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不做贤良妇 (完结)作者:萌吧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不做贤良妇 (完结)作者:萌吧啦-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房,这柳家上下说得算的人还是他一个。”

何循听柳檀云这般说,暗道她总算看破那国公的虚名了,笑道:“只怕你们家搬不出国公府,你们家这边要退嗣,那边骆家等人家就要劝你二叔莫做糊涂事。就算退嗣了,只怕你二叔为留下岳父不走,还要将柳家上房让给岳父呢。”说完,瞧见柳檀云狡黠地笑着,不由地叹道:“你这鬼丫头,竟是想叫岳父得偿所愿,住进柳家上房呢。我说你哪里这样心善,就乐意将到手的爵位让出去,原来是要以退为进。一来叫那柳家的孩子不流落在外,是你们这一房里深明大义;二来也是你二叔那一房里背信弃义,过河拆桥,用不着清风了就要退回去;三来,你二叔便是乐意退嗣,他也没那能耐跟柳家一族并外头京中各家为敌。等岳父从北边回来,岳父在陛下面前立了功,定是要升官的。这当口,敢跟岳父为敌怂恿你二叔顺水推舟退嗣的定然没几个。”

柳檀云笑道:“正是,我们家行事可是光明正大的,听说二房有子嗣了,就主动退嗣,不祧了他们一房。他们反倒藏着掖着不肯叫孩子露面,这就是他们小人之心。便是当真退嗣了,那柳家上房也是我们这一房的。住在上房里,京里谁不知道我们这一房才是柳公府的主人,便是清风继承不了国公府,也是国公府里独一无二日的主人。况且京里的事一日三变,清风既然不是国公府名义上的主人,那出了事,自然轮不到他去顶着。”

何循听柳檀云心里盘算了这样多,笑道:“好处全是清风的,坏事就叫那丫头生的顶了。云妮,我为什么就没你这么个贴心的姐姐。”说着,就逗着柳檀云喊姐姐。

柳檀云被何循拉在怀中,在他怀里扭了两下,说道:“兵贵神速,我这就叫人捎信给祖父。也叫祖母知道她身边有内贼,看她还敢不敢再藏了人。想等到清风袭爵才将柳家上房交出来?没门,我们现在就要。”说着,就起身去写信。

何循仰身倒在一旁,看柳檀云这副精力旺盛的模样,心里叹息一声,心想柳孟炎有个这样行事诡异的女儿,也不知他修了几辈子的福了,“你祖父可会答应这样没规矩的事?能由着你们将你二叔那正经的郡公挤到偏房去住?”

柳檀云回头笑道:“无欲则刚,祖父若知道我们这一房不要那爵位了,自是明白再没有法子能约束住我们了。祖父比谁都明白二叔那一房离不开我们,如此他就是不乐意,他也没法子。如今我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求祖父将二叔的亲生骨肉养在国公府里,不叫孩子流落在外。并说清风不靠祖上传下来的爵位也能有出息。”说着,果然就去次间里头给柳老太爷写了信,想了想,便又给柳仲寒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

何循跟过来看,见柳檀云字里行间俱是这几日的人生感悟,不由地摇头道:“你二叔当真可怜,接到你这信的时候他定然心花怒放,却不知你这是要逼着他搬家呢。”

柳檀云用胳膊肘捅了捅何循,笑道:“你别在这说风凉话,你乐不乐意叫你岳父住到柳国公府正房?住到本该只有国公郡公才能住的屋子里?”

何循笑道:“我自是乐意的。”说完,心想柳老太爷虽聪慧,却确实老了,若是柳孟炎、柳檀云父女两个对那爵位放手,柳老太爷自己个也知道,一旦他过世了,这父女两个是当真能对国公府里众人的死活不闻不问的。

柳檀云写好了信,就叫人赶紧给柳老太爷、柳仲寒送去。

这送信之人也不是旁人,恰就是随着何循暂时回了何家的柳思明。

柳思明将信递到柳老太爷面前,柳老太爷早先只当是柳檀云例行问候的书信,此时再看那信里的文字,心里不由地感慨良多,一时恨戚氏自作主张就藏了个有孕的丫头在庙里,又欣慰柳檀云知道这事却不赶尽杀绝,还叫柳老太爷吩咐人将那丫头接回家里,以免柳家子嗣再流落在外。待感慨之后,看到退嗣字样,不由地心里跳个不停,心想家里才安生了一些,这会子偏又多了事。

如今柳老太爷越发老了,也没了早年吩咐杨从容抱走柳仲寒儿子时的狠心,沉吟半日,将信递给柳思明看。

柳思明先说不敢,随后拿了信去看,看完之后,眼神晦暗不明。

柳老太爷问道:“你说,咱们家姑娘,当真是看开了?”

