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六点,俄军主力进攻左翼的两个师与进攻右翼的师恢复了联系,俄军转入进攻。
进攻左翼的部队加快了推进的速度,在靠近土方工事高地时,与两万名土耳其精兵交火。俄国一方以不同于以往站立方阵方式,匍匐在地开枪,以高地上天然的石垛为掩体,而另一方则在工事的掩护下还击。
双方交火了大约近一个多小时,面对高地上没能拉开距离射程的局面,俄方在武器上的优势没能全面展现。好在土方的火力虽然凶猛,但飘忽的子弹很难击中匍匐的目标。最终土方的工事在侧中辅助的炮火下功亏一篑,一堆乱石后土耳其人的主力部队几乎完全暴露了出来。
鲁缅采夫老元帅看到这一情况后,对身边副官说:“现在就看我们的啦”接着走到一个士兵面前从地上拣起一支枪高声喊道:“士兵们,你们看见了,炮弹枪弹解决了大部分问题,后续就是要我们拿出勇气来的时候了,去和敌人拼刺刀”
冲锋开始后出现了一面倒的局面,面对凶残的沙俄西军,以及西军后方的远距离火力掩护,土耳其人溃不成军。
于此同时进攻右翼的部队也穿过了洼地冲着土军防护极差的右翼纵深开火,策应了主力部队的行动。
两个半小时之后,总攻宣告结束,战斗从凌晨两点打到上午九点,双方军队的疲劳度都达到了极限,土耳其人损失惨重。正面和后方均被俄军突破,在为俄军留下了营房连同两百门完好的大炮后,沿着卡古尔河河谷向南撤退。
战后老元帅下令清点战果,此役土军被打死或俘虏约五万人,损失火炮两百零五门;俄军则仅仅伤亡不到两千人。
第二天老元帅派人撰写了战报送交莫斯科总部,女皇陛下亲自褒奖批示:战争的艺术就在于协调和配合,各军既能独立作战,又要能相互协同行动,并在战场上巧妙的实施攻略。刨去了武器和装备的优势,能真正结合不同地段、不同敌人的具体情况,以勇敢和良好志愿当做一堵攻不破的墙,打到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敌人,这便是鲁缅采夫老元帅高超统帅艺术的充分体现。
各军都要认真学习,在老元帅的战例下不断提高自身对战争的认识:战斗,绝不是有最多的人和最好的武器,就能稳操胜券的。
然而好消息后面往往跟着的就是坏消息。
九月十二日,第一军团顺利的拿下了宾杰里要塞,但鲁缅采夫老元帅却因为连日的疲劳作战病倒了。俄军第一军团据守宾杰里要塞,停止了进一步南下的步伐。
老元帅历经三朝帝王,七十岁高龄上病势来的极其凶猛。
莫斯科指挥部炸开了锅,有人说此时乘势南下推进战果的机会错过就不会再来,若因为老元帅的病放弃进攻,已经获取的战绩都极有可能被土耳其人卷土重来扳回去。
也有人提出西军元帅麾下能人辈出,但向来谁都不服谁,唯独老元帅一人能拿得住阵脚。若是贸然放任各师自主行事反而有可能会出乱子。
双方各执己见相持不下,最终吵到了女皇陛下面前。
“派我的专车前往宾杰里要塞接回老元帅。”女皇陛下当即下令,“调派冬宫科研部医学院最好的医师团来莫斯科会诊。至于扩大战果到不急于一时,重点是稳住局势、把握好现有的占领区。我们的后勤补给也并非十分充裕,不要急着将战线拉得太长。此外,人事部即刻对西军十个师的师长做深入评级,然后由军部给出定论意见,令第二军部南军迅速南下,赶往宾杰里要塞,等他们到达,再考虑后续出击问题。”
说道此处,女皇陛下撇了眼前来汇报的几位军部官员:“指挥部的下一步战略是什么?”
