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三文钱。然后又去李伯伯那抓摇,就就欠着了,还剩下九十七文,我就拿回来了,和李伯伯说好了,以后还。李伯伯说了,娘,妹妹还得吃三副药才能好,可是我们家已经没有钱了,怎么办。要不和找大叔借一些吧。”
吴氏听了这话,没有说话。檀香到是开口说了:“娘,不能和赵大叔借,借也没有,赵奶奶又要不行了,赵大叔肯定没有钱。要不……。要不……。娘。”看到檀香这样,吴氏说:“檀香,志远,要不我们再卖一亩地吧,没有别的办法了,眼下家里也没有粮食了。连翘还病着,不能不治啊,就是砸锅卖铁我们也要治好连翘,咱家不能再少人了。”姐弟听了这话,异口同声的说:“好,听娘的,一会我们就去找村长,看看有没有人买。”
一家人吃完了饭,吾氏带着志远去找村长了,没有办法虽然志远小,但是也是家里的长子,有什么事情以后都是他要出面的。
檀香带着弟弟妹妹收拾好了厨房,就进屋里照看连翘了,两个小的默默的玩,檀香晚上也不能做锈活了,浪费灯油,紫苏则趴在床边看着连翘。今天她真是吓坏了,二姐为了救她滚下山坡,还把脑袋磕破了,流了好多的血。此刻她真怕二姐像爹爹那样,离开他们再也不回来了。连翘感觉到有人在旁边,就醒了,睁开眼睛,看到三妹眼睛含着泪,一脸的害怕。就安慰到:“紫苏,别哭。二姐好多了,不疼了。”其他三个孩子也为过来了,檀香转身出来端了碗药说:“来,二妹把药喝了,喝了就好的快。”
连翘把药喝了,就和几个孩子说起话来。想要了解更多的关于这个朝代和周围的事情,几个孩子介绍一翻,连翘大概也明白了,和本身的记忆差不多。连翘就问:“娘和大哥呢?他们去那了?怎么不见他们啊?”檀香说:“娘和志远去村长家了,有点事情。好了,你快躺下,好好休息。”
一会儿的工夫,吴氏和志远回来了,进屋看到几个孩子都在围着连翘说话。安慰的笑了笑。这时檀香问:“娘怎么样了?”他们都没有想告诉连翘要卖地的事情,担心她着急加重病情,别看连翘只有7岁,那可是很紧张家里的东西,平时把家里答理的很好,像个小管家婆。吴氏说办好了。连翘也没有注意,因为两个妹妹和弟弟,和大哥围着她说话呢。
地卖了2亩,因为卖的急,而且也少人家只给了四两银子,没有办法。一家人洗洗就都睡了。
、第三章 赶集
天还没有亮,吴氏早早的就起来了。昨天忙的忘记用草药给连翘擦伤口,现在的赶紧把那些草药捣烂了。然后吴氏开始做饭,天已经蒙蒙亮了。可是今天他们都不用去地里忙了,因为就只有一亩地了。刚转身就见大女儿已经起来了,叫了声娘。吴氏就是说:“怎么不多睡会,再去睡会吧。”
檀香说:“不了,娘。”吴氏给大女儿准备了热水让孩子洗脸。早饭是黑面粥,很稀很稀。没有办法这是家里最后的粮食了,就连红薯也只有今天早上蒸的不到十个。
一会儿吃过早饭,必须去镇上买些粮食和红薯了。接着家里其他的几个小的也都陆续起来了。只有连翘还没有起来,他们也没有叫醒她。一家人围着那缺了半条腿的,用石头垫着的桌子吃着早饭。
然后吴氏就对几个孩子说:“我一会儿吃完早饭和志远去镇上给连翘抓药,再买些粮食。檀香你在家照顾好几弟弟妹妹。”檀香已经吃完了正准备给连翘热昨天熬的白米粥和煮个鸡蛋,回头对吴氏说:“娘,我知道了。你放心吧。”
吴氏和志远吃完饭后,有收拾好院子,出去打满了水。然后有叮嘱了一切,就和儿子出发了,村子离镇上也是很远,走路大概也就一个时辰就到了。娘俩先去药店给女儿抓了药。这次吴氏给连翘抓了两副摇,花了二两三百文钱。还剩下一两七百文。然后就去集市了,今天正好是十五,所以有个大集市,卖的都是农产品,菜,粮食什么的。都是农民自家产的,要比平时粮店的便宜些。但是粮食的质量没有米店的好,自己收拾的不是很干净。
但是也很抢手,因为刚刚过了大雨天。物价都涨了些,娘俩买了十文钱一斤的黑面,五十斤,买了红薯一百斤,这个便宜才五文钱一斤。有买了大米十斤,大米可是贵的很。要三十五文钱一斤,五斤白面,二十五文钱一斤。这样就花了五百五十文钱,娘俩又去杂货铺买了些盐,酱油,醋。这又花了300文,想着孩子病了,吴氏一很心给孩子买了一块方躺,花了五十文。又去卖肉的摊子,肥肉二十文一斤,五花肉16文钱一斤,吴氏想着孩子们都大半年没有见到肉了,于是狠心买了二斤五花肉,一斤肥肉。有买了十五个鸡蛋,三文钱一个。
太阳都生的好高了,连翘才起床,看到屋顶,想了半天才适应现在的状况,只是身体还是有些疼。这时檀香端了粥和手里拿了鸡蛋进来了,后面跟着紫苏和双胞胎。檀香看到连翘醒了,就放下手里的东西。转身拿了盆子让连翘洗练,然后给她喂粥,还时不时的喂几口咸菜。把鸡蛋剥了就要递到连翘的嘴里,可是连翘那好意思当着弟弟妹妹的面吃啊。好说自己也30多岁的人,这不欺负孩子吗!
