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家在没立太子之前一般是不会在皇子身上下注的,毕竟当今圣上年轻力壮,还不到不惑之年,虽然现在只有三子,说不准到时候还会添个皇子,就是只有他们三位皇子,皇上也没有多偏爱哪个,他们也不是嫡系一支,现在就押宝,风险太大,那些重臣都不是傻子,于是家中合适的女孩要不就定亲了,要不就要守孝,各种借口,让德妃和淑妃气的肝疼。
再不愿意,大皇子二皇子都已经满十六了,一日没成亲一日就没法接触朝政,培养自己的势力,德妃和淑妃狠狠心,在那些愿意嫁皇子们的权贵之家选了家世最好的人家给皇上定夺。
皇上觉得既然是大皇子和二皇子自己娶亲,当然要听听他们的意见,这才把他们招了过来。
德妃给大皇子选的是镇国大将军之女卫氏,镇国大将军虽然官拜一品,可比起那些百年世家就不够看了,好在他手握重兵,颇得手上看重,卫氏是家中唯一的嫡女,有两个哥哥,都在军中担任要职,德妃看重镇国大将军的兵权才选了卫家。
卫家也是先帝的心腹,当年忠的是荣王,结果当今圣上得了皇位,他们担心皇帝报复,好在皇帝没和他们计较,加上卫家家主很有将帅之才,才能担任要职,可比起皇帝真正的心腹却是天壤之别的,这才想着拉拢大皇子,毕竟无嫡立长,现在看来大皇子的赢面还是比较大的。
而淑妃看重的是户部尚书孔家,他们一家和王家在朝中可算是上是文人的领袖,虽然王家更为出名,但是王家女子不入皇室也是众所周知的,淑妃这才选了孔家,孔家子弟多是有才之人,桃李满天下,和孔家结亲,也算是联合了文人的势力。
孔家被王家压了这么多年,早就想着要反超了,再者二皇子素有才名,那股酸味颇和孔大人胃口的。从龙之功不是人人都能淡定的。
皇上坐在龙椅上,看着两个孩子,想想这些年自己还真没怎么管教他们,心里感叹着自己这个父皇做的不称职,同时也暗暗感慨,毕竟是自己的孩子,马上要成家立业了。
皇上想了想还是先问大皇子:“茂儿,你母妃为了选了卫家姑娘,你可愿意娶卫家姑娘为妻。虽说成亲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若你心中有了心爱之人,父皇不是那等顽固不化之人,只要家世清白即可。”
德妃已经和大皇子商量过了,自然是知道卫家对自己以后的意义,虽然他父皇如此说时,他想起了他表妹轻语,随即就被他甩到脑后,于是他一脸诚恳的说道:“父皇,孩儿愿娶卫氏为妻。”
皇帝直直的看着他,大皇子似乎感到心中的最为隐秘的地方被他父皇知道了,心中冷汗淋淋,在他支持不住时,皇上才转过眼去,似疲惫似失望,缓慢的开口:“茂儿,既然你愿意娶卫氏为妻,以后就要好好的待她,你不要辜负了人家。”
皇上的话说的意有所指,可惜大皇子却没听出来,回答过后就退了出去。
剩下二皇子,他知道今天来是为着他的婚事,孔氏他虽然没见过,可也听过她的才名,比起一般的无知妇人,将来能和他夫唱妇随的最好不过,再说了娶妻娶贤,如果孔氏不和他的意,到时候再纳几房侍妾不就行了,等到他做了皇帝,三宫六院的,天下女子不是尽他所选。
皇帝还是打起精神问二皇子:“哲儿,你母妃挑的是孔家女,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娶她为妻啊?”
二皇子答道:“谨遵母妃意愿,孩儿愿意娶孔家女为妻。”
皇帝问完之后,挥挥手就让他也出去了。
秦总管看着皇上疲惫,上前给他细细的按摩太阳穴,大殿上的人也尽数退下。
皇帝好似睡着了,过了一会,皇帝恍惚的说道:“老大那孩子为着皇位可真是狠的下心啊。”
秦总管知道,大皇子和德妃侄女青梅竹马,感情深厚,那个叫轻语的女子性情模样是一等一的,大皇子和她花前月下,非卿不娶,惹的人家小姑娘到了十五岁也不肯定亲,在家痴等着大皇子上门提亲。
可惜德妃觉得娘家以归她所用,大皇子娶亲应该再拉拢一方势力,这才选了卫家姑娘。
秦总管知道皇帝是想起了自己,想给这对鸳鸯一个机会,可惜皇帝有心,皇子无意,只可怜了那个如花似玉的女子。
皇帝低叹道:“朕希望自己的孩子情路顺畅,不要像朕一样饱尝情路之苦,可惜啊可惜,人总是失去了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希望茂儿想起今天的事情不会后悔。”
秦总管心里嘀咕:除了圣上您自个是个情深意重的,大皇子可不会是那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户,您要是像他那样也不会这么苦了。
赵天鸣来的时候皇帝已经调整好了心情,听见太监通报,赵天鸣求见,皇帝很惊讶,毕竟除了一开始的几次见面,赵天鸣好像都是被自己宣召,就是连被二皇子欺负也没来向自己打小报告过,是个比较懂事听话的乖小孩。
想了想决定宣他进来,看看他有什么事,他记得昨天应该宣了口谕,赵天鸣这个小子应该和齐释出宫玩了一天才是,这个时候来找自己,皇帝还是有些好奇的。
赵天鸣进入殿中,磕首之后被皇帝赐座。
赵天鸣虽然感觉皇帝对自己不错,但是伴君如伴虎,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太放肆,于是恭敬的道了谢,说道:“皇上今天恩准小臣和齐世子出宫玩耍,小臣心里感激皇上恩典,这次出宫就带了一件礼物回来道谢。”
皇帝心里暖暖的,毕竟他知道是二皇子一行人做的不好,自己身为二皇子的父亲为儿子扫尾,他其实是很尴尬的,毕竟是他存了私心把赵天鸣招进宫的,人家本来在建安候府做着金樽玉贵的小世子,现在却要纡尊降贵的给淮南王世子做伴读,就这样还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被自己儿子刁难,他这个皇帝也是要脸的,所以既然他很担心赵天鸣怕他怨恨自己,也拉不开面子去看他,没想到自己还没个孩子大度,这让皇帝更伤心了也更难为情了。
不过,既然人家都不跟他计较,他一个帝王也要有所表示,于是皇帝想了想:“天鸣,你有段时间没回家去了吧,想不想家,要不朕放你几天假,回去好好看看父母。”
赵天鸣没想到送礼还有这等好事,难怪古话说礼多人不怪,看来古人诚不欺我也!
