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三日,英军远征军在海军军舰的配合下进攻纽约,华盛顿率领的一万八千人与英军打阵地战失利,损失惨重,再加上撤退行动相当笨拙,最终他只带出了被英军打残的大陆军五千人撤往新泽西,英军占领纽约。
紧接着他又输掉了长岛战役和后续几次战役,好在最终保留出四千人的**火种。在布兰迪万河战役中,华同学继续一贯性的再次失利,自此,仅开战不到一年,美方就丢掉了纽约和费城,正面战场全线失利,连大陆会议都要改地方召开了。
早就有心理准备的华盛顿并没有气馁(或者说他失败惯了打击不大?)开始转为游击战,他们不设据点,转战多处,边行军边征兵。从这一点而言,华同学虽然不是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但至少他的战略大局观很正确:不要和英军主力硬磕,鸡蛋总不能碰石头不是?
七月,华盛顿率领重新招募整顿的大陆军试图反攻费城,结果部队在浓雾中混乱的自相开枪射击,最终惨败,华盛顿和他的军队不得不撤回环境恶劣的佛吉谷。
消息传到遥远的圣彼得堡冬宫,女皇陛下实在看不下去了,她发函给还不准备帮忙的罗伊上校,吩咐道:是时候动手了,所谓不怕虎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派人去帮忙整顿下大陆军吧,至少在后续的战斗中避免他们给你拖后腿
罗伊派出了他最欣赏的少校弗里德里希*劳登前往佛吉谷,劳登少校抵达大陆军驻地时,差点没将眼睛珠子惊掉出来他看到的部队衣衫褴褛,有的人甚至还光着脚没有鞋。他们连最起码的军纪都没有,卫生条件也混乱不堪。生病受伤和健康的士兵混住在一起,逃兵只受轻微的惩罚或者都没有惩罚,因为那些被选任的军官怕不得人心。士兵们在训练后可以随意放枪打野兽,在哨岗上敢肆无忌惮的睡大觉,他们每一个俨然都是自己的上司、每一个的做派都仿佛自己就是将军。
劳登少校凝视着前来迎接他的总司令华盛顿,不由同情心泛滥,这倒霉的家伙一路败绩也不都是他自己的错啊,这哪里是军队?压根就是一群废柴吗
后来的询问更让劳登确认了这一点,原来大陆军是从各地临时招募来的,年轻、单身、没财产、拮据是他们共同的特征。其中的军官也并非表现杰出或者有战功升迁的,新组建的部队没法区别哪些人能干哪些人不能干于是就将军衔授予了看起来强壮的人。
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将领管不了士兵,士兵不听从指挥,混乱无处不在。
更悲剧的是,大陆议会规定的招募服役期限甚至不到一年,也就是说过两个月后这群好歹经历过炮火的废柴们即将退役回家,换上一群更糟糕的新兵废柴
神啊让我一头撞死吧劳顿少校悲催的想到,他甚至觉得自己的老上司罗伊上校最近是不是看他不顺眼才派他来接受这个烂摊子的
如履薄冰 第四十一章 大翻身
收费章节(12点)
第四十一章 大翻身
“北美的大陆军就是一群废柴”伦敦议会上,外相福克斯在全体议员面前宣称,“据我们远征军发回来的战报,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北美人的不堪一击。他们没有常备军,更没有海军,没有哪怕一个经验丰富的将领。我们大英帝国拥有的是一支职业军人队伍,还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输只要我们占据了他们主要的城镇,北美懦夫们唯有投降一条路”
然而冬宫女皇接见大厅内,三百多名西军和南军的年轻将领们正站成两队,神情激动的凝听着女皇陛下的发言。
女皇陛下说:“十多年来,我们沙俄帝国都未发生过战争,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会享受永远的和平其他国家的每一次战争都是你们演习和学习的绝好机会,我们要习惯于战前演戏、战后分析,不断提高自身的军事水平。
今天就由西军扮演英方,南军扮演美方,你们每人代表一个营的兵力,可以商讨作战策略和使用情报、间谍等辅助手段,你们来公平的较量一次看看究竟谁会赢。”
女皇陛下身后是硕大的北美地形沙盘,两侧是财政部专职的统计员,他们负责每一道军事行动的时间规模及经费统计。
西军和南军两方跃跃欲试,他们早就得知了消息,三天前就开始商讨演习策略。今天便是最好的机会,在女皇陛下面前展示自己军部的谋略能力。
“我首先需要海军的协助。”西军第一集团军上校率先发言。
