

    见她这么会说话,赵真笑起来,“难怪卫大夫说你这小姑娘厉害呢,小小年纪已经会挣钱了,这腌菜我尝过,确实不错,难能可贵的是,还有多种味儿,其中辣味真算得上地道。咱们酒楼想先购买一批,小姑娘你看怎么样?一百斤可有?”

    “有,现成的,大叔啥时候要,咱啥时候送过来。”

    “那就明天送来。”赵真取出一两银子,“也不用找了,第一回同你做买卖,只希望小姑娘以后多优惠些。”

    这人绝对是很会做生意的,都瞧准了她将来铁定涨价,先打好了关系。

    顾春芽笑着接了,“行。赵大叔,我们明儿一定送来。”

    赵真便告辞了。

    两人谈话做事简直是雷厉风行,其他几人都还没有回过神,这笔生意就算交代完了。

    “哎哟,这就一两银子了?”顾应全惊讶道。

    “是啊,爹,以后还不止这么多呢,要是腌菜放他们酒楼卖得好,肯定还会来买的。”所以这算是长线生意。

    杨氏也高兴得很,“这可比每天一斤一斤卖出去方便。”

    顾春芽把银子收起来。笑道,“明儿送完腌菜咱们顺便去街上买点东西,娘。你要啥?爹你呢?”

    “娘不要啥,你爱买什么买什么,就是不要乱花,晓得不?”杨氏道。

    顾应全也连连摆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