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昭说:“金山梨虽好,但阿娇的心意也很好。”她咬了一口,笑道:“果真很甜。”
阿昭递了一个谢娇,“你也吃一个。”
谢娇摇摇头,“我刚刚吃过了,”瞅到书案的书册,谢娇又说道:“阿兄的院子最是无聊了,什么有趣的玩意都没有,只有满满的书卷。难为你能在阿兄的院子里待上这么久。”
阿昭笑道:“哪会无聊,有剑有书,即便是让我待上一年也不会觉得无趣。”
谢娇也笑道:“是是是,你和阿兄性子最是相投了。”
阿昭似是想起什么,又说道:“说起来,阿年似乎格外喜欢宛国,我瞧着他的书卷大多都是与宛国有关的。”
“这个呀……”谢娇说道:“你有所不知,我父亲和母亲原本是宛人,可后来父亲之才不受宛王重用,父亲便与母亲来了丘国。那是宛王没眼光呢,娇娇的父亲是天下间最勇猛的英雄。”
阿昭笑了笑,“原是如此。”
谢娇说道:“阿昭,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阿昭轻声道:“我准备再过半月便离开丘国,世间这么大,我想去其他地方走走。”
谢娇一怔,她道:“阿昭,这几日你师父一直在找你。如今丘都里的人皆知卫郎丢了徒儿,不分日夜地在寻你。我昨天还在星机楼里见到你师父,听到他交待星机楼的掌柜,若是见到你了定要留住你,还说你最喜欢他们那儿的芙蓉羹了。我虽是不知阿昭你与卫公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何事,但怎么说都好,你们始终是师徒。师徒之间哪有隔夜仇。不如……”
谢娇忽然说不下去了。
阿昭的眼眶泛红,惹得她鼻子也酸酸的。她说道:“好了,我不说便是。你莫要哭了,要是阿兄回来见到我弄哭了你,定会责骂我的。”
阿昭抹了抹眼角,说道:“阿年这么疼你,才不会责骂你呢。”
谢娇说道:“阿兄发怒起来也很可怕的,你是没有见过。若是你亲眼见着了,定不会这么说。”
阿昭笑了笑。
谢年回来后,阿昭与他说了自己的打算。谢年一听,说道:“正巧了,我今日刚与父亲说了要出去历练,也定好日子了,就在半月后。你想去周围走走,我要出去历练,不如我们一块如何?刚好也有人相互照应着。”
阿昭问:“你是要去琼国吗?”
谢年说道:“是呀,本来以前打算先去宛国的,但是父亲说先去琼国。阿昭可是想去宛国?”
阿昭摇摇头,“皆可。”
谢年温和一笑,“那我们一起去琼国,可好?”
阿昭点头。
“嗯,好。”
、31晋江独发
谢年去历练的那一日;阳光正好。
谢府的门口停了一辆车舆,车舆旁站了两个随从,他们皆是低垂着头,穿着与车舆颜色相近的衣裳,一点也不起眼。
谢年跪在地上一一向父母拜别。
谢凡心中感慨良多,养儿十五年;如今总算到了去历练的时刻。看着谢年沉稳的模样,谢凡眸色微深;似是想到了什么,神态有几分怔忡。
王氏不动声色地看了谢凡一眼;不由得垂下眼帘来,宽袖下的掌心有指甲陷入。
谢娇哭红了双眼,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儿。
“阿兄记得给娇娇写信。”
谢年摸摸她的头;笑道:“嗯,我会的。若是看到有趣的玩意,我便让人捎回来。两年而已,很快就过了。”
谢娇大力地点头。
谢年再次向谢凡与王氏拜别后,方登上了车舆。谢家人目送着渐行渐远的车舆,倏然,谢凡说道:“阿年平日里总不喜欢人跟着,他身边何时多了个随从?”
谢娇连忙道:“是前些时日阿兄找回来的,阿兄见她武功出众便买下她来。”
王氏拉起谢娇的手,说道:“我们回府吧,天儿冷,别冻着了。”
谢娇应了声。
她最后看了眼已经消失在远方的车舆,心里默默地道了句。
阿兄,阿昭,一路保重。
。
阿昭上了车舆。
谢年递上一食盒,他笑道:“今早走得匆忙,我见你并没有吃什么东西。”阿昭打开一看,里面竟是星机楼的芙蓉羹。
她抬起头来,谢年一笑,说道:“我听娇娇说,你喜欢这儿的芙蓉羹。”谢年本想说卫瑾的,但这些日子以来,一提起卫瑾,阿昭神色便不对劲。如今托卫瑾的福,丘都里的人都知阿昭喜欢星机楼的芙蓉羹。
阿昭惊喜地:“阿年当真贴心。”
谢年心中欣喜。
芙蓉羹只得一小碗,阿昭很快便吃进了肚里。她拿帕子擦擦嘴,谢年递上一个葫芦,阿昭道了声谢后,眉毛弯弯地笑了笑。
就在此时,车舆倏然停下。
紧接着是卫瑾的声音响起,“谢公子请留步。”
阿昭一听,冷不丁地呛了声,神色十分惶恐。谢年机智地也咳了好几声,他示意阿昭趴下来。谢年半开车门,下了车舆。
谢年躬身一礼,道:“不知卫公子有何指教?”
卫瑾问道:“你当真没有见到阿昭?”
