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辰一听这话,心中一紧,又听赵肃说道:“这监军,你可有合适人选?”
顾长辰知道天水朝派遣监军的惯例,不是太监就是文官,为的就是防范武将在外不听控制,心想以赵肃的心机,他定然是早有人选,却不知为什么前来问自己。
进而又想到杨复光与自己的约定,便问:“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赵肃在殿中踱了两步,道:“朕也颇觉得为难,文官够得上分量的,多是傅丞相一派,至于太监嘛……”
他说到这里,颇为犹豫不决。
顾长辰便道:“不敢欺瞒陛下,杨公公推举臣的时候,曾对臣说过,若是臣做副将,他愿为监军。”
赵肃原本是眉头微蹙,满脸沉思的样子,此刻听见顾长辰的话,便忍不住笑了起来,对顾长辰道:“杨复光要是知道你是这么帮他说话的,他肯定会气个半死!”
顾长辰被赵肃嘲笑了,觉得有些讷讷的,便不再说话,却听赵肃叹道:“杨复光做监军也不错,武艺高强,对朕又忠心,只是……”
顾长辰试探着问道:“陛下担心杨公公有外心?”
赵肃猛然大笑:“这怎么可能?他的心思朕能猜到,无非就是想建立些功绩,好史书留名,百年之后人们提起他杨复光的名字,会称赞这是位忠义许国的好宦官!”
顾长辰听赵肃这么说,倒是十分吃惊,他怎么也想不到,杨复光居然会有这样青史留名的想法,便也笑道:“既然如此,陛下派他做监军也不是不行啊?”
赵肃轻轻的摇了摇头,道:“杨复光虽然忠心,可是此例不能开!他始终,是个太监。太监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就好。若是朕用他用得太多,把他的位置抬得太高,以后难免会有些心怀不轨的宦官,有样学样。朕在的时候,自然是不会让这种人有出头之日。可朕担心的是,朕死之后,这样的太监打着先皇如何如何的旗号,慢慢做大。朕的子孙后代,若是被这样的太监所控制,那么就离亡国不远了!本朝从未有过这种先例,朕更加不会自己开这种先例。宦官和外戚,权势不可过大!”
顾长辰听了这番话,不得不由衷的感叹,赵肃想的深远,甚至连自己死后几十年几百年的事情都想到了。
赵肃回头对顾长辰一笑,道:“朕想了很长时间,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你算是朕的人了,这次出征,监军当派和你一心的。”
顾长辰猛然心中一震,和自己一心的?宦官既然赵肃不考虑,那就只剩下文官了,难道是赵肃准备派白鸿飞做监军?
却听赵肃道:“你这次出征,要办的也是大事,没有个得力助手是不成的。朕不久前已经派人同沙陀国的国主讲和,且朕听说,萧关守将伍不凡的喉咙哑了,再做守将也不合适。朕已经任命了新的将领前去萧关,至于伍不凡么……”
说到这里,赵肃好像在思索什么,停了下来。
顾长辰却听得心头怦怦直跳,不知道赵肃到底准备怎么处置伍不凡,他等了又等,就是不见赵肃开口,他又不好先问。
直到他等的快要抓狂的时候,赵肃才用着商量的口气询问:“长辰,你说,如果派个武将去做监军,合适不合适?”
顾长辰还没有领会过来赵肃的意思,就又听赵肃说:“伍不凡以前是你的上司,要是变成了你的下属……他心里会不会不太高兴,和你对着干?”
这个时候,顾长辰当真是心如猫爪了,他回答好也不是,不好也不是。
赵肃见顾长辰半天不说话,只当是他不愿意,便道:“也是,如果换做朕,朕也不会乐意去听以前下属的吩咐。就让礼部的洪侍郎做监军好了,他不知军事,又生性腼腆,必然不敢对你处处阻挠!”
顾长辰在这短短的不到一刻钟的时间,被赵肃搞得心里七上八下的,他很怀疑赵肃是故意的,朝赵肃看去,却只看见赵肃双眉微蹙,一幅认真沉思的样子。
赵肃自己也拿捏不准到底派谁做监军,他琢磨了半晌,都觉得这个也不合适,那个也不合适,本来是想听听顾长辰的意见,一抬头只看见顾长辰老是盯着自己看,好像在期待些什么,又好像抱着什么希望似地。
赵肃心中忽然灵光一闪,对顾长辰开玩笑道:“顾爱卿,你老不说话,到底想让谁做你的监军啊?该不会是想让朕去吧?”
顾长辰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使劲咳了两下才顺过气来,道:“陛下说笑了,陛下日理万机,怎么可能御驾亲征?陛下只要选自己信得过的人就成,至于臣,不论陛下派的监军是何人,臣都会不辱使命,完成陛下嘱托!”
赵肃颇为惆怅的点了点头,道:“朕一时半会也没想好,这样吧,大军先行,监军等朕想好了人选,就给你派过来。”
说毕,又道:“顾卿家,朕看你在朕面前拘束的很,朕很可怕么?”
顾长辰心说:是啊,你最可怕,老子的四十级被你功亏一篑,才到这种鬼地方来!
