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by卫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事by卫风-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石琼玉一提,她就觉得说话不那么理直气壮了。
  
  第四十一章 来信
  
  虽然周榭和又林不知道那个素月杯是什么典故,但是看于佩姿的样子,也知道这是她的短处。
  周榭性子最厚道,从来见不得别人受窘,岔了话题:“我每次得风寒,家里都煮药茶喝,省得过了病气给其他人,姜枣苏叶茶就很好,石姐姐家呢?”
  石琼玉也不想在客人面前继续和表妹龌龊口角:“一样的,不是柴胡饮,就是九生汤,都常服,每次都折腾得家中里里外外一股药气,人人不得安生。”
  “小心无大错,”杨重光说:“仔细些总比生了病好。”
  石琼玉低头一笑,问他:“旬末你和表哥就要去书院了,东西都备齐了吗?”
  “都预备妥当了,婶母光是衣裳就给我打了两个大包,生怕我不够穿。”
  “这里天气和京城很不一样,还是多预备些的好。”石琼玉转过头来解释:“以前我总觉得江南水乡,肯定是四季温暖如春的,想不到这里冬天比京城还难熬,家里好几个人手上居然都生了冻疮了,这股子湿冷真叫人受不了。”
  周榭说:“还没有下雪呢。有一年下雪,到处湿嗒嗒潮乎乎的才要命,衣裳鞋袜都得用炭火烘,根本晾不干。”
  于佩姿插不上嘴,沉着脸坐在一边。除了朱慕贤还殷勤小心,替她拿点心端了茶,其他人有意无意的将她无视了。
  并不是什么势力眼又或是别的原因,于佩姿一开口就让所有人都不愉快,大家没必要非拿热脸硬贴上去,给自己找不自在。
  “我已经吩咐厨房了,做了几样儿精细小菜,中午你们可一定别走。”
  又林笑着说:“放心吧。你赶我们都不走,我们可不是空手儿来的,怎么也得吃个够本再回去。”
  一屋人都笑起来。
  于佩姿不着痕迹的撇了撇嘴。
  石琼玉果然让厨房做的都是精细小菜。看着素淡不起眼,其实大费工夫。萝卜丝儿面卷,豆腐皮饭团儿。三味盅,只一道荤菜是雪菜冬笋焖肉。又林尤其对那道豆腐皮儿的饭团赞不绝口。说特别的鲜。于佩姿说:“能不鲜么?这腐皮是用鸡汤煨出来的,一般人家哪能这么吃?”
  石琼玉抬头看她一眼:“佩姿你在家中的时候,难道不这么吃么?”
  于佩姿噎了一下既不能说是又不能说不是,张嘴恨恨的咬了一大口饭团。
  石琼玉低头喝汤。
  于佩姿家的确也吃得起,但是继母会不会这样待她就不好说了。
  石琼玉也不想揭人创疤,可是于佩姿自己实在也太不识趣。
  虽然碍于朱慕贤的面子,石家总不能开口赶客人走。但是上上下下,真没有一个待见她的。
  等朱慕贤去了书院读书,于佩姿也没什么理由再留在石家了,石琼玉想,最后这十天半个月,她就忍了吧。
  又林吃得很香,至于在座其他几个人之间的暗潮涌动,那和她有什么关系?
  于佩姿生得是俏丽,但是脾气之坏是有目共睹。但是男女之情这回事儿嘛,又不是做买卖。非得拣好的买,要公平交易,要讲理。朱慕贤就好这一口儿的,和旁人没关系。好在他也没强迫别人非得和他一样欣赏于佩姿。他知道于佩姿的性子不大讨人喜欢。所以总是因为她而为难,为了她向别人道歉。
  在他眼里,于佩姿非常可怜,生母早亡,继母不疼惜,她所有的缺点都是自来有因的,都是足可怜爱的。
  瞧,当事人自己千情万愿的事,要别人多什么嘴呢?
  石琼玉送了周榭一打杏花笺,送了又琳一盒刚才吃的豆腐皮饭团,连做法都抄了一份儿给她。
  回去的马车上,周榭翻看着杏花笺,忽然问:“那位杨公子看起来比朱公子年岁大,怎么以前没进学读书吗?”
  她没听到又林回答,抬头看见她正摩挲着那个装饭团的盒子出神,不由得笑了:“你啊,就记得吃。”
  又林嘿嘿一笑。
  杨重光这个年纪还没进学是奇怪,但是又不关她们的事。
  他寄人篱下,肯定有很多事情不能顺心遂意,但这是石家的家事。
  周榭又小声抱怨:“于姑娘这人,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又林把饭盒放下:“她大概要回京了吧?”
  “是吗?没听说啊?”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于佩姿不是石家的正经亲戚,她是朱慕贤的表妹。朱慕贤进书院读书,她也不好再留在石家。
  于佩姿应该是心中恐慌吧?她平时的个性未必会是这样,处处带刺。但是眼下她和朱慕贤分离在即,朱慕贤这一读书,说不定会读个三年五载,两人都见不着面。三年五载中的变数太多了,京城到于江又路途遥远,书信来往也不方便。于佩姿的心里又怎么会不惶恐?
  她没有别人可以倚靠,她全心全意信赖着的只有朱慕贤一个人。
  她怕,他要是把她忘了怎么办?他要是变心了怎么办?他……要是前程远大,从此再也见不着面,更怕他会娶妻生子,弃她于不顾。
  这时代的女子,终极的幸福,就是找一个良人托付终身。
  不但于佩姿,连同她自己,周榭,石琼玉……所有人都不例外。
  又林捧着饭盒去了李老太太屋里,正好四奶奶也在。对于晚辈的孝心,李老太太当然来者不拒。
  “哟,你到人家家去探病,居然还连吃带拿的,当心惹人家笑话。”四奶奶吩咐人把饭团拿去热,拉着她的手问:“外面冷不冷?中午石姑娘招待你们吃什么了?”
  又林笑着一一答了,又问李老太太和四奶奶中午吃了什么,合不合胃口。等饭团热好了端上来,李老太太奶奶尝了一个,笑着点头说:“果然味道不错,京城的人就是比咱们吃得富贵。这个……是用鸡汤煨过吧?”
  又林挑起大拇指:“奶奶您真厉害,一下子就尝出来了。”
  “这有什么。”李老太太接过布巾擦了擦手,端起茶来喝了一口:“大煮干丝不也是用鸡汤煨么?和这个作法其实差不多。还都见了什么人?”
  “没见着石伯母和石伯父,听说石伯父到清淮的庄子上小住,石伯母今日有事,所以都没有见着。”
  四奶奶摸着又林细软的头发,轻声说:“你回去换衣裳歇一会儿吧。”
  又林应了一声,又转头看李老太太。李老太太笑着摆手:“去吧去吧,中午煮了汤圆,还给你留着呢,让小英去厨房给你盛。”
  芋头豆沙汤圆入口甜糯,热腾腾的,可惜不敢多吃,怕积了食。小英盯着她吃了几口,就把碗接了过来:“姑娘今天做客玩得可玩心吧?回来得这么晚。”
  “家里没什么事吧。”
  “没什么事——啊,临州好象来人送了信来。”
  “姑姑送信来了?说了什么事没有?”
  小英摇头:“这个可不知道。今天上午看见周家嫂子进来,说临州打发人送了东西,还捎了信来。”
  刚才四奶奶在李老太太屋里,可能就是为了这件事。
  姑姑回去也有半年多了,不知道冯家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年过刚完,年礼也送过了,照理这会儿不应该再送信儿来。肯定是有什么事。
  又林既替姑姑担心,也担忧冬梅的处境。
  四奶奶和李老太太虽然都不大识字,但好在捎信儿来的人说的很明白。
  那位新姨娘有孕了。
  
