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平安一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平安一生-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不用哄我,我知道她,她走了,再也回不来了,我以后再也不会再胡思乱想,安心吃药。”
  细细密密的咳嗽声忽大忽小,平安继续顺着大理石的纹路前进。
  里头断断续续传着声音,无非是男人继续劝女人的声音,平淡中却透着丝丝情怀。平安脚步又慢下来了,她不想再多进一步打扰两人的相遇。可前脚已经转了个弯,正式出现在两人面前。
  女人侧躺在床上,和男人争吵着什么,在这时忽然停住,眼神由迷离到惊讶再蒙上一层水雾。她的荣安回来看她了,她的荣安终于回来看她了!
  “是荣安吗?”她的荣安。王妃从床上跌下,连爬带跑。东平王爷紧跟过去扶起王妃,却在抬头看到平安的瞬间也迷惑了,王妃跌撞跑到一半忽然刹住,又迅速退回去,看着平安摆手道:“娘不过去,娘不过去,你不要消失,让娘再看一眼就好,再看一眼就好。”
  “好,我不走,就在这里。”平安艰难扯起一丝微笑,颤颤巍巍回道。王妃不断擦拭自己眼眸,极力压抑的哭声渐渐从嘴角溢出,忽然她开始着急了:“怎么办,娘眼里有好多水雾,看不到荣安了,你说怎么办?”
  这个傻女人。平安也觉得自己眼角有些湿润,她缓缓走向王妃,望着和自己几乎一样的脸庞,平安有种莫名的归属感。这是平安的娘,以后也是她的娘了,她会好好保护她,好好做她的女儿。
  王妃还在继续摆手,好像还不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实。
  平安微微一笑,拉住她极力挣扎的身子,缓缓撩起袖子,白皙手腕上,一块碗大的胎记引入两人眼中。
  这个是她荣儿的胎记!王妃颤抖的捧着平安的手泪如雨下,这孩子打从刚出生起就有这块胎记,她还记得奶娘说过,这孩子和您有缘,又投身回来找自己娘儿了。她的荣儿又回来找她娘了吗?她的荣儿长大了不再调皮了吗?
  王妃脸上泪珠啪嗒啪嗒,砸在平安手上,烫的她生疼。平安心疼的摸上王妃的脸,哽咽笑道:“我回来了,以后再也不走了。您别哭……”她真的是不走了。
  王妃只只哭不说话,眼角的泪珠砸的更凶了,平安有些不适抽手,王妃突然一把抱住大喊:“我的儿啊——你痛杀娘了啦!”王妃紧紧搂住平安溃不成声,恍惚间,平安似乎又听到老旦的唱词声:一见姣儿泪满腮,点点珠泪洒下来。
  清风吹起满室馨香,门外的一个黑色身影渐渐消去。今夜谁都不能平静……
  时隔十一年,一家人重聚一起,东平王府也迎来它历史的最辉煌的时刻:皇上亲赐国宴,并下旨此次恩科由东平王主持。东平王世子为晋升为瑞悫郡王,赐婚镇国公之女,并赏赐郡王府邸一处。
  翌日,东平王携带妻儿进宫谢恩,宫中马车只能行至大明宫门,从大明宫门至大明宫还需走上一刻时。
  大明宫是皇帝的主要寝宫,新皇登基之时曾经赐旨四王可随意行车至宫门口,这四王中东平王府占据一王,但王爷和王妃却从不敢驱车至大明宫,只在大明宫门口停下,四人徒步前进。
  一路走来,虽寒风冷凛冽,却暖意十足。王妃挽着平安一刻也不肯放手,东平王只好和水映走在前头。
  宫里的人见到新鲜的面孔或多或少都新奇,又发现这个小姐竟然和东平王妃长的几乎一模一样更好奇了。
  平安一路上只顾着看宫殿,根本没注意到这些,只是春雪覆盖地板,她脚上一个没注意,老是跌倒。跌倒次数多了,平安脸皮也厚了,拍拍屁股起来就是。王爷和王妃看她这样都大乐,连水映嘴角也有股笑意。
  一家四口行至大明宫正殿,宫外早就候着一个太监,见到东平王忙上前作揖笑道:“王爷万安,王妃,世子吉祥。”看到平安的时候,大太监一眯,不知该叫什么。
  王爷也不解释,笑道:“辰时递的牌子,说是巳时,还请戴权公公通禀。”
  “正是皇上让奴才在这久等的,还请王爷,王妃,世子……姑娘稍等片刻,奴才这就前去禀告。”戴权微微躬身,低调退出。
  平安望着他远去的背影,脑中浮现出一些东西。红楼梦中好像秦可卿丧礼那章候曾经有提到这个公公,那时候好像是替大明宫送奠花圈的。刘心武又以此引出一系列秦可卿真实身份的问题。没想到在这里又遇到红楼梦中真实的人物,平安有些激动。
  王妃笑着拍了拍她的手道:“不要东张西望,宫里主子们忌讳这个。等会儿回去了,娘给你煮皮蛋瘦肉粥,你以前最喜欢吃的。”
  “好。”平安甜甜答应。水映不自在的撇头,又有些嫉妒,回头却听到平安盯着自己笑问:“大哥,你今晚也过来一起吃好不?”
