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徐四郎可不乐于自己的另外一面被妙儿知晓,因此他很快就追着徐五郎满院子里跑,一直到把徐五郎狠狠的揍了一顿,他才面色铁青的避开妙儿那充满探究的目光,躲回自个儿屋里打死都不肯再出来了。
妙儿本想缠着徐五郎,让他带着她到屋子里去继续看徐四郎的笑话的,但尤氏却从堂屋出来喊了妙儿一声,说是让妙儿来和徐天光以及丁氏道别。于是妙儿只能依依不舍的放弃取笑徐四郎的机会,乖乖的回到堂屋和徐天光夫妇道别。
妙儿进屋后见徐天光夫妇和尤氏俱都笑眯眯的盯着她看,便猜到徐张两家结亲一事应是已经都谈妥了,后参与的丁氏应该也同意两家结亲。否则徐天光夫妇也不会拿看准媳妇儿的目光看她,且还塞了不少零嘴糕点给她,尤其是徐天光还送了套小巧的文房四宝给妙儿,并叮嘱妙儿要好好跟着张大郎读书识字。
且才一出了徐家大门踏上回家的路上,尤氏就迫不及待问了妙儿一句:“妙儿喜欢徐家的两个小哥哥吗?”
妙儿知道尤氏想问什么、也想让她安心,于是妙儿便乖巧的顺着尤氏的心意答道:“喜欢!妙儿喜欢和两个小哥哥一起玩!”尤其是玩那能打击徐四郎的游戏。
妙儿的问答让尤氏心里一定,随后她又小心翼翼的问了句:“那两个小哥哥,妙儿喜欢哪个多一点?”
“妙儿比较喜欢小四哥哥,小五哥哥老是很吵。”妙儿老老实实的答道,虽然徐五郎和她一起捉弄徐四郎让她很高兴,可她还是不能接受一个唐僧当她的夫君啊!
而妙儿的回答也正是尤氏心里所期盼的,隐藏尤氏听了妙儿的回答顿时心里大喜,毕竟虽然她已经和徐家把两家结亲一事议得差不多了,但她潜意识里却还是希望妙儿也能喜欢徐四郎,这样这门亲事便更完美一些了。
因此尤氏很快就笑眯眯的看着妙儿,言语里也带着一丝诱惑:“那把我们妙儿许给小四哥哥,让小四哥哥一直陪妙儿玩好不好?”
妙儿闻言在心里悄悄的叹了一口气,一边暗叹尤氏骗小孩子的手段不太高明,一边心想该来的事总归还是来了!
妙儿虽然对北宋这种包办婚姻有些反感,但一来她眼下还小、将来会怎样她自己都不知道;二来妙儿见尤氏的脸色一日差过一日,晓得尤氏的时日恐怕已是真的不多,眼下她是因有未完成的心愿才硬撑着。
而妙儿的亲事就是尤氏眼下心里唯一的心愿,因此为了不让尤氏再继续操心下去,妙儿最终选择答应了尤氏的安排:“妙儿都听娘亲的!”
反正现在让尤氏高兴是最重要的事,至于以后是不是真要嫁给徐四郎,妙儿觉得那时候再考虑和想对策也不迟……
尤氏自是不晓得妙儿心里的盘算,她只因妙儿的话而感到十分欣慰,于是一回到张家,尤氏就率先把这件事告诉了张老爷子。张老爷子对妙儿的亲事本就不太关心,因此只略微问了尤氏几句、便点头准了这门亲事。
张老爷子点头后,尤氏才象征性的通知了张光一声,这徐天光乃是张光的好友,张光自然也不会反对这门亲事了。
因此接来下来尤氏便开始忙着筹备妙儿定亲一事,徐张两家也按照北宋闽地风俗,先是起了草帖子走了个过场,两家相互允许后再起细帖子,写明家中上下三代人的名讳,议亲之人的身份、田产及官职之类。
因徐家还未分家、徐四郎也还没分到应得的田产家产,加之徐四郎如今才九岁、前途未明,因此最后两项田产、官职之类俱是空着,妙儿的妆奁要根据徐四郎今后的身份来衡量,因此眼下也暂时控制。因但凡定娃娃亲的人家都是这样,因此徐张两家对这一点都没什么异议。
起完草帖双方交换细看过后,紧接着徐家要备一担子许口酒,以花络罩着酒瓶,并饰以大花八朵、彩色罗绢或银白色的花胜八枚,还要用些花红缠系在担子上。此举宋人称之为“缴檐红”,是男女定亲、男家需送与女家之物。
女家接受男家送来的那担子许口酒后、必须按照规矩回礼,取许口酒酒瓶二瓶,内盛入淡水、并放入活鱼三五条,筷子(箸)一双,备齐后送与男家,此举宋人称之为“回鱼箸”。
走了前头这几道仪式后,接下来徐张两家便凑到一块儿,商量什么时候下小定、什么时候下大定,以及徐家是不是要亲自相看媳妇儿等事宜。
这妙儿和徐四郎眼下都还小,因此下定自是不着急,加之妙儿比徐四郎小了四岁,因此徐张两家商量过后、决定等妙儿过了十二岁再逐一下定。至于相看媳妇儿,眼下妙儿还小、看不出张开后的模样,因此自然也就暂时不用相看了。
虽然徐张两家定的是娃娃亲,可要操办的琐事却也有不少,加之随后便迎来了繁忙的年关、两家都要忙着筹备过年的大小事宜,因此这门亲事一直拖到正月过后、双方彼此交换了定亲信物,事情才算是办妥了……
也就是说,妙儿最终在六岁这一年,和十岁的徐四郎定了亲,两人成为了未婚夫妻。
而尤氏安排好妙儿的亲事后、才彻底的松了口气,心想只要两个大儿子和妙儿今后能够过得好,那年纪最小的幺儿、张四郎就可以依靠他们了。因此尤氏并没有替张四郎安排好以后的路,毕竟张四郎今年才三岁,尤氏就是想安排也安排不了多久,还不如索性把他托给兄姐照顾。
哪知张家却突然出了一件大事,打乱了尤氏的计划、让她不得不也替张四郎操了一番心……
话说张四郎被张大郎接回家后,就被尤氏强行留在了身旁。初始张老爷子和张光都有些不悦,担心张四郎会克死哪个亲人,或是给家里带来厄运。不过尤氏提出张家要是不养张四郎,她就要把张四郎送回尤家给娘家人养,张老爷子怕被人取笑说连孙子都养不起、要让媳妇儿的娘家出力,于是最终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尤氏把张四郎留在身边。
所幸的是这年一过完、张四郎也就三岁了,算是平平安安的度过命最硬的头三年,此后也得以继续留在张家、不必再送去穷亲戚家寄养了。
————————————————6。19号第二更奉上——————————————————




第一百零二章     过继四郎
小儿子得以常伴身旁、不必再分离,尤氏心里自是十分高兴,哪知尤氏还没高兴个几天,张光就突然寻上了她、开口就提出要把张四郎过继给四房张祖的遗孀杜氏!