于是对檀香说:“大姐,我不吃如果你们不吃,我们每人吃一口,好不好?”看着弟妹吞着口水,连翘的心里真是酸到了及至。檀香看到连翘坚决的态度,想着平时连翘就很懂事有什么好吃的,一定要大家一起吃,很是让着弟妹们。所以檀香笑着把鸡蛋递给最小的妹妹半夏,年纪小小的半夏尽管很想吃,但是只是咬了一小口,同样弟弟益智也是,紫苏同样是,轮到檀香,毕竟是12岁的大姐,只咬了指甲大一口。连翘也咬了一口,就不再吃了,硬是要分给弟妹吃。自己则喝了白米汤,但心里却很幸福。
到了快近中午的时候吴氏娘俩回来了,顿时院子热闹的很,孩子们围着吴氏。
、第四章 养病
由于这次吴氏买了很多东西,还有肉,几个小的非常高兴。中午做很丰盛的,有白菜炖五花肉,还把买来的一斤肥肉也烤成油,剩下的油肢,吴氏准备用来包饺子。
转眼十天过去了,连翘的病也好的差不多了。天气也渐渐的冷了,连翘这些日子一直在想,怎么样才能再穿回去。家里还有吃的,能对付一段时间。
这天快到中午的时候,赵大婶来了,还提个篮子。吴氏赶紧迎出来了,一看两个人就关系很好的。原来这个赵大婶不是他们的邻居,但是住的也远。由于连翘的爹和赵大叔赵大海生前关系很好,从小一起长大的。后来结婚,两家的关系依然很好。赵大婶娘家姓李,离着也不远。赵大婶生了三个孩子,大儿子赵刚,十三岁,二儿子赵云,十一岁。还有个小女孩,比连翘大一岁,叫赵香。家里公公婆婆都在,但是婆婆是个病秧子,一年四季都要吃药,这不前几天就听说快不行了,但是又缓过来了。估计也就是个把月的事情了。
吴氏和赵大婶进屋,就看见连翘躺炕上和几个小的在玩。赵大婶就把篮子拿了出来递给吴氏说:“这不才刚刚听到连翘摔伤的事情,这几天家里忙,就现在才过来。这些东西,你给连翘补补身子,听说流了很的血。哎,幸好看着好的差不多了。以后你可要小心些上山,连翘知道吗?”
连翘赶紧说:“谢谢赵大婶,不碍的,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吴氏看到篮子,说什么也不肯收。就说:“他赵婶,你家也不容易,快拿回去给孩子和老人补补。看连翘都好的差不多了。再说我也买了好些东西给她补的,就是担心孩子留下什么病根,所以很小心的。”
但是赵大婶把东西都拿了,也没有拿回去的道理,往吴氏怀里一推,就往外跑。吴氏赶紧追出去,但是还没有追上。就边回屋边看了一下,有五个鸡蛋和一碗白面。哎,估计赵大哥一家也舍不得吃,就给他们送来了。平时他们一家就对自家很是照顾。算了,以后有机会还回去吧!吴氏心里这样想着。
连翘这几天,在屋里呆的都要长犄角了,但是吴氏说什么也不让她出去,一定要养好了。哥哥和姐姐每天上山挖些野菜回来,然后就去地里照看,吴氏则负责家里。
这不连翘看自己也好的差不多了,就想着出去看看,最起码的了解了解周围的环境,才能想办法啊。所以她就央求吴氏让她出去透透气,总是在屋里也不好。保证就在院子里活动活动。吴氏想着也是,于是就答应她只能在院子里玩耍。
当连翘走出这个破旧的毛草屋看到四周的时候,简直惊呆了。空气真好啊,自家小院别收拾的很干净,但是没有邻居,就自家的毛草屋。显的有些荒凉,但是自己后院不远就连绵起伏的山,茂密的森林,翠绿的,发黄的都有,真真是好看极了。
、第五章 知晓
快到晚饭的时间,檀香和志远回来了,两个人每人背着篓子,里面装的满满的野菜。
连翘,紫苏和双胞胎赶紧迎上姐姐和哥哥。这时志远放下背篓,把上面的野菜拿了下来,在背篓里拿出十几个苹果,说:“连翘,看哥哥给你带了什么回来,苹果,喜欢吗,尽管这苹果不太甜,但是也不错,喜欢吗?”三个小看到哥哥手里的苹果,叫着:“哥哥,给我,给我……”
几个孩子得了苹果很高兴,檀香拿去洗洗,然后给几个小的,每人拿了一个。连翘拿了苹果咬了一口,呀?这个苹果可真有苹果味道啊,不像现代的那样都是嫁接出来的产品,都是农药催出来的,可是这苹果可真好吃啊,就是有点酸。
吴氏在厨房做饭,出来倒水看到孩子们开心的很,然后就说:“赶紧都进屋,天黑了,冷了,连翘。”这时姐姐也拿了个苹果给吴氏,说:“娘,你也吃,很甜,这可是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从树上摘到的,快尝尝,娘。”吴氏看着苹果说:“娘不吃,你们吃吧。”吴氏心里很高兴,孩子们都很懂事,大女儿贴心又懂事,大儿子也是家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