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女主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女主播- 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奇迹总是一直在发生的。我们没有看到或者不是发生在我们身上,就不能把奇迹理解为不存在。”彭佳义正辞严道,却以此试图来掩饰自已过于地淡定。
“那是,关于灵童转世的故事,在这里流传得多了。”林振邦侃侃而谈。
“在藏地,转世灵童能回忆起自己前世的名字、所经历的事情等等,这是比较平常的事。还有的上师虽然没有经过刻苦攻读,也能轻松学习或背诵经论。如一百多年前的大瑜伽师嘉样亲哲仁波切在孩童时,和一位很严格的上师住在一深山茅蓬里。一天上师到邻近村里去为死人念经超度,临出门前留了一本五十页的《文殊真实名经》要他背诵。嘉样亲哲就像其余孩子一样,也是生性好玩,等上师一离开,就跑去与小朋友玩耍去了,邻居们怕他上师回来后又要打他,劝他背书,他也不在乎。玩至太阳落山时,他这才把这本经从头至尾读了一遍,上师回来后,就一字不漏地在上师前背下来了。而这本经一般人要能背诵下来,需花几个月的时间,他之所以只读一遍就能背诵,即是前世熟背之故。
藏地著名的伏藏大师大乐洲和眷属一同朝拜印度,路过锡金时,大师说:“我现在将在这里圆寂,六年后转世在这里,出生在某某家。如果你们能够等待六年,那时就到他家找我。”他作完如此授记后,就去世了。于是他的侍者加西扎扬等一直在锡金等待,六年后依遗嘱找到了新出世的灵童。后迎请回藏地,灵童到生前的寺院“多芒寺”后,闭关了一个月,出关后,对前世所造的十三部论已无师自通。
玛巴洛扎的儿子达玛多德,因从马上摔下而去世,其灵魂转入一只鸽子身中,飞到印度尸林,又将神识转入于一位八岁的小孩,后来他成为日琼巴的大弟子,仍未忘记作达玛多德时所学的所有经论。
像这种回忆前世就像回忆昨天一样的事例,足以证明前世的客观存在。有人会想:人前世确实有,可是为什么我们记不得了呢?这是因为相隔时间较长,而且除少数修行有素者外,大多数人在投胎时心识已受到了蒙蔽,故鲜有能回忆者。又我们在小时候发生的事,或前几年、前一月甚至昨天中午刚吃过的菜都已模糊不清,更遑论前世的事了。”
“那倒是。”听完林振邦讲的种种关于转世灵童的故事,彭佳也发表了自已的见解:“把自己不能见到的事,轻易地断定为无有。那是一种缺乏理智的行为。我们凡夫的肉身及心识所能涉及到的范围较小,比如若无望远镜,就看不见远方的物质,若无显微镜,就看不到环境中的细菌、头发和木材的细微结构、身体中的细胞、细胞核及核中的染色体等细小物质。同样,若无禅定神通的修证力,也不见三世轮回和前生来世的种种景像。法国的天文学家卡旺曾说:“灵魂是从**内独立出来的。它拥有科学无法测知的机能,这种机能,就像重力一样,虽然知道重力是由地球和物体间的引力所致,但无法以肉眼看到。”
如果自已能重生,为什么活佛不能转世?
彭佳捏紧手里的绿檀佛珠,脸上的表情仿佛穿透了时空的差距。
“嘿嘿,你有没有留意到你去的那间厢房里的那面大鼓啊?”林振邦真是贼心不死,不吓倒彭佳语不休。
“嗯,是有留意到。”彭佳不知道林振邦为什么提起这个话题。“那鼓有什么古怪吗?”
彭佳想起自已站在那面鼓前时,全身不适的感觉。
“那是面人皮鼓。”林振邦道。不过。这个谜底揭开后,连他自已都不觉得好玩了。
毕竟,以人皮为鼓,那是一件十分残忍的事。对于汉人来说,比较难于接受。
“原来如此。”彭佳现在明白,为什么自已站在那面鼓前会有那样异样压抑之感。
“呃,是这样的,在这里。只有圣洁的女人的皮才能做鼓,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法器。”林振邦看到彭佳脸上的动容,却突然觉得十分地抱歉。他知道自已刚才的说辞触动了女人敏感而善良的心,“这其实代表了他们一种生死轮回观。
关于这种人皮鼓,曾经有一首流行很广的歌曲,叫《阿姐鼓》的,你听过吗?”林振邦此时更想要换回的是彭佳眉目间的淡定从容,所以就扯开了话题。
“有,听过这首歌,歌曲空灵,让人对西藏心生向往。”彭佳倒的确听过这首流传甚广的歌,并且十分喜欢歌手带着灵性的嗓音,彭佳还清楚记得这首歌的歌词: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
在我记事的那年离开了家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想阿姐啊
一直想到阿姐那样大
我突然间懂得了她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找阿姐啊
玛尼堆前坐着一位老人
反反覆覆念着一句话
唔嘛呢叭咪唔嘛呢叭咪
唔嘛呢叭咪唔嘛呢叭咪
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
