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清穿(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非主流清穿(完结)- 第4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下连皇太后都惊动了,淑嘉也不免过来打听消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会不会有误会?”这家人都流行画圈圈么?

佟妃道:“听说,是有上谕叫简王动的手,这就不会有假。对了,简王福晋呢?”

简王福晋死了儿子,休养了好久,第二天被火速召进宫里来。

宁蕙对外面的事情知道得也不太清楚,只是听雅尔江阿说了一句而已:“是从御前发来的上谕,命我们王爷把人先拘管起来。”

八福晋一大早就入宫来听消息,此时也顾不得了,直接问:“那简王有没有说,这只是景熙犯事儿,为什么把岳希和吴尔占也拿了?”

宁蕙摇头:“我并不知道的。”

气氛一时有些压抑,这事儿不免让人想起胤禔来,更是不想提了。

皇太后念了一声佛:“这是外头男人们的事儿,与我们并没有关系的,你们都回去,好好准备过年罢。”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乖乖下去了。当天,宁寿宫里传出话来,让大家多拜拜菩萨抄抄经。

安王系倒霉,对东宫其实是有利的,至少太子妃是这么想的。回去的步伐都轻快了几分,换了居家衣服,清点颁赏的单子:“这一份儿给外祖母的再添份拐杖。”

红袖的脸扭曲了一下:“主子,刚刚接到的消息,西鲁特氏府上老太太……过世了。”

淑嘉心里乱跳:幸灾乐祸要不得,刚刚高兴岳乐子孙倒霉,自家就死了外祖母。

淑嘉按住胸口,过了好一阵儿才道:“知道了。”红袖给喜鹊一个眼色,喜鹊连忙倒了茶捧来,红袖接过,一点一点喂淑嘉:“主子,喝点儿水,稳一稳,这是喜丧。”

那位老太太都快活成人瑞了,绝对是喜丧,可是,它还是件丧事啊!

“你出去一趟,把祭银送出去。再回家看看额娘,她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万不可伤心过度。对了,先对开库房,寻些安神滋补的药材给我额娘送去。”

红袖一一应了,不放心喜鹊等近身伺候,又喊了小满、巧儿过来,这才去办差。

——————————————————————————————————————————

京中发生的事情,很快随驾的人就都知道了。康熙就没打算瞒着这件事情,雅尔江阿的反馈一回来,康熙就召集大家来开会。

胤禩非常小心地问:“汗阿玛,简王那里消息确切么?”一句话问出来,真想抽自己的嘴巴!管它确不确切,老爷子想办的事儿,肯定得是确切的!老爷子这是在警告自己呢。

胤礽心道,不确切会用这个罪名逮人么?不行,他想起胤禔来了,他想抽人,得忍住!

胤俄低头,眼珠子乱转,老爷子要动真格的了,八哥你小心,兄弟帮不了你。

康熙冷笑一声:“人赃并获,还有什么好说的?”雅尔江阿办顺了手的事情,有什么难的?原还想着家丑不可外扬的,胤禔犯的事儿但凡小一小,但凡没有涉及皇太子,他都想压的。

这个景熙,到底是宗室,宣扬出来面子上很不好看,尤其容易让人联想起皇长子来。然而为了皇室的和睦,也只好揭一揭他的底了。就看老八悟不悟了,乖乖地,把安王府掏空,省得大家都不好做。

作者有话要说:

盒饭会陆续发放的,目前先发龙套的。


212 龙套盒饭发放中

老爷子带着儿孙一趟出行,来回的功夫京里办了好几件丧事。

康熙四十五年末,东宫出了好几份祭葬银子。一份是给太子妃的外祖母的,这个没法儿省。另一份却是给揆方之妻觉罗氏的,这位即是宗室郡主,还与石家有些亲戚。还有一份绝对不能省的,却是安王老福晋。

西鲁特家的老封君是有高级诰命的,揆方之妻是正经的郡主,而安王老福晋既是索额图之妹又是宗室长者,三个人都有国家丧葬福利。京里把报告打上去,康熙知道了,胤礽也就知道了。

康熙看了消息的时候就叹气了,三个人么,都按例就是了。然而赫舍里氏的葬事,来的实在是不巧。老爷子都想再收拾收拾安王府了,人家老太太死了,康熙不好意思在这当口下重手,只能按下不提。

赫舍里氏也不知道是命好还是命不好,她还是顺治时期的记名女子,要是真入了宫,那就是个炮灰女配,好一点也就是个布景板——顺治朝的皇宫,董鄂妃一人当关,众人难当。索尼也有本事,愣是不知道怎么操作的,就把闺女给拎出来嫁了。

嫁人吧,居然嫁了个岳乐!岳乐当时已经死了俩老婆了(祥瑞程度与康熙有得一拼了),此人年纪大赫舍里氏好多,老夫少妻实非良配。没想到,岳乐与这个三继福晋却是投了缘儿,儿子、女儿接连着生!岳乐的仕途也是一路闪烁,成了亲王,荫封数子。