赵天鸣很机灵的回道:“谢皇上恩典!”
皇帝哑然失笑说:“你这个机灵鬼是不是就在等着这句话啊,看把你高兴的,朕就不留你了,好好回去准备一下,和太后说一声。”
赵天鸣现在心情很好说道:“知道皇上对天鸣最好,下次回来天鸣带自己最喜欢吃的桂花八宝肉来给皇上尝尝。”
皇上对赵天鸣的亲近很受用,态度亲昵的说:“原来你要回侯府不是想着看父母,美食才是你回去的动力啊,给赵卿知道了,小心你的屁股!”
赵天鸣也不怕皇上了,顺杆子爬的说:“没事,天鸣相信皇上一定不会看天鸣被爷爷揍的,皇上最好了!”
皇上每天听好话就是一项任务和指标,那些能说会道的大臣能把皇帝夸出花来,皇上自己也无动于衷,可不知道为什么赵天鸣说的也不是最动听的,却最能打动皇上的心坎,皇上想:或许人和人真的是要有缘分的!
=====================
作者有话要说:
☆、回府
赵天鸣得了皇帝的话,回到慈安宫就派人给太后报了个告,带回若干赏赐,接着想了想,自己要回家怎么着也得给他的顶头上司来个假条吧,特别是刚刚人家才帮了自己,如果他一声不吭的回去了,这样太那个了吧。
于是他又匆匆赶到宸宇斋,齐释还未休息,听人通报赵天鸣来了,就把人请到了自己的卧室。
赵天鸣这么晚来齐释知道应该是有事情,在上了茶之后,在赵天鸣吞吞吐吐的诉说下,齐释终于知道了赵天鸣可以回家休息几天,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并不是太好,在宫中他和赵天鸣相对玩的较好,现在他走了,自己一个人形单影只的,想想都觉得孤单。
不过赵天鸣也有亲人,他知道赵天鸣回家理所当然,因此心里尽管有些不乐意,嘴里还是说道:“天鸣你回家好好休息,你父母应该也是极想你的。”
赵天鸣一直和齐释比都显得有些粗神经但这次却心思细腻了下,他从起齐释强装的笑脸下听出了低落的声音,这时他才想起,齐释到京城来应该也会想念他的父母,特别是在皇宫虽然每个人都待他客气,可是客气何处不是另一种的疏离,齐释在宫里看起来风光无限,其实连知心好友一个也无,自己勉强算是半个,这么一想,他觉得自己特别缺心眼。
自己家就在京城,父母还时不时的托个人给自己带些信什么的。齐释的家却在淮南,京城对于齐释来说就相当于异国他乡,他今年才十四岁,在现代恐怕也才是个中学生,现在却来到和淮南早有间隙的朝廷读书,心里应该是思乡的吧!
赵天鸣想到这儿心就软了,于是他对齐释说道:“要不,你和我回去吧,我家虽然不比皇宫,可也算有些风景,你长年在宫中,去我家走走,权当散散心。”
齐释惊喜道:“真的吗,你请我去你家做客。”齐释不知道想了什么,又艰难的开口:“还是不要麻烦了吧,我在宫中也挺好的。”
赵天鸣没错过齐释一闪而过的喜悦,但是转瞬即逝的就是难过和失望,他理智上知道自家不应该和淮南王扯上关系,可看着齐释为着自己着想明明很想去却找借口不去的样子,他感情上却过不去。
赵天鸣自暴自弃的想着,反正他都把皇子们得罪了,以后就是不和淮南王走动也得不到了好,还不如称了自己的心意,乘着这几年好好的凭心意做事,再说为了明哲保身,置朋友于不顾,他自己都要看不起自己了。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找天鸣却颓丧的发现,他把齐释已经当成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