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革命的名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以革命的名义- 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跪的可怜奴才,整个重新恢复到“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而满清贵族下的统治,继续牢固无比。
  不过,由于王继业和吕宋革命势力的存在,将使鞑靼老皇帝计划全盘落空。在文字狱的过程中,那些走投无路的江南士族为躲避来自鞑靼皇帝施加的杀身之祸,唯有投靠自己与移民海外,来换得一方族人的身家性命。如此一来,王继一等人便可以逐步支援满清在江南的统治基础,还可以赢得更多读书人的理解与支持。
  ……
  “可,可是一场文字狱,将有多少人遭殃,即使是王继业他们竭力营救,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大部分人仍旧不可避免地遭受鞑靼皇帝的残酷屠戮!”凌兴汉感觉内心很是于心不忍。那是他自己感同身受过文字狱的痛苦经历,并不希望别人头上再度降临这类灾难。然而,凌兴汉却又想不出更好、更妥当的方式来解放读书人的思想问题,唯有希望领袖再行细致考虑。
  “要么日后死在革命军的手中,要么丧命于鞑子皇帝屠刀下。国内的读书人大部分惟有这两类选择,至于第三条道路,对于他们不会存在,也没得选择。这便是即将发生的事实,看似残酷,却是真实存在的过程!让猫主动吃辣椒,肯定不太好受。不过,至少在我看来,选择后一种结局,对于他们自己而言,或许更好些。因为多年以后,那些死于冤狱的江南读书人,可以得到共和国政府的风光大葬,也许还能立下牌匾一座,使得所有人获得一个英勇反抗专制统治的好名声。”安德鲁满不在乎地说道。
  而他类似调侃的戏弄证语气,却让凌兴汉低下头,呆在原地默然无语。心情显得十分沉重。而这一段话,事实上是安德鲁故意说给凌兴汉听,很是刺耳不中听,但却找不出一个合理理由来反驳。
  的确,要不是数十年前的那场文字狱,所有家人遭遇飞来横祸,或许凌兴汉本人早已是孙承祖业。20多年后的今天,在北京的朝廷里,他已经当上一个满清皇帝的忠实奴才。根本不可能,也没有机会独自流落在澳门,进而万里迢迢地跑到欧洲,在领袖身边效力。并主动接触与学习到欧洲的现代文明科技。而这一切,都拜鞑子皇帝所赐的结果。
  “事实上,你大可命令我直接翻译这些书籍,而没有必要全部解释其中的缘由!”凌兴汉抬起头,望着安德鲁问道。他想在自己抉择之前,首先确认一件事情。
  “很简单,无论于公于私,我会让您明白我的所作所为。毕竟,在远离东方的欧洲土地上,您是我唯一信任的同胞。”安德鲁的话发自内心,没有任何隐瞒。
  “谢谢领袖您的信任,我一定尽早完成书籍的翻译。既然革命就意味着残酷的生存选择,那些士族的命运,便不是我们所能掌握的。至少,未来的中国不会继续沉沦下去。”
  凌兴汉的这番表态总算让安德鲁放心不少,但凌兴汉随后再度问及最初的问题:“可是,您如何又让萨仁娜的部落族人免于战争中的杀戮?”
  安德鲁摇摇头,心想这个同胞的心总是太软,一个与自己毫不想干的鞑靼女人,居然如此关心。弱肉强食,本是世间万物生存的道理。也难怪,王继业会派遣他到欧洲,恐怕就是担心此人太过菩萨心肠,在革命期间坏了大事;或许,也是王继业有意让凌兴汉来帮助自己的目的,却是防止安德鲁本人制造太多的杀戮。
  “查理大公的特使早先来到马赛,就在昨天的婚礼宴会中,特使向我提出赊购大批军械火炮的请求。我准备在这两天便答应查理大公特使的请求,但有一个交换条件,便是允许那些在俄国境内流亡的土尔扈特部落中的人,分期分批在匈牙利境内某地定居。因为那里由于土耳其战争的缘故,地广人稀,比较事宜外来部落的居住。而且,作为吉普赛流浪部落的主体,匈牙利人在成吉思汗征服中欧之后,数百年来他们与土尔扈特人在血缘上有着某种密切联系。只是仇恨交织的结果,也使得双方又互不信任。唯有在共同反抗土耳其的旗帜下,大家才有和平共处的理由。所以我相信,土尔扈特人的到来,不会让敏感的欧洲人感受到太多恐慌。”
  看到凌兴喜形于色的表情,安德鲁继续说道,“您去告诉萨仁娜,想要她的族人进驻巴尔干半岛的保留地,获得相对自由和平的生活方式时,必须接受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所有土尔扈特人必须逐步抛弃藏传佛教,继而成为正统的天主教教徒。当然,这至少在欧洲人看来,土尔扈特人开始信仰起上帝。至于他们的帐篷深处,到底是会是继续悬挂佛祖的画像,或是祈祷上帝的信条,任由他们自行决定;
  第二,所有人的活动必须老实呆在保留地里,不得随意走出保留地外,与当地人混居或发生任何争执。而且,在此定居的土尔扈特人应该向查理大公的派遣的税官,每年交纳一定数量的赋税。同样,查理大公看在我的面子上,也不会过多为难这些可怜人;
