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还珠之杜家千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还珠之杜家千金-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乾隆满腔的热情无处释放,简直就快被憋死了。心心念念着那个软乎乎粉嫩嫩的小丫头,还是媛宝好,最好还是把人接宫里来陪他。这么想着,就记起了教养嬷嬷的事。
“皇上,奴才寻了满洲正白旗的包衣,苏嬷嬷。本是要派去西三所的公主所做精奇嬷嬷的。奴才看了,规矩顶好,待人谦和,长得也是慈眉善目。”吴书来摸不透乾隆这是给哪家格格挑的教养嬷嬷,毕竟现在公主们身边不缺教养嬷嬷,“皇上可要见见?”
“家底清白吗?”乾隆半卧在软塌上闭目养神,心里还想着远在江南的小姑娘。
“苏嬷嬷一直未出宫就是因为外头无人了,也没认主,是个清白的。”吴书来跟在乾隆身边那么多年,办事自然严谨,该调查的都调查了。
“那朕见见。”
乾隆看着跪在下头的苏嬷嬷,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人,圆胖的身子,面相也亲切,就走神琢磨着小丫头一定会喜欢。
“苏嬷嬷,朕想让你去江南,你可愿意?”
“奴才自是愿意的,谨遵万岁爷吩咐。”苏嬷嬷心里也纳闷,但是却不多言,该知道的早晚会知道,不该知道的,还是别知道的好。
“就一个小丫头而已,按宫里的规矩教导,身子给朕好好照顾着。”乾隆满意的点点头吩咐道,提到“小丫头”,话里的温柔挡都挡不住。
“奴才遵旨。”
乾隆让苏嬷嬷退下,兴致勃勃的回了龙案前,执笔洋洋洒洒写了封信,等快干了,才想起杜若兰还没学会多少字呢,又重新写了一封,专挑简单的字眼,结果最后信也缩水成了几句话。可乾隆还是满意的在信封上写下“媛宝”二字,将信纸叠好放进去。
在一旁的吴书来郁闷了,主子出去才几天,江南就多了个牵心挂肚的小姑娘,看这架势,是要接进宫的意思啊。能让主子那么上心,指不定比孝贤皇后的和敬公主还受宠。
紫禁城里的乾隆念叨着杜若兰。
杜若兰的系统很欢乐的一直蹦达。
“叮咚”
“系统提醒:‘思念’模式下,思念值直接转变为忠犬忠诚度。”
“系统提醒:奖励忠犬忠诚度2点,当前为32点。”
作者有话要说:【上谕曰:“皇长子诞自青宫,齿序居长。年逾弱冠,诞毓皇孙。今遘疾薨逝,朕心悲悼,宜备成人之礼。”追封定亲王,谥曰安。】这个东东大致意思就是乾隆因为永璜领盒饭了,很悲伤,追封了定亲王。
小剧场:
杜康:小姐,您一定要叫奴才杜康吗?
媛宝:豌豆取的,别赖我头上。
豌豆:呃,取名无能。乖,就这么叫着吧,以后把碧溪送你暖被窝。
杜康:(脸红……脖子红……全身都红……)




、13路有冻死骨

孤家寡人的,苏嬷嬷也就只收拾了个小包裹,就被乾隆打包送到江宁高淳杜府了。
“姑娘,奴才姓苏。这是爷让奴才带给您的。”苏嬷嬷是杜夫人接进府的,听说是乾隆给杜若兰派来的教养嬷嬷,又惊又喜。
杜夫人原想着等杜若兰及笄头年给她找个规矩的嬷嬷好好教导,可万万也是请不到宫里教养嬷嬷的。毕竟一般教养嬷嬷到一定年岁出宫都是回家享福的,都是伺候过贵人的,没谁愿意来小门小户,杜府虽是高淳大户商家,可和皇家比起来那还不就是小蚂蚁。
可这教养嬷嬷是乾隆赐下的,她就有一种明天就见不到女儿的感觉。哎……被皇帝看中,以后说不得就会被指婚给达官显贵。这样的人家,不见得会是良配啊。
矛盾的思想让杜夫人对苏嬷嬷也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只恭敬却亲近不起来,可杜若兰却很喜欢这个面相和蔼的嬷嬷。
“苏嬷嬷好。您可以跟家里人一样叫我媛宝。”杜若兰眼睛亮晶晶的看着眼前这个和善的嬷嬷,一笑鼻翼两侧还会出现法令纹,其实年纪再大些她会更开心。
苏嬷嬷也笑了,杜府得了个好千金啊,相貌说不是顶出众,可毕竟现在还小没张开。但这脾气却是养的好的,娇贵不娇纵。
“姑娘使不得,爷让奴才过来可就是照顾您,教您规矩的。可不能奴才先没了规矩。”宫里不兴叫小姐,杜若兰又还没被封格格,所以苏嬷嬷就一直称杜若兰为姑娘。
“那嬷嬷随意吧。”杜若兰笑笑也不介意,接过苏嬷嬷手里的黄色信封,“嬷嬷,让吴嬷嬷先带您去收拾下住处,好好休息。规矩的事,咱明儿再开始学吧。”
苏嬷嬷应下,跟着吴嬷嬷出去了。嘴上没说什么,可心里对杜若兰的体贴很感激,她没出过远门,从京城到江南,连着坐马车赶路。虽走的是官道,可仍有些地方能颠的人散架,是得好好休息的。
杜若兰其实也想过给乾隆写信,特别是知道乾隆想她的时候,写信的热情汹涌澎湃啊。可等她研好墨,提起笔,脑袋里一片空白。要怎么写既能表达自己的思念又能有文采高贵大气上档次呢?