谢年面不改色地说道:“是的。年也知公子寻徒心切,若是在历练途中遇见阿昭的话,定会遣人告诉公子。”
卫瑾扫了一眼车舆。
车内空无一人,只看到一个葫芦和一雕花食盒,盒里还有个小碗,碗里有几点羹渣。卫瑾收回目光,他道:“若是你见到阿昭,请立刻遣人告诉我。”
谢年道:“好。”
卫瑾轻叹一声,“阿昭真是个傻丫头。”说罢,卫瑾转身离去。谢年重新上了车舆,见到阿昭垂着头,他轻声道:“你师父已经走远了。”
谢年刚想说些什么,却见此时此刻的阿昭已是泣不成声。
方才那一刻,她真的好想跳下马车见师父一面。可做了那样的事情的自己,又何来颜面去见师父?师父不怪她,可她会怪自己。
先是对师父起了那样龌龊的心思,之后又做出那般令人不齿之事。
她无法跨得过自己的心坎。
谢年若有所思地看着阿昭。
。
几日后,谢年与阿昭已是离开了丘国,车舆正驶向琼国边境。谢年的随从名字唤作阿逑,是剑客出身,使得一套好剑法。一路上与阿昭切磋了几次,皆是败在阿昭剑下,如今正灰心丧气地给阿昭烤红薯。
谢年笑道:“阿昭,你再继续与他切磋,恐怕他从此不再用剑了。”
阿昭道:“哪会,阿年怕是太看低阿逑了。学剑之人,哪有这么轻易就放弃用剑呢?”瞥了不远处的阿逑一眼,阿昭又道:“且我观阿逑,是个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之人,每回与我比剑虽是输了,但下回仍然是斗志昂然的。谢太尉当真好眼光,给你找了个这么好的随从。”
阿逑烤好红薯,抱了过来。
阿昭刚想接过时,谢年抢先了一步,他笑眯眯地道:“红薯烫,阿昭,我帮你剥皮。”谢年边剥边道:“阿逑原先是父亲的随从。”
阿昭一听,好奇地问道:“阿逑,你原先也是宛人么?”
阿逑道:“是的。”
谢年又道:“阿逑还曾在宛国的宫里当过差。”
阿昭问道:“你可有见过玥夫人?听闻玥夫人是三国里的第一美人,连日月星辰也不敢与其争辉。”
“阿逑身份卑贱,并不曾见过。”
阿昭可惜地说道:“真想亲眼见一见呢。”
似是想起什么,阿逑又说道:“不过夫人定是见过的,夫人是玥夫人的表妹呢。”谢年好生诧异,“此事我从未听母亲提过。”
阿逑道:“大人来了丘国后,过往之事便再也不许任何人提起。今日也是阿逑多嘴了,还请公子与小姐莫要透露出去。”说罢,阿逑又拿了几个红薯去了另外一边。
阿昭是见过王氏的,只是王氏虽称得上是美人,但也没有美到那种程度。
谢年剥好了红薯,放进一个小碗里。
“阿昭,你尝尝。”
阿昭含笑道了声“谢”。谢年道:“你我二人不必这么客气。”阿昭说道:“之前娇娇和我说,阿年是个好兄长,以后阿年若是娶妻了,她一定会不习惯。”
阿昭笑了笑,又说道:“待阿年娶妻时定要告知我一声,无论阿昭在海角天涯也会赶回来喝阿年的一杯喜酒。”
谢年的心一沉。
阿昭又道:“这几日我想了许多,只觉师父的话说得当真不错。这世间太大,即便穷极一生也不能领悟一切。我以前有一个心愿,只想日日夜夜不离师父。可如今独自出来数日,感受到这世间的宏伟,我的心愿也随之改变。如今我只想一心向剑,像师父那样追求大成之境。”
阿昭看向谢年,“因此我也不愿涉及儿女私情,关关雎鸠的情意固然动人,但剑道上的追求更让阿昭动心。”
这番话一出,谢年哪会不知阿昭早已看透自己的心思。
他沉默半晌,方爽朗一笑,“阿昭与我同岁,已然有了这样的境界,实在是让阿年望尘莫及。”
阿昭说道:“阿年过奖了。”
“阿昭接下来打算去哪儿?”
阿昭说道:“阿年果真极会察言观色,我都不曾开口阿年便知我有离意了。”微微一顿,阿昭眺望着远方,“我也不知,兴许我会先去境南看看。听闻境南之地有不少隐世高人。”
。
星机楼的掌柜遣了人来告诉卫瑾,见到有个和阿昭身形相似的姑娘,卫瑾匆忙赶去,才知是认错了人。掌柜见到卫瑾如此,也不由感慨阿昭当真好运气,遇到了个对自己如此上心的师父。
掌柜让人送了一碗芙蓉羹给卫瑾。
卫瑾一看芙蓉羹,不由色变。
那一日他就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可思来想去也没有察觉出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如今一看这碗芙蓉羹,卫瑾的神色顿时一凝。
那天的车舆里分明是还有个人的。
若是随从的话,车舆旁边就已是站了一个。阿昭与谢年交好,谢年又曾邀阿昭一起去历练……卫瑾腾然站起,迅速去了谢府。
问到了谢年的行踪,卫瑾当夜快马加鞭赶去,硬是把行程缩短了一半。
卫瑾在琼国找到了谢年。
他开门见山便问:“阿昭人呢?”
谢年打量着卫瑾,日以继夜的赶路使得卫瑾有几分憔悴和沧桑,他的脸上满是急迫的神色。谢年慢条斯理地说道:“前几日在入琼国之前阿昭便与我分开了。”
“去哪里了?”卫瑾追问。
谢年也未隐瞒,他说道:“阿昭并未细说,只说她想去境南之地看看。”
卫瑾与谢年道谢,又迅速上马。
谢年叫住了卫瑾。
他意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