  平安现在已经能很自然叫出爹,娘,大哥来了。几天前,王妃还一直教她怎么叫,把她当个三岁孩子一样,不过这种感觉也不错就是。
  被点名了,水映摸了摸鼻子,小心看王妃的侧脸,见她微微带笑也看着自己,心底不小心扬起微波:“好。”
  “那我呢?”王爷也插了一脚,平安撅嘴,像护宝一样攀在王妃身上埋怨道:“你们怎么都跟我抢,我都十几年没吃到娘做的饭了。”
  欢乐间,戴权已经出来,向几人作揖道:“皇上宣王爷,王妃,世子,公主觐见——”
  明黄的门帘撩起,里头幽深的似乎看不到头,平安有种逃跑的冲动,就在这时,王妃忽然紧握平安的手,嘴巴张了张,依照嘴型平安看到是:安心,两字。
  王爷和水映已经进去,前方娘在等着自己,再回首,苍穹茫茫,汉白玉铺地,竟似前生旧梦。
  也就在这时平安的一生拉开新的序幕。
  元鼎三年,皇帝昭告天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邱毅伯肃顺之女秋狄温龚敬孝,娴熟大方,太后与朕躬闻之甚悦。怜东平王妃膝下无女,今特赐此女为东平王府纯靖郡主,赐名平安。
  布告各府,咸使闻之。
  钦此邱毅伯女儿前日刚死,平安以她的身份成为东平王府的郡主。荣安已经是过去,皇帝不可能再让一个死去十一年的人再复活。
  从圣旨下来的那天起,平安的命运又开始按照她原定的齿轮开始运转……
  开店开店,楠竹投票中(按出场顺序列表)
  1:薛蟠2:水溶3:穆莳请大家踊跃投票,踊跃投票哈
  王府那些事儿(1)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就是不让宝宝去;不让去,也得去,骑着小车赶上去。”
  “丫头丫,会看家;偷老米,换芝麻;芝麻油,油炸蜜;枣儿糕,热头烧;撑着丫头叫姥姥。”
  清晨,一斗太阳缓缓爬上墙头,曼地洒满金黄的阳光,小厨房里传来朗朗上口的儿歌声。一个小女孩趴在桌上托着红红的小脸上,眼睛眯着,嘴角带着甜甜的微笑:“安姐姐,这首儿歌真好听,你再给我唱一遍。”
  小丫头叫乐瑶,是水溶的亲妹妹,宫里排行十七,宫中规矩新皇登基凡有生子的太妃皆能跟随封王的儿子回府休养,而公主照例不出宫。本来乐瑶是养在太后身边,但近几日太妃以思念女儿为由,接了乐瑶出宫。水溶带她来王府玩过一次,也不知投了什么缘,天天赖这儿不走。今早天还微微亮就驱着北静王府的车夫赶车过来。
  平安含笑看了她一眼,麻利挖掉梨子梨核,唱到:“丫头丫,会看家;偷老米,换芝麻;芝麻油,油炸蜜;枣儿糕,热头烧;撑着丫头叫姥姥。丫头丫……”
  前几日,宫里御医来看,说: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证。而王妃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因外邪犯肺,或脏腑内伤,累及于肺所致。”
  但是开了七帖的药,吃到今天还不见好,王妃到了夜间咳的更厉害,隐约间吐出有血痰。平安觉得药疗还不是食补,以前她咳嗽从来不买药都是吃蒸梨蜂蜜,吃了四颗就好了。
  乐瑶那吃货一看见平安拿着橙黄晶亮的雪梨还有一坛子的蜂蜜,脚就迈不动了,平安被她央着不过,只好多做了一个,不过这东西冬天吃有些凉,平安选了个小点的梨。
  蒸梨蜂蜜主要是生津润燥,止咳化痰。做法也简单,先把梨挖去核,将蜂蜜填入,加热蒸熟就好。三月雪梨虽还不够甜,但也难的,皇帝只赏了八颗。
  煮熟后,甜腻的蜂蜜融入透明的雪梨中,透明的雪梨内腹带着淡淡的淡黄色,一看就让人很有食欲。
  乐瑶已经坐好,手上不知从哪里拿来的小汤勺,腆着脸看着平安手上的雪梨直笑。
  这孩子!平安瞪了她一眼,去过刀将两颗雪梨对半切开并迅速放平,淡黄的蜂蜜和着雪梨的香味渐渐弥漫开。
  “安姐姐,乐瑶肚子饿了。”乐瑶口水直流。平安拿了一半雪梨分进她碗里道:“只能吃一半。”乐瑶原本高兴的脸一下子垮下来。
  平安道:“我和你一人一半,剩下的一颗是给娘吃药用的。”这样说,乐瑶才有开心起来,拿起小汤勺,小心舀了一口,眯起眼满足叹道:“真好吃啊!安姐姐最好了。”给她三分颜色就能开染房,平安宠溺看着她。
  雪梨还散着雾气,得趁着热气让娘服下去,平安端起盘子对乐瑶道:“你在这儿吃着,我去娘屋里。”接着又对乐瑶身边的奶妈等人吩咐:“小公主看好了,厨房里锋利的东西多,吃完就带她到王妃屋里。”众人皆俯身应是。
  这个小厨房是王妃配用的,在东厢房后院,走几步就到正屋。门口的丫鬟见是平安忙撩开帘子,平安朝几个丫鬟点了点头,进屋。
  屋里点着燃香,有安神之用,是王爷特地从西域带回来的。王妃很喜欢这个香味,每天都点,说着味道清新宜人闻起来很京里的熏香不同,很舒服。
  平安转弯,进入内间,屋里鸦雀无声,几个侍女离得很远,王妃身边只留了一个叫明言的嬷嬷,是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