柳思明说道:“旁的小的不敢说,但这会子姑娘也有了身子,这女儿做了娘,总跟早先不一样。况且,小的才回京,对姑娘近来的行事并不了解。”

柳老太爷笑道:“她还跟早先一般,将身边得罪她的人都撵了,却又拿了银子去救济外头人。听说许多寺庙庵堂只当能从她手上捞到好处,都赶着求她布施,她哪一家都没给银子,反倒跟那些和尚尼姑作对一样,拿了自己的嫁妆出来,叫人拿出去散给那些因没嫁妆嫁不出去的穷人家的女孩儿。”说着,心想不知柳檀云可是有意做出这副孩子气模样,因跟和尚尼姑赌气就散出自己嫁妆,一则做了好事,得了人心,二来也没人觉得她这事抢了谁的风头。

柳思明听柳老太爷这般说,心想柳檀云这行事看起来还跟早先一般,叫人说不准她心里到底想什么呢,“姑娘另叫人送了信给二老爷,二老爷当是也知道能接了自己的侍妾回府了。”

柳老太爷一怔,吸了口气,叹道:“既然仲寒已经知道了,若是我不发话接了人回来,仲寒定会以为是我心狠,诚心不乐意叫他养了亲生骨肉在身边。”

柳思明说道:“老太爷,据小的看,老太爷就由着姑娘吧,若二老爷的侍妾生的是女孩儿,那家里就算是皆大欢喜。若是男孩儿……那就走着瞧吧,总归,老太爷能养了两个亲生的孙子在膝下,对老太爷而言就是喜事一桩。老太爷只管叫儿孙承欢膝下,就莫管儿孙之间磨牙拌嘴的小事了。”

柳老太爷闻言点了点头,对柳思明说道:“拿了姑娘的信给老夫人看,叫老夫人知道,姑娘经了早先何家里头的事,已经大彻大悟,不乐意叫她弟弟给两家做儿子了。叫老夫人将藏在外头的侍妾接回来吧。”说着,心知戚氏看了柳檀云这信也不信柳檀云,定会来寻他说话,于是又叮嘱道:“叫老夫人莫来寻我,就说我教宴家两个小哥儿读书呢。”

柳思明答应着,见柳老太爷也似看开一般咧着嘴笑着嘀咕着两个孙子等等,心想这京里做善事也叫旁人胆战心惊的女人,只怕就柳檀云一个了。

   

137、一波三折

柳老太爷这边未必不明白柳檀云这是以退为进,不过是见柳檀云放过了柳仲寒如今的孩子,知道她手下留情了,就也乐意睁一只眼闭一眼,只看到柳檀云这么着的好处,不去计较她这么做的目的。

如此,柳老太爷这边对那“退嗣”一事并不十分反对,那边厢,戚氏拿到柳檀云写给柳老太爷的信,心里跳个不停,因这信来的凑巧,于是就疑心柳檀云早知道她将那有孕的丫头送到柳二太爷家里的事。这么着,先不由地不动声色地将身边的人打量一遍,一一猜度一番,最后盯上了管嬷嬷,心想管嬷嬷的儿子是个吃里扒外的,管嬷嬷这老子娘只怕也是那样背主的人。

管嬷嬷见戚氏看她,不由地一凛,忙道:“老夫人,柳思明说老太爷要咱们立时将那有了身子的丫头接回来,咱们可要现在去二太爷家里接人?”说着,又气柳檀云妇人之仁,早先告诉她这么大的消息,她什么都不做,如今竟然还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要将争到手的爵位还给柳仲寒一系了。

戚氏虽疑心到管嬷嬷身上,但也知此时不宜处置了管嬷嬷,只拿着信不言语,过一会子,手指不由地收紧,慢慢将那信抓成一团。心里待要冷笑,又笑不出来。算计了这么久,担惊受怕了这么久,柳檀云一句“退嗣”,将让她早先所做的一切成了笑话,绞尽脑汁地藏着那丫头、煞费苦心地求柳二太爷一房收留那丫头……如今再看,就成了她一个穷折腾。原本她还在想着若那孩子是男孩,该如何帮着那孩子夺回爵位,如今,柳檀云轻轻松松,就将爵位拱手相让了。

就如使出吃奶的劲要跟柳檀云拉扯绳子一般,如今柳檀云松了手,然后袖着手,光风霁月地看着她,她却狼狈地栽在地上,一时连起来的力气也没有。虽将万事都放在柳老太爷眼皮底下对他们一房里大有好处,若那孩子是男孩,柳老太爷再不会像上次那般送走孩子,且那孩子继承柳仲寒的家业也是名正言顺,但她总觉得柳檀云不会这般轻易地就叫她得逞,冥冥中,她觉得只要将那丫头接回来,甭管那丫头生的是男孩女孩,他们这一房都能被柳檀云算计走什么。

戚氏因这事来得突然,不由地就觉头晕眼花,忙由着丫头扶着往床上躺去。

因新近戚氏越发睡不着觉,屋子外有个丫头走动,也能惊扰到她,因此屋子里不管白天黑夜只留了一个丫头在,且那丫头行动还要十分缓慢。也只有见着外人的时候,戚氏强撑着叫一群丫头出来弄出个富贵场面。

管嬷嬷看着戚氏这模样,就知道戚氏熬不了多少日子了,因这么着,越发盼着柳檀云能有个什么行动,也叫她顺势能另外某了出路,免得戚氏一没了,他们一家老小就要喝西北风。

戚氏看着管嬷嬷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神色,越发断定这老奴才心里有鬼。才要不露心迹地问上两句,忽地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柳仲寒欣喜若狂地进来了。

戚氏蹙了蹙眉头,见柳仲寒手里拿着一封信,就知柳檀云也写信给柳仲寒了。

柳仲寒进来后,就笑道:“母亲,檀云说了要退嗣的事,咱们赶紧去二叔家将那丫头接回来吧。”

戚氏伸了伸手,见柳仲寒满脸笑意地将信递到她手中,于是一边看着,一边说道:“这退嗣是檀云说的,她一个出嫁了的姑娘哪里做得了主,这又不是什么要退还小猫小狗的小事。”

柳仲寒笑道:“母亲这就多虑了,檀云的主意跟大哥的主意有差吗?他们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