“若是老元帅身体没出状况的话,我们下一步的计划就是攻取伊兹梅尔城、基利亚城和布拉伊洛夫城。”军部其中一人出列回答道。
“就这么办,等第二军团接手宾杰里要塞,然后你们军部制定详细的进攻计划,就说我的命令,第一军团十个师哪个在作战计划中的完成的最漂亮,师长就有机会接任老元帅的职位。”
如履薄冰 第五十三章 战火朝天(中)
收费章节(12点)
第五十三章 战火朝天(中)
斯德哥尔摩皇宫三层的国王暖室内,壁炉劈里啪啦的作响。古斯塔夫三世坐在临窗的摇椅上,左手托着下巴颏,右手垂挂在椅侧漫不经心的抚摸着蹲在他椅子边的高加索犬厚重的皮毛。
高加索犬个头很大,皮毛厚实,是沙俄帝国东亚地区北面的古老犬种,倒也算不上什么名犬,但古斯塔夫三世就是喜欢这中大型犬乖顺的蛰伏在他手掌之下的感觉。
美少年外交官蒙克坐在他的身边,正在读来自远方的战报,瑞典的情报系统刚刚建立不久,对于沙俄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前沿所发生的事,他们只寄来了一张纸的信笺。上面寥寥几行字记录了双方交战的大约时间和占领的地区,但已经是欧洲各国的情报中较为详实的了。
蒙克读完信,小心的折叠好信纸,说道:“陛下,我们的人能了解的就这么多,俄国人异常凶猛,开战不满两个月,就已经击退进攻的土耳其军队,并将战火延伸进土耳其境内了。”
“很好,”古斯塔夫三世赞叹了一声,下手不禁略微重了些,大狗轻轻的呜咽了一声,却依旧乖乖的趴在椅子边上没有动。
“这么说俄国已经确定陷入战局,不会再轻易抽身了?”古斯塔夫三世问道。
“我敢很肯定的回答您:的确如此。”
“那我们还等什么呢?”古斯塔夫三世笑了,“就让战火重新烧回丹麦,让我们把我们的兄弟挪威也从它的束缚中拯救出来吧,这是我们瑞典重新崛起的第一步,是维京血脉重现北欧的第一步”
少年闻言睁大了眼睛:“陛下……我原以为您此次是要对……”
“你以为是对沙俄帝国?”古斯塔夫三世呵呵的笑了,“傻孩子,哪有第一剑就挥向最终的敌人的?只有一点点的壮大自己,才有机会开始决战。”
“那王后方面……”年轻人想起了刚刚从丹麦迎娶回国的高贵的公主。
“一场戏落幕了,自然有需要退场的演员。”
女皇十三年十月,瑞典对丹麦宣战,一时间整个北欧失声。
刚刚缔结了联姻不到一年就对老岳父家宣战,古斯塔夫三世这位活该单身万年的老青年真不地道。然而不地道又能如何呢?丹麦…挪威联合王国虽然加入了华沙盟约组织,可现如今盟约组织的老大沙俄帝国自己在与土耳其人交战,压根分不开身支援丹麦。
女皇陛下在力所能及的范畴之内派遣了两艘蹂躏号增援,普鲁士的腓特烈国王调集了八千人的陆军跨过海峡登陆挪威协助作战,而波兰奥古斯特三世力排众议出兵两万。
相比瑞典而言,丹麦是个人口稀少而灾难频发的国度。曾经丹麦、挪威和瑞典是一个联盟国家,但自从1523年独立之后,瑞典就在后续的北方七年战争、三十年战争及斯堪尼亚战争中一路高歌的强盛起来,而丹麦的国立却日益削弱、人口凋敝。
目前丹麦的人口仅有不到两百万,仅仅占据瑞典人口的三分之一,他们的常备军也不足五万。
因此面对古斯塔夫三世的八万大军,即使有普鲁士和波兰的协助,丹麦军方也捉襟见肘,更别提古斯塔夫三世背后其实还有大英帝国的影子。
虽然此时的北美战争还未结束,英国却不愿放弃这次削弱华沙联盟组织的机会,不以密约国组织的名号出兵,只是偷偷暗地里赞助古斯塔夫三世,几艘战列舰可花费不了几个钱。
波罗地海上波澜骤起,瑞典大军直接进发挪威,丹瑞战争从开始就面临一面倒的局势,没有强有力的后盾,再加上英国人的推波助澜,瑞典军很快就将战线推进到了挪威中部。
然而无论怎么闹腾,在此时的欧洲界面,丹瑞战争毕竟是小规模的战争,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仍然聚焦俄土之战。
女皇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一只由5艘蹂躏号战列舰、3艘巡洋舰、4艘攻坚舰,20多艘运输辅助船的沙俄帝国舰队突然出现在爱琴海流域,令驻守在爱琴海的土耳其海军简直无法想象。难道他们竟然是从波罗的海绕过大半个欧洲远航抵达地中海爱琴海流域的吗?土耳其人觉得这明摆了是天方夜谭他们一定是使了什么妖法,将船从陆地上运过来的吧?
然而不管俄国舰队是如何过来的,漫长的后勤补给都将非常困难。可对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的影响,舰队的规模其实还赶不上它到来方式的威慑。应为此时的土耳其海军拥有战列舰16艘、巡航舰6艘和小船约50艘,共有火炮1430门,从规模上看远比沙俄远征军要强大的多。
然而真实比较一下即可看出差异。沙俄帝国的战列舰是铁甲蹂躏号,排水量近一万吨, 4门305口径的火炮,双螺旋桨三膨胀式发动机航速16节。而土耳其海军的战列舰船体为木质结构、排水量约为五千吨,三层甲板上密密麻麻安装着一百多门火炮,看起来倒是挺狰狞,问题是战舰上还扯着三桅风帆做动力,令俄国人嗤之以鼻。
战斗一开始,土耳其舰队就排成两条战斗线,在希俄斯海峡距岸0。5海里的位置抛锚停泊。随时准备齐舷射,摆出一副防守的架势。
俄方由于舰队规模不大,因此凯恩司令抛弃了欧洲通行的线式战术原则,而采取几乎垂直于土耳其舰队战斗线的单纵队,驶帆接敌,近距拼火力和装甲防御。
五艘蹂躏号和三艘巡洋舰四艘攻坚舰像锥子一般扎入敌方战舰群,集中火力突击土方旗舰。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激战,土耳其海军旗舰“雷阿尔—穆斯塔法”号被击沉,俄方旗舰轻度毁损。
土方舰队由于失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