磨蹭磨蹭,所有的热情也就化成了白纸一张。
摩挲着信封上她的名字,是不羁的行书,飘逸劲健,豪放流润。杜若兰小心的抽出信纸,薄薄的一张,小丫头不开心的撇了下嘴。
打开信纸,工整的楷书。规正端丽,圆润丰满。杜若兰微微一笑,原本还担心一页的行书她得连蒙带猜才能看得懂,乾隆真是个贴心的好男人。
信全篇都是白话文,让媛宝记得想他,好好照顾自己,要给他写信。顺带还表达了一下他的思念之情,例如,爷甚是挂念,望媛宝得以早日进宫陪伴。
杜若兰学着乾隆的白话,杂七杂八写了一堆。什么她给暗卫取名叫杜康,什么她开始学琴了,什么她觉得苏嬷嬷很可爱。当然她也不忘让乾隆快点来看她。
杜若兰学字有段时间了,娟秀的小楷写的也是有模有样的。想了想,又在底下写了一句“弘宝,要修身养性,保重身体”,最后署名。
杜若兰把信交给杜康只说给爷的便回房了。
当时乾隆在杜若兰身边留了三个暗卫。除去杜康,暗里还有两个,杜康把信交予其中一位。乾隆把雍正留下的粘杆处发扬光大了,众人只知道乾隆身边有人保护,却不知道到底有几拨人。实则在重要的省份都有暗卫隐藏,像江宁这样的重要地区自然暗卫不会少,他们有自己的渠道能快速的给乾隆传达信息。
所以杜若兰这封信也无意中被当作机密送往上京了。
几日后的紫禁城养心殿,乾隆瞅着手里这封“密信”,嘴角一阵抽搐。媛宝还真不手软用他的暗卫来送“家书”。
看着清秀温婉的小字,就好像小丫头在身边缠着他喋喋不休的说着闲话。他都能想到她甜甜的对苏嬷嬷微笑,惆怅的为暗卫取了个好酒的名字。乾隆觉得心里一阵温暖,如此私密的信件,就该让暗卫秘密送来。
在乾隆的默许下两人就一直用着暗卫暗渡陈仓,不,是家书往来。
杜若兰和乾隆两人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分隔千里而淡漠,书信间,倒是更加自然了。只是两人约好的再次见面,却是一别六年。
乾隆看着盒子里日渐增多的信件,不由泛起“吾家有女初长成”的自豪感,从一个粉嫩的小肉团子,慢慢的长成大家闺秀。书信间,从最初秀气的小楷硬是学了他的赵字,却独有一番秀媚之感。就像一朵花骨朵在他的期盼、关怀、注视中含苞待放,这个过程是享受的。
这样的感觉很奇妙,他远在京城,可他仍然参与了杜若兰的成长,选教养嬷嬷,送去棋谱名家书画,琴是先帝雍正爷留下的古琴,甚至连马都是皇家马场送去的。小丫头识字,学汉学,练古琴,看棋谱,骑马都让人绘制了图一并送来。杜若兰是个聪明伶俐的,虽是江南姑娘,不仅琴棋书画有天分,连学马也似满洲大家的姑娘豪爽不扭捏。才几日,小马鞭一甩,已能驰骋马场。
他的媛宝,自然是最好的。
只可惜外有边疆战事频发,内有马朝柱招军起义,官吏亏空仓储,还有地界发生地震。内忧外患天灾**,乾隆实在无分身之术。也只能坐镇京城,而今又爆出南方几省由于黄河决口造成重大水灾,地方官员却隐瞒了灾情。要不是暗卫的报告,乾隆还被瞒在鼓里。
“是当朕死的吗!这帮……贪官污吏!这帮混蛋!”乾隆气的摔了密折。觉得气不过,拿起手边的茶杯重重地砸在地上。
“皇上息怒。”养心殿里太监宫女立马跪了一屋子。
黄绫子封好的奏折夹着密信被摔落在纪晓岚面前。纪晓岚弯着腰弓着背,安静的杵在一边。他虽然能说会道,可至少得知道皇上在气什么,像“皇上息怒”这样的废话,他也是很少说的。
吴书来见乾隆坐下,立马奉上一杯新茶,打着手势让小太监把撒在地上的茶叶和茶杯碎捡干净。
乾隆喝下两口茶,顺了气。指了下折子示意纪晓岚,“看看那折子。”
纪晓岚捡起奏折。一目十行看过,脸色越来越臭,眉头紧紧皱在一起。
“皇上……”纪晓岚弯腰弓背,恭敬的奉回奏折。吴书来上前接过。
“去,把几个大学士,军机处的都给朕宣来。”乾隆单手支在龙案上,抵着额头,挥着手让吴书来去宣人。
“都说说吧。”乾隆让他们传看了奏折。
“臣以为河南巡抚欺君罔上,其罪当诛九族!”福伦正气凛然的上前一步先发表了意见。
“朕问的是灾情!”乾隆不悦的皱起眉头,这个福伦怎么回事,身为朝廷命官自当以百姓为先,学识还不错,怎么拎不清重点。
“臣以为得安抚百姓,开仓济粮为先。”张廷玉紧接着回答。
傅恒性子直,没好气的瞪了眼福伦,当前哪里是追究责任的时候。“皇上,臣觉得皇上亲到灾区更能安抚人心。”
纪晓岚点点头,“皇上,臣以为皇上可以南巡亲自看一眼,毕竟眼见为实。而且有皇上坐镇,官员不敢造次,百姓也更能有信心度过此次灾害。”
余下几人皆附和纪晓岚的建议。
乾隆闭眸思虑几秒,便拍板决定南巡,查探灾情。
这一年,杜若兰11岁。
*************
河南的巡抚不只欺君罔上,连境内的灾情也是视而不见,对灾民更是不管不顾。说不管不顾都还是好的,巡抚把无家可归的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