“可以,英国理应拥有太平洋舰队。”女皇陛下说道,“今天你们西军来了一百八十名军官,也就是五万四千人的兵力。按照一支舰队满员十艘军舰算,太平洋舰队有三十只舰队,同样是一个人代表一只军舰,你需要多少海军,就从你的陆军中扣除。”
对面的南军军官们笑了起来,虽然没人敢出声,但是从他们脸上就能看出幸灾乐祸的表情。
一只舰队十艘船,若是西军要三四只舰队封锁海域,陆军起码就会减少三四十个人,可占据了近五分之一的兵员呢
而事实上,不调派大量的海军是不现实的,远洋攻击封锁海域或者是物资供给都需要海军舰队的维护,北美一千英里长的海岸线还真是令人烦恼啊。
最终西军拨出四十人充当海军,如此一来他们的陆军只剩下一百四十个营的兵力了,相对一百二十三个营的南军也没多多少。
接下来女皇陛下宣布了规矩:作为英军,西军可以获得“本土增援”,也就是允许他们“阵亡”的人作为增兵从英国本土前往北美,但是要耽搁一个月到两个月的征调和跨海运输时间,而且有总额上限,因为大英帝国驻扎在本土的常备军也不过就十万人左右。
而作为美军,南军则可以“原地复活”,对此女皇陛下的解释是:你们要允许一个拥有三百万人口的殖民地联盟随时补员增兵。
此外还专门有财政部的统计员统计他们双方的物资军费的花销,要知道战争最终还是拼经济,大英帝国目前有一千五百万金币战争债券的支持,而美国人则有女皇陛下的预计三千万卢布的抵押贷款
整整一天的时间,双方在沙盘上你争我夺,绝大部分将领都表现出了比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同学高明很多的军事谋略,最终南军以微弱优势险胜,这令他们乐疯了,要知道西军可是帝国军部的魁首、当仁不让的第一名。战胜西军,哪怕是小规模的非实战军事演习那也是令人振奋的
西军将领们则表示很委屈,女皇陛下太偏心远程作战、绵延整个大洋的补给线、并不宽裕的国内经济……这分明就是在虐待英国人
女皇陛下心中偷笑,虽然前期华盛顿的大陆军表现不尽人意,但目前的英国并没有重视此次战争,他们自以为是的只派遣了两艘舰队和三万兵力,甚至还不如今天的西军演习的规模呢。如此看来,美国实在是没有理由输得啊
北美、费城,英国远征军将领威廉*豪将军坐镇费城,重新运筹作战计划。自从占领费城之后,他的部队已经留守了好几个月了。
“将军这种行为是无能、保守的”他的属下伯格因和自己的手下们说道,“我们不能再浪费时间白白等待,让草鞋大陆军缓过气来,我们应该一鼓作气的扫清他们”
“听你的上校”“好计划”“对对我们应该一鼓作气”他的手下叫嚣着,漫长的等待和离家万里的作战,令这些英国人都想尽快解决北美纠纷,返乡回家去。
“好既然如此,明日大家就随我出城”伯格因兴奋的挥舞起了拳头。
女皇十二年九月四日,伯格因带着自己的部队,兵分三路,前去进攻阿尔巴尼。他计划将主力放在右翼,由手下一名杰出的少校率领,全军安排两千余人。而左翼一千余人作为辅助,自己率中军,灵活机动,可以随时加入战局。
伯格因的部队是豪将军麾下作战最英勇的部队,在夺取费城的战役中他们立下了赫赫功勋。其原因就是因为他的部队中绝大多数士兵是彪悍的易洛魁印第安人,但也正是这点令伯格因有些小小的担忧。
出发当天傍晚,安营扎寨的时候他就喊来了印第安人的头头,对他吩咐道:“我知道你们易洛魁人很勇猛,而且我也为此而自豪。但是我希望你们不要剥白人头皮,那会令部队中的其他白人战友们感到非常不舒服的。”
“少校的意思是连敌人的头皮都不能剥?”印第安头头的英语很流畅,“可是我们的大神都是允许我们将敌人的带发头皮作为战利品的。”
“不许”伯格因少校按压住心中的怒火,和这群野蛮人交流真他**费劲
于是那名印第安人什么都没说返身离开了帐篷。
事实证明,伯格因的担忧并不是多余的,三天之后,行军路上易洛魁人与白人士兵发生了冲突,他们打死了那名白人士兵并剥了他的头皮。
军队哗然,占少数的白人士兵纷纷叫嚣闹事,而易落魁印第安人则当仁不让。伯格因竭尽全力的制止了兵变,但他心中不禁产生了不祥的预感。
九月八日,军行佛里曼农庄附近时,英军与美军阿诺德的部队遭遇,双方激烈交火,战斗开始。阿诺德是一名少校,从属于华盛顿总司令麾下的战争司令盖茨,他此次奉命从驻地佛吉谷派遣出来联系援军。他的部队经过劳登少校几个月的悉心调教已经逐渐有职业军人的风范了,比最初那会子好了不知道多少。
在战斗中,阿诺德很快便敏锐的发现伯格因的部队右翼与中路之间有空子可钻,其实原因还是之前的印第安与白人之争,右翼的攻击主力是印第安人组成的,而中路跟随伯格因的是白人嫡系,双方正在闹不和呢,行动上自然就出现了漏洞。
阿诺德很好的利用了这个漏洞,他率军直插入敌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