张光还说这件事张老爷子已经同意了,于是尤氏一听说怀胎十月的儿子要被过继给四房,当下就气得喷出了一口鲜血来!
一旁的妙儿见了,急忙寻了块帕子递给尤氏擦角的血丝,但尤氏却顾不上擦血丝,而是直勾勾的看着张光、质问道:“你刚刚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好端端的,为何要把小五过继给四弟妹?这孩子是我生的、也是我接回来的,我不同意过继!”
“我也不想把小五过继给四房,可四弟妹最近实在是闹得有些太不像话了,我们要是不过继个张家血脉给她,让她将来百年之后得享子孙香火,她定是不会消停、会一直继续闹腾下去!我和爹也是为了我们张家的名声,才想出这么一个法子来……”
原来性子风骚的杜氏始终耐不住寂寞,张祖去世的时间一长,她就忍不住偷偷的勾搭上了以前的相好,并且为了能和相好的男人双宿双飞,杜氏很快就提出要改嫁。
这寡妇改嫁在北宋倒也是常有的事,按理说张老爷子也不会拦着杜氏、让他在张家呆一辈子,毕竟张老爷子自开头就不怎么待见杜氏,眼下小儿子不在了,他更不想张家白白的养着一个名声不好的骚*妇。
可这杜氏改嫁就改嫁,偏偏她非要选中村里一户姓文、和张家世世代代都有仇的人家改嫁!这文家可以说是从曾曾曾祖父那一辈开始,就代代都和张家有过大大小小的冲突,两家也是闹到了不死不休、并下令彼此子孙相互仇视的地步!
也就是说杜氏想要改嫁的文嫁,不仅仅是张老爷子一家的死对头,还是张氏一族的死对头,这样的事张氏一族是绝不会允许发生的———张文两家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他们的子孙曾经娶过同一个女人为妻!
且先不说文家那头答应不答应,总之就张家而言杜氏想要改嫁可以,但她若是要改嫁到文嫁去,那就绝对不行、张老爷子绝不会放杜氏离开张家!而寡妇想要改嫁,原来婆家的长辈不同意,按照规矩和律法规定,她就不能改嫁、只能继续留在张家。
这样一来杜氏自然不敢了,心想她想改嫁给什么人,凭什么由张家说的算!张家又凭什么不答应这门亲事?!
于是一向都十分风骚泼辣的杜氏,马上就不依不饶的闹腾起来,把张氏一族闹得鸡飞狗跳、让村里上上下下的人都看笑话,也让张氏一族丢了不少脸面。族里一些和张老爷子同辈、甚至比张老爷子还年长的长辈,都找过张老爷子谈论此事,并让张老爷子赶紧解决杜氏这件事,别让张氏一族继续在村子里丢脸。
这么一来,张老爷子在族里便有些抬不起头来了,老脸也顿时觉得无处可挂,于是张老爷子马上就把张光、张耀一起叫到跟前,商量如何解决杜氏一事,务必赶紧将此事平息下去。
而杜氏之所以敢这样有恃无恐的闹,自然也有她的凭仗———她和张祖成亲多年,一直到张祖意外去世膝下都无子无女,张家若是不让她改嫁、就是想害她百年之后无人送终!
因此张光仔细的琢磨过后,便提议从大房和三房中挑个张家血脉过继给四房、当杜氏的孩子,这样一来杜氏也就有了孝顺她、和百年之后送终之人,也就没有理由再以这个为借口、闹着非改嫁不可了。
而张家把孩子过继给杜氏后,也就有借口让她替张祖守节,强令她不得改嫁、一辈子当张家的媳妇儿,将来杜氏百年归去、也会将她葬到张家的祖坟里,让她享受张家子孙世世代代供奉的香火……
张老爷子一听张光的主意,略微思忖过后便同意了———反正张家的孙子在四房中的哪一房,也依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