  第三,为安抚俄国沙皇不满情绪,土尔扈特人必须在未来的数年内,继续提供一定数量的骑兵军队,帮助保罗一世攻打土耳其帝国。所以,最先迁徒到达匈牙利境内的土尔扈特部落人,基本上只允许是老弱妇孺,以及战场上的遗留伤兵。
  第四,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保留地内休养生息的土尔扈特人必须听从安德鲁的指挥。我会提供一些资金、物质、还有秘密派遣相关人员帮助他们。至少,我不会让他们饿死,还将会有不少老师在帐篷内,意在教导孩子们读书识字。
  所以,您不妨直言不讳地告诉鞑靼公主,她的族人在接受安德鲁的恩赐之后,便是安德鲁手中的工具,随时也能成为安德鲁对外战争里,能够利用的炮灰。如果,萨仁娜代表她的族人能够接受的话,整个迁徒计划便可以逐步实话。否则,安德鲁将爱莫能助。”
  安德鲁的上述计划,仅仅是效仿自己在西班牙王国南部,实话摩尔人保留地的一种翻版形式。至于土尔扈特人最终是否同意如此苛刻的条件,放弃自己的信仰,接受另一个外人统治,限定迁徒范围,等等。
  对此,安德鲁不愿做过多猜想。事实上,这已经是他做出的最大让步,或许萨仁娜拥有身孕,而看在未出世的孩子份上;或者是一类自我赎罪,那是残酷虐待一个手无寸铁的弱小女人,让一直标榜自己为文明人的安德鲁深感内疚。
  所以,长时间以来,他一直在寻求一个时机来解决困扰自己心头的难题。尽管上述方案不尽完美,但至少,能让土尔扈特人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时期。毕竟,在巴尔干半岛的土地上,安德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影响势力存在。安德鲁不愁即将陷入奥地利内战边缘的查理大公,不会不接受自己的主张,那是大公他还需要安德鲁,这个强有力的同盟者。
  ……


第四集 地中海,我的海!第68章 荷兰要塞(1)
  1795年7月的法国,无论南到地中海各地,还是北上的西莱茵河一带,都正值一年中最热的时节。而马赛与巴黎,这两座政权对立的城市,貌似在一夜间便结束了先前双方的紧张对持局面,放弃1年来的一触即发的敌对状况,而重接秦晋之好。原因似乎很简单,安德鲁与巴拉斯两人,都已经在提前准备着各自的对外战争。
  不同的是,马赛却由于安德鲁元帅与柯赛特小姐的婚礼喜庆,冲淡了即将迫在眉睫的战争。婚礼前后的人们载歌载舞,挥汗如雨,一片祥和安宁的气氛。尽管有两个军团主力在数月前,就靠近撒丁王国的边境大做所谓的军事演习,但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没能看到任何动静。即便是不关心国事的马赛人也开始明白,那仗压根打不起来,顶多是场恐吓罢了,逼迫撒丁人就范,是那位安德鲁元帅想要压榨对方的金币而已。
  果不其然,等到安德鲁元帅婚礼结束的第五天,他联合奥、普、俄、西、美等国五公使们一同发布一个外交公报。在众人谴责撒丁王国国王粗暴干涉法国内政之后,年迈的撒丁国王终于屈服了,这便使得安德鲁兵不血刃的赢得了他想要赢得的战利品。只是,战利品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金钱,而是一个人,一位新国王。在原先撒丁国王宣布自己主动退位之后,安德鲁又选择老国王的三王子殿下。让其成为撒丁王国的新一任国王。
  但在法国北部,在巴黎一方,政客们还是最后选择了一场战争。那是因为与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等国特使的数轮谈判中,由于巴拉斯等人要价太高,使得巴黎没能得到自己预料之中的利益,于是在7月30日,巴拉斯执政官终于不再顾及普鲁士王国的竭力反对,执意下令懦贝尔元帅。让他率领北方诸军团,共计12万大军,即刻发动对低地国家的全面战争。
  战争之初,法国人便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卢森堡公国因为国小力弱,不战而降;而比利时与荷兰境内均为平原沼泽,根本无险可守,导致两国联军在法国北方军团凌厉攻势之下,节节败退。整个战线很快从法国边境,迅速推进到比利时全境。8月8日。懦贝尔军团攻克布鲁塞尔;5日之后,占领安得卫普;18日,大批法国士兵开始跨入荷兰国境,并继续向前推进;到8月24日前后,北方军团的前锋部队业已抵达瓦尔河一带,威胁荷兰王国的中心腹地。而这里便是著名的“荷兰要塞”,荷比联军所能够阻碍懦贝尔大军的最后关隘。
  所谓“荷兰要塞”。即鹿特丹、阿姆斯特丹、乌德列支和海牙地区,这一地区有海湾、河流和大面积水域。构成了良好的天然障碍,而且东有北临艾瑟尔运河的格雷伯筑垒地域,南有从瓦尔河到鹿特丹的防御工事做屏障,“荷兰要塞”是荷兰王国中枢神经所在地。
  似乎是上述胜利来得过于轻松。在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一系列重要城市之后,北方军团的军官和士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