在我记事的那年离开了家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想阿姐啊
一直想到阿姐那样大
我突然间懂得了她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找阿姐啊
天边传来阵阵鼓声
那是阿姐对我说话
唔嘛呢叭咪唔嘛呢叭咪
唔嘛呢叭咪唔嘛呢叭咪
唔嘛呢叭咪唔嘛呢叭咪
“‘阿姐鼓’就是人皮鼓。刚才说了,在西藏,只有圣洁女人的人皮才可以制作鼓皮…它其实包含了西藏人心目中希冀的的一切。死并不可怕,它如同诞生,是回归。是轮回,生与死平等,幸福吉祥最重要。
《阿姐鼓》这首歌讲述了一个孤独的小姑娘失去了相依相伴的哑巴阿姐的故事。她不明白阿姐为什么离家,一直不明白到阿姐那么大,有一天她突然明白了,明白了也许是梦想中的幸福带走了她的阿姐,也许还将带走已长大成人的她。
“嗡嘛呢叭咪哞”这六个字是藏传佛教中的六字箴言,包含了万物。包含了西藏人心目中希冀的的一切。死并不可怕,它如同诞生,是回归。是轮回,生与死平等,幸福吉祥最重要。“天边传来阵阵鼓声,那是阿姐在对我说话……”歌声和鼓声在平静与激情的对比中,表达出面对高原严酷生存环境的一切顺乎自然平和的心态。”
而实际上,人皮鼓其实就是忿怒尊或持明尊所持之法器。以两个天灵盖相背接合,两面再蒙以人皮,涂作绿色。修法中,於颂讚时,配合金刚铃杵使用。
当《阿姐鼓》这首歌的旋律再度在彭佳脑海里回响,但配合上林振邦的讲述,却让一种历史的沉重压在彭佳的心头,有时候,一段历史,轻描淡写就可以用笔写就,但真正有灵性的人,身居其地,还是能感觉到那段历史的沉重与艰涩。对与以往农奴制的旧生活,现在的西藏群众真地是生活在了阳光之下。

第三百一十九章:转世灵童的消息

彭佳正想得入神,突然,两眉之间掠过一道暖意。她回过神来,这才惊觉,竟是林振邦,用自已的手指在帮她抚去两眉之间的纠结。
“我呀,最看不得人家皱眉了。”林振邦喃喃似在自语,“小时候,爷爷每次想着什么事的时候,如果象你这样皱起眉头,我就要上去使劲帮他抚平。不过,让爷爷皱眉的事太多太多了。所以,长大之后,我就立志,要做一个能帮他真正抚去眉头纠结的人。”
清朗的月光之下,林振邦被月光照得眉眼分明,但他的眉心却是舒缓平坦的。显然,就算有什么值得纠结的事,在他的心里,也是大而化之,用行动去解决。这是一个不会让难题过夜的男人!所以,在他的眉心,永远不会出现那样纠结的眉头,不需要别人去抚平。
“回去吧,振邦,不早了。明天不是还要出发去了调查先心儿童吗?”彭佳柔声对林振邦道。
“嗯,走吧。”林振邦一向在军队中厮混,此时既然和彭佳把事情的缘由都说开了,心下便也释然。此种作风颇是符合他难题不过夜的一贯风格。所以,这时候他心里也轻松了。
回到旅社,元小聪已经醒了,吃过彭佳托纪芳打包回来的饭,又躺下了。这几天在路上一路奔忙,从小在和平时代长大的她,刚一出国,就听到了枪声,这内心的震撼和精神的疲惫可想而知。所以睡了吃,吃了睡,对她来说才是最正常的恢复状态。
元小聪哪想到彭佳就这么出去转了一圈,就遇到了比王室枪击案更让她震撼的事情。见彭佳回来,她虽然躺下了,但人还迷迷糊糊醒着,便道:“小彭,怎么这么迟才回来?你的体力真是太好了,能逛到现在。有没有去喝点小酒呀?”
“没呢,在布达拉宫那转了一圈。”彭佳倒是实话实说,她本来就是去布达拉宫转了一圈嘛。
不过元小聪也没注意,到了拉萨谁不去布达拉宫啊。这几天她们不是一路奔忙嘛,总之就算是现在不去,临离开前肯定也要去那里走走看看的。
“这下可好,你先去熟悉地形了,有空了记得带我去呀。”元小聪迷糊地说着,接着就没动静了。
彭佳回头一看,她居然又睡着了。
这睡眠质量可真不是一般地好。
就在彭佳一行沉沉入睡之时。天方蒙蒙亮,在拉莫拉错神湖边,已经围拢了一大批人。
拉姆拉错神湖位于藏南地区加查县境内,距拉萨有400多公里。坐汽车在土路上颠簸还不算辛苦,艰难的是,到了海拔5000多米的山脚下,还需徒步走上一段陡峭的山路。这些人不畏艰苦,一早就来到了神湖边上。
五颜六色的经幡在寒风中飞扬。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在山脊,十几张张虔诚的脸专注地凝视着山下的神湖,他们双手合十。默默祈祷,期待着能在宁静的湖水中仁波次活佛转生处所。
拉姆拉错湖意为“仙女的湖”,传说那里居住着一位女神的魂灵。 传说公元1511年二世**喇嘛根敦加措在曲果杰寺讲经的时候,脑海突然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神湖奇景,后向当地老百姓打听才知附近有一个“大喊既下冰雹的凶湖”,于是带领众多徒弟向湖中投掷圣物,使凶湖变为吉祥湖。四世**云丹嘉措15岁时,专门请他的师父四世班禅罗桑曲结一同到拉姆拉错修行。四世班禅就在曲果杰寺中向四世**传授了宗喀巴大师的经典。这以后,拉姆拉错就成了藏传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