  第四十二章 春暖
  
  捎来的信又林的姑姑也没放心让别人代写,就是她口述,表姐冬梅写下来的。上头的字尽量写得工整,而且并没有错字和污迹。
  足见写信的人十分用心。
  这信四奶奶给又林看了,又林还给李老太太和四奶奶读了一遍。信上都是大白话,倒没什么难懂的。说到家之后一切都好,请娘和哥嫂放心。吴姨娘已经进了门,大面上倒也规矩。冯焕松和他大哥因为琐事吵了一架,冯家长房和二房的关系现在并不太好。信上没说吴姨娘有孕的事,不过来送信的是又林姑姑当年陪嫁过去的人,是可靠的心腹。
  又林读完这信,倒是放下一桩心事。
  看来冬梅表姐日子过得不错。在李家的时候,她识字还没这么多,更不要说提笔写信了。而且那时候她和姑姑之间的母女关系也实在谈不上亲近。可是过去了这么半年,冬梅能识得、书写不少字,而且还替姑姑写这样私密的家信,可见她的处境,还有和姑姑之间的母女关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另一方面,姑姑也有进步啊。以前捎信来,总是抱怨诉苦居多,现在居然会说一切都好——离乡远游的人,总是会对家乡的亲人报喜不报忧,恐年迈高堂忧虑伤身。这个道理,又林姑姑活到今日,终于明白了。
  虽然懂事的晚了些,可总比老天真到底要强。
  冯姑父不是最信赖他大哥的吗?怎么会因琐事闹翻呢?
  姑姑信上没细说,想必传话的人一定详细说给李老太太和四奶奶听了。这其中无非是婆媳相忌,妯娌不合,斗心眼儿,使绊子,挑拨、欺瞒……活脱一出精彩的宅斗戏。
  姑姑终于学聪明了。懂得争斗了。
  以前那个任性的直脾气的姑姑是再也找不回来了。
  又林出了一会儿神,真说不上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可是每个人都必须长大——必须学会保护自己。
  又林抬起手,对着窗子看。指缝间有光亮透过。
  她将来也会嫁人。一样要面对公婆姑嫂妯娌那些人,李老太太、四奶奶、七婶婶,还有姑姑她们走过的路。也是她将要走的路。她们做过的事,也一样是她要做的事情。
  七婶婶预备了一个看起来就好生养的丫鬟。想让她生下个儿子来。四奶奶对可能挤进自己家门的陆秀云毫不留情,姑姑对那个吴姨娘又要拉拢又要打压……
  又林不知道自己将来是不是会象她们一样,残酷的铲除异己。
  又林不觉得她们这样做是错的,为了自己的家庭,为了孩子,为了活下去,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