原本一切都顺顺当当的,岳乐死了,她儿子降级袭爵,康熙开始清算。但是外孙女儿又指给了皇子,真是令人看不清帝王心术。

好吧,不管怎么说,安王府扛住了压力,康熙呢,也要面子。两下相持,日子也过得下去,又有八阿哥这个外孙女婿,生活不说美好也是平静了。这时候又暴出儿子镇魇的丑闻来。

老太太一气之下就病了,年纪又大了,虽有儿孙伺候着,还是很快挂了,都没能吃上康熙四十六年的饺子。

康熙心下暗忖,安王府都这样了,暂时放一马吧。毕竟是宗室不是?康熙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杀灭宗室,而是……从某些势力过大的王府里抽一点势力出来,平衡平衡。

康熙批示,着礼部依例而办。

胤礽看着康熙的指示,其中给揆方妻撰写墓志铭的,却是年羹尧。不免留了一下心,此人有些能耐,科举入仕,中进士、入翰林,现在已经混成侍讲学士了。这人与观音保是连襟,可惜了,他老婆死了,前年还续了弦。

看康熙指示完,胤礽收回了目光,心道:安王府又逃过一劫。又请示康熙:“汗阿玛,景熙当如何处置?这事儿越拖,议论越大,快要过年了,您明年还要到南边儿去,您看?”

康熙恨得咬牙,想想自家大儿子都被关了,真想把景熙也圈了,他也真准备这么做的,结果……景熙妈死了,让不让他哭灵呢?康熙拎过雅尔江阿请示的折子,笔尖殷红朱砂落下,把景熙抹成闲散宗室,发往乌里雅苏台效力。顺手,又把与景熙关系好一点的几个兄弟,以常相聚饮、不安份为由,抹成闲散宗室,省了好几分工资支出。

胤礽挑挑眉,罚得不轻,安王本支却是毫发未伤,真伤脑筋啊!谁主政,都不能允许某府在某旗里势力过大的,安王府,还得削。统共就这么些旗人,不削他们,康熙的儿子们、他胤礽的儿子们,要往哪里放?

这一趟门儿,也是散心、也是祭奠亡灵,也是拉近关系。可京中的阴影偏偏追着他们不放,直到圣驾回京过年。

——————————————————————————————————————————

康熙四十五年与康熙四十六年之交,四九城里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权贵之家比较消沉,各家的姻亲关系错综复杂,三个女人的死亡,牵连了一大批人跟着要吊丧。就是要庆祝,也要稍微注意一点儿才好。比如,你跟明珠家有亲戚,炮仗就少放一点,过年的戏酒,别硬拉着他们家的人来。

石家主母死了母亲,热闹不起来,这家的姻亲广布京城,热闹度遂大减。

觉罗氏、赫舍里氏都是皇室、宗室的亲戚,宫里有BOSS坐镇,可以不避讳,宫外诸王府却是要收敛的。

最郁闷的是八贝勒府。八福晋的外祖母死了,这位不是亲外祖母,却也照顾她很多年,感情还是有的。还有,八阿哥因惠妃的关系,与明珠那里也算是亲戚,现在揆方的老婆死了,也得吊唁一下。

八阿哥更有一愁,老爷子已经划下道儿来了,他要怎么办?他人缘人好是不假,但是这些人里,如今还有多少人会铁了心的扶着他跟现任皇帝、跟继任皇帝死扛?

一个大大的问号!老十的舅家,是一大力量,本与他关系不错的,直到册立太孙之前,还在暧昧着。太孙一立,也就剩下个酒肉交情了。又有佟家,在康熙朝,佟家是牛气冲天扛得过五大世家的。可是他们家现在就只有一个隆科多还与自己走得近些,佟国纲一支已经有眼色地靠拢组织去了,佟国维虽没放□段,却也是稳坐钓鱼台,死活不肯表态,丝毫没有“我挺你”的意思。

八阿哥思前想后,赫舍里氏的丧礼他照旧出席,却并不插手帮助招呼的事宜了。八福晋一头哭得昏天黑地,洗完脸,清醒了一下脑子,催他去帮忙照看:“安王舅舅病成这样,不大能理事,华玘还年轻,原本还有几个舅舅……现在又……你帮忙照看一下前头。”

八阿哥道:“这差使不归我管,外头有礼部、有内务府,我这一插手,倒显得他们不会办事一般。这时候心里起了疙瘩,在这事儿上跟你磨牙置气,反而不美。”

八福晋急了一回,八阿哥死活不松口:“你不要这样着急,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稳得住才好。忙乱忙乱,越忙越乱,你去后头安抚安抚舅母才是正经。这里人多事杂,不比咱们府里,女眷还是在后头罢,前头的事儿我有分寸。”

连消带打,把八福晋按回了内宅,八阿哥自己死活没出这个头儿。

与之相反,八旗基层干部群众就很欢乐。万岁爷英明,万岁爷仁慈,万岁爷真是个好皇上!他老人家是咱们的大救星啊,一句豁免,就免了咱们那些“借贷”,嘿嘿,可以过个宽裕年啦!

女人们在家里准备各种吃食,过年期间的饮食都是在年前准备好的,到时候只是把做好的食物蒸煮加热拿出来吃就成,省事儿。男人们呼朋唤友,没过年就先在外头喝了几回酒。

在这种诡异的格局里,康熙四十六年到了。

这个年,宫里也过得很不痛快。康熙想着要下江南,想着要让儿子们亲近些,心中有事。胤礽想着这回还要下江南,又要离京了,与朝臣们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