看着赵肃看自己的神色似乎越来越不满,连忙躬身道:“陛下天子威严,臣不胜仰望,不敢丝毫亵渎。不早了,臣明日出征,还有些事务需要准备,请先行告退!”
赵肃似乎有些不满,却还是笑了笑:“好,你下去吧!”
顾长辰转身而去,待他走出大殿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背心,竟都被汗浸湿了。也不知是刚刚赵肃的话弄得他心中一上一下,过于紧张的缘故,还是天气太热的缘故。
58、 求救
顾长辰回到自己房中,睡到半夜的时候,忽然有人敲门,拉开门时,却是宫中的太监捧着一套盔甲站在门外,说是皇帝赏赐的。
大半夜的起来谢恩不是件什么痛快的事情,顾长辰送走了太监,将盔甲随便扔在地上,便滚到床上呼呼睡了起来。
天还未亮便又有太监前来催他起床,仍旧是赵肃所派,顾长辰在心里骂了赵肃两句,穿戴整齐,套上盔甲时,却发现正好合身。
待他上完朝,与萧胜同领大军出发时,赵肃身穿正装前来送行,顾长辰在城下,看见城楼上的皇帝双眼微眯,正上下打量自己,似乎露初颇为满意的神色。
棒子,王大虎等一干亲兵也跟在顾长辰身后,各个都是换了新盔甲,行军路上顾长辰问起时,才知道他们身上所穿,也是赵肃半夜派人送去的。
二十万大军前行,非同小可,行军路线萧胜早已安排妥当,但是粮草运输便分为了五路,为的是跟上大军的步伐。
由于前方战事紧急,这二十万大军也分为五路,每路四万人,或从水路,或从旱路前发,各有萧胜安排人手,顾长辰虽然身为副将,却无甚实权,被萧胜安排在自己身边,处处盯着,当个花架子的摆设罢了。
萧胜所领四万人有一万骑兵,其余尽是步卒,尽管每日行进不慢,却由于人数众多,每日安营扎寨,一天前行六十里,直到萧胜和顾长辰走了三日后,所有的神策军,才全部从京城走完。
萧胜求战心切,又特特的派了一千人做监察队伍,每日手持皮鞭,见到有走的慢的步卒,便举鞭鞭打士卒,催促快行,尚未抵达叛军所在之地,自己的士卒,就被鞭打至死了上百人。
顾长辰对于萧胜的做法颇有微词,无奈军中除了自己的亲兵,并无其它将领响应,提过一次,便也不再提及此事。倒是底下的普通士卒,听说这位顾将军曾劝说过主帅慎用刑法,对其颇有好感。
也是萧胜如此鞭挞,他所带的四万士卒,走在五路大军的最前面,等到离京城一个月的时候,终于离叛军所占领的东南之地相距百里了。
这日黄昏时分,部队抵达宋州地界,宿营在一片旷野之处,尚未进城,顾长辰与萧胜等聚在主帅大营,商议明日行程。
待行程商议完毕,又有探子来报,说在宋州城外,见到叛军游骑,得知叛军已经围困宋州东面的徐州城两个月有余,城中诸人不得进出,粮草已绝,连树皮都已经吃干净。
萧胜听了消息,将眼微斜,问顾长辰道:“顾将军,依你看,我军是就在这宋州等等再说?还是……”
顾长辰道:“徐州围困已久,怎么等得?多等一日,便不知要死多少无辜百姓。”
萧胜哂笑,道:“那些愚民,死了就死了,多等些时日,等徐州城破了,叛军初入城,事务繁多,肯定防备疏忽,我们再打,不是容易许多么?”
顾长辰道:“叛军在城外,我军前去求援,徐州城军民同我军内外夹攻,恐怕要更容易一些。若等叛军入城,有了城墙防护,我军再去攻城,恐怕费日持久不说,且不好攻下!”
萧胜又拿眼睛扫了其它各位将领,其它将领心中所想与顾长辰差不多,并没有人开口。
萧胜冷笑两声,道:“是啊,我们明日前行,虽然能击破叛军,可是叛军也容易逃走,捉的俘虏就少了!斩获的叛军更少,神策军好容易出来一次,好歹要杀够人,才能回去!”
顾长辰微微蹙眉,尚未说话,帐外便猛然闯进一个人来,那个五十多岁年纪,身穿铠甲,头发披散,浑身上下尽是血污泥泞,眉毛胡子都满是尘土,踉跄着冲入帐中。
萧胜大怒,唰的一声拔出手中的剑,大吼:“什么东西!也敢闯到这里来!”
随即便有军中侍卫紧跟着进账,跪在萧胜面前,磕头道:“萧将军!小的办事不利,拦不住这位……”
那侍卫话尚未说完,萧胜便喝道:“拦不住,不会砍了?本帅正在商议大事,左右,将这人拖出去砍了!”
话音未落,先前那闯进帐中的人忽然仰天大笑,指着萧胜破口大骂:“本官是徐州防御使,朝廷的三品大员,你不怕去大理寺,尽管砍!朝这里砍!”
那人一面说,一面比了个刀手,挥向自己脖子。
顾长辰连忙站起,拦在萧胜的剑前,沉声道:“萧将军,切莫冲动!”
萧胜也不敢随便砍这位徐州防御使,狠狠的将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